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你说,平等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来源:知乎日报
我在瑞典生活 8 年,总体感觉瑞典女性或者说瑞典化的女性是绝对的独立,强大,瑞典的男性也非常尊重女性。没有客观的数据,说些我所经历和感受到的吧:
一)关于最常被说起的带薪产假等生育优惠政策。
政策:带薪假 480 天是父母共享的,都没休完,八岁之前都可以休。为了让父亲多承担育儿的责任,如果父母休假平均,还可以有 1w 多的 bonus。除此之外,孩子出生的时候父亲还有两周的全薪产假。
瑞典父母都是本着要么不生,要生就一定要自己带的原则。所以随处可见妈妈或者爸爸一个人带着两三个孩子一起出去的。中国的孩子呢?别抱怨父母太忙,即使真有这点假期,估计大多还是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带的吧。生孩子也很大部分是迫于父母的压力,生个交差而已。又怎么会负责任呢?我所认识的很多在中国的男性朋友,几乎都没怎么真正带过自己的孩子。美其名曰“男人该在外面挣钱”,其实只是偷懒而已,而传统观念又压迫着女性一定要带孩子,否则就是不够“贤惠”。婆婆压迫媳妇,一代迫害一代。(女人压迫女人才是最可悲的。)
身边的故事:我在瑞典生老大的时候是大冬天,老妈过来伺候我做月子。老大刚出生时候有点黄疸,所以得送去医院复查。老妈和老公一起带孩子去了。结果医生问:“妈妈呢?妈妈怎么能不来呢?” 老妈说我刚生好身体还没恢复过来。医生说,大家都是妈妈带来的。然后第二次,就只能自己带去了。看到旁边排队的妈妈大都是刚生完肚子还没憋回去的,甚至刚生好的,还有带着大孩子,推着小孩子来检查的。
我原来家楼上有个中国姐姐 41 岁了,没有生过孩子,和个 50 岁左右的瑞典人交往,然后怀孕了。这边医院全部要求顺产,她说她的同事 45 岁了还顺产的,反正没得选。然后花了 36 个小时顺产了老大。大冬天都是雪的,生完没隔几天,就和老公一起提着小孩篮子去看她婆婆了。更强大的是,一年后她又怀孕了,又花了 36 个小时生了老二。因为搬家,我也很长时间没见她了。前段时间碰到她是一个人带俩娃吃饭。(他老公刚休完爸爸假去上班了)
二)关于两性关系,单亲家庭,非婚家庭
概况:瑞典人很多人选择同居而非婚姻关系,即使子女已经二三十岁的家庭父母还是同居关系。同居关系是一种正式的关系,在填写婚姻状态的时候是有sambo这一选项的(瑞典语的同居)。但同居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相比中国女性想要一纸证书“拴住”男性,瑞典女性显然自信的多。
或者也是大环境所致,1)在中国单亲妈妈会受到歧视,也非常难再组成家庭;而在瑞典,单亲妈妈可能更受欢迎,因为更成熟,自立。没有哪个男性会因为这个女性带着孩子或者结过婚而觉得掉价了。2)在中国男性似乎永远追逐 20 多岁的姑娘,过了三十不结婚就是剩女,结婚也挑年轻的;而在瑞典,女大男小的组合更为常见,男性更欣赏成熟独立的女性。
瑞典夫妻离婚或者同居关系结束的话,孩子的抚养权一般都是对半分。也就是爸爸这边呆一周,妈妈这边呆一周。瑞典重组家庭的数量非常多,一个家庭里面,半兄弟姐妹的情况非常普遍。
此外瑞典人结婚,除却传统的女性随夫姓,也有很多男性选择随妻姓,还有很多是夫妻重新换个姓。话说为什么“重男轻女”,归根到底还不就是觉得能传宗接代吗?瑞典人没这个概念,所以自然不会“重男轻女”。
(PS:我个人非常赞同夫妻重新换个相同的姓这个做法,没有从属。只是老公不同意,我妈也不同意,我们这代在夹层里,双独又有传统父母,确实比较难点,我现在有俩个儿子,各随一个姓,当他们长大成家,我和我老公都将全力支持这种做法。)
关于家庭暴力(防治),其实我觉得不只适用于女性,还有儿童,瑞典这方面的监管机制很强。所以其实吃亏的是男性,因为据说瑞典真正存在的家暴中有大于 70%是女暴男的,但是男的报案,警察也不相信,所以很可怜的。
身边的故事:我现在所在的公司连我一共就三个程序员,Gabriel 是拉美移民,十几岁就来瑞典了,现在 40 多,虽然看起来象 30;Erik 是典型的瑞典人,35 岁左右。G 结过婚,有俩个女儿,隔周归他带,前几天很兴奋地跟我说他很喜欢最近约会的那个女生,那个女生 40 岁上下,肌肉比他都多,搞的他现在在加紧减肥练肌肉。E 约会的对象则是 G 的姐姐,貌似也 40 多了。
有个瑞典朋友的妈妈是医学 md,一个人带大三个儿子,据说他的爸爸是个木匠,然后因为游手好闲,被他妈赶出家门,以致于至今没见过。据说她现在喜欢上一个他们那里的男护士,约会中。
三)关于日常生活
概况:工作上完全平等,别以为你是女的,男的就该照顾你。生活中更是如此,修个房子,铺个地板,女汉子上。瑞典女性也特别注重健身,常能看到特别娇小的女生力大无穷。此外,出去吃饭购物也大多数是 aa,没见过女人以花老公或男友的钱为荣的。
身边的故事:话说我刚进现在公司的时候,大家各自组装电脑和桌子,我趴地上搞了 n 久都没弄好。男同事在旁边也不帮忙,直到我实在不行了,求助于他们了,他们才来帮忙下。这并不是他们冷漠,而是一种界限感和男女平等的观念决定的。
我怀孕的时候挺个大肚子,坐车是从来没人让座的,不是瑞典人冷漠,他们对人挺 nice 的,只是他们觉得孕妇没那么弱,可能会觉得如果让座了,反而有不尊重女性之嫌吧。
四)关于语言
概况:瑞典语里他是 han,她是 hon,但是在比较正式场合的谈话中,得用中性的词 hen,这个词就是为了避免单用 han 而可能引起的性别歧视的。
身边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老外的名字和姓就那么几个,然后后面加 son,比如 erik->eriksson, johan->johansson,anders->andersson。但瑞典竟然还有后面加 dotter 的,我家邻居的名是 johnsdotter。汗……
五)关于教育
概况:淡化性别,男生可以是粉色的,女生可以是蓝色的,男生学缝纫,女生学焊接。这点是蛮受争议的。请看这个玩具宣传册。
身边的故事:我大儿子目前最喜欢的颜色是粉色,但他不喜欢洋娃娃,非常喜欢车。老师有时也会给他穿上粉色的裙子。另外幼儿园平均一个班里都有一个男老师。
说了那么多,但其实瑞典并没有那么男女平等,就业率还有工资水平,女性都会低于男性。包括之前还统计过说瑞典叫某个名字(好像是 johan)的男企业家还多于女企业家总数。
女创:尽管如此,但在许多观念和细节上仍旧甩我们国家几条街。
招募
1、女创公社正在进行“百位女性婚育观念访谈”计划,招募愿意受访的女性。
2、招募对于不生育(childfree)、单身女性议题感兴趣的采编志愿者。
报名请邮件至nvchuang2014@sina.com
我在瑞典生活 8 年,总体感觉瑞典女性或者说瑞典化的女性是绝对的独立,强大,瑞典的男性也非常尊重女性。没有客观的数据,说些我所经历和感受到的吧:
一)关于最常被说起的带薪产假等生育优惠政策。
政策:带薪假 480 天是父母共享的,都没休完,八岁之前都可以休。为了让父亲多承担育儿的责任,如果父母休假平均,还可以有 1w 多的 bonus。除此之外,孩子出生的时候父亲还有两周的全薪产假。
瑞典父母都是本着要么不生,要生就一定要自己带的原则。所以随处可见妈妈或者爸爸一个人带着两三个孩子一起出去的。中国的孩子呢?别抱怨父母太忙,即使真有这点假期,估计大多还是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带的吧。生孩子也很大部分是迫于父母的压力,生个交差而已。又怎么会负责任呢?我所认识的很多在中国的男性朋友,几乎都没怎么真正带过自己的孩子。美其名曰“男人该在外面挣钱”,其实只是偷懒而已,而传统观念又压迫着女性一定要带孩子,否则就是不够“贤惠”。婆婆压迫媳妇,一代迫害一代。(女人压迫女人才是最可悲的。)
身边的故事:我在瑞典生老大的时候是大冬天,老妈过来伺候我做月子。老大刚出生时候有点黄疸,所以得送去医院复查。老妈和老公一起带孩子去了。结果医生问:“妈妈呢?妈妈怎么能不来呢?” 老妈说我刚生好身体还没恢复过来。医生说,大家都是妈妈带来的。然后第二次,就只能自己带去了。看到旁边排队的妈妈大都是刚生完肚子还没憋回去的,甚至刚生好的,还有带着大孩子,推着小孩子来检查的。
我原来家楼上有个中国姐姐 41 岁了,没有生过孩子,和个 50 岁左右的瑞典人交往,然后怀孕了。这边医院全部要求顺产,她说她的同事 45 岁了还顺产的,反正没得选。然后花了 36 个小时顺产了老大。大冬天都是雪的,生完没隔几天,就和老公一起提着小孩篮子去看她婆婆了。更强大的是,一年后她又怀孕了,又花了 36 个小时生了老二。因为搬家,我也很长时间没见她了。前段时间碰到她是一个人带俩娃吃饭。(他老公刚休完爸爸假去上班了)
二)关于两性关系,单亲家庭,非婚家庭
概况:瑞典人很多人选择同居而非婚姻关系,即使子女已经二三十岁的家庭父母还是同居关系。同居关系是一种正式的关系,在填写婚姻状态的时候是有sambo这一选项的(瑞典语的同居)。但同居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相比中国女性想要一纸证书“拴住”男性,瑞典女性显然自信的多。
或者也是大环境所致,1)在中国单亲妈妈会受到歧视,也非常难再组成家庭;而在瑞典,单亲妈妈可能更受欢迎,因为更成熟,自立。没有哪个男性会因为这个女性带着孩子或者结过婚而觉得掉价了。2)在中国男性似乎永远追逐 20 多岁的姑娘,过了三十不结婚就是剩女,结婚也挑年轻的;而在瑞典,女大男小的组合更为常见,男性更欣赏成熟独立的女性。
瑞典夫妻离婚或者同居关系结束的话,孩子的抚养权一般都是对半分。也就是爸爸这边呆一周,妈妈这边呆一周。瑞典重组家庭的数量非常多,一个家庭里面,半兄弟姐妹的情况非常普遍。
此外瑞典人结婚,除却传统的女性随夫姓,也有很多男性选择随妻姓,还有很多是夫妻重新换个姓。话说为什么“重男轻女”,归根到底还不就是觉得能传宗接代吗?瑞典人没这个概念,所以自然不会“重男轻女”。
(PS:我个人非常赞同夫妻重新换个相同的姓这个做法,没有从属。只是老公不同意,我妈也不同意,我们这代在夹层里,双独又有传统父母,确实比较难点,我现在有俩个儿子,各随一个姓,当他们长大成家,我和我老公都将全力支持这种做法。)
关于家庭暴力(防治),其实我觉得不只适用于女性,还有儿童,瑞典这方面的监管机制很强。所以其实吃亏的是男性,因为据说瑞典真正存在的家暴中有大于 70%是女暴男的,但是男的报案,警察也不相信,所以很可怜的。
身边的故事:我现在所在的公司连我一共就三个程序员,Gabriel 是拉美移民,十几岁就来瑞典了,现在 40 多,虽然看起来象 30;Erik 是典型的瑞典人,35 岁左右。G 结过婚,有俩个女儿,隔周归他带,前几天很兴奋地跟我说他很喜欢最近约会的那个女生,那个女生 40 岁上下,肌肉比他都多,搞的他现在在加紧减肥练肌肉。E 约会的对象则是 G 的姐姐,貌似也 40 多了。
有个瑞典朋友的妈妈是医学 md,一个人带大三个儿子,据说他的爸爸是个木匠,然后因为游手好闲,被他妈赶出家门,以致于至今没见过。据说她现在喜欢上一个他们那里的男护士,约会中。
三)关于日常生活
概况:工作上完全平等,别以为你是女的,男的就该照顾你。生活中更是如此,修个房子,铺个地板,女汉子上。瑞典女性也特别注重健身,常能看到特别娇小的女生力大无穷。此外,出去吃饭购物也大多数是 aa,没见过女人以花老公或男友的钱为荣的。
身边的故事:话说我刚进现在公司的时候,大家各自组装电脑和桌子,我趴地上搞了 n 久都没弄好。男同事在旁边也不帮忙,直到我实在不行了,求助于他们了,他们才来帮忙下。这并不是他们冷漠,而是一种界限感和男女平等的观念决定的。
我怀孕的时候挺个大肚子,坐车是从来没人让座的,不是瑞典人冷漠,他们对人挺 nice 的,只是他们觉得孕妇没那么弱,可能会觉得如果让座了,反而有不尊重女性之嫌吧。
四)关于语言
概况:瑞典语里他是 han,她是 hon,但是在比较正式场合的谈话中,得用中性的词 hen,这个词就是为了避免单用 han 而可能引起的性别歧视的。
身边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老外的名字和姓就那么几个,然后后面加 son,比如 erik->eriksson, johan->johansson,anders->andersson。但瑞典竟然还有后面加 dotter 的,我家邻居的名是 johnsdotter。汗……
五)关于教育
概况:淡化性别,男生可以是粉色的,女生可以是蓝色的,男生学缝纫,女生学焊接。这点是蛮受争议的。请看这个玩具宣传册。
![]() |
身边的故事:我大儿子目前最喜欢的颜色是粉色,但他不喜欢洋娃娃,非常喜欢车。老师有时也会给他穿上粉色的裙子。另外幼儿园平均一个班里都有一个男老师。
说了那么多,但其实瑞典并没有那么男女平等,就业率还有工资水平,女性都会低于男性。包括之前还统计过说瑞典叫某个名字(好像是 johan)的男企业家还多于女企业家总数。
女创:尽管如此,但在许多观念和细节上仍旧甩我们国家几条街。
招募
1、女创公社正在进行“百位女性婚育观念访谈”计划,招募愿意受访的女性。
2、招募对于不生育(childfree)、单身女性议题感兴趣的采编志愿者。
报名请邮件至nvchuang201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