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车
就和所有故事一样,是上一个故事的延续,下一个故事的开始。
车站信息版上显示下一班到站的车还有27分钟。除了他之外,站台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三张空椅子和一个电子信息版。而他也并没有什么特别,最普通不过了,他的存在几乎没有减少这个车站的一丝稀薄感。男主把手伸到大衣口袋里,如同故事应该发生的那样,那里有一包烟。在他裤子的另一侧口袋里有一个打火机。有香烟就会有打火机,有房屋就会有地基,有车站就会有车到来,这些就是故事发生的秩序,故事的诸多元素通过这样的秩序互相关联。
深深的吸了两口,他把烟拿到眼前端详,对香烟本身好奇起来。通体粗细相同,一端是过滤嘴,一端被点燃。显然香烟是单向的,有尽头,过滤嘴那头是末端,温暖干燥的那头随着时间朝向末端移动。刚刚一路奔跑过来打湿的衬衫后背一根香烟的时间已经被风吹干。还有15分钟。他用指甲有节律的刮蹭座椅底部,试图打发时间。显然是徒劳的,每一次刮蹭发出的沙沙声对于填满这个空空荡荡的露天车站杯水车薪,反而突出了这个空间的稀薄。在时间上的徒劳也是一样。而除此之外,男主完全无事可做。
信息版上的时间变成了1分钟,按照故事发生的秩序,此时远远亮起了电车的灯向并向近处移动。电车稳稳准准的停在站台,门开了。男主拎起文件包就近走进了靠后的一节车厢。这节车厢车上稀稀落落的坐了八九个人。在他跨进电车的那一刻,所有人如图从梦中惊醒,倦怠的抬起头,抬起疲惫的眼皮打量着男主。这是一种毫无目的的打量,眼神中没有包含任何东西,毫无目的却带有攻击性,依靠眼神来区分你我。如果没有男主的介入,按照故事默认的秩序,这班车会一直这么开下去。当踏入车门的那一刻起,对于这列电车,秩序被打破,男主成为了所有矛盾的集合体,秩序中其他一切元素以一种完全客观的的敌视态度敏感的把他排除在外。
这种眼神让他感觉不适,更多不适还来源半夜还在外面奔波,不和常理导致发自身体深处的疲倦,为了逃避这两种不适,男主迫切需要找一个庇护所让一切看起来符合秩序。他走到了电车中部靠窗户的一个座位坐下,在旁边没有人的座位放下了他的公文包。
电车稳稳的开动了,男主没有回头,但可以感觉到刚刚那种令人不适的冰冷眼神已经被众人收了回去。几分钟过后,半夜在外露天奔波的不适也得到了缓解,困意袭来,他把头靠在窗户上眯着眼。窗外是漆黑的一片,完全分不清是河道还是田埂,这班电车半夜行驶中城市郊外的轨道上。故事中元素依靠秩序互相关联,当故事发展时,秩序被打破,重建,元素的关系再次重新建立。男主盯着地板上合成塑胶的颗粒,形同漩涡,几分钟之后,意识和整节车厢一起,沉沉昏睡过去。
匀速行驶的电车车厢创造了一个非惯性的系统,当意识昏睡过去,周围只剩下有规律的轻微呼吸声,车厢内其他元素也保持各方面的相对静止,时间就不再有意义,变成了扁平均匀,毫无方向性的模糊一片。除了手腕上的那块手表,和门上方的那块信息版。但此时不会有任何人去注意的它们,除非是在秩序即将被打破的前夕。有序时,故事中各元素间保持着一种确定而紧绷的关联,随着故事的发展,秩序必然要被打破。在秩序被打破的前夕,时间被急剧压缩,元素间的关联的弹性被迅速消耗,紧绷的关联到关联断裂陷入无序,千钧一发。
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刻,他靠在窗子上的身体和电车上的其他人一样微微往前倾斜了5度,电车慢慢停了下来。惯性出现,意识醒来,“砰”的一声关联断裂,陷入无序,电车门打开,他抬起头,睁开疲倦的双眼向车门方向望去,一个穿着白色衬衫的中年人拎着公文包走进了电车。
车站信息版上显示下一班到站的车还有27分钟。除了他之外,站台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三张空椅子和一个电子信息版。而他也并没有什么特别,最普通不过了,他的存在几乎没有减少这个车站的一丝稀薄感。男主把手伸到大衣口袋里,如同故事应该发生的那样,那里有一包烟。在他裤子的另一侧口袋里有一个打火机。有香烟就会有打火机,有房屋就会有地基,有车站就会有车到来,这些就是故事发生的秩序,故事的诸多元素通过这样的秩序互相关联。
深深的吸了两口,他把烟拿到眼前端详,对香烟本身好奇起来。通体粗细相同,一端是过滤嘴,一端被点燃。显然香烟是单向的,有尽头,过滤嘴那头是末端,温暖干燥的那头随着时间朝向末端移动。刚刚一路奔跑过来打湿的衬衫后背一根香烟的时间已经被风吹干。还有15分钟。他用指甲有节律的刮蹭座椅底部,试图打发时间。显然是徒劳的,每一次刮蹭发出的沙沙声对于填满这个空空荡荡的露天车站杯水车薪,反而突出了这个空间的稀薄。在时间上的徒劳也是一样。而除此之外,男主完全无事可做。
信息版上的时间变成了1分钟,按照故事发生的秩序,此时远远亮起了电车的灯向并向近处移动。电车稳稳准准的停在站台,门开了。男主拎起文件包就近走进了靠后的一节车厢。这节车厢车上稀稀落落的坐了八九个人。在他跨进电车的那一刻,所有人如图从梦中惊醒,倦怠的抬起头,抬起疲惫的眼皮打量着男主。这是一种毫无目的的打量,眼神中没有包含任何东西,毫无目的却带有攻击性,依靠眼神来区分你我。如果没有男主的介入,按照故事默认的秩序,这班车会一直这么开下去。当踏入车门的那一刻起,对于这列电车,秩序被打破,男主成为了所有矛盾的集合体,秩序中其他一切元素以一种完全客观的的敌视态度敏感的把他排除在外。
这种眼神让他感觉不适,更多不适还来源半夜还在外面奔波,不和常理导致发自身体深处的疲倦,为了逃避这两种不适,男主迫切需要找一个庇护所让一切看起来符合秩序。他走到了电车中部靠窗户的一个座位坐下,在旁边没有人的座位放下了他的公文包。
电车稳稳的开动了,男主没有回头,但可以感觉到刚刚那种令人不适的冰冷眼神已经被众人收了回去。几分钟过后,半夜在外露天奔波的不适也得到了缓解,困意袭来,他把头靠在窗户上眯着眼。窗外是漆黑的一片,完全分不清是河道还是田埂,这班电车半夜行驶中城市郊外的轨道上。故事中元素依靠秩序互相关联,当故事发展时,秩序被打破,重建,元素的关系再次重新建立。男主盯着地板上合成塑胶的颗粒,形同漩涡,几分钟之后,意识和整节车厢一起,沉沉昏睡过去。
匀速行驶的电车车厢创造了一个非惯性的系统,当意识昏睡过去,周围只剩下有规律的轻微呼吸声,车厢内其他元素也保持各方面的相对静止,时间就不再有意义,变成了扁平均匀,毫无方向性的模糊一片。除了手腕上的那块手表,和门上方的那块信息版。但此时不会有任何人去注意的它们,除非是在秩序即将被打破的前夕。有序时,故事中各元素间保持着一种确定而紧绷的关联,随着故事的发展,秩序必然要被打破。在秩序被打破的前夕,时间被急剧压缩,元素间的关联的弹性被迅速消耗,紧绷的关联到关联断裂陷入无序,千钧一发。
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刻,他靠在窗子上的身体和电车上的其他人一样微微往前倾斜了5度,电车慢慢停了下来。惯性出现,意识醒来,“砰”的一声关联断裂,陷入无序,电车门打开,他抬起头,睁开疲倦的双眼向车门方向望去,一个穿着白色衬衫的中年人拎着公文包走进了电车。
-
千湄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8 15:41:57
🍎是最好的水果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篇比较全的阿尔卑斯山攻略 (西阿尔卑斯) (47人喜欢)
- 2025 TMB 8 天计划 (3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