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planet
20150405 第一话
古时候的诗人大概都是在南方活动的,所以写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样的绮丽诗句来,不知道千百年后,在寒冷的遥远的北方,清明时节雪纷纷。我们一行人围站在熊熊燃烧的烧纸旁,火光烘烤着我们的面颊,我们在雪地里静默地看着丝丝缕缕的思念被呼呼嚎叫的火焰一点点燃烧成灰。天空被雪涂抹成浅淡的珠灰色,细小的雪粒被风刮下来,瞬间融化掉,洇在衣服上打出一层层的水迹。
起风了,未燃尽的烧纸灰被扬起来,飞到半空中。我小心地紧了紧头顶的毛线帽子,它被风吹歪了。它的上面是细密的雪水,晶莹剔透,泛着光亮。它的下面是我的昂贵的亚麻色假发,再往下则是我的圆滚滚的寸草不生的秃头。我是一个癌症患者。可是,我并不想讲一个悲催的苦情故事。
我原本是一个个子小小,体重也小小的人,完全没有在我身上见过胸大肌这种东西,所以根本没有胸部根本是个毫无身材可言的人。彼时我老公的梦想就是有一天我胸前那两片荷包蛋一样平坦的小飞机场能有朝一日奋发图强发育成C罩杯,或者至少A罩杯也可以勉强接受。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大概比人类去火星移民还要遥远。去年八月的某一天,我在起床后忽然明确地感受到了胸的存在感。那是一种突如其来的间歇性的针刺样疼痛感,仿佛有几根针在接二连三地扎向我那本就不太大的胸部。要知道,当一个一直默默无闻的东西突然刷存在感了,就基本代表着它要发大招了。我的胸就是这么干的。
断断续续地疼痛了一天,终于突破了我的极限,痛反应阈到了引起躯体反射的程度,说通俗点就是把我疼叫唤了。
我请了假决定去医院看大夫。
因为我基本是个没什么医学常识,所有医学知识都是来自那些不太负责任的不靠谱的医疗剧,所以我完全低估了这次的疼痛。
走到医院门口,恰好遇见了我的一位初中同学的妈妈。在阿姨的指导下,因为胸疼而略显窘涩的我看了普外科的一位主任医师大夫,主任医师大叔使用的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技法——触诊。所谓触诊就是字面上那个意思。触完之后大夫大叔和蔼可亲地对我说:“这个,具体是什么呢,不太好说,得切开看看才知道。”你妹呀,这就要给我动刀子了么?会不会有点太草率了?不用再敲敲看么?以上这是我的心理活动,我好歹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素质的人。我还算淡定地问:“接下来怎么办呢?”“住院吧!但是,可能没床位,先排着吧!”然后,果然没床位。我就回家等着排床位了。实践证明,我国的医疗事业还是建设得不错的,就我们这种小地方的医院都人满为患,生意十分兴隆。
这个时候,我还不太紧张,因为看的是普外科嘛,在我浅薄的医疗知识里,肿瘤科什么的、心内科什么的,才是放大招的科室,普外基本就是剌个口子缝缝针科室,我叫不紧张。然后,我看了部名侦探柯南《通向天国的倒计时》。看完觉得有点不吉利,要死要死要死的节奏啊,于是我又看了若干集蜡笔小新加樱桃小丸子,终于让心情好起来了呢。
第二天,我先是兴高采烈,不对,应该是兴致勃勃地抽了三管血、一管尿,然后做了心电检查。大概是没怎么做过这项检查的缘故,心跳加速了。然后医生还不无担忧地负责地告诉我说我的气管长得不太好,等到老年可能会得气管炎之类的毛病。我斜睨了下眼睛,心想:老年哦,还有几十年呢,以后再说吧!
然后我生平第一次见识到了钼靶检查这项神奇的检查。简单点说:爽。基本工作原理就是放射线照射然后摄影,然后其中需要用设备把胸夹住。前面已经说过了,我基本没有胸,所以问题来了,没有胸要怎么夹呢?用力夹吧。这项检查主要考验两个方面,其一是我本人的忍耐力,我忍住了,没有哭哦。其二是医师的忍耐力,她没忍住,哭了。然后,钼靶检查的结果显示:考虑恶性占位。
这个时候我还不太明白恶性占位是什么意思,仅从字面意义上考虑,我认为我得了某种肿瘤。从一个自以为健康了二十多年的人摇身一变成了肿瘤患者,我有点小不开心。于是又看了一堆樱桃小丸子。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我后来的医生都告诉我说,一般四十五岁以上的患者才会考虑去做钼靶检查,年轻患者一般不建议做钼靶。那我这如花似玉的年纪就做钼靶是几个意思啊?他们都没有回答我。都说文人相轻,医者倒没有这臭毛病。
在这之后我们家的四大巨头隆重召开了秘密的紧急会议,决定把我送出去治疗。
于是乎,我们先是来到了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几经转折见到了一位刚下手术台正穿着拖鞋叼着烟休息的专家大叔。他采取同样的方法诊了诊症,慢慢悠悠地说道:“你这个有很多可能,这样情况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良性的,百分之一才是恶性的。但是,一旦你摊上了,那就是百分之百了。”我数学差,脑筋急转了好几个弯也没太听明白他到底什么意思。但是他的胸牌暴露了他的身份:肿瘤科。这不是电视剧里常演的放大招的科室么?想到这一点,我的眼神立刻犀利起来了。专家大叔大概是看到了我的星星眼,安慰道:“不要有心理负担,你还年轻。”然后,就示意我可以离开了。这是个什么情况?年轻就可以不用有心理负担了?什么工作原理啊?这不能不让我吐着吐着槽都感受到了莫名的不可思议。
我的亲爱的小伙伴们纷纷发来慰问,其中最逗逼的一条是某菜,她说:乐观滴想想离偶像剧女主更近一步了 !我的脑海里默默浮现出宋慧乔等高丽国病号妹子的脸,心里默默地骂道:你个逗逼!我又不是得了白血病!
四大巨头大概是发觉这个专家大叔哪里不靠谱了,又背着我紧急磋商了一下。
然后,我被送往了某医科大学著名的附属某医院,全面开启了奇幻的长医疗知识之旅。
20150406 第二话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进入八九月份,随着南方夏季台风登陆的增加,北方会开启连续降水模式。这一年也没有例外,过了八月中旬,大雨小雨下个不停,有时甚至是毫无征兆地就开启暴雨模式,大有淹没城市乡村整个世界的架势。我们在雨里穿梭,来往于医院的各个建筑,常常迷路。有时还会不小心跌倒在雨里,坐在湿漉漉的马路牙子上,摔成一身泥水,狼狈不堪。
我在被第三个砖家大妈诊断后,做了生平第一次活检。所谓活检大概是活体检查的简称,打上麻药,原本有断断续续针刺样疼痛的胸部就一点感觉也没有了。砖家大妈带着她的小徒弟——一个看上去二十四五岁的小个子男生——做起活检来,用一支针样的设备biubiubiu地射向我的可怜的丧失了知觉的胸。一下一下又一下,我能感觉到一种压迫感,但是却没有疼痛感,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奇妙了。我仰躺在窄窄的小床上,盯着天花板上惨白惨白的灯光,听着大妈絮絮叨叨地向小徒弟授课:“喏,你看,就是这样抽出来的。”完全没有感觉到抽还是拉什么的感觉。“喏,你看,这个颜色的。”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只能继续盯着灯管。“喏,应该是cancer啦。”虽然我自认为英语水平一般差,但是cancer我还是能够分辨得出的,所以,这样就可以认定是cancer了,原来真的离偶像剧女主更近一步了,我默默想着。忽然间,有一种很久以前做英文阅读理解,抓住关键词的喜悦感觉。小徒弟手脚麻利地帮我贴好胶布,穿好胸带背心,把我缠裹成简装木乃伊的样子。
我乖乖地按照医嘱一动不动趴在小床上,只能看见黑色的床面,白得泛光的地面,浅绿色的墙面,以及床边安静的白色帘幕。小徒弟医生要我趴满十五分钟,可是时间走得好慢,时间刻度仿佛被拉长了一般。走廊里人来人往,影子一下下倏忽而过地扫在帘幕上,一种巨大得无以名状的寂静笼罩着这里,让人想睡觉。
十五分钟终于过去了,我一个激灵坐起来,身手十分矫健。
然后,我按医生的要求打了一针放射线药物,短时间内喝了两瓶矿泉水,做了一个ECT显像骨扫描。检查结果十分喜人,什么也没发现,影像清晰,未见明显异常。检查诊断报告单是恐怖片爱好者喜闻乐见的画面,四副造型完美的棕黄色的我的骷髅形象。
接着,我准备去打开小背心,做一个心电图,但是被严肃的美女医生拒绝了,她认为我捆绑的时间不够久,如果这时就打开绷带什么的做心电检查,可能会造成可怕的感染后果,这种后果她不能承担。医生不愧是医生,果然有一定的医疗常识,先给她点个赞。因为,后来,我没有保护好做活检留下的针孔,果然感染了,好可怕,这个时候应该配上摊手的表情。
紧接着,我被华丽丽地送到了我大肿瘤医院,因为专业,值得信赖。我称这里为cancer planet,我的星球,我做主。
在我们星球,我们的主治医师大叔靠谱多了,果然颜值跟技术水平成正比,长得好看的人可信赖度也相应更高一些。看、触、叩、听了一番后,我庞大爷十分温柔地说:“先住下来吧。”好呀好呀好呀,我几乎是欢乐地点着头。没办法,谁让我是个叔控。常年迷恋科林·费尔斯一类的大叔,遇见我庞大爷这样神似罗宾·威廉姆斯一般的中老年大叔简直有一种美梦成真的错觉。看看人家,就没有像某些人那样动不动就要认家动刀动枪,也没有像某些人一样甩外语吓人。
住下的第一晚,病房里消毒药水味道浓重,我忍着鼻子的极端不适,隐约听见走廊的尽头有些热闹的声响,循声找去,光芒四射甚是刺眼,我了个去啊,十二三个光头大姐围拢在一起聊天,说说笑笑间与常人无异,我暗自称她们为光头侠。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一次性见到那么多标致的秃老亮,我甚至没有料想到很快我就会成为她们中的一员。生活就是这么有趣,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一个个惊喜,吓你一跳。
“先做化疗吧。”庞大爷的温柔口吻有一种不容拒绝的坚定力量。
好呀好呀好呀。
“做六个疗程,大概就会康复。”
好呀好呀好呀。可是,等一下。
“然后呢?”
“然后,再看看再说嘛。可能都不用手术就好了。”庞大爷微微一笑,我简直要迷倒了,这样的专业人士分分钟让人产生犯罪冲动啊。
然后,我就乖乖地准备开始化疗了。化疗的方法其实十分简单,就是打吊瓶,吊瓶里是一些价格不菲的色彩纷呈的奇异的药水。
因为这些药水都具备一定的疗效,而其工作原理基本就是以毒攻毒,所以如果扎手背上的静脉血管,一旦发生扎针错位或泄漏什么的事故,就会对血管产生极大伤害,所以如果直接打手背上的,就需要在化疗后烤电,辅助血管恢复。但是不要紧张,科技发达的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发明了各种解决方法,首推的是PICC,基本上是埋针埋管的升级版。我兴致勃勃地去做了PICC的术前检查,也就是一些简略版的B超,检查结果显示:本人左右两侧手臂血管发育不太好,太细,不适合PICC。
怎么办?只能直接扎手背了么?我的血管就要受苦受难了么?每当这样紧要的关头到来时我的头脑里就思维特别发达,开启各种胡思乱想模式。正当我准备换愁眉苦脸表情的时候,我的住院医生及时安慰了我:不要紧张,可以安装输液港。
于是,我去处置室做了输液港的术前检查,负责的小王医生根据B超显示的情况,用红色记号笔在我的脖子上画下了一个美丽的道道。原来他们胸前口袋里的红笔是用来做记号的啊,我恍然大悟。画完道道,医生不无紧张地说:“你的血管确实有点太细,所以手术难度比较大,有可能会不成功。但是,咱们可以试试。”他这是几个意思?于是我带着一头雾水和满心的担忧,签了手术文件。
也就是说成不成功这个港的八千块钱都是没有回头的意思咯。我想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已经躺在简陋的小手术室的小手术台上被局部麻醉了。所谓局部麻醉,就是跟活检那会差不多,只有胸部没有知觉,这次还多了锁骨周边无知觉。我被一张厚实的墨绿色手术布遮挡了脸,完全看不到布外面的情况,我又不敢睡过去,完全处于任人宰割的状态。手术很快就开始了,小王医生开启话唠模式,不断地问我一些类似于你多大啊你家哪里的啊之类的无聊问题。“喏,看,这皮下面直接露骨头呢!”“是呀是呀,一点脂肪也没有呢!”听着小护士们之间的交谈,我的脑海里自补了恐怖片里常出现的切皮露骨画面,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
我分明能够感觉到刀尖压在皮肤上的那种按压感觉,可是却没有丝毫的疼痛。也许是时间静止了,我感觉那刀似乎划了很久,仿佛划出很长很长的伤口。我小心地问:“伤口很大吧?”“不大啊。”医生的回答听起来是那么的漫不经心。我开始追问:“那很长吧?”他继续不经意:“不长啊。”我是一个固执的家伙,打破砂锅问到底:“那有几厘米呢?”“一个三厘米……”一个三厘米?也就是说还有一个长的咯?我脑补了伤口长达十几二十厘米的画面,想到这里,感觉到压在屁股下面的胳膊顿时麻痹了。“还有一个一厘米。”听到这里,我长呼了一口气,手指也有直觉了,麻痹感。实践证明,医生啊,请你不要说话大喘气。
“安装得成功么?”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真怕他给我的是否定答案,也怕他继续漫不经心。
“哈哈,还行!”他笑起来有深深的酒窝,有酒窝的人应该不会坏到哪里去。
我买了一盆忘忧草摆在床头。绿油油的样子,仿佛一簇西兰花,生命力十足。
我太瘦了,护士站的体重计显示41kg,所以穿最小号的病号服都有点显大,但是白蓝二色粗细条纹相间的样子还蛮受我喜欢的,有点日式小清新的格调。
化疗终于开始了。
传说中的种种不良反应都没怎么出现,除了呕吐。而那时我还不知道呕吐会伴随我整个化疗过程。从最初的一口一口地吐到后来的一弯腰就能吐个没完,我没想到自己会继承走廊里盆姐的衣钵。
盆姐是我们星球的一个病友,她的化疗反应就是呕吐,从开始化疗起就一直捧着盆,一直吐。
我也几乎那样子了。不过,我是个吃货嘛,所以吐完就立马开吃,吃完再吐。因为,不吃实在没什么可供我吐的,干呕实在是太难受了,胆汁都要呕出来了。不过,吐完的感觉真的很好,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排除毒素一身轻松的感觉。
我吐出来过食物,吐出来过牛奶,吐出来过海苔,吐出来过山楂糕,吐出来过完整的胶囊。感觉自己仿佛机器猫的神奇口袋,能吐出很多神奇的东西。
——————————————
大概一个月后还会更个一话、两话的。
因为我要去放疗啦,祝我好运吧!
——————————————
20150707 第三话
在翻江倒海地吐了几天以后,第一次化疗终于结束了。
我想着偶像剧里说的那种化疗后女猪脚的头发就该掉了吧掉了吧掉了吧,想了三天,果然在第四天早上发大招,一把可以拔下来半个脑袋的头发。我喜滋滋地想着同学说的跟偶像剧女猪脚又近了一步,低头洗头发,不洗则已一洗差点吓尿,根本是恐怖片的节奏,哪里有那么多偶像剧的好事。我看着洗脸池里塞得满满登登的黑发,果断拎起手机咔嚓了一下,留作纪念。然后,去理发店刮了个小光头。就是小时候常看的聪明的一休那种圆滚滚的小光头。朋友安慰我说:没有头发更能看出一个人五官有多好看,光头这个发型真的比以往任何发型都更适合你。听着好像是安慰人的好话,可是我怎么听着那么不是味道呢,有种遇人不淑交友不慎的感觉。
接着我迎来了传说中的化疗后便秘。也许是因为化疗的缘故,排尿次数变得很多,让我总数情不自禁地想到那个尿急、尿频、尿不尽的广告,当身体吸收的水分都从尿液排出体外后,便便因为得不到水分滋润而变得异常艰难。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在病床上躺在化疗,缺乏必要的运动,导致消化系统运动停滞了。反正尽管我蹲坐在马桶上翻遍了所有杂志,从九九乘法表思考到宇宙奥秘,从奥巴马老婆的连衣裙思考到南海局势,都没能想到解决这个重大难题的办法。挤了半个多小时仅仅挤出一两个小粪球,如同草原上生活的绒山羊的作品。
然后,我绕着小区的广场走了半圈儿,然后根本控制不住。实践证明: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人类的好朋友。简直有如神兵天降,不仅不便秘了,哗啦啦地拉得排山倒海。是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化疗后拉肚子。一切就是来得这么突然,简直来不及握手。
接着,我把这个妙计分享给我亲爱的病友们,大家都跟我一样胃肠运动得很愉快,不得不服用一点止泻的药物才能控制住情形。
在这个翻来覆去的过程中,牙齿原本很健康的朋友们纷纷迎来了牙痛,而我并没有。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特殊,而是因为我早在十年前就因为忍受不了蛀牙的疼痛而把牙神经都掐断了。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牙不疼,请忍痛切断牙神经。这也是我少有的印证了长痛不如短痛的经验。
然后,按照医生要求,每隔一两天就不得不去医院抽一次血,化验一下血常规。值得骄傲的是我的白细胞值并没有一下就降到很低,也就三千多一点吧。可是,我母上大人还是很紧张,一针接一针地给我扎人重组颗粒(也就是传说中的升白针),一把一把地给我塞升白片儿。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经过她本人的不懈努力,还成功地在我略微发高烧的时候果断物理降温过度,贴了太多降温贴而不小心给我降成发低烧了,不得不扔到医院交给医生和护士处置了。
可能是因为这个医院收治肿瘤患者人数比较少,好不容易接收一个活体患者,所以医生都想来观摩一下。肿瘤科的大小医生都来触诊我的小肿瘤,都给我摸热了。大小护士都来围观我的输液港,都给我看不好意思了。
不知道是不是哪位大夫手不干净,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一不留神洗了澡,洗澡的时候没有把活检那个针孔密封好,反正很快活检那地方发炎了。当然,也不排除它很早以前就发炎了而引起的那次发烧。
反正在我第二次化疗开始前的那天半夜我意外地发现我的手表指针停在了半夜两点半,同时活检针孔原本长好的皮肉又被摩擦破溃了,流出了黄褐色和红色液体混合物。
这块手表当时买来代表着让我开始走字儿,结果它停在那儿了,这算几个意思啊?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我淡定地叫醒我母上大人:“妈,我的蛋碎了。”
“啥?!”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她更淡定地扔给我一块毛巾,先捂住伤口,然后去找了值班医生。
因为我是非主流,所以一般医生也没见过我这样的患者。值班医生一脸狐疑地问:“怎么破了呢?”
“呃,睡醒一觉,就破了。”这是我能给出的唯一合理的答案。
医生很从容地用纱布跟胶带给我简单包扎了一下。指示我:“等明天,你的主治大夫回来上班再给你处理处理吧!”
第二天很快就到了,我的主治大夫拆开包得跟木乃伊似的身体,瞧了瞧,开了张介入治疗的单子,把我派去了六楼。
那时候我还没有见识过传说中的介入治疗是什么,我还以为跟拍B超一样,兴致勃勃地去排了队。
古时候的诗人大概都是在南方活动的,所以写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样的绮丽诗句来,不知道千百年后,在寒冷的遥远的北方,清明时节雪纷纷。我们一行人围站在熊熊燃烧的烧纸旁,火光烘烤着我们的面颊,我们在雪地里静默地看着丝丝缕缕的思念被呼呼嚎叫的火焰一点点燃烧成灰。天空被雪涂抹成浅淡的珠灰色,细小的雪粒被风刮下来,瞬间融化掉,洇在衣服上打出一层层的水迹。
起风了,未燃尽的烧纸灰被扬起来,飞到半空中。我小心地紧了紧头顶的毛线帽子,它被风吹歪了。它的上面是细密的雪水,晶莹剔透,泛着光亮。它的下面是我的昂贵的亚麻色假发,再往下则是我的圆滚滚的寸草不生的秃头。我是一个癌症患者。可是,我并不想讲一个悲催的苦情故事。
我原本是一个个子小小,体重也小小的人,完全没有在我身上见过胸大肌这种东西,所以根本没有胸部根本是个毫无身材可言的人。彼时我老公的梦想就是有一天我胸前那两片荷包蛋一样平坦的小飞机场能有朝一日奋发图强发育成C罩杯,或者至少A罩杯也可以勉强接受。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大概比人类去火星移民还要遥远。去年八月的某一天,我在起床后忽然明确地感受到了胸的存在感。那是一种突如其来的间歇性的针刺样疼痛感,仿佛有几根针在接二连三地扎向我那本就不太大的胸部。要知道,当一个一直默默无闻的东西突然刷存在感了,就基本代表着它要发大招了。我的胸就是这么干的。
断断续续地疼痛了一天,终于突破了我的极限,痛反应阈到了引起躯体反射的程度,说通俗点就是把我疼叫唤了。
我请了假决定去医院看大夫。
因为我基本是个没什么医学常识,所有医学知识都是来自那些不太负责任的不靠谱的医疗剧,所以我完全低估了这次的疼痛。
走到医院门口,恰好遇见了我的一位初中同学的妈妈。在阿姨的指导下,因为胸疼而略显窘涩的我看了普外科的一位主任医师大夫,主任医师大叔使用的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技法——触诊。所谓触诊就是字面上那个意思。触完之后大夫大叔和蔼可亲地对我说:“这个,具体是什么呢,不太好说,得切开看看才知道。”你妹呀,这就要给我动刀子了么?会不会有点太草率了?不用再敲敲看么?以上这是我的心理活动,我好歹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素质的人。我还算淡定地问:“接下来怎么办呢?”“住院吧!但是,可能没床位,先排着吧!”然后,果然没床位。我就回家等着排床位了。实践证明,我国的医疗事业还是建设得不错的,就我们这种小地方的医院都人满为患,生意十分兴隆。
这个时候,我还不太紧张,因为看的是普外科嘛,在我浅薄的医疗知识里,肿瘤科什么的、心内科什么的,才是放大招的科室,普外基本就是剌个口子缝缝针科室,我叫不紧张。然后,我看了部名侦探柯南《通向天国的倒计时》。看完觉得有点不吉利,要死要死要死的节奏啊,于是我又看了若干集蜡笔小新加樱桃小丸子,终于让心情好起来了呢。
第二天,我先是兴高采烈,不对,应该是兴致勃勃地抽了三管血、一管尿,然后做了心电检查。大概是没怎么做过这项检查的缘故,心跳加速了。然后医生还不无担忧地负责地告诉我说我的气管长得不太好,等到老年可能会得气管炎之类的毛病。我斜睨了下眼睛,心想:老年哦,还有几十年呢,以后再说吧!
然后我生平第一次见识到了钼靶检查这项神奇的检查。简单点说:爽。基本工作原理就是放射线照射然后摄影,然后其中需要用设备把胸夹住。前面已经说过了,我基本没有胸,所以问题来了,没有胸要怎么夹呢?用力夹吧。这项检查主要考验两个方面,其一是我本人的忍耐力,我忍住了,没有哭哦。其二是医师的忍耐力,她没忍住,哭了。然后,钼靶检查的结果显示:考虑恶性占位。
这个时候我还不太明白恶性占位是什么意思,仅从字面意义上考虑,我认为我得了某种肿瘤。从一个自以为健康了二十多年的人摇身一变成了肿瘤患者,我有点小不开心。于是又看了一堆樱桃小丸子。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我后来的医生都告诉我说,一般四十五岁以上的患者才会考虑去做钼靶检查,年轻患者一般不建议做钼靶。那我这如花似玉的年纪就做钼靶是几个意思啊?他们都没有回答我。都说文人相轻,医者倒没有这臭毛病。
在这之后我们家的四大巨头隆重召开了秘密的紧急会议,决定把我送出去治疗。
于是乎,我们先是来到了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几经转折见到了一位刚下手术台正穿着拖鞋叼着烟休息的专家大叔。他采取同样的方法诊了诊症,慢慢悠悠地说道:“你这个有很多可能,这样情况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良性的,百分之一才是恶性的。但是,一旦你摊上了,那就是百分之百了。”我数学差,脑筋急转了好几个弯也没太听明白他到底什么意思。但是他的胸牌暴露了他的身份:肿瘤科。这不是电视剧里常演的放大招的科室么?想到这一点,我的眼神立刻犀利起来了。专家大叔大概是看到了我的星星眼,安慰道:“不要有心理负担,你还年轻。”然后,就示意我可以离开了。这是个什么情况?年轻就可以不用有心理负担了?什么工作原理啊?这不能不让我吐着吐着槽都感受到了莫名的不可思议。
我的亲爱的小伙伴们纷纷发来慰问,其中最逗逼的一条是某菜,她说:乐观滴想想离偶像剧女主更近一步了 !我的脑海里默默浮现出宋慧乔等高丽国病号妹子的脸,心里默默地骂道:你个逗逼!我又不是得了白血病!
四大巨头大概是发觉这个专家大叔哪里不靠谱了,又背着我紧急磋商了一下。
然后,我被送往了某医科大学著名的附属某医院,全面开启了奇幻的长医疗知识之旅。
![]() |
20150406 第二话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进入八九月份,随着南方夏季台风登陆的增加,北方会开启连续降水模式。这一年也没有例外,过了八月中旬,大雨小雨下个不停,有时甚至是毫无征兆地就开启暴雨模式,大有淹没城市乡村整个世界的架势。我们在雨里穿梭,来往于医院的各个建筑,常常迷路。有时还会不小心跌倒在雨里,坐在湿漉漉的马路牙子上,摔成一身泥水,狼狈不堪。
我在被第三个砖家大妈诊断后,做了生平第一次活检。所谓活检大概是活体检查的简称,打上麻药,原本有断断续续针刺样疼痛的胸部就一点感觉也没有了。砖家大妈带着她的小徒弟——一个看上去二十四五岁的小个子男生——做起活检来,用一支针样的设备biubiubiu地射向我的可怜的丧失了知觉的胸。一下一下又一下,我能感觉到一种压迫感,但是却没有疼痛感,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奇妙了。我仰躺在窄窄的小床上,盯着天花板上惨白惨白的灯光,听着大妈絮絮叨叨地向小徒弟授课:“喏,你看,就是这样抽出来的。”完全没有感觉到抽还是拉什么的感觉。“喏,你看,这个颜色的。”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只能继续盯着灯管。“喏,应该是cancer啦。”虽然我自认为英语水平一般差,但是cancer我还是能够分辨得出的,所以,这样就可以认定是cancer了,原来真的离偶像剧女主更近一步了,我默默想着。忽然间,有一种很久以前做英文阅读理解,抓住关键词的喜悦感觉。小徒弟手脚麻利地帮我贴好胶布,穿好胸带背心,把我缠裹成简装木乃伊的样子。
我乖乖地按照医嘱一动不动趴在小床上,只能看见黑色的床面,白得泛光的地面,浅绿色的墙面,以及床边安静的白色帘幕。小徒弟医生要我趴满十五分钟,可是时间走得好慢,时间刻度仿佛被拉长了一般。走廊里人来人往,影子一下下倏忽而过地扫在帘幕上,一种巨大得无以名状的寂静笼罩着这里,让人想睡觉。
十五分钟终于过去了,我一个激灵坐起来,身手十分矫健。
然后,我按医生的要求打了一针放射线药物,短时间内喝了两瓶矿泉水,做了一个ECT显像骨扫描。检查结果十分喜人,什么也没发现,影像清晰,未见明显异常。检查诊断报告单是恐怖片爱好者喜闻乐见的画面,四副造型完美的棕黄色的我的骷髅形象。
接着,我准备去打开小背心,做一个心电图,但是被严肃的美女医生拒绝了,她认为我捆绑的时间不够久,如果这时就打开绷带什么的做心电检查,可能会造成可怕的感染后果,这种后果她不能承担。医生不愧是医生,果然有一定的医疗常识,先给她点个赞。因为,后来,我没有保护好做活检留下的针孔,果然感染了,好可怕,这个时候应该配上摊手的表情。
紧接着,我被华丽丽地送到了我大肿瘤医院,因为专业,值得信赖。我称这里为cancer planet,我的星球,我做主。
在我们星球,我们的主治医师大叔靠谱多了,果然颜值跟技术水平成正比,长得好看的人可信赖度也相应更高一些。看、触、叩、听了一番后,我庞大爷十分温柔地说:“先住下来吧。”好呀好呀好呀,我几乎是欢乐地点着头。没办法,谁让我是个叔控。常年迷恋科林·费尔斯一类的大叔,遇见我庞大爷这样神似罗宾·威廉姆斯一般的中老年大叔简直有一种美梦成真的错觉。看看人家,就没有像某些人那样动不动就要认家动刀动枪,也没有像某些人一样甩外语吓人。
住下的第一晚,病房里消毒药水味道浓重,我忍着鼻子的极端不适,隐约听见走廊的尽头有些热闹的声响,循声找去,光芒四射甚是刺眼,我了个去啊,十二三个光头大姐围拢在一起聊天,说说笑笑间与常人无异,我暗自称她们为光头侠。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一次性见到那么多标致的秃老亮,我甚至没有料想到很快我就会成为她们中的一员。生活就是这么有趣,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一个个惊喜,吓你一跳。
“先做化疗吧。”庞大爷的温柔口吻有一种不容拒绝的坚定力量。
好呀好呀好呀。
“做六个疗程,大概就会康复。”
好呀好呀好呀。可是,等一下。
“然后呢?”
“然后,再看看再说嘛。可能都不用手术就好了。”庞大爷微微一笑,我简直要迷倒了,这样的专业人士分分钟让人产生犯罪冲动啊。
然后,我就乖乖地准备开始化疗了。化疗的方法其实十分简单,就是打吊瓶,吊瓶里是一些价格不菲的色彩纷呈的奇异的药水。
因为这些药水都具备一定的疗效,而其工作原理基本就是以毒攻毒,所以如果扎手背上的静脉血管,一旦发生扎针错位或泄漏什么的事故,就会对血管产生极大伤害,所以如果直接打手背上的,就需要在化疗后烤电,辅助血管恢复。但是不要紧张,科技发达的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发明了各种解决方法,首推的是PICC,基本上是埋针埋管的升级版。我兴致勃勃地去做了PICC的术前检查,也就是一些简略版的B超,检查结果显示:本人左右两侧手臂血管发育不太好,太细,不适合PICC。
怎么办?只能直接扎手背了么?我的血管就要受苦受难了么?每当这样紧要的关头到来时我的头脑里就思维特别发达,开启各种胡思乱想模式。正当我准备换愁眉苦脸表情的时候,我的住院医生及时安慰了我:不要紧张,可以安装输液港。
于是,我去处置室做了输液港的术前检查,负责的小王医生根据B超显示的情况,用红色记号笔在我的脖子上画下了一个美丽的道道。原来他们胸前口袋里的红笔是用来做记号的啊,我恍然大悟。画完道道,医生不无紧张地说:“你的血管确实有点太细,所以手术难度比较大,有可能会不成功。但是,咱们可以试试。”他这是几个意思?于是我带着一头雾水和满心的担忧,签了手术文件。
也就是说成不成功这个港的八千块钱都是没有回头的意思咯。我想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已经躺在简陋的小手术室的小手术台上被局部麻醉了。所谓局部麻醉,就是跟活检那会差不多,只有胸部没有知觉,这次还多了锁骨周边无知觉。我被一张厚实的墨绿色手术布遮挡了脸,完全看不到布外面的情况,我又不敢睡过去,完全处于任人宰割的状态。手术很快就开始了,小王医生开启话唠模式,不断地问我一些类似于你多大啊你家哪里的啊之类的无聊问题。“喏,看,这皮下面直接露骨头呢!”“是呀是呀,一点脂肪也没有呢!”听着小护士们之间的交谈,我的脑海里自补了恐怖片里常出现的切皮露骨画面,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
我分明能够感觉到刀尖压在皮肤上的那种按压感觉,可是却没有丝毫的疼痛。也许是时间静止了,我感觉那刀似乎划了很久,仿佛划出很长很长的伤口。我小心地问:“伤口很大吧?”“不大啊。”医生的回答听起来是那么的漫不经心。我开始追问:“那很长吧?”他继续不经意:“不长啊。”我是一个固执的家伙,打破砂锅问到底:“那有几厘米呢?”“一个三厘米……”一个三厘米?也就是说还有一个长的咯?我脑补了伤口长达十几二十厘米的画面,想到这里,感觉到压在屁股下面的胳膊顿时麻痹了。“还有一个一厘米。”听到这里,我长呼了一口气,手指也有直觉了,麻痹感。实践证明,医生啊,请你不要说话大喘气。
“安装得成功么?”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真怕他给我的是否定答案,也怕他继续漫不经心。
“哈哈,还行!”他笑起来有深深的酒窝,有酒窝的人应该不会坏到哪里去。
我买了一盆忘忧草摆在床头。绿油油的样子,仿佛一簇西兰花,生命力十足。
我太瘦了,护士站的体重计显示41kg,所以穿最小号的病号服都有点显大,但是白蓝二色粗细条纹相间的样子还蛮受我喜欢的,有点日式小清新的格调。
化疗终于开始了。
传说中的种种不良反应都没怎么出现,除了呕吐。而那时我还不知道呕吐会伴随我整个化疗过程。从最初的一口一口地吐到后来的一弯腰就能吐个没完,我没想到自己会继承走廊里盆姐的衣钵。
盆姐是我们星球的一个病友,她的化疗反应就是呕吐,从开始化疗起就一直捧着盆,一直吐。
我也几乎那样子了。不过,我是个吃货嘛,所以吐完就立马开吃,吃完再吐。因为,不吃实在没什么可供我吐的,干呕实在是太难受了,胆汁都要呕出来了。不过,吐完的感觉真的很好,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排除毒素一身轻松的感觉。
我吐出来过食物,吐出来过牛奶,吐出来过海苔,吐出来过山楂糕,吐出来过完整的胶囊。感觉自己仿佛机器猫的神奇口袋,能吐出很多神奇的东西。
——————————————
大概一个月后还会更个一话、两话的。
因为我要去放疗啦,祝我好运吧!
——————————————
20150707 第三话
在翻江倒海地吐了几天以后,第一次化疗终于结束了。
我想着偶像剧里说的那种化疗后女猪脚的头发就该掉了吧掉了吧掉了吧,想了三天,果然在第四天早上发大招,一把可以拔下来半个脑袋的头发。我喜滋滋地想着同学说的跟偶像剧女猪脚又近了一步,低头洗头发,不洗则已一洗差点吓尿,根本是恐怖片的节奏,哪里有那么多偶像剧的好事。我看着洗脸池里塞得满满登登的黑发,果断拎起手机咔嚓了一下,留作纪念。然后,去理发店刮了个小光头。就是小时候常看的聪明的一休那种圆滚滚的小光头。朋友安慰我说:没有头发更能看出一个人五官有多好看,光头这个发型真的比以往任何发型都更适合你。听着好像是安慰人的好话,可是我怎么听着那么不是味道呢,有种遇人不淑交友不慎的感觉。
接着我迎来了传说中的化疗后便秘。也许是因为化疗的缘故,排尿次数变得很多,让我总数情不自禁地想到那个尿急、尿频、尿不尽的广告,当身体吸收的水分都从尿液排出体外后,便便因为得不到水分滋润而变得异常艰难。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在病床上躺在化疗,缺乏必要的运动,导致消化系统运动停滞了。反正尽管我蹲坐在马桶上翻遍了所有杂志,从九九乘法表思考到宇宙奥秘,从奥巴马老婆的连衣裙思考到南海局势,都没能想到解决这个重大难题的办法。挤了半个多小时仅仅挤出一两个小粪球,如同草原上生活的绒山羊的作品。
然后,我绕着小区的广场走了半圈儿,然后根本控制不住。实践证明: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人类的好朋友。简直有如神兵天降,不仅不便秘了,哗啦啦地拉得排山倒海。是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化疗后拉肚子。一切就是来得这么突然,简直来不及握手。
接着,我把这个妙计分享给我亲爱的病友们,大家都跟我一样胃肠运动得很愉快,不得不服用一点止泻的药物才能控制住情形。
在这个翻来覆去的过程中,牙齿原本很健康的朋友们纷纷迎来了牙痛,而我并没有。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特殊,而是因为我早在十年前就因为忍受不了蛀牙的疼痛而把牙神经都掐断了。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牙不疼,请忍痛切断牙神经。这也是我少有的印证了长痛不如短痛的经验。
然后,按照医生要求,每隔一两天就不得不去医院抽一次血,化验一下血常规。值得骄傲的是我的白细胞值并没有一下就降到很低,也就三千多一点吧。可是,我母上大人还是很紧张,一针接一针地给我扎人重组颗粒(也就是传说中的升白针),一把一把地给我塞升白片儿。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经过她本人的不懈努力,还成功地在我略微发高烧的时候果断物理降温过度,贴了太多降温贴而不小心给我降成发低烧了,不得不扔到医院交给医生和护士处置了。
可能是因为这个医院收治肿瘤患者人数比较少,好不容易接收一个活体患者,所以医生都想来观摩一下。肿瘤科的大小医生都来触诊我的小肿瘤,都给我摸热了。大小护士都来围观我的输液港,都给我看不好意思了。
不知道是不是哪位大夫手不干净,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一不留神洗了澡,洗澡的时候没有把活检那个针孔密封好,反正很快活检那地方发炎了。当然,也不排除它很早以前就发炎了而引起的那次发烧。
反正在我第二次化疗开始前的那天半夜我意外地发现我的手表指针停在了半夜两点半,同时活检针孔原本长好的皮肉又被摩擦破溃了,流出了黄褐色和红色液体混合物。
这块手表当时买来代表着让我开始走字儿,结果它停在那儿了,这算几个意思啊?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我淡定地叫醒我母上大人:“妈,我的蛋碎了。”
“啥?!”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她更淡定地扔给我一块毛巾,先捂住伤口,然后去找了值班医生。
因为我是非主流,所以一般医生也没见过我这样的患者。值班医生一脸狐疑地问:“怎么破了呢?”
“呃,睡醒一觉,就破了。”这是我能给出的唯一合理的答案。
医生很从容地用纱布跟胶带给我简单包扎了一下。指示我:“等明天,你的主治大夫回来上班再给你处理处理吧!”
第二天很快就到了,我的主治大夫拆开包得跟木乃伊似的身体,瞧了瞧,开了张介入治疗的单子,把我派去了六楼。
那时候我还没有见识过传说中的介入治疗是什么,我还以为跟拍B超一样,兴致勃勃地去排了队。
-
一头装睡的白马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06 16: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