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日本
冬天的日本
请加微信公众号: 橘子镇到梆子井
亲爱的萌萌,
你好:
此刻,应该是北京的清晨九点,你起床了吗?身在何处?正写着,听到了快递按响门铃的声音。我从房东叔叔手里接过大大的亚马逊纸盒,然后迫不及待的剪开胶带,拿出了厚厚包装里的丝绵餐垫和沉甸甸的玻璃水杯。我全身的血流都因为它们的到来而开始提速。我把它们放在门外的水泥路面上,拍下了下面的照片。
因为脑子快乐的发着热,我又把这组照片分享到了朋友圈。上面的两个骨瓷盘子是早前买到的,和下面的餐垫同一个品牌。好看吗?我喜欢的不得了!!
亲爱的,你知道吗?在这组鸟啼和花香扑面而来的餐具到来之前,我上一次开门,是因为听到了持久的,至少有三种不同鸟的歌唱,真的是歌唱,声音抑扬着,错落着,有一只的叫声很有旋律感,而另外一只则断续的,咕咕着,像是鼓点声。我难以置信的听了一会儿,忍不住出去找寻它们的位置,然后发现,它们,就在我家对街公园边的一棵巨大的树冠上。屋外阳光饱满而泄。上午出门我根本没涂防晒霜,镜子里的脸晒得红红嗒,内心却一点也不在乎---只要日光性皮炎不会发作就好了。在加州,哪有不黑的!嘻嘻,做了个冰凉的丝瓜面膜,然后,我打开了电脑,写下了这段的第一句话。
前两天我在你的朋友圈里留言:“满心期待,向你交付我的日本回忆的那一刻。”你像一位尽职的编辑,立刻催问作者:“几时?”我老实答:“未知。”终于,是现在了:)
据我上一次的日本之行,已经整整五年了。那是一次由日本画家宫岛永太郎先生安排与引荐的日本冬日温泉报道之旅。我们的拍摄采访团队去到了日本天皇夫妇几十年来每年必去的温泉,与另外几家顶级私家温泉。五年过去了。我的记忆里,关于那次七天的行程,还剩下了什么?是那些或壮阔或深幽的风景吗?某一日,我们从晶莹剔透的雪国森林一路下山,才一转弯,眼前就成了浩瀚的大海与棕榈树。一车人都扑向车窗为这有点不现实的奇景欢呼起来。
谁也想不到,雪景之后我们将要看到海景。
还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刘睿子(就是她促成了我们的日本之行)把自己的身体放进屋外的一池热汤里,面对着漫长旷寂的日本海岸。周围静极了,星星密密麻麻的亮着。茫茫宇宙,似乎只有我们俩人与之相对。冰镇饮料漂在冒着热气的水面上。在我的记忆里,我们俩应该没说几句话,却好像,什么都说了。这大概就叫做“欲辩已忘言”了吧。我还记得去到箱根附近著名的海石榴酒店,它的私家温泉池环绕花园水池而建。泡了一会儿热汤,我起身,坐到温泉池临水池的一边去,脚下,就是一条条游来游去的锦鲤,黄昏的光线里,它们忽暗忽明的闪着红色或黄色的光,轻巧的穿梭。还是静,静极了。仿佛整个世界,只有我。
位于富士箱根伊豆自然公园里的海石榴温泉酒店。
开车几个小时穿过浓密的森林去到一个深山里的汤池酒店,也是一样,静。私人汤池就建在正对山间瀑布的平地上。人被热气蒸腾着,恍惚间,似乎前面来的路,见过的人,经过的事都不曾有过,这个地球上,只有你,你自己,和你面前的这自上而下的潺潺流水。
五年过去后的今天,我还记得在最爱的那家叫做“はな绪の安”的温泉酒店里,我生平第一次穿上了和服,然后走向了餐室,看到了我生命中美到空前绝后的一张菜单(可惜我没有想起要把它们拍下来)。
我最爱的只有五个套房的はな緒の安温泉酒店。
以“花椿”为主题的俳句,一行行的落在洒满金箔的和纸上,每一句诗歌,对应一个菜式。在日本,我的每一顿晚饭几乎都是怀石料理,因此吃到了这辈子之前之后最多的菜式。漫长的正式晚餐我要从头到尾端正的跪着,面前是数十样精美到不忍下箸的各式小菜品,而这仅是一道菜。
日本料理的美由如此对于细节的讲究而成。
记得到第四晚,第一道菜的空盘端下去时,我就已经饱到完全无法吃下任何食物,膝盖也痛到不行。我边吃边与睿子交换着为难的眼神。眼前的盛宴,就这样,一天天的成了压力。但是,这一定不包括回到东京的那个晚上。那一晚,我们被带至一条平凡不过的深巷,小巷的尽头,是一个需要完全躬身才能进入的小门,一家小到外间只能并排坐下四人,里间也不过能围坐四五人的御料理屋。
“八寸”御料理一景
主厨父子中的父亲白天的职业是外科医生,晚上有时会来这家料理屋做菜。没有人能通过社交网络找到这家被简单命名为“八寸”的餐厅,因为这家餐厅的服务对象是日本皇室及隐秘的政商名流。皇太子和老皇太后都爱吃这位厨师的料理。而这位大厨、医生,竟然同时还是一位漆器工艺的热衷者。他专精漆器里的莳绘技法。他告诉我们,里屋的漆器墙面与餐厅使用的漆器餐具每一件都是他的作品,每一件都已是天价。在一个人的一生里,居然可以专精三种手艺且都达至高峰!
与御厨(后排白衣)的合影。右二是好友睿子。原来我对于餐垫的爱好发端于此。
我记得自己在对于这位厨师生平的震惊里,喝下了平生最难忘的一碗牛肉萝卜汤。他做的其他若干昂贵的食材我已经忘记了滋味。餐后甜品的草莓到底是一粒三千元人民币还是三千日元?这么多年我每每想起,都觉得是翻译搞错了(他在告诉我是三千人民币后,还补了一句,一个LV手袋的价格哦!)但重点是,我忘了草莓的味道,无论它价值几何。我只记得了喝下那碗牛肉汤的第一口,我明确地看到了照顾这锅汤的人在厨房里的身影,我看到了他认真的花费了生命与心血在这碗汤里。这小小一碗汤中,牛肉肉汁的醇厚与萝卜的甘甜深度融合,又不知如何实现了返朴归真,汤色虽浓(我刚才看了照片才发现竟然不是清汤,我记错了),味道却完全是牛肉、青豆、萝卜本身的清甜滋味。“齿颊留香”这个词,就是为形容这样的一碗汤而造的吧。
那一碗销魂的牛肉汤...
亲爱的萌萌,我絮絮叨叨的回忆风景与美食,但其实,那次只有七天的日本之行,让我最难忘的,是人。对,日本人。这三个字出现,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里大概都会蹦出“反感”两个字与之对应。我也一样,但那七天过后,我生命底色上的“反感”两个字,被“尊敬”取代。历史是真实存在的,罪人将世世代代带罪而活,内心难以安宁。但活生生站在我面前,与我相处了一周的日本人,却不是罪人,而是赢得了我永久敬意的人们。五年前的那次行程,我们是受日本画家宫岛永太郎先生的邀请。他是FANCL 董事长、日本通信贩卖协会会长宫岛和美先生的独子。然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宫岛先生,朴素谦逊的像是日本神奈川县的一个不知名公司的普通职员。他只带来一位比他年长至少二十岁的男助理(Fancl 公司资深高管)、一位翻译,与我们共乘一辆车,带我们共度了一周的日本之旅。宫岛先生是一个内向,甚至有点含羞的男人,话很少。没有豪车美女的追随,他周身上下甚至没有一件名牌。他从不提及父亲,(他所有的背景介绍中也找不到和宫岛和美先生的任何关联)他长相普通,身材普通,一切都普通到如果你在东京街头看到他,你应该不会对他多看一眼。但是,一路上当我有机会访问他的艺术理念时,他却滔滔不绝,且常常有动人心魄的艺术观念表达。他的作品关注终极命题:生命、环境、时间、情感。是的,即使在讨论自己的作品时,他也是羞涩而极其谦逊的。每天早晨,他和已经六十多岁的助理、翻译都一同站在门口向我们整个工作团队深深鞠躬,迎接我们上车,每天晚上下车时到达酒店门口,也会向我们深深鞠躬告别。让年轻的我们整个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感慨不已。一周的愉快旅行之后,我们成了好朋友,去吃御料理的那晚,是我们在东京的最后一夜,宫岛先生没有带那位头发花白的助理,而是独自前往。吃完饭后,他一一鞠躬,与我们郑重告别,然后,一个人消失的东京的街头,步行前往他位于银座的公寓。听翻译张先生说这套公寓只是地段很好,公寓的面积也并不是很大。深夜,气温很低,他裹紧大衣,走在东京街头的背影,是我每每想起日本之行时,一个永久定格的画面。那是一个非常孤独,非常执着,完全俯身于艺术,一心要从父亲的巨大阴影里走出自己的生命轨迹的艺术家的身影。多年的采访生涯里,中国的富豪阶层、企业家二代中,我找不到一个有宫岛先生那样宁静平和的眼神与面容。他回忆起自己在日本小镇里的童年时,发自内心的快乐。竟然,长大成人后的他也完整的保有了那个小镇男孩的质朴天性。这是当时从中国来的我所无法想象,无法理解的。五年后的今天,身在美国橘镇半年之后,我却开始真正开始懂得了宫岛先生。为什么他生长在一个声名显赫的企业家家族,却获得了艺术家的美丽灵魂。
日本画家宫岛永太郎先生
一个孩子的童年如何度过,真的能够决定他的一生。昨天,我与表哥越洋聊起,才知道姥爷今年已经100岁了。最近我常常想起小时候与姥爷、姥姥在乡下共度的时光。在橘子镇的这些日子,我经常在清早推门而出时,闻到小时候我在乡下闻到的清新空气。一模一样。从第一次闻到时,我就开始了对于自己童年的回忆。小时候有几年的暑假,妈妈都会把我送到兰州境内的榆中县城三十七中学,我的大舅在那里上班,姥爷从银行退休后也去了那里工作。每次去乡下我都会特别想父母,想早点回到兰州。表哥表姐带着我这个小跟班在一排排空荡荡的教室间跑来跑去。夜里,我特别害怕穿过大大的黑暗的操场,即使是和表哥表姐一起。但是,我必须从他们写作业的教室回到另一头的姥爷家去。学校隔壁有一个军区,如果那天有探照灯在黑暗的操场上空划过,我都会稍稍心安些,但仍旧每次都一步并作两步,跑得气喘吁吁,恨不得早一分钟到达明亮的家里,恨不得早一天妈妈能来接我回到兰州。但你知道吗?萌萌。后来漫长的城市生活之后,我竟然越来越期盼能有机会去趟乡下。十几年后,第一次去野三坡,夜里的繁星与第二天清冽的空气给了我巨大的快乐。有时候,想起自己在时尚圈浸淫十几年,却仍有一份天真质朴,也会觉得可能和那些小时候见到的人们有关。邻居婶婶因为喜欢我,看到我来玩,就会把刚煮好不久的鸡蛋偷偷塞进我口袋里,直到我回家,姥姥才在无意中发现。亲爱的,这样一份羞涩的表达,多么动人啊! 橘子镇是一个没有高楼大厦的地方,而我竟然安之若素,越来越习惯,越来越喜欢这个建筑物朴素,街道朴素,遇到的人也朴素热诚的地方。你说,这和我的童年应该有相关性吧?:)
通篇都沉浸在自己回忆里的这封信,希望能带出你新近两次去日本的美好回忆。我好想看哦!北海道,应该是一个美到不行的地方。你发在朋友圈里的北海道雪景,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海。我这个胡里巴涂的小脑袋,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张照片里幽静自在的大美好。
通篇都沉浸在自己回忆里的这封信,希望能带出你新近两次去日本的美好回忆。我好想看哦!北海道,应该是一个美到不行的地方。你发在朋友圈里的北海道雪景,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海。我这个胡里巴涂的小脑袋,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张照片里幽静自在的大美好。
开始写这封信的时候,加州阳光以要把一切有水分的物体晒干的热情从窗缝里洒进来(知道加州葡萄干为什么那么有名了吧)。而此刻,已经是橘子镇21:32的夜里了。整个下午,我几乎一直坐在电脑前没有动。我喜欢这样,与你交换记忆的方式。
我无比的期待,把我的记忆交付给你,然后,享受你的记忆结晶出的文字。
都是日本,多么有趣。
祝一切都好,亲爱的萌萌!
春儿
21:34
橘子镇书房
请加微信公众号: 橘子镇到梆子井
亲爱的萌萌,
你好:
此刻,应该是北京的清晨九点,你起床了吗?身在何处?正写着,听到了快递按响门铃的声音。我从房东叔叔手里接过大大的亚马逊纸盒,然后迫不及待的剪开胶带,拿出了厚厚包装里的丝绵餐垫和沉甸甸的玻璃水杯。我全身的血流都因为它们的到来而开始提速。我把它们放在门外的水泥路面上,拍下了下面的照片。
![]() |
因为脑子快乐的发着热,我又把这组照片分享到了朋友圈。上面的两个骨瓷盘子是早前买到的,和下面的餐垫同一个品牌。好看吗?我喜欢的不得了!!
![]() |
亲爱的,你知道吗?在这组鸟啼和花香扑面而来的餐具到来之前,我上一次开门,是因为听到了持久的,至少有三种不同鸟的歌唱,真的是歌唱,声音抑扬着,错落着,有一只的叫声很有旋律感,而另外一只则断续的,咕咕着,像是鼓点声。我难以置信的听了一会儿,忍不住出去找寻它们的位置,然后发现,它们,就在我家对街公园边的一棵巨大的树冠上。屋外阳光饱满而泄。上午出门我根本没涂防晒霜,镜子里的脸晒得红红嗒,内心却一点也不在乎---只要日光性皮炎不会发作就好了。在加州,哪有不黑的!嘻嘻,做了个冰凉的丝瓜面膜,然后,我打开了电脑,写下了这段的第一句话。
前两天我在你的朋友圈里留言:“满心期待,向你交付我的日本回忆的那一刻。”你像一位尽职的编辑,立刻催问作者:“几时?”我老实答:“未知。”终于,是现在了:)
据我上一次的日本之行,已经整整五年了。那是一次由日本画家宫岛永太郎先生安排与引荐的日本冬日温泉报道之旅。我们的拍摄采访团队去到了日本天皇夫妇几十年来每年必去的温泉,与另外几家顶级私家温泉。五年过去了。我的记忆里,关于那次七天的行程,还剩下了什么?是那些或壮阔或深幽的风景吗?某一日,我们从晶莹剔透的雪国森林一路下山,才一转弯,眼前就成了浩瀚的大海与棕榈树。一车人都扑向车窗为这有点不现实的奇景欢呼起来。
![]() |
谁也想不到,雪景之后我们将要看到海景。
还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刘睿子(就是她促成了我们的日本之行)把自己的身体放进屋外的一池热汤里,面对着漫长旷寂的日本海岸。周围静极了,星星密密麻麻的亮着。茫茫宇宙,似乎只有我们俩人与之相对。冰镇饮料漂在冒着热气的水面上。在我的记忆里,我们俩应该没说几句话,却好像,什么都说了。这大概就叫做“欲辩已忘言”了吧。我还记得去到箱根附近著名的海石榴酒店,它的私家温泉池环绕花园水池而建。泡了一会儿热汤,我起身,坐到温泉池临水池的一边去,脚下,就是一条条游来游去的锦鲤,黄昏的光线里,它们忽暗忽明的闪着红色或黄色的光,轻巧的穿梭。还是静,静极了。仿佛整个世界,只有我。
![]() |
位于富士箱根伊豆自然公园里的海石榴温泉酒店。
开车几个小时穿过浓密的森林去到一个深山里的汤池酒店,也是一样,静。私人汤池就建在正对山间瀑布的平地上。人被热气蒸腾着,恍惚间,似乎前面来的路,见过的人,经过的事都不曾有过,这个地球上,只有你,你自己,和你面前的这自上而下的潺潺流水。
五年过去后的今天,我还记得在最爱的那家叫做“はな绪の安”的温泉酒店里,我生平第一次穿上了和服,然后走向了餐室,看到了我生命中美到空前绝后的一张菜单(可惜我没有想起要把它们拍下来)。
![]() |
我最爱的只有五个套房的はな緒の安温泉酒店。
以“花椿”为主题的俳句,一行行的落在洒满金箔的和纸上,每一句诗歌,对应一个菜式。在日本,我的每一顿晚饭几乎都是怀石料理,因此吃到了这辈子之前之后最多的菜式。漫长的正式晚餐我要从头到尾端正的跪着,面前是数十样精美到不忍下箸的各式小菜品,而这仅是一道菜。
![]() |
日本料理的美由如此对于细节的讲究而成。
记得到第四晚,第一道菜的空盘端下去时,我就已经饱到完全无法吃下任何食物,膝盖也痛到不行。我边吃边与睿子交换着为难的眼神。眼前的盛宴,就这样,一天天的成了压力。但是,这一定不包括回到东京的那个晚上。那一晚,我们被带至一条平凡不过的深巷,小巷的尽头,是一个需要完全躬身才能进入的小门,一家小到外间只能并排坐下四人,里间也不过能围坐四五人的御料理屋。
![]() |
“八寸”御料理一景
主厨父子中的父亲白天的职业是外科医生,晚上有时会来这家料理屋做菜。没有人能通过社交网络找到这家被简单命名为“八寸”的餐厅,因为这家餐厅的服务对象是日本皇室及隐秘的政商名流。皇太子和老皇太后都爱吃这位厨师的料理。而这位大厨、医生,竟然同时还是一位漆器工艺的热衷者。他专精漆器里的莳绘技法。他告诉我们,里屋的漆器墙面与餐厅使用的漆器餐具每一件都是他的作品,每一件都已是天价。在一个人的一生里,居然可以专精三种手艺且都达至高峰!
![]() |
与御厨(后排白衣)的合影。右二是好友睿子。原来我对于餐垫的爱好发端于此。
我记得自己在对于这位厨师生平的震惊里,喝下了平生最难忘的一碗牛肉萝卜汤。他做的其他若干昂贵的食材我已经忘记了滋味。餐后甜品的草莓到底是一粒三千元人民币还是三千日元?这么多年我每每想起,都觉得是翻译搞错了(他在告诉我是三千人民币后,还补了一句,一个LV手袋的价格哦!)但重点是,我忘了草莓的味道,无论它价值几何。我只记得了喝下那碗牛肉汤的第一口,我明确地看到了照顾这锅汤的人在厨房里的身影,我看到了他认真的花费了生命与心血在这碗汤里。这小小一碗汤中,牛肉肉汁的醇厚与萝卜的甘甜深度融合,又不知如何实现了返朴归真,汤色虽浓(我刚才看了照片才发现竟然不是清汤,我记错了),味道却完全是牛肉、青豆、萝卜本身的清甜滋味。“齿颊留香”这个词,就是为形容这样的一碗汤而造的吧。
![]() |
那一碗销魂的牛肉汤...
亲爱的萌萌,我絮絮叨叨的回忆风景与美食,但其实,那次只有七天的日本之行,让我最难忘的,是人。对,日本人。这三个字出现,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里大概都会蹦出“反感”两个字与之对应。我也一样,但那七天过后,我生命底色上的“反感”两个字,被“尊敬”取代。历史是真实存在的,罪人将世世代代带罪而活,内心难以安宁。但活生生站在我面前,与我相处了一周的日本人,却不是罪人,而是赢得了我永久敬意的人们。五年前的那次行程,我们是受日本画家宫岛永太郎先生的邀请。他是FANCL 董事长、日本通信贩卖协会会长宫岛和美先生的独子。然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宫岛先生,朴素谦逊的像是日本神奈川县的一个不知名公司的普通职员。他只带来一位比他年长至少二十岁的男助理(Fancl 公司资深高管)、一位翻译,与我们共乘一辆车,带我们共度了一周的日本之旅。宫岛先生是一个内向,甚至有点含羞的男人,话很少。没有豪车美女的追随,他周身上下甚至没有一件名牌。他从不提及父亲,(他所有的背景介绍中也找不到和宫岛和美先生的任何关联)他长相普通,身材普通,一切都普通到如果你在东京街头看到他,你应该不会对他多看一眼。但是,一路上当我有机会访问他的艺术理念时,他却滔滔不绝,且常常有动人心魄的艺术观念表达。他的作品关注终极命题:生命、环境、时间、情感。是的,即使在讨论自己的作品时,他也是羞涩而极其谦逊的。每天早晨,他和已经六十多岁的助理、翻译都一同站在门口向我们整个工作团队深深鞠躬,迎接我们上车,每天晚上下车时到达酒店门口,也会向我们深深鞠躬告别。让年轻的我们整个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感慨不已。一周的愉快旅行之后,我们成了好朋友,去吃御料理的那晚,是我们在东京的最后一夜,宫岛先生没有带那位头发花白的助理,而是独自前往。吃完饭后,他一一鞠躬,与我们郑重告别,然后,一个人消失的东京的街头,步行前往他位于银座的公寓。听翻译张先生说这套公寓只是地段很好,公寓的面积也并不是很大。深夜,气温很低,他裹紧大衣,走在东京街头的背影,是我每每想起日本之行时,一个永久定格的画面。那是一个非常孤独,非常执着,完全俯身于艺术,一心要从父亲的巨大阴影里走出自己的生命轨迹的艺术家的身影。多年的采访生涯里,中国的富豪阶层、企业家二代中,我找不到一个有宫岛先生那样宁静平和的眼神与面容。他回忆起自己在日本小镇里的童年时,发自内心的快乐。竟然,长大成人后的他也完整的保有了那个小镇男孩的质朴天性。这是当时从中国来的我所无法想象,无法理解的。五年后的今天,身在美国橘镇半年之后,我却开始真正开始懂得了宫岛先生。为什么他生长在一个声名显赫的企业家家族,却获得了艺术家的美丽灵魂。
![]() |
日本画家宫岛永太郎先生
一个孩子的童年如何度过,真的能够决定他的一生。昨天,我与表哥越洋聊起,才知道姥爷今年已经100岁了。最近我常常想起小时候与姥爷、姥姥在乡下共度的时光。在橘子镇的这些日子,我经常在清早推门而出时,闻到小时候我在乡下闻到的清新空气。一模一样。从第一次闻到时,我就开始了对于自己童年的回忆。小时候有几年的暑假,妈妈都会把我送到兰州境内的榆中县城三十七中学,我的大舅在那里上班,姥爷从银行退休后也去了那里工作。每次去乡下我都会特别想父母,想早点回到兰州。表哥表姐带着我这个小跟班在一排排空荡荡的教室间跑来跑去。夜里,我特别害怕穿过大大的黑暗的操场,即使是和表哥表姐一起。但是,我必须从他们写作业的教室回到另一头的姥爷家去。学校隔壁有一个军区,如果那天有探照灯在黑暗的操场上空划过,我都会稍稍心安些,但仍旧每次都一步并作两步,跑得气喘吁吁,恨不得早一分钟到达明亮的家里,恨不得早一天妈妈能来接我回到兰州。但你知道吗?萌萌。后来漫长的城市生活之后,我竟然越来越期盼能有机会去趟乡下。十几年后,第一次去野三坡,夜里的繁星与第二天清冽的空气给了我巨大的快乐。有时候,想起自己在时尚圈浸淫十几年,却仍有一份天真质朴,也会觉得可能和那些小时候见到的人们有关。邻居婶婶因为喜欢我,看到我来玩,就会把刚煮好不久的鸡蛋偷偷塞进我口袋里,直到我回家,姥姥才在无意中发现。亲爱的,这样一份羞涩的表达,多么动人啊! 橘子镇是一个没有高楼大厦的地方,而我竟然安之若素,越来越习惯,越来越喜欢这个建筑物朴素,街道朴素,遇到的人也朴素热诚的地方。你说,这和我的童年应该有相关性吧?:)
通篇都沉浸在自己回忆里的这封信,希望能带出你新近两次去日本的美好回忆。我好想看哦!北海道,应该是一个美到不行的地方。你发在朋友圈里的北海道雪景,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海。我这个胡里巴涂的小脑袋,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张照片里幽静自在的大美好。
通篇都沉浸在自己回忆里的这封信,希望能带出你新近两次去日本的美好回忆。我好想看哦!北海道,应该是一个美到不行的地方。你发在朋友圈里的北海道雪景,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海。我这个胡里巴涂的小脑袋,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张照片里幽静自在的大美好。
开始写这封信的时候,加州阳光以要把一切有水分的物体晒干的热情从窗缝里洒进来(知道加州葡萄干为什么那么有名了吧)。而此刻,已经是橘子镇21:32的夜里了。整个下午,我几乎一直坐在电脑前没有动。我喜欢这样,与你交换记忆的方式。
我无比的期待,把我的记忆交付给你,然后,享受你的记忆结晶出的文字。
都是日本,多么有趣。
祝一切都好,亲爱的萌萌!
春儿
21:34
橘子镇书房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