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迹]南方的雨.1
我在网上订购的海南椰奶咖啡到货了,迫不及待冲一包,一口下去,去年的今日历历在目。那时的我被雨困在广州的一家宾馆里,坐落在白云山腰的某个角落,每天目睹着窗外的雨帘醒来,然后打开窗子,让室内的潮气和室外的潮气对流一下,望着对面绿的可怕的树林,冲一包在海南买的椰奶咖啡,然后打开电视看NBA,楼下让吃早饭我说不饿,半醒着窝在被子里,看着起伏的比赛,看着窗外木瓜树上要被雨打下来的熟透的木瓜,看着三两只过来啄食木瓜的鸟,看着被大雨冲刷的难受的山头。这一切仿佛就像一个过不去的路障,自己被困住了,这暴雨如此猛烈,我该如何是好。又转念想,一辈子困在这里才好,我喜欢下雨,喜欢呆在远离人群的山里,喜欢看无法估摸的比赛,喜欢在窗前就着雨帘读书,人一辈子活的如此轻松又没用,何尝不妥?
我这趟出行和雨有不解之缘。在雨中从沈阳到广州,飞机在乌云上绝望的盘旋,终于找到个小缝钻下去的时候,我身边的人终于忍不住吐了一纸袋。我在雨中看着广州,这座华丽的城市好像结出的一朵朵美丽的霉花。甚至我第二次造访这里时也遇到了大雨,在火车站出口看到了绝望的人们,他们撑起一朵朵雨伞,仿佛在乞求这座城市给予他们片刻的温存,我连伞都没有,一看到来了辆公交,就湿漉漉的走上去,想着只要目光能及范围内有个干燥的有热水喝的旅店,我就下车。在北京路附近,一个花枝招展的牌子向我招手,下车,进店,交押金,这一切都编译的如此顺利,以至于我打开电视看广体,我心爱的足球队甚至都一球领先。
在第二次到达广州之前,我去了海南,那里刚过去没有雨,三亚的阳光火辣辣的炙烤着白色的沙滩,我每日依靠三两个新鲜椰子活命。老板,麻烦给我现在剁开,喝完了,再让给我剁两半,那个皮给我削尖点,夏天的椰子果肉真是圣物。我走在路上,在树荫里躲避太阳,然后瞄着路边的一颗颗椰子树,在心里保存这座城市的美好。然而雨还是下的猝不及防,在第二天出去觅食的时候,我手握手机,目标锁定一家评分不错的当地小店,突然就在快找到的喜悦中被雨拍了。海南的雨是如此的急,作为一个在北方长大的孩子,我就想看见了江河大海。冲到身边最近的一家吃饭的店里,点了他们推荐的文昌鸡,用圣女果大小的绿柠檬挤出调味汁,我小口嘬着骨头附近的鸡肉,又小心地剔掉鸡皮,望着窗沿滴下那帘状的雨,帘子后街上的行人像一条条孤独的鱼,彼此吹出夸张的泡泡示好,却见光就破。把鸡吃完,雨势却一点不小,我就呆呆地看着雨,倒是一点都没觉得不耐烦。
在去海南之前,我在广西淋雨。坐着车看到奇怪的小山,桂林就到了,灰色抑郁的天气里,每座山丘都像在搓澡。打着伞,在住的地方穿过一棵棵桂树,我幻想着它们开满小花的盛景,可能雨泡的越久,以后的花会更甜一些吧。在柳州,我吃着螺蛳粉,看着雨中急匆匆的行人,他们赶路太急,都没有被这独特的味道钩住鼻子,桂林的米粉也是难忘的,一大份软软糯糯的粉,沥去大部分的水分,拌入辣椒油,笋干,酸豆角,酱牛肉和眼花缭乱的当地调料,搅得匀匀香香的,再撒上花生米,白粉红油绿葱碎黄笋褐豆角,和隐约现身的大片暗红牛肉,一晚下肚,感到整个世界都被吃了的充实,汗也会在潮闷的南国阴天里被榨出来,这顿早饭再来碗冰凉的绿豆汤收尾,一天都顺溜了。好久以后的某天晚上,我躺在北方黢黑干燥的夜里,突然想念那份南国的粉,那种牵肠挂肚,仿佛在挂念初恋的姑娘。
再说广州,早上迷迷糊糊度过去,我下午会在落地窗旁边的圆桌子上,就着雨声读书,其实大部分时间都靠在沙发里睡觉,电脑里放的歌间着雨声,没有更好的催眠药了。我也撑着伞去看了看天河体育场,小蛮腰和珠江,在雨中,天河像巨大的接雨的脸盆,小时候在我们西北,下了雨屋檐下就摆满了盆子罐子,用来攒着拖地浇花。小蛮腰周围空荡荡的,全是冰冷的工业气息,不过我特别喜欢这种冷酷的感觉,就像广图,广博和周围所有钢筋水泥加起来那种钢筋水泥的现代感,感觉无限接近我的梦中情人曼哈顿。珠江简直成了黄河的姐妹,两岸游走着许多捞鱼仔,他们定睛一看,伸手一勾,一条鲜活的大鱼就蹦跶着上岸了,就像近景魔术一般。
我这趟出行和雨有不解之缘。在雨中从沈阳到广州,飞机在乌云上绝望的盘旋,终于找到个小缝钻下去的时候,我身边的人终于忍不住吐了一纸袋。我在雨中看着广州,这座华丽的城市好像结出的一朵朵美丽的霉花。甚至我第二次造访这里时也遇到了大雨,在火车站出口看到了绝望的人们,他们撑起一朵朵雨伞,仿佛在乞求这座城市给予他们片刻的温存,我连伞都没有,一看到来了辆公交,就湿漉漉的走上去,想着只要目光能及范围内有个干燥的有热水喝的旅店,我就下车。在北京路附近,一个花枝招展的牌子向我招手,下车,进店,交押金,这一切都编译的如此顺利,以至于我打开电视看广体,我心爱的足球队甚至都一球领先。
在第二次到达广州之前,我去了海南,那里刚过去没有雨,三亚的阳光火辣辣的炙烤着白色的沙滩,我每日依靠三两个新鲜椰子活命。老板,麻烦给我现在剁开,喝完了,再让给我剁两半,那个皮给我削尖点,夏天的椰子果肉真是圣物。我走在路上,在树荫里躲避太阳,然后瞄着路边的一颗颗椰子树,在心里保存这座城市的美好。然而雨还是下的猝不及防,在第二天出去觅食的时候,我手握手机,目标锁定一家评分不错的当地小店,突然就在快找到的喜悦中被雨拍了。海南的雨是如此的急,作为一个在北方长大的孩子,我就想看见了江河大海。冲到身边最近的一家吃饭的店里,点了他们推荐的文昌鸡,用圣女果大小的绿柠檬挤出调味汁,我小口嘬着骨头附近的鸡肉,又小心地剔掉鸡皮,望着窗沿滴下那帘状的雨,帘子后街上的行人像一条条孤独的鱼,彼此吹出夸张的泡泡示好,却见光就破。把鸡吃完,雨势却一点不小,我就呆呆地看着雨,倒是一点都没觉得不耐烦。
在去海南之前,我在广西淋雨。坐着车看到奇怪的小山,桂林就到了,灰色抑郁的天气里,每座山丘都像在搓澡。打着伞,在住的地方穿过一棵棵桂树,我幻想着它们开满小花的盛景,可能雨泡的越久,以后的花会更甜一些吧。在柳州,我吃着螺蛳粉,看着雨中急匆匆的行人,他们赶路太急,都没有被这独特的味道钩住鼻子,桂林的米粉也是难忘的,一大份软软糯糯的粉,沥去大部分的水分,拌入辣椒油,笋干,酸豆角,酱牛肉和眼花缭乱的当地调料,搅得匀匀香香的,再撒上花生米,白粉红油绿葱碎黄笋褐豆角,和隐约现身的大片暗红牛肉,一晚下肚,感到整个世界都被吃了的充实,汗也会在潮闷的南国阴天里被榨出来,这顿早饭再来碗冰凉的绿豆汤收尾,一天都顺溜了。好久以后的某天晚上,我躺在北方黢黑干燥的夜里,突然想念那份南国的粉,那种牵肠挂肚,仿佛在挂念初恋的姑娘。
再说广州,早上迷迷糊糊度过去,我下午会在落地窗旁边的圆桌子上,就着雨声读书,其实大部分时间都靠在沙发里睡觉,电脑里放的歌间着雨声,没有更好的催眠药了。我也撑着伞去看了看天河体育场,小蛮腰和珠江,在雨中,天河像巨大的接雨的脸盆,小时候在我们西北,下了雨屋檐下就摆满了盆子罐子,用来攒着拖地浇花。小蛮腰周围空荡荡的,全是冰冷的工业气息,不过我特别喜欢这种冷酷的感觉,就像广图,广博和周围所有钢筋水泥加起来那种钢筋水泥的现代感,感觉无限接近我的梦中情人曼哈顿。珠江简直成了黄河的姐妹,两岸游走着许多捞鱼仔,他们定睛一看,伸手一勾,一条鲜活的大鱼就蹦跶着上岸了,就像近景魔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