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3槟城之旅
扔掉6斤衣服,感觉变得很轻松。“断舍离”提前预习了。
经过4小时?的飞行到达吉隆坡国际机场。LCCT已经关闭了。终于可以一视同仁。KLIA2吉隆坡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很大。从下飞机到海关入境处足足走了15分钟不止。怪自己太着急,本来有巴厘岛直飞槟城的飞机,我却选择了在吉隆坡中转,真是浪费体力呀。好在也不算白来,看看大马最大最好的机场长什么样子。
我在海关入境处找到了transit without visa,给工作人员护照以及5日内去第三国机票就搞定了,貌似比上次在lcct方便多了,几乎不需要排队等候。
航站楼本身与一个shopping mall相连。可以买到uniqlo还有其他时尚品牌。本来是计划好好逛一下的,但是4点起床,旅行疲惫,背包又压的肩膀疼,想想还是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下算了。可惜没找到个合适安静的休息场所,先去一家中式餐厅点了一碗生滚粥,味道还好。离下午的飞机还要5个小时,总的找点事情坐坐吧,好在找到了免费wifi,可惜视频看不了,只能翻翻网页了。
提前去自助值机台打印了机票,然后过安检,又走了漫长的道路,逛了一个化妆品免税店,发现候机室反而比较安静。乖乖的等到登机。
我知道飞槟城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也是我第一次乘坐如此近距离的飞行。不过要是换做汽车也得6个小时左右,所以飞机还是快一点的。更重要的是时间紧迫呀,仅仅五天时间,两天就在路上了,好在机票不到100块,也是我见过的最便宜的机票了。中国也可以学一下大力发展民航业呀。
真的是屁股还没坐热乎就已经到了。可以从飞机的窗口看到槟城所属的那座岛,隔海相望的霹雳州。
槟城好热呀~出机场等公交车,好多来旅游的中国年轻人,但没有太多交流,大概是没有眼缘或者个个自以为是吧,我是旅行太疲惫了,闲人勿扰状态。
大概40分钟的样子到达市区标志性建筑光大大厦KOMTAR。然后拖着行李箱拿着地图走到ceylon hostel。不是很远,但是天气又热行李又重,真是好累。中途找到一家茶室,吃了一份炒粿条,味道不错就是分量太少了,再加一杯冰爽的薄荷茶,很舒爽。
原来这家hostel是一对年轻华人夫妇开的咖啡简餐加hostel,非常nice的人,交流无障碍。二楼的10张床位只住了一个来自叙利亚的男孩。OMG,来自叙利亚,战火硝烟不断的叙利亚,天哪~我现在就需要这么安静的地方好好养精蓄锐。洗好澡就出门加餐了。老板说可以去红园。红园是一个很大的综合性餐饮市场,很多有名的槟城小吃都可以找到。比如叻沙,感觉像酸辣粉,只不过调味料不同罢了。至于辣死你妈的椰浆饭我没有吃。觉得像甜品,一直懒得尝试。肉骨茶是我的最爱,不过这家的肉骨茶就一般般啦。亚庇的肉骨茶虽然量少又贵,但好歹味道不错,药膳味很足。还有卤面,这里的卤面跟国内的台湾卤肉面完全两码事,貌似是打卤面,接近北方的口味。还有台湾的五香肉卷,味道不错,真是恨自己胃不够大,好多美食吃不过来,难怪槟城被称为亚洲美食之都,而且是亲民美食。美国那个美食旅行家也光临过此地,看到了跟店主一起的合影。
爱情巷的名字听起来浪漫,但其实这里是有钱人包养小三开房的地方,跟爱情根本没有关系。不知道那些愚蠢的恋人总是喜欢来这种名字听起来浪漫的地方。“爱情”两字听起来索然无味,我并没有感受到任何浪漫。往往行动的浪漫更加让人印象深刻。爱情巷是分割槟城世界文化遗产老城的分界线。巷口也是最集中的一个小吃夜市,但是商铺也不算很多啦。但是像云吞面,炒果条,鲜榨果汁,牛腩面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槟城永远是一个让你胃舒坦的地方。光临了一家饼屋,买到了榴莲味的还有烤猪肉干味道的酥饼,味道真是好赞。还买了一大包肉松,现在回到家,每天早上夹着饼干一起吃,味道还是不错的。菜市场也值得一逛,买一些好吃的芭蕉,又甜又好吃,回国后就很难买到好吃的香蕉。这么爱吃香蕉的人却找不到好吃的香蕉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呀。
槟城老城融合了殖民时期和维多利亚,马来西亚混合风格的建筑,非常的漂亮和引人入胜,需要花掉很多菲林。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谐共处,城市的多文化特色引人瞩目。城内的华人占了大多数,完全可以用普通话交流。
说起来,预定自行车和去机场的出租车都是找的马来人商店和印度人代理商。看来华人还是更加擅长餐饮业。
早餐还尝试了印度饼,浇上咖喱酱和土豆块味道好极了,再来一杯冰柠檬茶。不过一顿早餐超过10元还是不便宜的。不过这里的老字号很多,老板都是传承几十年的老年。看来持之以恒,坚持守夜观的人还是挺多的。猪肝粥也是特别的好,在国内都很少吃猪肝和大肠,来到此地竟然入乡随俗。不过当地华人也是喜欢西式餐饮的。城外的shopping mall也是建了不少。像世界各大快时尚品牌应有尽有。
参观中国特色的寺庙成了我的主要行程。至于清真寺就不敢涉足,首先不是信徒,其次不懂规矩,在外面拍拍外观就好啦。
值得一提的当然是乔治城的铁塑漫画。是2009年举办的一场国际创意概念竞赛的获奖作品。描述的都是关于这种城市的历史人文。
例如jimmy choo,他就是来自槟城的著名鞋子设计师。香港鞋
店,是他开始制鞋生涯的地方。
不忠的丈夫:据当地华人说,这里是住在南华医院街的有钱男人包二奶的地方,所以被称为“爱情巷”真是好讽刺呀!都不懂那些信男信女来这里膜拜什么,瞎鸡巴膜拜,是来葬送感情的吧!蠢货们!
剪头发:曾有很多名理发师傅在这条街上给人剪头发,剪下的发丝就直接扫进旁边的下水道里。
双重角色:1909年以前,乔治市的警察除了维持治安,还得身兼救火员的角色。
这些精美的铁塑漫画有趣多彩为这种城市增加了好多情趣。
铁塑漫画外,还有墙体壁画。比如著名的“姐弟共骑”。姐姐带着弟弟骑着一辆旧时自行车,好开心。车子是真实的,姐姐和弟弟是画上去的,虚与实结合在一起栩栩如生,好多人排队在这里拍照,我也让路人帮我拍了几张,感觉还不错。
我对这几幅有名的街头壁画的了解来自于去年TVB的电视剧“单恋双城”讲述一个导游在香港和马来西亚槟城两地的爱情友情亲情故事,所以对槟城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没想到一年后就真正的站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了。自己的确是幸运的。
此外像“爬墙的男孩”男孩子踩在凳子上伸手要想够到墙上的一个孔。很有趣的一幕,这张画好难找,就在一家咖啡店旁边,我骑车子兜了好几圈才找到,真是不起眼。真的需要一双慧眼来发现。否则就会错过好多景色。“功夫女孩”就在一座中国祠堂旁边。“追风男孩”戴着头盔,蹲坐在一辆摩托车上,转头看着后面,据说是后面还有一只恐龙呢。不过我看着小孩子迷茫无知的眼神,感觉好伤感,好迷茫。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每个人的审美角度不同。“李小龙绝不会如此对待猫”很搞笑的画作,都有些褪色了。
到码头逛逛姓周桥,那里曾经聚集了很多姓周的华人劳工在码头辛勤的工作,是一代代华人的历史写照,现在还有很多人住在那里,真正的水上人家。两旁都是卖各种纪念品的小店,买了一个壁画的钥匙链4块钱。除了姓周桥还有姓陈桥,姓李桥,姓陈桥,杂姓桥~比较有趣的很有历史感的观景区。
小印度可以逛逛印度商店,很多佛具,香料,纱丽,餐厅,当然少不了印度人。跟吉隆坡的小印度大同小异,本来就是印度人聚集区,就是看看印度人是怎么生活的。其实感受一下后就不觉得多么神奇了。
这里的印度庙还是没有吉隆坡茨厂街附近的那家漂亮大气。这次在药店里苦苦寻找上次在亚庇买的脚贴,但是却没有找到,后来在香港屈臣氏找到了。包括蒸汽眼罩~
参观壁画,一条条街寻找也是蛮有乐趣的,就是太热了。所以找一家凉茶室,喝上一大罐草本凉茶,比如柑橘桂圆红枣之类,好多名字想不起来但是真的很好喝,再来一杯榴莲雪糕,真惬意。
参观了槟城历史博物馆,了解了三个民的生活习惯和槟城的历史发展。其实这里还有泰国人和欧洲人还有日本人居住呢~票价1马币,之前是免费的。峇峇娘惹文化,华人与马来人后裔~结婚照片,服饰闺房~
Hostel小夫妻天天忙忙碌碌,自己制作hello kitty小饼干,还有意面,公仔面,西餐~日子应该过得不错~他们甚至还上淘宝海淘中国的产品~因为便宜又好看~
槟城最有名的一家海南鸡饭已经营业几十年了,人超多,我点两份吃,一份原味,一份烤的,味道真心不错~~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份4.5马币。
类似茨厂街的沙煲鸡也是我的最爱!
升旗山是槟榔屿的至高点,可以纵观整个城市,非常漂亮~上下山的小火车也很有趣。他们就称为缆车。其实意义是一样的。好有趣的经历。山上明显要凉快好多,饮料食物也不会很贵,没有中国黑心。
另外一天去了国家公园,这里是大马最小的一个国家公园,但是空气非常好,可以参观蝴蝶园,最新的展馆还在装修中,可以露营,当然可以野餐,野战,拓展训练~位于槟榔屿的西北部挨着大海。还在公车上遇到一家三口,是陪儿子来大马入学的,顺便来槟城玩一下,来自山东。我以为他是华人,后来聊天才知道是中国人。我与来自美国的姐弟恋一起爬山到沙滩然后一起坐快艇回来。我们真是乌龙呀,先是一起迷路了,然后一起找出路,所以自然而然的一起上路了~海龟没看到,话说海龟产蛋如海整个过程很少有人能看到,不能总是以纪录片里的标准来游玩,不太现实。那种黑色的猴子也没看到,不过最后看到一只黑黑的猴宝宝,也是可爱至极。还穿着纸尿裤呢。哈哈。现在被一家人收养,不知道它的母亲去哪里丢下它了~~对了,这个国家公园是免费的!中国是不是汗颜呀~旅游市场那么混乱。旅游在中国真的变成受苦受难了~
看多了海景,这里的海景就只能称为最基础和很一般。所以天天玩也终会玩腻的。也是时候回国了~
经过4小时?的飞行到达吉隆坡国际机场。LCCT已经关闭了。终于可以一视同仁。KLIA2吉隆坡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很大。从下飞机到海关入境处足足走了15分钟不止。怪自己太着急,本来有巴厘岛直飞槟城的飞机,我却选择了在吉隆坡中转,真是浪费体力呀。好在也不算白来,看看大马最大最好的机场长什么样子。
我在海关入境处找到了transit without visa,给工作人员护照以及5日内去第三国机票就搞定了,貌似比上次在lcct方便多了,几乎不需要排队等候。
航站楼本身与一个shopping mall相连。可以买到uniqlo还有其他时尚品牌。本来是计划好好逛一下的,但是4点起床,旅行疲惫,背包又压的肩膀疼,想想还是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下算了。可惜没找到个合适安静的休息场所,先去一家中式餐厅点了一碗生滚粥,味道还好。离下午的飞机还要5个小时,总的找点事情坐坐吧,好在找到了免费wifi,可惜视频看不了,只能翻翻网页了。
提前去自助值机台打印了机票,然后过安检,又走了漫长的道路,逛了一个化妆品免税店,发现候机室反而比较安静。乖乖的等到登机。
我知道飞槟城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也是我第一次乘坐如此近距离的飞行。不过要是换做汽车也得6个小时左右,所以飞机还是快一点的。更重要的是时间紧迫呀,仅仅五天时间,两天就在路上了,好在机票不到100块,也是我见过的最便宜的机票了。中国也可以学一下大力发展民航业呀。
真的是屁股还没坐热乎就已经到了。可以从飞机的窗口看到槟城所属的那座岛,隔海相望的霹雳州。
槟城好热呀~出机场等公交车,好多来旅游的中国年轻人,但没有太多交流,大概是没有眼缘或者个个自以为是吧,我是旅行太疲惫了,闲人勿扰状态。
大概40分钟的样子到达市区标志性建筑光大大厦KOMTAR。然后拖着行李箱拿着地图走到ceylon hostel。不是很远,但是天气又热行李又重,真是好累。中途找到一家茶室,吃了一份炒粿条,味道不错就是分量太少了,再加一杯冰爽的薄荷茶,很舒爽。
原来这家hostel是一对年轻华人夫妇开的咖啡简餐加hostel,非常nice的人,交流无障碍。二楼的10张床位只住了一个来自叙利亚的男孩。OMG,来自叙利亚,战火硝烟不断的叙利亚,天哪~我现在就需要这么安静的地方好好养精蓄锐。洗好澡就出门加餐了。老板说可以去红园。红园是一个很大的综合性餐饮市场,很多有名的槟城小吃都可以找到。比如叻沙,感觉像酸辣粉,只不过调味料不同罢了。至于辣死你妈的椰浆饭我没有吃。觉得像甜品,一直懒得尝试。肉骨茶是我的最爱,不过这家的肉骨茶就一般般啦。亚庇的肉骨茶虽然量少又贵,但好歹味道不错,药膳味很足。还有卤面,这里的卤面跟国内的台湾卤肉面完全两码事,貌似是打卤面,接近北方的口味。还有台湾的五香肉卷,味道不错,真是恨自己胃不够大,好多美食吃不过来,难怪槟城被称为亚洲美食之都,而且是亲民美食。美国那个美食旅行家也光临过此地,看到了跟店主一起的合影。
爱情巷的名字听起来浪漫,但其实这里是有钱人包养小三开房的地方,跟爱情根本没有关系。不知道那些愚蠢的恋人总是喜欢来这种名字听起来浪漫的地方。“爱情”两字听起来索然无味,我并没有感受到任何浪漫。往往行动的浪漫更加让人印象深刻。爱情巷是分割槟城世界文化遗产老城的分界线。巷口也是最集中的一个小吃夜市,但是商铺也不算很多啦。但是像云吞面,炒果条,鲜榨果汁,牛腩面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槟城永远是一个让你胃舒坦的地方。光临了一家饼屋,买到了榴莲味的还有烤猪肉干味道的酥饼,味道真是好赞。还买了一大包肉松,现在回到家,每天早上夹着饼干一起吃,味道还是不错的。菜市场也值得一逛,买一些好吃的芭蕉,又甜又好吃,回国后就很难买到好吃的香蕉。这么爱吃香蕉的人却找不到好吃的香蕉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呀。
槟城老城融合了殖民时期和维多利亚,马来西亚混合风格的建筑,非常的漂亮和引人入胜,需要花掉很多菲林。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谐共处,城市的多文化特色引人瞩目。城内的华人占了大多数,完全可以用普通话交流。
说起来,预定自行车和去机场的出租车都是找的马来人商店和印度人代理商。看来华人还是更加擅长餐饮业。
早餐还尝试了印度饼,浇上咖喱酱和土豆块味道好极了,再来一杯冰柠檬茶。不过一顿早餐超过10元还是不便宜的。不过这里的老字号很多,老板都是传承几十年的老年。看来持之以恒,坚持守夜观的人还是挺多的。猪肝粥也是特别的好,在国内都很少吃猪肝和大肠,来到此地竟然入乡随俗。不过当地华人也是喜欢西式餐饮的。城外的shopping mall也是建了不少。像世界各大快时尚品牌应有尽有。
参观中国特色的寺庙成了我的主要行程。至于清真寺就不敢涉足,首先不是信徒,其次不懂规矩,在外面拍拍外观就好啦。
值得一提的当然是乔治城的铁塑漫画。是2009年举办的一场国际创意概念竞赛的获奖作品。描述的都是关于这种城市的历史人文。
例如jimmy choo,他就是来自槟城的著名鞋子设计师。香港鞋
店,是他开始制鞋生涯的地方。
不忠的丈夫:据当地华人说,这里是住在南华医院街的有钱男人包二奶的地方,所以被称为“爱情巷”真是好讽刺呀!都不懂那些信男信女来这里膜拜什么,瞎鸡巴膜拜,是来葬送感情的吧!蠢货们!
剪头发:曾有很多名理发师傅在这条街上给人剪头发,剪下的发丝就直接扫进旁边的下水道里。
双重角色:1909年以前,乔治市的警察除了维持治安,还得身兼救火员的角色。
这些精美的铁塑漫画有趣多彩为这种城市增加了好多情趣。
铁塑漫画外,还有墙体壁画。比如著名的“姐弟共骑”。姐姐带着弟弟骑着一辆旧时自行车,好开心。车子是真实的,姐姐和弟弟是画上去的,虚与实结合在一起栩栩如生,好多人排队在这里拍照,我也让路人帮我拍了几张,感觉还不错。
我对这几幅有名的街头壁画的了解来自于去年TVB的电视剧“单恋双城”讲述一个导游在香港和马来西亚槟城两地的爱情友情亲情故事,所以对槟城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没想到一年后就真正的站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了。自己的确是幸运的。
此外像“爬墙的男孩”男孩子踩在凳子上伸手要想够到墙上的一个孔。很有趣的一幕,这张画好难找,就在一家咖啡店旁边,我骑车子兜了好几圈才找到,真是不起眼。真的需要一双慧眼来发现。否则就会错过好多景色。“功夫女孩”就在一座中国祠堂旁边。“追风男孩”戴着头盔,蹲坐在一辆摩托车上,转头看着后面,据说是后面还有一只恐龙呢。不过我看着小孩子迷茫无知的眼神,感觉好伤感,好迷茫。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每个人的审美角度不同。“李小龙绝不会如此对待猫”很搞笑的画作,都有些褪色了。
到码头逛逛姓周桥,那里曾经聚集了很多姓周的华人劳工在码头辛勤的工作,是一代代华人的历史写照,现在还有很多人住在那里,真正的水上人家。两旁都是卖各种纪念品的小店,买了一个壁画的钥匙链4块钱。除了姓周桥还有姓陈桥,姓李桥,姓陈桥,杂姓桥~比较有趣的很有历史感的观景区。
小印度可以逛逛印度商店,很多佛具,香料,纱丽,餐厅,当然少不了印度人。跟吉隆坡的小印度大同小异,本来就是印度人聚集区,就是看看印度人是怎么生活的。其实感受一下后就不觉得多么神奇了。
这里的印度庙还是没有吉隆坡茨厂街附近的那家漂亮大气。这次在药店里苦苦寻找上次在亚庇买的脚贴,但是却没有找到,后来在香港屈臣氏找到了。包括蒸汽眼罩~
参观壁画,一条条街寻找也是蛮有乐趣的,就是太热了。所以找一家凉茶室,喝上一大罐草本凉茶,比如柑橘桂圆红枣之类,好多名字想不起来但是真的很好喝,再来一杯榴莲雪糕,真惬意。
参观了槟城历史博物馆,了解了三个民的生活习惯和槟城的历史发展。其实这里还有泰国人和欧洲人还有日本人居住呢~票价1马币,之前是免费的。峇峇娘惹文化,华人与马来人后裔~结婚照片,服饰闺房~
Hostel小夫妻天天忙忙碌碌,自己制作hello kitty小饼干,还有意面,公仔面,西餐~日子应该过得不错~他们甚至还上淘宝海淘中国的产品~因为便宜又好看~
槟城最有名的一家海南鸡饭已经营业几十年了,人超多,我点两份吃,一份原味,一份烤的,味道真心不错~~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份4.5马币。
类似茨厂街的沙煲鸡也是我的最爱!
升旗山是槟榔屿的至高点,可以纵观整个城市,非常漂亮~上下山的小火车也很有趣。他们就称为缆车。其实意义是一样的。好有趣的经历。山上明显要凉快好多,饮料食物也不会很贵,没有中国黑心。
另外一天去了国家公园,这里是大马最小的一个国家公园,但是空气非常好,可以参观蝴蝶园,最新的展馆还在装修中,可以露营,当然可以野餐,野战,拓展训练~位于槟榔屿的西北部挨着大海。还在公车上遇到一家三口,是陪儿子来大马入学的,顺便来槟城玩一下,来自山东。我以为他是华人,后来聊天才知道是中国人。我与来自美国的姐弟恋一起爬山到沙滩然后一起坐快艇回来。我们真是乌龙呀,先是一起迷路了,然后一起找出路,所以自然而然的一起上路了~海龟没看到,话说海龟产蛋如海整个过程很少有人能看到,不能总是以纪录片里的标准来游玩,不太现实。那种黑色的猴子也没看到,不过最后看到一只黑黑的猴宝宝,也是可爱至极。还穿着纸尿裤呢。哈哈。现在被一家人收养,不知道它的母亲去哪里丢下它了~~对了,这个国家公园是免费的!中国是不是汗颜呀~旅游市场那么混乱。旅游在中国真的变成受苦受难了~
看多了海景,这里的海景就只能称为最基础和很一般。所以天天玩也终会玩腻的。也是时候回国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