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雪情结
今早一觉醒来,总感觉窗外有点不太对劲,抬头一看,不由得惊喜的叫出声来:“下雪了!”出门体验雪景,虽然不算鹅毛大雪,却也是纷纷扬扬。落地即化作雪水,但车身、树枝已经积起一层棉花糖似的白雪,抓上一块,放在手里把玩,或是直接送进嘴里咬一口,那滋味,全然忘记身上的寒冷。
随后我打开QQ,向朋友们表达我第三次见到下雪的激动之情。朋友还不理解:有啥好激动的,冷死了。我一笑置之,对于北方人来说,每年都下雪,确实早已司空见惯;而作为南方人的我,确实有理由激动,南方的朋友应该有同感。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第三次看到真实的雪,第二次亲身体验下雪,因为上一次是在火车上看雪。我生长在四川盆地南沿的一座小城,在我的家乡,下雪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只有山区的孩子才有机会看到雪。我记得十分清楚,91年冬天,我才上小学一年级,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次看到雪,那次的雪还不小,地上、房顶上都积起厚厚的一层,我刚到学校便和同学们打起了雪仗,后来我们还堆了雪人,玩得不亦乐乎。时至今日,我还津津乐道于那场大雪,遗憾的是,小城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那样的景象。
离开家乡以后,去福州上大学,从西南盆周到了东南沿海,那儿冬天最冷才4-6度,同样是无缘见到雪。直到07年还是08年的冬天,我记得不太清,反正就是电视上报道南方遭雪灾那年,我回家过年,火车在江西境内堵了一整天以后,进入湖北看见铁路两旁山上的积雪,那景色确实壮观,可我还没来得及下车体验,一进四川雪就已经停了。
所以,加上在火车上那次,活了二十五年,到今天我才第三次看到下雪,我容易么?小激动一下还是可以的嘛,北方的朋友理解一下。就像生活在内地山区的孩子第一次看到大海,生活在北方平原的孩子第一次看到大山,生活在沿海的孩子第一次看到沙漠,跟我看雪一样,都是同一种情结。
但愿今年冬天,在北京,可以多让我看几场雪。
随后我打开QQ,向朋友们表达我第三次见到下雪的激动之情。朋友还不理解:有啥好激动的,冷死了。我一笑置之,对于北方人来说,每年都下雪,确实早已司空见惯;而作为南方人的我,确实有理由激动,南方的朋友应该有同感。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第三次看到真实的雪,第二次亲身体验下雪,因为上一次是在火车上看雪。我生长在四川盆地南沿的一座小城,在我的家乡,下雪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只有山区的孩子才有机会看到雪。我记得十分清楚,91年冬天,我才上小学一年级,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次看到雪,那次的雪还不小,地上、房顶上都积起厚厚的一层,我刚到学校便和同学们打起了雪仗,后来我们还堆了雪人,玩得不亦乐乎。时至今日,我还津津乐道于那场大雪,遗憾的是,小城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那样的景象。
离开家乡以后,去福州上大学,从西南盆周到了东南沿海,那儿冬天最冷才4-6度,同样是无缘见到雪。直到07年还是08年的冬天,我记得不太清,反正就是电视上报道南方遭雪灾那年,我回家过年,火车在江西境内堵了一整天以后,进入湖北看见铁路两旁山上的积雪,那景色确实壮观,可我还没来得及下车体验,一进四川雪就已经停了。
所以,加上在火车上那次,活了二十五年,到今天我才第三次看到下雪,我容易么?小激动一下还是可以的嘛,北方的朋友理解一下。就像生活在内地山区的孩子第一次看到大海,生活在北方平原的孩子第一次看到大山,生活在沿海的孩子第一次看到沙漠,跟我看雪一样,都是同一种情结。
但愿今年冬天,在北京,可以多让我看几场雪。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