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里长满草的时候
我一直有看杂志的习惯,像《青年文摘》《读者》《哲思》《看天下》等等,几乎每期必买。曾和同学开玩笑地说,现在看杂志,每本杂志里面只有那么3、4篇文章可以开阔我的视野、丰富我的头脑,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我却记忆犹新。三月份以来,我是一本杂志都没有看,至于书籍看了三四本,比如《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品味四讲》、《看见》、《送你一颗子弹》这四本书可以是非常不错的。而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微信的订阅号里面看文章,我大约关注了几十个微信订阅号:《十点读书》《读书》《腾讯大家》……从微信订阅号的文章里,我也收获颇多。可是我一直有一种不对劲的感觉,至于哪里不对劲我说不出来。29号我买了10本杂志。一看吓一跳,几乎每本杂志至少有10篇让我印象深刻,甚至是头脑风暴。看着那些思维方式不同、叙事方式不同的文章,不禁拍手称好,可在称好的同时,我的心情却非常沉重。这说明我这一个月来在知识、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上没有什么长进,而这种变化也只有我自己知道。
这几天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明明每天我也在看不同的文章,可为什么还是出现这种情况呢?我又仔细地看了微信订阅号,我才看到了问题出现在哪里。每个微信订阅号是有自己的选文章的风格,可是如果一篇文章很不错观点新颖,那么微信订阅号会争先恐后地发表。而如今的微信文章主题无外乎就是:1,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不奋斗?2,做人做事不要太快,要慢些,才能看清自己的心;3,女孩子可以不漂亮但不可以不奋斗,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你要活得精彩,好男人自然会来。4,女孩子到底是颜值重要还是内在重要,从各个方面来培养自己,内外兼修。5,如何穿衣打扮更有品味更显独特,如何健身修养身心。6,有一类讲故事的长文章主题是玩命爱一个姑娘或者那些青春里青涩的爱恋。7,职场里的经历、感悟以及建议。大多数的文章都是这些主题,无论文章再怎么写,都是换汤不换药。我原以为我看过这些文章会有所进步,可是事实上这些我也都明白,没什么长进。
这就说起了碎片化阅读,记得一个对微信朋友圈颇有微词的人说:“从发出的内容来看,我微信朋友圈里绝大多数都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热爱阅读美食和旅行,生活品质极高,且完全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但在现实中我这样的朋友不超过1%。”这真是一个怪现象,都害怕落伍,于是在制造一种分裂假象。在时代和一些人为的影响下,很多人都知道读书好处多多,可是能够真正因为喜欢因为热爱而读书的人有多少呢?很多人也说看各种文章,可那说到底还是碎片化阅读,这些其实实质上对于知识的构建、视野的开阔是没有多大提高的。
我个人认为,杂志和书籍应该结合起来。每种杂志的内容分很多类型,它给我们对于生活或者世界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使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更加多元化。同时,因为杂志每月更新,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新资讯,而这不像网上那些资讯一样要么只有事件没有深入分析,要么分析很片面化,现在网络上的公共语言太多了,先锋人物也多,我们要学会不被别人的认知和见解牵着鼻子走。那么读书呢,意义很大,可是有些书籍可能我们目前达不到写作者的那种认知或者没有那种类似的经历,我们可能理解不了,即使它很经典,以后的某一天我们会理解。从长远来看,读书是非常重要而且很有意义的,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莫大的作用。而至于网络上的文章,有选择性地看。一些人虽然不出名,可是在我们眼里,他们一点也不输于那些写作大家。
这几天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明明每天我也在看不同的文章,可为什么还是出现这种情况呢?我又仔细地看了微信订阅号,我才看到了问题出现在哪里。每个微信订阅号是有自己的选文章的风格,可是如果一篇文章很不错观点新颖,那么微信订阅号会争先恐后地发表。而如今的微信文章主题无外乎就是:1,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不奋斗?2,做人做事不要太快,要慢些,才能看清自己的心;3,女孩子可以不漂亮但不可以不奋斗,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你要活得精彩,好男人自然会来。4,女孩子到底是颜值重要还是内在重要,从各个方面来培养自己,内外兼修。5,如何穿衣打扮更有品味更显独特,如何健身修养身心。6,有一类讲故事的长文章主题是玩命爱一个姑娘或者那些青春里青涩的爱恋。7,职场里的经历、感悟以及建议。大多数的文章都是这些主题,无论文章再怎么写,都是换汤不换药。我原以为我看过这些文章会有所进步,可是事实上这些我也都明白,没什么长进。
这就说起了碎片化阅读,记得一个对微信朋友圈颇有微词的人说:“从发出的内容来看,我微信朋友圈里绝大多数都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热爱阅读美食和旅行,生活品质极高,且完全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但在现实中我这样的朋友不超过1%。”这真是一个怪现象,都害怕落伍,于是在制造一种分裂假象。在时代和一些人为的影响下,很多人都知道读书好处多多,可是能够真正因为喜欢因为热爱而读书的人有多少呢?很多人也说看各种文章,可那说到底还是碎片化阅读,这些其实实质上对于知识的构建、视野的开阔是没有多大提高的。
我个人认为,杂志和书籍应该结合起来。每种杂志的内容分很多类型,它给我们对于生活或者世界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使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更加多元化。同时,因为杂志每月更新,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新资讯,而这不像网上那些资讯一样要么只有事件没有深入分析,要么分析很片面化,现在网络上的公共语言太多了,先锋人物也多,我们要学会不被别人的认知和见解牵着鼻子走。那么读书呢,意义很大,可是有些书籍可能我们目前达不到写作者的那种认知或者没有那种类似的经历,我们可能理解不了,即使它很经典,以后的某一天我们会理解。从长远来看,读书是非常重要而且很有意义的,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莫大的作用。而至于网络上的文章,有选择性地看。一些人虽然不出名,可是在我们眼里,他们一点也不输于那些写作大家。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