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业余写作爱好者写作时在写什么
![]() |
昨天上班,在领导高压下持续工作,结束的时候,领导来了句:感觉压力大吧,把它放冰箱里吧。(真的很搞笑的一个冷笑话呀,为什么大家都没笑,就我一个人笑得辣么大声)
上周去天津暴走,感觉自己拍了几张不错的照片,默默的看了好几遍,当然,第一张图是我百度的,原因是我竟然没有意识这个建筑是长成这样子的,一下子哲学意味十足。
![]() |
本来准备了好几个小时,准备记录一下其意大利建筑的特色,风格什么的,构思了一下才发现根本无从下笔,原因也很简单,知识储备量不够。谈到意大利风格建筑就必须要聊到文艺复兴,法式建筑,英式建筑,而我又是一个非科班出生的地产底层劳动人民,要想深度解读欧洲建筑风格,再修炼个10年左右也不足。但是,国内就北京而言,走过的楼盘中真的很难判定它是一个什么风格的建筑,洛可可,法式,英式,新中式,开发商说是什么风格就是什么风格。
继续回答我拍照的事儿。不聊构图,光影,角度,比列的前提下,感觉真的很好好嘛,可是不聊那些还是一张好照片么。
![]() |
![]() |
![]() |
一个业余写作爱好者在码字时在写什么,大抵是某种释放,说的高大上一点儿应该是记录。情感持续的时间真的很短,不记录是真的会以为不存在的吧。所以但凡有一点儿成就或是功名的人都会走的一条路就是传记。没有追根究底的了解一个事物的运营模式就不算是懂。所以追根究底,探索从而透过事物看到事情的本质是一个如此艰苦而必须做的事情。前几天晚上和一个朋友聊天聊到战略和战术,制定一个计划(人生),战略层面做的充分的人,再加上一点点的战术能够比常人看似很轻易的就取得成绩,并且成绩会保持持续性,战略上弱,战术强的话容易被情绪,以及其他言论左右,大抵是武将的命运。然而,怎样在战略上布局?感觉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天马行空肯定行不通,终究而言还是广读圣贤书,实践,渡过一段只充电的时期。然后能够成体系,有逻辑的输出的时候才是价值。在能力不足,又有太多所谓的思想,计划的时候就会陷入现在很常见的拖延,思想上的“巨人”。
既然都有冷笑话了就应该把大白也带上。整部电影最抢镜的就是大白,电影名字应该改一下,超能陆战队的队员已经被大白完败。导演最给力的部分我认为就是幽默,有趣的处理上了,关于其他几个主演要表现的主题印象真的不是很深刻,当然暖也是电影一大主题,可是有趣可能更吸引我的注意力。看到一个专业理科人士分析这部电影中大白的材料是PVC的时候,真的还会觉得大白是大白么。
准备吃饭的节奏,所有的艺术在吃面前都显得是黑白色的。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