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趴】少年时代(boyhood)——飞快的时间
![]() |
少年时代 |
今天晚上给自己做了一碗带有荷包蛋的清汤面,炒了盘油菜,吃完刷完才开始看的这部电影。
![]() |
清汤面与荷包蛋 |
这部电影近三个小时,看完后有些伤感。尤其是最近刚刚硕士毕业(也算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再来看这部电影,就觉得很有代入感。为了提醒自己别忘记剧情,先来看一部影评吧。
《少年时代》雕刻时光http://movie.mtime.com/78590/reviews/7802278.html
说电影是记录生活间的琐事,世界万物,被收入摄影机里,万物就有了灵魂。生活有魂魄,看你怎么抓住他,有些导演就是牛逼,要不怎么说电影是第八艺术呢,要不怎么说好的导演是人类精英呢。
《少年时代》导演用了12年的时间,就是为了还原一个男孩的成长,从6岁到18岁。一个男人重要的少年时代,Mason和姐姐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像多数多子女家庭一样,他们也会吵吵闹闹。尽管和Mason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但是同样的多子女家庭生活状态让我找到亲切的熟悉感。姐姐睡觉前招惹弟弟,把弟弟逗急了,然后在妈妈面前演戏。在车里面打闹,妈妈不得玩“看谁能憋住不说话”的游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Mason和姐姐会像平凡美国家庭那样,磕磕碰碰长大,但还算温馨。
破裂的端倪开始出现,Mason深夜看到父母争吵,这是成人的无奈,妈妈指责爸爸的幼稚,感叹自己为家庭的牺牲不值。Mason不明白父母的在争吵什么,从Mason爸爸口中可以得知,父母在23岁的时候生下他们,此时的他们还年轻,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有着歌手梦的爸爸还是一个孩子,妈妈有着自己志向,谁都没有义务为他人牺牲,但身上又背负甩不掉的责任。
父母离婚了,导演没有交代任何情节,只是在饭桌上告诉他们,要准备搬家。Mason颠沛琉璃的年少时期开始了,第一次搬家,比较平和。Mason按照妈妈的吩咐,把房子里的生活印记用油漆掩盖,悄悄的搬走,和朋友没有一个像样的道别。每次搬家Mason都好像成长了一次,无论是年龄还是心智,搬家是这个孩子的成长坐标。
搬到外婆家后,Mason一家好像获得了希望,好事不断的发生,妈妈开始学业,爸爸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父亲的缺失马上得到了填补,妈妈开始恋爱结婚,和一个看起来靠谱的大学教授从新组成了家庭,有一个对重组的姐弟。电影所有的情节都是以Mason的视角点到为止,Mason看到母亲与继父第一次交谈,只是Mason的脸部特写,就说明了一切问题。在第二个继父出现时,同样是和母亲交谈,Mason的脸部特写。就这样,Mason看到了母亲两次的婚姻美好的端倪,残酷的结束。
这段时间Mason经历了全片最欢快的时光,继父像一个真正的父亲,一家人和谐融洽。我害怕看到电影中的转场,那么的自然,继父开始偷偷的喝酒,开始有所顾忌,把酒瓶放在杂物间里,接下来就是堂而皇之的在家喝酒。成长和转折就接踵而至了。酗酒、暴力的这个家对于Mason来说是一个不安全的地带,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氛围会给他的成长带来什么负面的影响,他和姐姐只是默默地忍受,不然呢,他们还小,没有反抗的意识。Mason的妈妈是一个和勇敢的母亲,像母狮子一样冲进继父的家里,把他们带走。片子里,母亲的角色一直是一个很有自我意识、上进的女强人性格。情节中并没有交代过多他和几任丈夫恩爱生活的日常,每次她的出场都是在工作、学习中。母亲的角色的Mason的成长环境中并没不在一个触及心灵的位置。母亲只负责带领他们迁移,一次次的迁移。倒是生父在 Mason和姐姐的成长中是一个愉快的成长伙伴,和他们玩耍、讨论青春期的种种,也许父亲也是一个孩子,他也需要和孩子一样共同成长。
第二个继父在Mason母亲最漂亮、最富有女性魅力的时刻出现,他和Mason没有太多的交际就开始“沦陷”了。当二个继父离开他们的时候,我才真正的感觉到Mason母亲的不易,皱纹不知不觉的爬上她的脸,身材臃肿了,独自面对一堆账单。我们忽略了太多这个母亲的需求和梦想,就像她突然不能控制自己痛哭的说:离婚,搬家,拿学位,送你们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然后呢,就是我的葬礼了么,我以为会有更多,但其实根本不会!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一》中敏敏妈妈,她同样感慨怎么只有这么少。我觉得我好像白活了。我每天像个傻子一样,我每天在干什么啊?我大哭起来,我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活了这么久到底在活些什么?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所有人都想弄明白的事,忙碌的生活让人麻木,没有时间想这些事情,也不敢想这些事情,怕想多可会大哭。但是有一种东西叫做电影,他就像《少年时代》一样,告诉你生活就是时光匆匆流逝,转场间又是一年,抓不住任何东西,就是静静的感受,像Mason一样。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