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道奎:中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转化效果不佳
OFweek机器人网讯:创新、求变,是参加2015中国绿公司年会企业家们使用的高频词。在这些各领域行业翘楚中,也有不少来自辽宁的企业家。
作为改写中国机器人历史的,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最关注科技巨头对机器人行业的契入
记者(以下简称“记”):新松成立14年来,一直以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为导向,这些年来我们冲破机器人生产与自动化产品哪些核心技术?
曲道奎(以下简称“曲”):正如你所说的,新松一直以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为导向,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在机器人领域,我们就取得了88项全国第一。
这两年新松公司在工业机器人安全控制技术、机器视觉技术、一体化关节技术、人机协作技术、环境感知认知技术、移动机器人非接触供电技术、混合动力技术、双车联动技术、高速堆垛机器人技术、500KG六轴工业机器人技术、重载移动机器人技术、六轴并联机器人技术、大负载真空机械手技术、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激光选区熔化(SLM)金属3D打印技术、餐饮机器人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并形成了产品。
记:有哪些挑战?
曲:至于说到挑战,我倒是不太担心来自于传统机器人企业的挑战,我最关注的是过去机器人行业外的科技巨头对机器人行业的契入。如谷歌就曾经连续收购9家机器人企业进入机器人行业,而软银和富士康合作机器人人形Pepper等等。这些科技巨头携雄厚的资金以及深厚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淀,可能会以行业颠覆者的姿态为机器人行业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这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也是对我们的最大挑战。
关键词:生产力
很多企业不具备研发成果的转化能力
记:中国机器人产业,有多少已经转化为生产力?
曲:你这个问题非常好,的确,在价值链上,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存在两个难题,导致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效果不佳。
一方面,研发主体集中在科研院所,研发成果少有具备产业化前景的,至少97%的研发成果无法转化。
另一方面,即便研发出了一项很好的成果,也未必能成功转化,因为很多企业根本就不具备研发成果的沉淀和转化能力。
记:新松的科技成果,有多少已经转化为生产力?
曲:新松作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相对控股的上市企业,较早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内部三级研发体系,形成了国家级、企业级和事业部级三个层面的创新研发平台。
不但紧紧背靠中国科学院的深厚机器人技术积累,关注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研发,新松公司还把产业化、市场化作为机器人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以市场引导技术,以技术服务市场,新松公司在机器人发展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良性的闭环,技术研发和产品销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新松正是由于这种坚持不懈的面向市场,紧扣市场,所以新松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非常高。我们的科研成果最后进行产品实现和产业化的,比率高达80%以上。
作为改写中国机器人历史的,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最关注科技巨头对机器人行业的契入
记者(以下简称“记”):新松成立14年来,一直以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为导向,这些年来我们冲破机器人生产与自动化产品哪些核心技术?
曲道奎(以下简称“曲”):正如你所说的,新松一直以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为导向,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在机器人领域,我们就取得了88项全国第一。
这两年新松公司在工业机器人安全控制技术、机器视觉技术、一体化关节技术、人机协作技术、环境感知认知技术、移动机器人非接触供电技术、混合动力技术、双车联动技术、高速堆垛机器人技术、500KG六轴工业机器人技术、重载移动机器人技术、六轴并联机器人技术、大负载真空机械手技术、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激光选区熔化(SLM)金属3D打印技术、餐饮机器人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并形成了产品。
记:有哪些挑战?
曲:至于说到挑战,我倒是不太担心来自于传统机器人企业的挑战,我最关注的是过去机器人行业外的科技巨头对机器人行业的契入。如谷歌就曾经连续收购9家机器人企业进入机器人行业,而软银和富士康合作机器人人形Pepper等等。这些科技巨头携雄厚的资金以及深厚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淀,可能会以行业颠覆者的姿态为机器人行业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这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也是对我们的最大挑战。
关键词:生产力
很多企业不具备研发成果的转化能力
记:中国机器人产业,有多少已经转化为生产力?
曲:你这个问题非常好,的确,在价值链上,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存在两个难题,导致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效果不佳。
一方面,研发主体集中在科研院所,研发成果少有具备产业化前景的,至少97%的研发成果无法转化。
另一方面,即便研发出了一项很好的成果,也未必能成功转化,因为很多企业根本就不具备研发成果的沉淀和转化能力。
记:新松的科技成果,有多少已经转化为生产力?
曲:新松作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相对控股的上市企业,较早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内部三级研发体系,形成了国家级、企业级和事业部级三个层面的创新研发平台。
不但紧紧背靠中国科学院的深厚机器人技术积累,关注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研发,新松公司还把产业化、市场化作为机器人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以市场引导技术,以技术服务市场,新松公司在机器人发展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良性的闭环,技术研发和产品销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新松正是由于这种坚持不懈的面向市场,紧扣市场,所以新松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非常高。我们的科研成果最后进行产品实现和产业化的,比率高达80%以上。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