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世界各地看电影
虽然电影产业已经是一个全球化产业,我在各地看的电影也大多都是西方影片,但每个地方都有各地不同的观影习惯,每个地方的人也都各有不同。在旅游的途中总会想要加进一个电影院行程,有时是为了本国不会上映的影片,也有时只是为了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作为热爱与人打交道的体验流派旅行者,看电影和看话剧这类活动简直太必要了。
英国
在英国看电影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英国的电影票略贵,通常在十英镑左右,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会有groupon之类的优惠,但这个价钱看2D电影确实是有些高。但英国影院是不会清场的,影院鼓励人们在里面多呆,借此提高爆米花可乐冰激凌的销量。所以如果你对另一部片感兴趣,大可以在看完上一部片后找另外一个厅坐进去。当学生的时候曾经连续看过两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吃掉数个冰激凌,省钱之余也在花钱,两厢得益。听说3D化之后英国的影院需要观众自备3D眼镜,这规矩还挺有趣。
日本
我只在东京看过一部小众英国文艺片,所以感受与看普通日本片应该完全不同。首先这部片因为小规模上映的关系,影院也只有零散的几家小影院。我在日比谷前前后后对着那个街口绕了至少三遍,才终于发现影院入口买到票。小影院大概有三个厅,全部建在地下,一层一个。买票的时候划位也很有趣,小哥从窗口里拿出一张座位表,问我你想要前/中/后哪一块区域,我说大概中间吧,他就指指当中一个位置算定下来。直到进去坐下来我才发现,小众片居然也有那么多人来看,而每个人的位置除了相伴而来的人以外,全都隔了一个座位。也就是说你不会在看片期间打扰到旁人,也不会被旁人打扰,这种时刻日本人的民族性简直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因为正逢下班,很多上班族单身来看电影,看到过半后我隐约听到后排响起了微弱的鼻鼾声,这种下了班死活也不愿意回家的心情就还多少能理解一点啦。
香港
本来呢是想要赶零点的首映,但前一晚到达实在太晚,索性看早场。iSquare的3D IMAX盛惠130港币,其实也不算太贵。早场人也不少,毕竟首映第一天。香港人和日本人一样,集体活动都异常安静守礼,看电影也不例外,一点声响也没有,连笑声都不多见。有时要把握公众活动参与感的度确实是件难事,太安静了就像在自宅里看DVD一样,太嘈杂了又会觉得周围人影响到该有的观影体验,要大家都恰到好处地惊呼或笑,就真的还挺难。
加拿大
在温哥华探望朋友时半夜被拉去电影院看灾难片,硕大一个厅也几乎有一半的上座率。买票时不用确定位置,进场随便坐。全场都是东倒西歪的坐法,手捧爆米花蜷在位置上或脚搁在前面没人的座位上,看个灾难片大家未免太闲适。而温哥华作为移民城市,黄种人比例实在太高,前后时不时就冒出中文和各种东南亚语言,搞得我时常感觉不知身在何处,分分钟穿越回亚洲。
美国
在纽约看了本文艺爱情片,找了合适的时间跑去东村。影院外观很二十年代,不大,只放四部片,所有的电影名称都大写标在影院标牌下,远远就能看到这个影院近期播放哪几部片。海报也很精良地放置在所播大厅门口,没几个工作人员但一切都井井有条。影院有些年头,座位倾斜度不高,有种伸长了脖子看电影的劳累感。而开场前小影院所挑选的文艺片预告片们真是精华中的精华,所耗时间大约有十五分钟之久,但在这些精彩片段层层叠叠的冲击下,根本不会感到时间的流逝,只会觉得真正的大都市,对文化的融合与接受度是如此之高,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存在于其间,只要你能说出合理的理由。
土耳其
就很猎奇地去看了今年大热性虐爱情片。最后五分钟买了票进场,挤在一堆各年龄层情侣里,听他们用土语轻声沟通各种感受,在中场时影院亮灯休息时错愕着看他们出去上厕所买爆米花。一切都充满异域风情,又充斥着伊斯兰宗教和情色文化之间的矛盾,所以在好莱坞全面渗透的当下,还有谁会被错过呢。
英国
在英国看电影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英国的电影票略贵,通常在十英镑左右,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会有groupon之类的优惠,但这个价钱看2D电影确实是有些高。但英国影院是不会清场的,影院鼓励人们在里面多呆,借此提高爆米花可乐冰激凌的销量。所以如果你对另一部片感兴趣,大可以在看完上一部片后找另外一个厅坐进去。当学生的时候曾经连续看过两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吃掉数个冰激凌,省钱之余也在花钱,两厢得益。听说3D化之后英国的影院需要观众自备3D眼镜,这规矩还挺有趣。
日本
我只在东京看过一部小众英国文艺片,所以感受与看普通日本片应该完全不同。首先这部片因为小规模上映的关系,影院也只有零散的几家小影院。我在日比谷前前后后对着那个街口绕了至少三遍,才终于发现影院入口买到票。小影院大概有三个厅,全部建在地下,一层一个。买票的时候划位也很有趣,小哥从窗口里拿出一张座位表,问我你想要前/中/后哪一块区域,我说大概中间吧,他就指指当中一个位置算定下来。直到进去坐下来我才发现,小众片居然也有那么多人来看,而每个人的位置除了相伴而来的人以外,全都隔了一个座位。也就是说你不会在看片期间打扰到旁人,也不会被旁人打扰,这种时刻日本人的民族性简直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因为正逢下班,很多上班族单身来看电影,看到过半后我隐约听到后排响起了微弱的鼻鼾声,这种下了班死活也不愿意回家的心情就还多少能理解一点啦。
香港
本来呢是想要赶零点的首映,但前一晚到达实在太晚,索性看早场。iSquare的3D IMAX盛惠130港币,其实也不算太贵。早场人也不少,毕竟首映第一天。香港人和日本人一样,集体活动都异常安静守礼,看电影也不例外,一点声响也没有,连笑声都不多见。有时要把握公众活动参与感的度确实是件难事,太安静了就像在自宅里看DVD一样,太嘈杂了又会觉得周围人影响到该有的观影体验,要大家都恰到好处地惊呼或笑,就真的还挺难。
加拿大
在温哥华探望朋友时半夜被拉去电影院看灾难片,硕大一个厅也几乎有一半的上座率。买票时不用确定位置,进场随便坐。全场都是东倒西歪的坐法,手捧爆米花蜷在位置上或脚搁在前面没人的座位上,看个灾难片大家未免太闲适。而温哥华作为移民城市,黄种人比例实在太高,前后时不时就冒出中文和各种东南亚语言,搞得我时常感觉不知身在何处,分分钟穿越回亚洲。
美国
在纽约看了本文艺爱情片,找了合适的时间跑去东村。影院外观很二十年代,不大,只放四部片,所有的电影名称都大写标在影院标牌下,远远就能看到这个影院近期播放哪几部片。海报也很精良地放置在所播大厅门口,没几个工作人员但一切都井井有条。影院有些年头,座位倾斜度不高,有种伸长了脖子看电影的劳累感。而开场前小影院所挑选的文艺片预告片们真是精华中的精华,所耗时间大约有十五分钟之久,但在这些精彩片段层层叠叠的冲击下,根本不会感到时间的流逝,只会觉得真正的大都市,对文化的融合与接受度是如此之高,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存在于其间,只要你能说出合理的理由。
土耳其
就很猎奇地去看了今年大热性虐爱情片。最后五分钟买了票进场,挤在一堆各年龄层情侣里,听他们用土语轻声沟通各种感受,在中场时影院亮灯休息时错愕着看他们出去上厕所买爆米花。一切都充满异域风情,又充斥着伊斯兰宗教和情色文化之间的矛盾,所以在好莱坞全面渗透的当下,还有谁会被错过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