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一瞥
有人在我的论坛上发表了一组短文,我独爱以下这篇:
海伦
海伦的不幸,从她来特洛伊的第一天即已开始。
盛宴惊诧城上城下战成一部历史孤寂冷漠喧嚣躁动废墟闪着幽光波塞冬在怒吼尸体埃涅阿斯的叹息战旗飘飘碧海深深绝望阿喀琉斯之踵老王的悲哀愤怒狂喜神庙诅咒赫克托尔的尸首哈里斯在狂啸金苹果帕里斯尤利西斯的木马幼发拉底河流着血红色的泪。
几千年后,海伦依旧站在她熟悉的城墙上,守望着烟尘散尽的地中海。举世垂慕她的美貌,她却独独思念着彼岸的丈夫。而我只是一名驻守城头的小卒,永远只能凝望着你模糊的倩影。在千年的守望中,你可曾留意过我绝望的眼神?
在历史上那么重大的事件发生的时候,一定有无数旁观者;在那么光芒四射的人物边上,必然会有小人物存在。只是不会有人去想到他们而已。他们曾那么有幸亲身经历历史,但又不为人所知。站在重大历史事件的边缘那一刻,他们在想什么?是否能感觉到这个时刻的伟大?狂喜、激动、浑身颤抖?……又或者,更多人对此一无所知,只是懵懵懂懂地把它当成普通的一天,直到多年之后回眸之后才恍然大悟——想想,就觉得很有意思。
最近这一百多年,其实是我们国家最剧烈变动的百年。
你看,戊戌变法要进行资本主义改革,戊戌六君子上了断头台,当时围观的民众,知不知道他们是为谁流的血?他们知不知道,这六个人的死,将永远堵死自上而下改革的道路?自此,中国被迫走上了暴力革命的险途,而流血的,正是这些围观者?——他们当然不会知道。没有人会预测未来,而那时的民众正在沉睡中。
之后的大事就是建立了民国政府,然后就又被推翻,建立了新的政府。在天安门城楼的建国宣言响彻天空,观众泪如泉涌,数十万人嘶声呐喊,举国欢腾……没有人会想到之后就是残酷的内斗、内乱、饥荒和死亡。无数人失去了人格、道德、正直、尊严甚至生命。当时,整个中国大陆上,有谁能预料到将来?谁知道付出代价的,正是这些看客?这些被历史不由自主带进旋涡的小人物?
现在,五十年国庆、奥运、六十年国庆……依然在电视机前聚集大批的看客,他们眼睛看到的是活生生的画面,他们依然不清楚他们在看什么,对他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这些转瞬即逝的镜头其实都是历史,但我们今天依然不会明白。
扯远了。再说回来。
我曾经想写过一篇讲红拂的故事,用的是杨素家一个小卒的眼光。曾经那样接近一个传奇,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她远走的背影,今后也只能在回忆中慢慢老去——因为,她是鸿鹄,他只是燕雀,她自有她的广阔天地,只能成为燕雀的传奇。
当年在特洛伊见到过海伦的士兵和民众成千上万,爱慕她绝世容颜的,也何止是一人。但这样的爱慕也只能隔着无数喧哗和民众的欢呼拥戴,埋在心底,远远地瞥上一眼。但这一眼看到的模糊身影,却留在这个士兵的心中,一生怀念。这一瞥,在一个希腊士兵和绝世美女之间、在普通人和传奇之间、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建立了联系。这包含感情的一瞥,从3000年前传递,直到今天,犹有余温。
海伦
海伦的不幸,从她来特洛伊的第一天即已开始。
盛宴惊诧城上城下战成一部历史孤寂冷漠喧嚣躁动废墟闪着幽光波塞冬在怒吼尸体埃涅阿斯的叹息战旗飘飘碧海深深绝望阿喀琉斯之踵老王的悲哀愤怒狂喜神庙诅咒赫克托尔的尸首哈里斯在狂啸金苹果帕里斯尤利西斯的木马幼发拉底河流着血红色的泪。
几千年后,海伦依旧站在她熟悉的城墙上,守望着烟尘散尽的地中海。举世垂慕她的美貌,她却独独思念着彼岸的丈夫。而我只是一名驻守城头的小卒,永远只能凝望着你模糊的倩影。在千年的守望中,你可曾留意过我绝望的眼神?
在历史上那么重大的事件发生的时候,一定有无数旁观者;在那么光芒四射的人物边上,必然会有小人物存在。只是不会有人去想到他们而已。他们曾那么有幸亲身经历历史,但又不为人所知。站在重大历史事件的边缘那一刻,他们在想什么?是否能感觉到这个时刻的伟大?狂喜、激动、浑身颤抖?……又或者,更多人对此一无所知,只是懵懵懂懂地把它当成普通的一天,直到多年之后回眸之后才恍然大悟——想想,就觉得很有意思。
最近这一百多年,其实是我们国家最剧烈变动的百年。
你看,戊戌变法要进行资本主义改革,戊戌六君子上了断头台,当时围观的民众,知不知道他们是为谁流的血?他们知不知道,这六个人的死,将永远堵死自上而下改革的道路?自此,中国被迫走上了暴力革命的险途,而流血的,正是这些围观者?——他们当然不会知道。没有人会预测未来,而那时的民众正在沉睡中。
之后的大事就是建立了民国政府,然后就又被推翻,建立了新的政府。在天安门城楼的建国宣言响彻天空,观众泪如泉涌,数十万人嘶声呐喊,举国欢腾……没有人会想到之后就是残酷的内斗、内乱、饥荒和死亡。无数人失去了人格、道德、正直、尊严甚至生命。当时,整个中国大陆上,有谁能预料到将来?谁知道付出代价的,正是这些看客?这些被历史不由自主带进旋涡的小人物?
现在,五十年国庆、奥运、六十年国庆……依然在电视机前聚集大批的看客,他们眼睛看到的是活生生的画面,他们依然不清楚他们在看什么,对他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这些转瞬即逝的镜头其实都是历史,但我们今天依然不会明白。
扯远了。再说回来。
我曾经想写过一篇讲红拂的故事,用的是杨素家一个小卒的眼光。曾经那样接近一个传奇,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她远走的背影,今后也只能在回忆中慢慢老去——因为,她是鸿鹄,他只是燕雀,她自有她的广阔天地,只能成为燕雀的传奇。
当年在特洛伊见到过海伦的士兵和民众成千上万,爱慕她绝世容颜的,也何止是一人。但这样的爱慕也只能隔着无数喧哗和民众的欢呼拥戴,埋在心底,远远地瞥上一眼。但这一眼看到的模糊身影,却留在这个士兵的心中,一生怀念。这一瞥,在一个希腊士兵和绝世美女之间、在普通人和传奇之间、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建立了联系。这包含感情的一瞥,从3000年前传递,直到今天,犹有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