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
作为一个打小就浮躁顽皮的小孩儿,近来却偶尔流露出踏实的一面,这让我想起叔叔。
叔叔是爸爸唯一的亲弟弟,是一位特别有趣的人。
他长得什么样子呢?央视《新闻联播》张宏民,对,就跟他长得一模一样。
可是在我的眼里,叔叔比他更英俊也更有才华。“他是院子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孩子,同时获得几所高校保送资格后最终选择了电子系。” 这是奶奶对她这个二儿子唯一的正评价。
之所以唯一,只因为叔叔是一位“独身主义者”。当然,如果奶奶听到我这么评价他,肯定又要开骂,在奶奶的口中,叔叔一直是一位“很有问题”的青年,就因为没结婚。
但自私的我觉得叔叔不结婚有许多好处,比如,他把我当成亲生女儿对待,还是家里唯一无条件跟我保持统一战线的大人。
小时候爸爸妈妈很忙,我跟着爷爷奶奶还有叔叔一起度过了非常快乐的童年时光。之所以很快乐,就是因为每当奶奶作为唯一的监管人,规劝我读书时,想到未婚的儿子都心有余悸,总会再补上一句,“当然也不要总读,像你叔叔那样把脑子读坏了就麻烦了…”
我小时候学会的第一句古诗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因为爸爸就是这样讲叔叔的。爸爸非常顽皮,总是跟院子里其他的男孩儿追跑打闹,唯有叔叔永远都在坐家里学习,奶奶说,“欸 念书是要踏实点,外头爆炸你叔叔都不会动的…” 这是我对“爆炸”和“踏实”这些词语的第一印象。
但是奶奶作为一个神奇而且绝对强势的女人,生生用绵绵不绝的唠叨把我叔叔给吵出了家门。以至于现在每次跟奶奶打电话,她开口必问,“搞对象了没有?” 我说没有的时候,能明显感到电话那头语调降低,身体颤栗。
我感觉自己唯一的那点儿知识和文化都是叔叔教的。从小学到高中,我上课睡觉下课疯跑,几乎没有体会过上课集中注意力,但每周六,叔叔会辅导我一个下午,课堂和作业问题就全都解决掉了。
叔叔有多聪明呢,让我来举几个例子吹嘘一下。
比如说,我小学的时候拿过一次bla bla数学奖,因为题目比较难,所以卷子可以带回家做。一共五道题,我把叔叔的答案照抄了一遍,长度根本无法直视,更无意试图理解。结果交上去得了98,就拿奖了。奥数老师讲题讲到一半,竟然还把我的卷子拿走边看边讲。当然了,她也知道肯定不是我做的。
再比如中考的时候,数学的最后一道几何证明题会出得比较灵活,有次我做到一题,按常规方法解得特别长,总感觉怪怪的,于是爸爸就把题拿走了一份,在饭桌上跟很多小孩都在中考的家长们一起讨论。那道题具体我已经记不清了,但的确很跑偏,每个大人的解法都不一样 还都很长,只有叔叔很巧妙地添加了一条辅助线,四五步就证出来了。后来数学组长把答案发下来,果然跟叔叔的一模一样。爸爸说,“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有灵活的思维。叔叔的学习就是既扎实又灵活。” “扎实”和“灵活”是另外一些我从叔叔身上学来的词。
当然了,人无完人,作为一个天才,叔叔确实有点“怪”。他的书桌上永远整整齐齐地码着几本长得很奇怪的字典。我爸调侃叔叔业余的乐趣就是背字典。这件事让我太过震惊相信了好多年,后来才明白,这大概就是学渣黑学霸的起源吧。他最喜欢的节目是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最可怕的是他如果错过某一期,第二天中午竟然还要听重播。他所有的东西都井井有条得令人发指,书柜里的书每拿下来一本的侧页和右下角都印着“XX藏书”。我为了跟他保持一致,也去刻了一枚“杨楚淘印” 印在我全套的《老夫子漫画》上。再后来,我就用那章印我自己画的钱跟银票啥的了。虽然我喜欢跟叔叔在一块,但偶尔跟奶奶一起去他家里过周末挺无聊的,因为无论是唱片 电影 还是书籍,哪怕是唯一没有字的邮票册,我都毫无兴趣。
唯有一本书,虽然叔叔声称那是一本笑话书,我竟依旧看不懂。唯有一个笑话印象太深刻,那是他所有文字藏品中我看懂了的几行字,原文是:
希特勒上台后,一个市民到警察局户籍处请求改一个名字。
警员说,“先生,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允许更改名字的。也许你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可以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
:“阿道夫·臭脚。”
:“是的,问题很明白,这个名字要改的。那么,请问你想改一个什么名字?”
:“莫尔茨·臭脚。”
我出国以后,叔叔也被公司派到外地去工作,已经有两年没见过面了。还真有点想他。
叔叔是爸爸唯一的亲弟弟,是一位特别有趣的人。
他长得什么样子呢?央视《新闻联播》张宏民,对,就跟他长得一模一样。
可是在我的眼里,叔叔比他更英俊也更有才华。“他是院子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孩子,同时获得几所高校保送资格后最终选择了电子系。” 这是奶奶对她这个二儿子唯一的正评价。
之所以唯一,只因为叔叔是一位“独身主义者”。当然,如果奶奶听到我这么评价他,肯定又要开骂,在奶奶的口中,叔叔一直是一位“很有问题”的青年,就因为没结婚。
但自私的我觉得叔叔不结婚有许多好处,比如,他把我当成亲生女儿对待,还是家里唯一无条件跟我保持统一战线的大人。
小时候爸爸妈妈很忙,我跟着爷爷奶奶还有叔叔一起度过了非常快乐的童年时光。之所以很快乐,就是因为每当奶奶作为唯一的监管人,规劝我读书时,想到未婚的儿子都心有余悸,总会再补上一句,“当然也不要总读,像你叔叔那样把脑子读坏了就麻烦了…”
我小时候学会的第一句古诗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因为爸爸就是这样讲叔叔的。爸爸非常顽皮,总是跟院子里其他的男孩儿追跑打闹,唯有叔叔永远都在坐家里学习,奶奶说,“欸 念书是要踏实点,外头爆炸你叔叔都不会动的…” 这是我对“爆炸”和“踏实”这些词语的第一印象。
但是奶奶作为一个神奇而且绝对强势的女人,生生用绵绵不绝的唠叨把我叔叔给吵出了家门。以至于现在每次跟奶奶打电话,她开口必问,“搞对象了没有?” 我说没有的时候,能明显感到电话那头语调降低,身体颤栗。
我感觉自己唯一的那点儿知识和文化都是叔叔教的。从小学到高中,我上课睡觉下课疯跑,几乎没有体会过上课集中注意力,但每周六,叔叔会辅导我一个下午,课堂和作业问题就全都解决掉了。
叔叔有多聪明呢,让我来举几个例子吹嘘一下。
比如说,我小学的时候拿过一次bla bla数学奖,因为题目比较难,所以卷子可以带回家做。一共五道题,我把叔叔的答案照抄了一遍,长度根本无法直视,更无意试图理解。结果交上去得了98,就拿奖了。奥数老师讲题讲到一半,竟然还把我的卷子拿走边看边讲。当然了,她也知道肯定不是我做的。
再比如中考的时候,数学的最后一道几何证明题会出得比较灵活,有次我做到一题,按常规方法解得特别长,总感觉怪怪的,于是爸爸就把题拿走了一份,在饭桌上跟很多小孩都在中考的家长们一起讨论。那道题具体我已经记不清了,但的确很跑偏,每个大人的解法都不一样 还都很长,只有叔叔很巧妙地添加了一条辅助线,四五步就证出来了。后来数学组长把答案发下来,果然跟叔叔的一模一样。爸爸说,“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有灵活的思维。叔叔的学习就是既扎实又灵活。” “扎实”和“灵活”是另外一些我从叔叔身上学来的词。
当然了,人无完人,作为一个天才,叔叔确实有点“怪”。他的书桌上永远整整齐齐地码着几本长得很奇怪的字典。我爸调侃叔叔业余的乐趣就是背字典。这件事让我太过震惊相信了好多年,后来才明白,这大概就是学渣黑学霸的起源吧。他最喜欢的节目是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最可怕的是他如果错过某一期,第二天中午竟然还要听重播。他所有的东西都井井有条得令人发指,书柜里的书每拿下来一本的侧页和右下角都印着“XX藏书”。我为了跟他保持一致,也去刻了一枚“杨楚淘印” 印在我全套的《老夫子漫画》上。再后来,我就用那章印我自己画的钱跟银票啥的了。虽然我喜欢跟叔叔在一块,但偶尔跟奶奶一起去他家里过周末挺无聊的,因为无论是唱片 电影 还是书籍,哪怕是唯一没有字的邮票册,我都毫无兴趣。
唯有一本书,虽然叔叔声称那是一本笑话书,我竟依旧看不懂。唯有一个笑话印象太深刻,那是他所有文字藏品中我看懂了的几行字,原文是:
希特勒上台后,一个市民到警察局户籍处请求改一个名字。
警员说,“先生,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允许更改名字的。也许你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可以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
:“阿道夫·臭脚。”
:“是的,问题很明白,这个名字要改的。那么,请问你想改一个什么名字?”
:“莫尔茨·臭脚。”
我出国以后,叔叔也被公司派到外地去工作,已经有两年没见过面了。还真有点想他。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