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不二——存在与意义
宇宙万有都从这个“空”来,“空”有无穷的能量。但是必须不断的通过坚持来实现“有”。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就是西哲讲的辩证法,或者中国古代的阴阳学。
人的欲望,理想,等等,就是外在的“有”,要达到“有”就是将“空”瞄向那个“有”。
许多人开始做时,总想问什么时候达到目标,其实只要认真开始做,体味每一个当下的“做”,过去,现在,未来,都将凝聚在一点上,急躁,将渐渐消失。但是这个内在的急躁总是存在的,只是变的越来越微细,最后终将体味到这个急躁或者虚弱的内在就是这个“空”。"空","有"不二.
每一个“有”,一旦达到,就等于又回到了“空”。新的“有”又开始。
内在开始总是脆弱的,因为内在开始总是天然的执着于“空”相。“空”相自身的对立面就是“有”相。这个不断的过程就是质能转换,表现人的本能上就是欲望,这个欲望是肉体的种种,也可以精神的种种。(比如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 )
一般人天然的执着于先验的内在,不敢改变这个内在,因为这个内在是其存在的证据。只有当这个内在开始带来痛苦(即内在自身的衰落)时,才渐渐产生反思。
反思是认识自我以及宇宙的重要途径。由于反思是向内在的宣战,所以内在总是用尽办法来保护自己,在这个角度而言,这个内在却表现了强大的负向能量。所以改变内在也可采用外在东西,使其显现,如果只用内在来改变内在,那样就很难,因为内在的负向能量也很大。
内在东西往往以念头,思绪表现出,存储于记忆中。这些相比于存储于外在的文字,图像等存储媒介是非常微弱的,需要不断的重复来加强,不至于丢失。
内在的思路,存储在记忆中,相当于内存,写作相当于硬盘存储的过程。内存总是要让出来给程序(思路)暂存的,其他的东西存到硬盘。
如果不往硬盘存东西,以后就没法调用。这就像单片机一样,做死了的程序,不能适应其他变化。
硬盘存的时间长了,需要各种整理,以使其符合调用的需求。
所以内在也是需要整理的。硬盘的毁坏,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但这个“空”是永恒,且从来没有变过的。
存在就不二的“空”,“有”,意义就是“空”到“有”的那个空隙。
认识到“空”的属性就是慧能的偈子,即法身,根本智,具体的形而下的过程就是菩萨道,即分别智。而对这个“空”保持认知就是《金刚经》的“善护念”,即神秀的偈子。
人的欲望,理想,等等,就是外在的“有”,要达到“有”就是将“空”瞄向那个“有”。
许多人开始做时,总想问什么时候达到目标,其实只要认真开始做,体味每一个当下的“做”,过去,现在,未来,都将凝聚在一点上,急躁,将渐渐消失。但是这个内在的急躁总是存在的,只是变的越来越微细,最后终将体味到这个急躁或者虚弱的内在就是这个“空”。"空","有"不二.
每一个“有”,一旦达到,就等于又回到了“空”。新的“有”又开始。
内在开始总是脆弱的,因为内在开始总是天然的执着于“空”相。“空”相自身的对立面就是“有”相。这个不断的过程就是质能转换,表现人的本能上就是欲望,这个欲望是肉体的种种,也可以精神的种种。(比如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 )
一般人天然的执着于先验的内在,不敢改变这个内在,因为这个内在是其存在的证据。只有当这个内在开始带来痛苦(即内在自身的衰落)时,才渐渐产生反思。
反思是认识自我以及宇宙的重要途径。由于反思是向内在的宣战,所以内在总是用尽办法来保护自己,在这个角度而言,这个内在却表现了强大的负向能量。所以改变内在也可采用外在东西,使其显现,如果只用内在来改变内在,那样就很难,因为内在的负向能量也很大。
内在东西往往以念头,思绪表现出,存储于记忆中。这些相比于存储于外在的文字,图像等存储媒介是非常微弱的,需要不断的重复来加强,不至于丢失。
内在的思路,存储在记忆中,相当于内存,写作相当于硬盘存储的过程。内存总是要让出来给程序(思路)暂存的,其他的东西存到硬盘。
如果不往硬盘存东西,以后就没法调用。这就像单片机一样,做死了的程序,不能适应其他变化。
硬盘存的时间长了,需要各种整理,以使其符合调用的需求。
所以内在也是需要整理的。硬盘的毁坏,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但这个“空”是永恒,且从来没有变过的。
存在就不二的“空”,“有”,意义就是“空”到“有”的那个空隙。
认识到“空”的属性就是慧能的偈子,即法身,根本智,具体的形而下的过程就是菩萨道,即分别智。而对这个“空”保持认知就是《金刚经》的“善护念”,即神秀的偈子。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