以终为始
I: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或“闻名不如见面”,实际看到或经历的事情,相对宣传和讲解来说,人的感觉总是事半功倍的。因此现代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在营销中都讲究要进行体验营销。我们的拆书学习法,之所以强调要联系实际经验,强调最重要的是应用了多少,也是因为身临现场的方法比空口白牙的讲解要有效的多。
但是如果想做到事事都能够经历一回,也实在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这个世界已经是进行日新月异的疯狂节奏,永远也不会有全部和闭幕的时候。而且在我们已经经历很多的事情当中,很多得到的是失误,汲取的是教训,即使我们及时的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但事情毕竟已经过去,时机也许不会再来。
退一步说,即使有下一次,在我们在面对它时,也完全有可能再次犯下另一个错误,从而再一次的错失良机。人生如果总是一次次的收获教训的话,对于自身的成长和信心来说也是一个个沉重的打击,只有那些意志异常坚定的人,才有可能象小强一样,一次次顽强的站起,但是,这毕竟是少数。
我接触许多的大多数成功人士,他们虽然各有各的特点和长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经常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中,展示出自己对突发事件的掌控能力。或者说,对那些并不可预知发生时间的事情,他们都能够处理的游刃有余。“想象一下,……”也是他们经常会使用到的语言。
这个“想象一下……”可以让我们开动脑筋,对那些尚未发生,但可能马上就会发生的事情进行精神上的模拟,在流行的“精神训练法”中曾经提到,在大脑中过一遍,等于实际应用了一遍。无论我们是否经历过类似事情,只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就同时激活了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我们就会象身临其境一样,触摸到事件的每一环节,并且对自己行为进行预判和审视。
而且我们的每一次设想时,都是在有很清楚的目标下进行的场境的模拟,这是一种“以终为始”的有效方法,可以应用于生活、工作、已知和未知的各个不同的事件,从而可以发掘自己内心中最渴望的价值观,将自己的人生剧本改造成自己梦想中理想之旅。
A1:有一回,公司委托当时正在外地出差的我,去参加一个合作方(一家中型的互联网企业)的年终大会,对方电话通知,已经提前为我准备了一份讲话稿。
不过我当时觉得这份稿件肯定就是一些祝福的话,过于走过场了,在会上起不到什么作用。于是在返回的路上,我就模似了两个场景,一个是自己从毕业后就在互联网中创业,一个是自己以后辞职后在互联网大潮中创业。我把这两个场景转化为两个片段,片段一用来鼓励企中年青的员工,告诉他们这个行业是多么的符合潮流,告诉他们我多么羡慕他们现在所处的行业;片段二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这些80、90后的员工,即使你不打算在一个企业干一辈子,你也要在每一个企业竭尽全力,因为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将是你未来发展中所需要的积累。
虽然我的演讲技巧并不算好的,但是这次讲话的效果却出奇的好,这次会议中,我接到了微信好友的申请五六十个,至今还有很多人保持着联系,虽然有些己经离开了那家公司。
A2:人生旅途,岔路很多,我们很忙碌,却不见得有意义。金钱不意味成功,成功不意味充实,充实不意味着意义,因为人生目标常常被金钱的表象所蒙蔽。
要确认自己一生到底想做什么,首先要了解对自己的现状,深刻的剖析自己的现状,写一篇空前的总结,而最好的总结,就是自己先写一篇悼词。如果悼词就是我们希望获得的语言,那才能证明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我决定试试这个游戏:五一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自己写下墓志铭或悼词,然后向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宣读。
如果可能我想每个季度给自己写一篇,看看自己倒底有什么改变。
但是如果想做到事事都能够经历一回,也实在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这个世界已经是进行日新月异的疯狂节奏,永远也不会有全部和闭幕的时候。而且在我们已经经历很多的事情当中,很多得到的是失误,汲取的是教训,即使我们及时的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但事情毕竟已经过去,时机也许不会再来。
退一步说,即使有下一次,在我们在面对它时,也完全有可能再次犯下另一个错误,从而再一次的错失良机。人生如果总是一次次的收获教训的话,对于自身的成长和信心来说也是一个个沉重的打击,只有那些意志异常坚定的人,才有可能象小强一样,一次次顽强的站起,但是,这毕竟是少数。
我接触许多的大多数成功人士,他们虽然各有各的特点和长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经常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中,展示出自己对突发事件的掌控能力。或者说,对那些并不可预知发生时间的事情,他们都能够处理的游刃有余。“想象一下,……”也是他们经常会使用到的语言。
这个“想象一下……”可以让我们开动脑筋,对那些尚未发生,但可能马上就会发生的事情进行精神上的模拟,在流行的“精神训练法”中曾经提到,在大脑中过一遍,等于实际应用了一遍。无论我们是否经历过类似事情,只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就同时激活了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我们就会象身临其境一样,触摸到事件的每一环节,并且对自己行为进行预判和审视。
而且我们的每一次设想时,都是在有很清楚的目标下进行的场境的模拟,这是一种“以终为始”的有效方法,可以应用于生活、工作、已知和未知的各个不同的事件,从而可以发掘自己内心中最渴望的价值观,将自己的人生剧本改造成自己梦想中理想之旅。
A1:有一回,公司委托当时正在外地出差的我,去参加一个合作方(一家中型的互联网企业)的年终大会,对方电话通知,已经提前为我准备了一份讲话稿。
不过我当时觉得这份稿件肯定就是一些祝福的话,过于走过场了,在会上起不到什么作用。于是在返回的路上,我就模似了两个场景,一个是自己从毕业后就在互联网中创业,一个是自己以后辞职后在互联网大潮中创业。我把这两个场景转化为两个片段,片段一用来鼓励企中年青的员工,告诉他们这个行业是多么的符合潮流,告诉他们我多么羡慕他们现在所处的行业;片段二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这些80、90后的员工,即使你不打算在一个企业干一辈子,你也要在每一个企业竭尽全力,因为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将是你未来发展中所需要的积累。
虽然我的演讲技巧并不算好的,但是这次讲话的效果却出奇的好,这次会议中,我接到了微信好友的申请五六十个,至今还有很多人保持着联系,虽然有些己经离开了那家公司。
A2:人生旅途,岔路很多,我们很忙碌,却不见得有意义。金钱不意味成功,成功不意味充实,充实不意味着意义,因为人生目标常常被金钱的表象所蒙蔽。
要确认自己一生到底想做什么,首先要了解对自己的现状,深刻的剖析自己的现状,写一篇空前的总结,而最好的总结,就是自己先写一篇悼词。如果悼词就是我们希望获得的语言,那才能证明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我决定试试这个游戏:五一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自己写下墓志铭或悼词,然后向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宣读。
如果可能我想每个季度给自己写一篇,看看自己倒底有什么改变。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