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短故事
一
火星开始启动移民地球计划,火星无论如何都不适合居住了,它将被永远孤独遗弃在银河系的某个角落,自生自灭;地球是未来的家园,地球的寿命将会让人类延续几十万亿年,资源异常丰富。
计划的一部分是要清除关于火星的记忆,而人类将会在地球上涅槃。
火星其实一开始并不是荒芜人烟的,也不只有沙尘暴和遍布的沙丘、砾石,Adam和Eve洁净的身子,在河流,山川,雪山,绿树中穿行,嬉笑打闹,快乐无比。
二
在一个叫蒙里奇的村子,有一个叫维克托的男人,他长着白色人种特色的红鼻子,两颊有鹌鹑蛋的色斑,不高也不胖;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子,他的父亲史密斯出生到死去,也没有离开过村子,他的爷爷老维克托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子。
有一天,维克托照例在农庄干活,他奋力的用锄头把脚底下的一块土翻转着,身边的绵羊悠闲的啃着半黄不青的草地,这就那么一空缝间,他抬头,眯着折皱了眼睛,看着一条铁制的长龙开过村子,飞速的前进,很快就把他和村庄抛在了落日的霞光中,维克托开始惆怅,这个铁制轰隆轰隆会响的家伙到底会去哪里?
两个故事到这里没有后续了。
后记:从澳大利来回来后,我一直着磨着要写两个故事,故事在我心里回想千百遍,但总是只有开头,没有后续,就犹如一直不去写的印度游记,那些鲜明的记忆,像电影情节贮存在脑海里,空下来的时候,按动脑开头,它就一幕一幕自动播放,不需要用眼去看,它是属于心;也不需要按声键,口无声,心有声,而我,就站在心的中间。
再来说说我的两个故事,第一个由来是这样产生:在人类未到地球生活之前,我们在哪里?我们真的是达尔文进化论得来的人类吗,还是我们是一个分子,一个细胞,一个神话故事而来;在地球毁灭之时,我们会去到哪里,还是会像科幻电影那像做一个可以飞几万光年的宇宙飞船,把人体用营养液冻起来,在银河系里漂荡,直到寻找到另一个跟地球一样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继续繁殖,直到像毁灭地球一样再毁灭一个“地球”,这样反反复复,直到把所有的银河系染指光了。
第二个故事,是在澳大利亚旅行时乘坐火车,望着渺无人烟的荒原,心生的触动,那是个多么寂廖的广博大地,天、地、自然直勾勾的印入我的脑海,火车行进时,经过一些小镇,小村庄,车厢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都很静谧,像是远离了一切的喧嚣尘埃、凡心妄想,在这样的天地之间,思想才可以自由骋驰,感受到静域的同时,也想到了孤寂,想到了百年孤独的巨作,想到人在完全闭塞的环境下,又是怎样星火相传,生生不息下去。文明和发展带来一些人性隐藏的复苏,也激起人性心底骚动的心,就像那辆轰隆轰隆会响的火车,把世代居住在蒙里奇小村庄的维克托的心搞得惆怅不已,也许终有一天,他丢开他的锄头,不管不顾他的牛羊和妻子,爬上后现代的交通工具,离开再也不回来,从孤独走向拥挤。
火星开始启动移民地球计划,火星无论如何都不适合居住了,它将被永远孤独遗弃在银河系的某个角落,自生自灭;地球是未来的家园,地球的寿命将会让人类延续几十万亿年,资源异常丰富。
计划的一部分是要清除关于火星的记忆,而人类将会在地球上涅槃。
火星其实一开始并不是荒芜人烟的,也不只有沙尘暴和遍布的沙丘、砾石,Adam和Eve洁净的身子,在河流,山川,雪山,绿树中穿行,嬉笑打闹,快乐无比。
二
在一个叫蒙里奇的村子,有一个叫维克托的男人,他长着白色人种特色的红鼻子,两颊有鹌鹑蛋的色斑,不高也不胖;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子,他的父亲史密斯出生到死去,也没有离开过村子,他的爷爷老维克托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子。
有一天,维克托照例在农庄干活,他奋力的用锄头把脚底下的一块土翻转着,身边的绵羊悠闲的啃着半黄不青的草地,这就那么一空缝间,他抬头,眯着折皱了眼睛,看着一条铁制的长龙开过村子,飞速的前进,很快就把他和村庄抛在了落日的霞光中,维克托开始惆怅,这个铁制轰隆轰隆会响的家伙到底会去哪里?
两个故事到这里没有后续了。
后记:从澳大利来回来后,我一直着磨着要写两个故事,故事在我心里回想千百遍,但总是只有开头,没有后续,就犹如一直不去写的印度游记,那些鲜明的记忆,像电影情节贮存在脑海里,空下来的时候,按动脑开头,它就一幕一幕自动播放,不需要用眼去看,它是属于心;也不需要按声键,口无声,心有声,而我,就站在心的中间。
再来说说我的两个故事,第一个由来是这样产生:在人类未到地球生活之前,我们在哪里?我们真的是达尔文进化论得来的人类吗,还是我们是一个分子,一个细胞,一个神话故事而来;在地球毁灭之时,我们会去到哪里,还是会像科幻电影那像做一个可以飞几万光年的宇宙飞船,把人体用营养液冻起来,在银河系里漂荡,直到寻找到另一个跟地球一样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继续繁殖,直到像毁灭地球一样再毁灭一个“地球”,这样反反复复,直到把所有的银河系染指光了。
第二个故事,是在澳大利亚旅行时乘坐火车,望着渺无人烟的荒原,心生的触动,那是个多么寂廖的广博大地,天、地、自然直勾勾的印入我的脑海,火车行进时,经过一些小镇,小村庄,车厢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都很静谧,像是远离了一切的喧嚣尘埃、凡心妄想,在这样的天地之间,思想才可以自由骋驰,感受到静域的同时,也想到了孤寂,想到了百年孤独的巨作,想到人在完全闭塞的环境下,又是怎样星火相传,生生不息下去。文明和发展带来一些人性隐藏的复苏,也激起人性心底骚动的心,就像那辆轰隆轰隆会响的火车,把世代居住在蒙里奇小村庄的维克托的心搞得惆怅不已,也许终有一天,他丢开他的锄头,不管不顾他的牛羊和妻子,爬上后现代的交通工具,离开再也不回来,从孤独走向拥挤。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