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世界
转自人人
郝景芳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了一个人,那么还有什么性情与德行留下来呢?
假设有一天,整个世界还在,商店饭店地铁浴室还在,但只剩下了一个人。他就是你和我,是一个已经被文明世界所塑造的文明人,不是原始野蛮人,但身上保留着从原始而来的所有本能。在这个一切照常运转,但没有了任何同伴的世界里,他还剩下什么样的个性和什么样的生活?
假设他没有被人类消失的事实震惊,假设他也没有因为突然的孤独精神错乱,那么他会开始新的生活。他每天都有吃的,可以自己安排睡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他没有朋友,也没有爱人,没有亲属,也没有职业。他不会再有敌人,也不会再有竞争者,不必担心别人的暗中加害,也没有人再教导他应该怎么做。他只剩下现在和自己,没有未来,也没有前景的期待。
他起初大吃大喝,但过了几天就保持很普通的饮食。吃太多并不舒服,而且也没有最初感到的那么美。他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但他发现自己并不嗜睡,睡了十来个小时就很舒服了,而且常常定时睡觉。他彻底玩了一段时间,但因为总是第一名和最后一名,而且玩着玩着就很熟了,失去了新鲜感,也就没那么想玩了。他尝试着做一些其他事情,跑到人类遗留下来的大飞机坦克机器体育场内部,琢磨那些东西是怎么回事,试着读一些书,试着做一些事。这些事占据了他大部分时光,没有什么成果,但因为永远不会有deadline,所以永远也不用逼迫自己,因此也就不焦虑,倒也没生成什么反感,就这么一直慢慢琢磨着。他感觉孤独,于是看看书,就好像跟书里的人聊天。他感到害怕,不知道这个世界还会怎么变化,于是注意着周围,随时观察变动的迹象。他有时候懒惰了就歇着,可是歇的长了连歇着都懒得歇,于是发现了厌倦的可怕。他有时候突然心情很糟糕,就跑到一些空地大喊大叫,或者开开车痛快一下。最终他回到一种整体上相当平稳的生活,每天睡一些,吃一些,玩一些,学一些,溜达一些,享受做一些事情做成了的满足,享受什么都不用做的时间的惬意。这个世界只为他一个人存在,他也只为他一个人存在。
如果这是将要发生的事情,那么就意味着人有一种本能叫做“舒适”。一个人在彻底的孤独中不存在所谓幸福、成功、荣耀、爱情,也不存在仁、义、礼、智、信和遵守规则,更不存在惩罚、干扰、仇恨和被社会淘汰,因此无论是正面奖励和负面规避都不存在,但是这个时候,人并不会无限发展自身的欲望,不会吃到死、睡到死、狂热地玩到死、发泄焦虑到死、愤怒到死、懒惰到死。人常常发现,自己一个人住的时候并不熬夜,并不像有熄灯制度存在时那样热爱晚睡晚起。“舒适”是一种奇异的东西,它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它是很多种原则权衡的结果,感官享受与懒惰对抗,娱乐欲望与无聊对抗,最后的结果竟然相当简单,人活得规律舒适,却不知道任何家长学校法律哲人和宗教。这样一个人不是善的,他可以不爱周围的一切,看世界整体很冷淡;也不是智慧的,他可以不懂这个世界为什么这样,以后会怎样。他的基因保留了许多社会因素,比如求偶策略、权力意识、禁忌和对他人的本能防护,但他不用调动任何这些本能,只需要依靠更久远的一些自然感觉。
这样一个人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人,他拥有我们都没有的环境,可以依照抛去了前途与社会教育规范的方式选择生活。
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我们时常发现,他的生活方式构成了现实中人选择生活的很大的依据来源。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看待教育、目标、德行、冲突、时间表、规章与不满足。
郝景芳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了一个人,那么还有什么性情与德行留下来呢?
假设有一天,整个世界还在,商店饭店地铁浴室还在,但只剩下了一个人。他就是你和我,是一个已经被文明世界所塑造的文明人,不是原始野蛮人,但身上保留着从原始而来的所有本能。在这个一切照常运转,但没有了任何同伴的世界里,他还剩下什么样的个性和什么样的生活?
假设他没有被人类消失的事实震惊,假设他也没有因为突然的孤独精神错乱,那么他会开始新的生活。他每天都有吃的,可以自己安排睡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他没有朋友,也没有爱人,没有亲属,也没有职业。他不会再有敌人,也不会再有竞争者,不必担心别人的暗中加害,也没有人再教导他应该怎么做。他只剩下现在和自己,没有未来,也没有前景的期待。
他起初大吃大喝,但过了几天就保持很普通的饮食。吃太多并不舒服,而且也没有最初感到的那么美。他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但他发现自己并不嗜睡,睡了十来个小时就很舒服了,而且常常定时睡觉。他彻底玩了一段时间,但因为总是第一名和最后一名,而且玩着玩着就很熟了,失去了新鲜感,也就没那么想玩了。他尝试着做一些其他事情,跑到人类遗留下来的大飞机坦克机器体育场内部,琢磨那些东西是怎么回事,试着读一些书,试着做一些事。这些事占据了他大部分时光,没有什么成果,但因为永远不会有deadline,所以永远也不用逼迫自己,因此也就不焦虑,倒也没生成什么反感,就这么一直慢慢琢磨着。他感觉孤独,于是看看书,就好像跟书里的人聊天。他感到害怕,不知道这个世界还会怎么变化,于是注意着周围,随时观察变动的迹象。他有时候懒惰了就歇着,可是歇的长了连歇着都懒得歇,于是发现了厌倦的可怕。他有时候突然心情很糟糕,就跑到一些空地大喊大叫,或者开开车痛快一下。最终他回到一种整体上相当平稳的生活,每天睡一些,吃一些,玩一些,学一些,溜达一些,享受做一些事情做成了的满足,享受什么都不用做的时间的惬意。这个世界只为他一个人存在,他也只为他一个人存在。
如果这是将要发生的事情,那么就意味着人有一种本能叫做“舒适”。一个人在彻底的孤独中不存在所谓幸福、成功、荣耀、爱情,也不存在仁、义、礼、智、信和遵守规则,更不存在惩罚、干扰、仇恨和被社会淘汰,因此无论是正面奖励和负面规避都不存在,但是这个时候,人并不会无限发展自身的欲望,不会吃到死、睡到死、狂热地玩到死、发泄焦虑到死、愤怒到死、懒惰到死。人常常发现,自己一个人住的时候并不熬夜,并不像有熄灯制度存在时那样热爱晚睡晚起。“舒适”是一种奇异的东西,它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它是很多种原则权衡的结果,感官享受与懒惰对抗,娱乐欲望与无聊对抗,最后的结果竟然相当简单,人活得规律舒适,却不知道任何家长学校法律哲人和宗教。这样一个人不是善的,他可以不爱周围的一切,看世界整体很冷淡;也不是智慧的,他可以不懂这个世界为什么这样,以后会怎样。他的基因保留了许多社会因素,比如求偶策略、权力意识、禁忌和对他人的本能防护,但他不用调动任何这些本能,只需要依靠更久远的一些自然感觉。
这样一个人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人,他拥有我们都没有的环境,可以依照抛去了前途与社会教育规范的方式选择生活。
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我们时常发现,他的生活方式构成了现实中人选择生活的很大的依据来源。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看待教育、目标、德行、冲突、时间表、规章与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