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甜的回忆
直到今天才写这些文字,日记快变成周记了,囧……
上次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测试,随便做了一下,测试寿命,说我可以活122岁好像,哈哈,开心,那就写到100岁吧。
昨天看新闻说南非百岁老人跳伞,用这种方式庆祝生日,真的很佩服她的勇气。在我的愿望清单上,也有这么一项,高空跳伞……还有蹦极(不知道我这样一个连坐过山车都难过的死去活来的人,能否实现这个愿望呢?)
像一些极限运动,会让人心跳加速,会让你挑战自己的极限,也许真的会让人着迷吧。所以说,愿望很多,人生很短,希望能一个一个实现。
某同事,经常会听到她说,定了几月几号的话剧票,定了几月几号的演唱会门票,定了几月几号的……听到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会颤动,有点羡慕这种,好像自己也立刻想去买票,去怎样怎样。但是这几年过来,演唱会也看了几场,还是觉得没啥意思。话剧票很装,一般价钱都150-300左右,完全抵得上好几场电影。当然,在话剧迷的心中,电影是low的吧。可是对于一个人活动而言,无疑电影是更经济更便捷的。(比如,每场均价几十元,到处都有电影院等等)
上次和爸妈视频,说要保持平常心,依然会喜欢旅行、喜欢活动,但不再为别人的“安排”而动心,希望能拥有一颗波澜不惊的心,尽可能从容地面对。
上周五,朱同学送我到学校,感谢他~~他还帮我套好了被子,铺好了床,再次发现他好贤惠哦,哈哈~我的小床看上去非常温暖,晚上临睡前特地拍照留念,睡的也很香。下午后来我去上课了,虽然他不能陪我,但我心里明白这样对我们才是最好的,也不会再强求连体婴儿一样的爱。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自由的空间。
上周五晚上看到李同学一直在用电脑啪啪啪打字,突然发现自己也要把笔记本带去呀,这样晚上临睡前可以打,课间在教室可以打,不就可以随时记录心得了吗?赞一个。可是笔记本这么重,要怎么带……
对于我来说,但凡出门旅行、出差、开会、培训,我能带的东西都是精简又精简。比如,最好是卸妆洁面二合一的洗面奶,小样装倩碧黄油(护肤只需一步),小袋装的沐浴露和洗发水,小巧的吹风机,干净的T恤(可以当睡衣),小毛巾……以前看过一个妹纸光是护肤品就带了一大包,OMG!
为了轻便,买了各课程的书,但是完全不准备带去上课……好像白买了嘛。上周的课程没有让我感觉很疲累,可能确实第一学期适应了,现在习惯了很多。习惯的五教六教,习惯的食堂,习惯的宿舍(虽然不太干净……囧),习惯的校园小路。印象中第一次去复旦是2005年,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年。当时在毛主席像前面拍的照,在复旦100周年校庆时乘坐的观光车,买的纪念邮票,那天的画面还依稀留在脑海,但是却已是字幕上的“十年后”。这十年,倏忽而逝,快如闪电,让人不知不觉,好像都没经历什么。但经历过的,亦深深刻在心里。真的很想找到十年前的照片,看一看当时稚嫩的自己。
这学期的课程,有一门讲座课,有一门政治学(不太喜欢这个老师),有一门社会研究方法(但授课老师不是专业出身),有一门专业英语(老师是段子手),有一门公共伦理(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也许,这只是第一周浅显的判断,也许,只是我太浅薄。其实名校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老师水平都是很高的,所有的老师都不食人间烟火,毕竟人家要赚钱养家,毕竟人家也不是貌美如花,所以有一些缺点在所难免,不过,道德底线还是要有的。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复旦的老师上课也不过尔尔,但是还是从自己的角度找原因,才疏学浅吧。应该要认真学习。
都说同济有最美的樱花,都是武大已经是人山人海,感叹复旦好像没有很多樱花的同时,那天快到六教的路上也闻到一阵暗香。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美好的瞬间。花开的美,却忍不住想到凋谢的破败,只希望那美丽的一瞬告诉世间它曾经来过,留下淡淡的香气。
于是,发散思维联想到暗香这首歌,非常好听,时隔十余年,仍经久不衰。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曾经请过沙宝亮,但是他始终没有唱暗香。对这个歌手的其他歌无感,但这首歌,我十分推崇。以至于不管谁唱,都觉得不对味(也可能是先入为主)。韩国的the one,不知道为什么能排名十分靠前,难道这500位大众评审,都是哈韩族不成?他唱中文歌,由于发音的问题,始终像外国人,导致音效打了折扣,改编过后的歌曲,曲调有所变化,也让人觉得不舒服。还是喜欢原唱的暗香,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
傅踢踢有篇长文专门介绍复旦美食的,我到复旦才半年多,没有每天住校,只有周末才在,觉得肯定不如他总结的全面。但是心里也留下了一些食物的影子。六教旁的工会食堂,手抓饼非常好吃,老板也很客气,还会跟你聊几句。旁边的牛肉粉是人间美味,每次下课时去吃一碗辣辣的牛肉粉,感觉既开胃又美味。小笼和馄饨没有尝试过。但是吃过麻辣香锅,好吃,就是口味太重了。石锅拌饭也很好吃。
本部的旦苑餐厅,正常饭菜的话价格比较便宜,10元以内可以吃的不错。去过三楼的对外营业的餐厅两次,点菜的,还不错。二楼的清真食堂,拉面满正宗的。在二楼还吃过那种可以自己称一些牛肉啊鸭肉的地方,蛮好吃的。北区食堂,吃过次数不多,基本上是吃早饭,无感。但楼下有个卖面包蛋糕的,还蛮好的,不贵。当然本部食堂也有啦,就是要刷饭卡。(说到饭卡,我好像又要充钱了……)南区食堂吃过几次,也还行。总之,就食堂而言,复旦的品种还是蛮丰富的,选择余地也很大,不管是什么口味应该都能找到自己喜好。这就是学校的好处吧。
周六一大早就起床,洗了个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比较早起,上午听讲座课也没什么心思,走神,然后一直在玩手机,明知道这样不好,但还是忍不住,可能讲座不够吸引我,也可能我现在自制力太弱了……汗。不过这个老师还蛮牛的,是研究生院的院长,现在是援藏教师。因为一直都很向往西藏,所以无论是看到“圆梦墨脱”的邮件,还是援藏干部,还是稻草人各种进藏的线路,都会有一种“哇,好想去啊”的冲动。当然,它也是愿望清单之一,只不过我感觉西藏早晚都会去的,这个愿望似乎更好实现一点。
中午在食堂点的石锅拌饭,碍于同伴等我,没吃完就走了,结果把自己饿的半死,后悔死了,还不如一个人吃饭呢。下午的政治学,老师的普通话很标准,但授课颇为无聊,我实在忍不住困意,睡了半个小时吧……醒来之后就在看最强大脑……啊啊啊,好伤感,都不好好听课的说。
插一段,最强大脑这次真的很精彩耶,从第二季一开始就追看,上一场中德对战的王峰,记骰子,我感觉他完全可以再记难度大的一点,比如麻将牌比骰子要难啊。记扑克牌,他也赢了,但是以前有一期,有个小女孩不是0.5秒就能记住一副牌吗(惊呆了……),然后和德国小女孩比赛的孙小男孩,那个比赛规则我就完全不懂……还有看侧脸找人,也是满厉害的样子,好像中国队很轻松就赢了。没想到这场跟日本队,我们输了。不过也输的心服口服,因为首先,比赛拧魔方,很厉害啊,从落后六个追到1个,日本选手感觉蛮有礼貌,也技高一筹。扇面之谜,这个也挺有趣的,中国队的王神眼,也真的是神眼了,不用事先观察,居然可以找出来,一个不错。最后一场珠心算,大呼过瘾啊。中国队的吴仁俊和项天佑,天生两个帅小伙加神奇大脑,吴仁俊很可爱,选择战略比较保守,但很稳妥。项天佑很大气,在第一轮他选择的是四位数的,明显比日本队三位数的要难,但是评委还是给了同样的分,我觉得是有点不公平的,而且他们比赛的心算,按计算器都来不及啊,何况算呢。不过日本队,也是神了,派出了一个颜值略低的9岁小女孩,但完全是学神级别的,感觉完全就是提前知道答案的样子,好厉害啊,都不怎么算,就可以直接抢答了……我也是服了……
人生的愿望清单上,又多了一项愿望,我也希望自己能挑战最强大脑。(之前还有一个是希望自己能上一次康熙来了)。鹤鹤,要努力哦,有梦想,付诸努力,才会实现。
跑偏了,说回来。上周觉得天气很好,一直在想周六晚上到底干嘛,是看话剧呢还是参加娜娜的厨房。后来问了淘宝客服,得知话剧的票是要提前5天买的,来不及买。那就选择娜娜呗,然后她的文字一直让我很心动,觉得特别特别文艺,很喜欢。那就报名呗。在旺旺上给她留言后,她说直接预约就可以了。又想了想周六的活动,是分享会,探讨爱与爱情,感觉听听也挺有好处的。最后付款的时候,有点犹豫(因为觉得200元有点贵),但是既然是喜欢的文字和地方,想去也很长时间,就还是默默地付了款。也没有多留言,想说6点半的活动,6点下课过去可能有点赶。
查百度地图,发现西苏州路113号真的是有点不好找,离地铁不算近,看地图略复杂。推荐路线居然是10号线转4号线中潭路下,还要走2.1公里。也许对中潭路有点阴影,不想选择这里下车。后来发现离上海火车站还算比较近,大概1.5公里,想说就到上海火车站吧,回去也可以坐地铁。查到一条966路公交,是可以在某站下车,只要走不太远就能到厨房的。想说就等这趟公交好了,在复旦上车,一部头下车。后来又研究地图,发现最近的地铁站是1号线汉中路,发现旁边的小区是静安河滨花园。电光火石之间,想起韩局家就在那里耶,韩局以前说过在汉中路下车,走一段就到了。本想给韩局打个电话,问下到底怎么走比较方便,后来由于脸皮薄,就没打……(造成了深深的遗憾)。以为自己能找得到,不知道是太久没依靠百度地图出门,还是地点太难找,还是太高估自己的方向感,总之,华丽丽地迷路了。
为了赶上6点半的约定时间,决定下午的英语课提前开溜。(之前没注意这学期的英语课居然是6点半才结束的,惊呆了!)上课之前,看到窗外下起了雨,光秃秃的树枝在风的作用下纷纷弯腰,暗沉沉的天气,真的有“算了,今天不去了”的念头。政治学下课后,饿的前胸贴后背,赶紧冲到全家买了个饭团填饱肚子,吃完总算觉得有气力了。一上英语课,发现陈老师是段子手,说6点下课,中途休息5分钟,有事的同学也可以先走(无比人性化!要不然虽然坐在后排,但是老师上课公然背包离开也不太好啊)。
果然如约在5点多课间休息,我拎包走人,匆匆赶到公交站,等我的966。没想到公交站陆陆续续来了十几辆公交,966就是不来,坑爹啊,足足等了二十多分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雨又大,风又大,有点冷(被周五的最高温骗了,没有带围巾,穿少了)。然后公交车就是不来……看着前方的红绿灯红了又绿,绿了又红。有一种悲凉的感觉。后来听到旁边一个大婶问另一个小姑娘,是不是去火车站,去的话可以一起拼车。我主动搭讪,说自己也去火车站(其实是路过火车站,厨房在火车站附近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我的想法是能先到火车站也好)。大婶说还有一个人也是去火车站的,可以一起拼车。我想说拼车也好的,但是当时的情况,貌似拦不到出租车。那二十多分钟,看着一辆辆公交车过来,溅起一地泥水,有的溅到了裤子上、身上……拜现在还算好的眼力所赐,看着红色的三个数字,只不过都不是966……
打不到车,突然前方来了一辆车,身边的大婶和其他人说着来了来了,我定睛一看,那不是942嘛,并不是我要坐的966. 我问大婶,这个也可以到火车站吗?她说是的。一群人一拥而上公交车,我心想,不管了,先到火车站再说,大不了到了再打车。由于上车人多太挤,伞帽被挤掉了,拿着光秃秃的杆,欲哭无泪。等到坐定以后,好心的大婶问我是不是丢了伞帽,原来她捡到了,感谢好心人……
坐上车之后发现终点站就是火车站,又发现这不正是我室友每周来上海必坐的公交车嘛。跟她一起走也可以的。当时有点错误,觉得查了地图,应该很快就能找到厨房,而没有再拿起手机查询一下路线,导致后来比较被动。
我坐在最后一排的靠窗位置,有点挤,但现在的我已经习惯坐公交了,不会像大一一样坐b1到吐,那时的我好稚嫩啊……泪奔。我熟练地掏出手机,继续看最强大脑……
大约半小时就到终点站了,问了师傅,末班车是晚上10点半,心里想这下好了,回来也有公交车坐了。早知道等966这么曲折,我就转地铁说不定还更快呢。下车后,我开始找1号线,想说坐一站到汉中路,没想到1号线离北广场很远,先看到一个错误的出口,下去之后又上来,再看到3、4号线出入口,就是没看到1号线的。转啊转,终于找到1号线,却没想到下楼后还要走好远好远。天知道我有多狼狈,走的超快,无暇顾及旁边,想快点乘上地铁。但真的好远好远……哭死……
终于坐上了地铁,终于到了汉中路,终于准备出站,问了乘务员,静安河滨花园离哪个出口比较近,她说4号口。我打印的地图上,并没有标注的很完全,只是大概划了一下线路。出了地铁站,我又蒙了,东南西北分不清,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当时已经6点半多了,天很黑,雨很大,书包湿了,拿着地图也找不到路。我试着从一个方向走,看到前面的路牌觉得不对,又掉头。但是一路上没有问别人,嘴硬。后来问了一个人,但是他不知道……走啊走啊走,走到光复路,看到地图上也有光复路,我还挺开心的,觉得自己走对了。对着地图,要过一座桥,旁边刚好有座桥,我就吭哧吭哧上了桥,想说过了桥肯定就到了,真开心。桥上的人行道很窄,走到桥上才看到上面写着“恒丰路桥”,并不是地图上标识的“普济路桥”,我崩溃了,因为桥很长,也走了好远了!往前走,看到了南苏州路,跟我去的地方不在一起……我无奈掏出手机,查看地图,当时心理想的真的是,算了,鹤鹤,不去了,早点回去吧。反正那么难找,你作为迟到的人,有什么好参加的呢?但是另一种声音在告诉我,你不是一直都想去娜娜的厨房吗?你不是好多次被文艺的话语所打动吗?你不是总想体验不同的经历吗?你不是想要结交不同的朋友,与不同的人交流吗?而且来都来了,特地提早跷课,特地坐公交、赶地铁,在这样一个天气不太好的日子里,在特别的白色情人节。
于是,我查看手机地图,发现刚才走错了,不应该上桥,恒丰路桥和厨房是两个方向。我又蹬蹬瞪下桥了,继续沿着河畔的光复路走啊走,走啊走,走了好远还是没看到普济路,心理想,完了,不会又走反方向了吧。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梅园路”的路牌,看着手机地图,果然,第六感很准,我再一次在错误的路上走了很远很远。叹口气,埋怨也没有用,继续掉头前进。这次确保正确了,可是路真的好长好长,由于恶劣的天气,无暇顾及身边的风景,光复路显得特别漫长。路上偶尔的车穿来穿去,好快好快,但是我走的好慢好慢。更糟的是,没想到靴子湿了,原以为它并不会漏水,可是现在脚就像一直浸在冰冷的水里,很不舒服。直到看到了“普济路”,终于走上了正确的普济路桥,才知道自己是离目标地点越来越近了。这次的迷路也给我敲了一个警钟,就是以后不能盲目自信,地图还是要详细详细再详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给予便利。
写的很罗嗦,只是想完整记录那天的心情,因为可能时间会淡去,回忆却不会磨灭。
终于的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路,已经晚到了半个多小时,看到厨房的灯光,想说终于到了。店员让我进去,娜娜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坐在叔叔身边,喝了碗蘑菇浓汤,很温暖。娜娜和我介绍身边的朋友们,大家都很热情,食物也很新鲜。特别是烤三文鱼,以前总觉得三文鱼要生吃才最美味,没想到烤的恰到好处也特别好吃。还有把鲜虾挂在杯子上,很漂亮。意大利面也很好吃。一起吃饭的大多是情侣,也有像我一样一个人来参加的。有一对夫妻结婚已经9年,妻子依然年轻的像我的同龄人一样,令我很羡慕。在吃饭中,除了和叔叔阿姨聊天,除了身边的本拿出了高大上的补光机器拍照,你可以观察到不同情侣的状态以及他们的相处方式,会让你觉得不仅是朋友们,而是芸芸众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好好地活着。所以我要生活的更努力,从而变的更好。
说实话,那天在厨房并没有吃饱,但我也不好意思再吃了。厨房和想象中一样,非常文艺,有吉他,有手写的情书,有小众的书籍,有很漂亮的黑板报,有可爱的龙猫靠枕,有鲜花,有整齐的桌椅和干净的地板,有温暖的老板娘,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句最经典的话“没有比爱食物更诚实的爱”,这句话用来形容吃货是再好不过了。
厨房的菜单是有的,但是前去吃饭都需要预约。你说200元算贵吗,可能也算,但是它包含的不仅是餐饮的费用,各种人工,而是一种氛围,一种情怀。
老板娘娜娜并没有大我几岁,但是她侃侃而谈,性格很随和,很好聊天。所以一周过后,才写下这篇文章的我,依然记得她的笑容,她的神态,她的语言。
那天是叔叔和阿姨的分享会,他们都信基督,分享做的很好,也完善了我对爱一些认知,用手机拍了几张ppt,希望以后可以常温习。
这里抄录几句:“爱是一种行为,是一个举止。而不是一段感情。更胜于一种情感。爱超越了吸引力、情欲、感性,更高过触动眼泪的感觉。”
分享会结束后,吃到了这辈子吃过的最好的布丁,可能是饿了,可能是微醺。甜度正好,绵密顺滑。窗外的雨停了,远处有隐隐绰绰的灯光,没能在白天体会厨房的美,是个小遗憾。那就留到下次再来吧。毕竟这么文艺的地儿,又是喜欢的氛围,喜欢的环境。
和一个妹纸同行了一段,她说她也是曾经来过一次厨房,就深深喜欢,所以有空时就会来帮忙。好心的妹纸带我走到火车站,这样我就可以直接乘坐公交。但是不知道那天怎么了,在车站广场又郁闷地迷路了,找了好久的942,终于在10点12分到了,心里想末班车总算能赶上,又是一直等啊等,真的等到了末班车……汗……
在公交站台寂寞地等待,也希望旁边会有大大的龙猫出现。望着四周迷人的夜色,心里忽然想到那句:“唯美此夜色,独爱这生活”。顿感太切合心情了,拿出手机拍了两张夜景。这座城市,不管何时何地,始终让我有一种正能量,改变自己,不断努力,享受生活。
可能更多的,是学会去享受一个人的生活,我有种感觉,并没有完全做好成立一个家庭的准备,还是想一个人过,现在已经是第四年了吧。真快,一个人也生活了好几年。
在回去的路上,还发生了一件糗事。坐的靠窗的位子,窗户没关严,想把它关严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救生锤,警报器响了,乌拉乌拉的,司机师傅跟我说,让我旁边按一下就关掉,可能我当时正听着歌曲,就没听见,结果就一直响……后来有个姑娘看不下去了,过来帮我关了,师傅说谢谢。我突然很不好意思,感觉自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好弱啊,脸皮好薄啊。没听见的话应该问一下怎么关啊……囧
到了复旦,还是正门下车,走回北苑的路上,有长长的一段(上学期已经走过好多次了)。回到寝室,尽量快的脱下湿漉漉的靴子,很不舒服但也没办法,忍受了一个晚上。快速地洗漱完,躺在翻身就会嘎吱嘎吱晃动的床上,虽有困意袭来,却不想睡,感觉自己白色情人节过的很充实,也很惊心动魄。天气不好,也许它失恋了,但我的行程,却是满满的。喜欢这样安排的感觉,一个人能handle自己的生活和计划,并且按期实现。
愿望清单,这个美好的名词,一直都有一项内容,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馆。像娜娜,她这样经营一个厨房也很辛苦吧,也有很多想不到的困难吧,但还是坚持了,并坚持了一年。我能做到吗?扪心自问,好像不太行。但是愿望是美好的,你可以嘲笑文艺青年很庸俗,但不能否认,我们心中的纯净世界。
那个纯净世界,是我的精神归宿。
周日,一大早起床后,奔赴AF参加第一次的培训。紧张又激动,因为要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让人很新奇。老师还不错,一直用法语跟我们交流着,经过几个小时的学习,也会说一些最基本的对话。座位有点拥挤,教室也不大,但却要每个人都能开口说,打破自己内心的胆怯,我感到这样很好。
终于等到回程,一路上不太顺利,地铁都要等,换乘要走路,累的很。16号线挤得吓人,站了半程,车还很久不开。后来坐下,好在之前就下载了一些离线视频看,正好利用了碎片时间。当然啦,如果能学法语就更好了,但是人真的累坏了,头脑需要放松一些,好好休息。
回到临港又下起了绵绵细雨,等到公交车来了,继续奔波在回家的路上。看看时间,总共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家,这一周固然辛苦,却颇有所得,我觉得这是值得的。(居然在路上捡了5元钱,happy)
总结了以上写的,涉及愿望清单的有四项,1、挑战极限运动(跳伞、蹦极、潜水)2、参加最强大脑(希望它能一直办下去)3、上一次康熙来了访谈(当然,其他访谈类的节目也想做,不仅仅想做观众——旁观者,而想做参与者。因为旁观者永远不会出现在比赛的记分牌上)4、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馆。
虽然被不同的人否定和质疑,但我依然坚持,尤其是在看到女神之后,更加坚持自己的决定。相信自己无限极,相信自己的努力。虽然过程很辛苦,但今后回首,会变成微甜的回忆。
嗯,就像那首歌唱的,会被时间酿成,微甜的,回忆。
(这篇文章写了好久,终于写完了,有种幸福的感觉,纪念一下,这是第一篇字数破8000的长文,既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这篇文章的happy ending 吧)
本文最终写于2015年3月19日晚9点14分
上次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测试,随便做了一下,测试寿命,说我可以活122岁好像,哈哈,开心,那就写到100岁吧。
昨天看新闻说南非百岁老人跳伞,用这种方式庆祝生日,真的很佩服她的勇气。在我的愿望清单上,也有这么一项,高空跳伞……还有蹦极(不知道我这样一个连坐过山车都难过的死去活来的人,能否实现这个愿望呢?)
像一些极限运动,会让人心跳加速,会让你挑战自己的极限,也许真的会让人着迷吧。所以说,愿望很多,人生很短,希望能一个一个实现。
某同事,经常会听到她说,定了几月几号的话剧票,定了几月几号的演唱会门票,定了几月几号的……听到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会颤动,有点羡慕这种,好像自己也立刻想去买票,去怎样怎样。但是这几年过来,演唱会也看了几场,还是觉得没啥意思。话剧票很装,一般价钱都150-300左右,完全抵得上好几场电影。当然,在话剧迷的心中,电影是low的吧。可是对于一个人活动而言,无疑电影是更经济更便捷的。(比如,每场均价几十元,到处都有电影院等等)
上次和爸妈视频,说要保持平常心,依然会喜欢旅行、喜欢活动,但不再为别人的“安排”而动心,希望能拥有一颗波澜不惊的心,尽可能从容地面对。
上周五,朱同学送我到学校,感谢他~~他还帮我套好了被子,铺好了床,再次发现他好贤惠哦,哈哈~我的小床看上去非常温暖,晚上临睡前特地拍照留念,睡的也很香。下午后来我去上课了,虽然他不能陪我,但我心里明白这样对我们才是最好的,也不会再强求连体婴儿一样的爱。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自由的空间。
上周五晚上看到李同学一直在用电脑啪啪啪打字,突然发现自己也要把笔记本带去呀,这样晚上临睡前可以打,课间在教室可以打,不就可以随时记录心得了吗?赞一个。可是笔记本这么重,要怎么带……
对于我来说,但凡出门旅行、出差、开会、培训,我能带的东西都是精简又精简。比如,最好是卸妆洁面二合一的洗面奶,小样装倩碧黄油(护肤只需一步),小袋装的沐浴露和洗发水,小巧的吹风机,干净的T恤(可以当睡衣),小毛巾……以前看过一个妹纸光是护肤品就带了一大包,OMG!
为了轻便,买了各课程的书,但是完全不准备带去上课……好像白买了嘛。上周的课程没有让我感觉很疲累,可能确实第一学期适应了,现在习惯了很多。习惯的五教六教,习惯的食堂,习惯的宿舍(虽然不太干净……囧),习惯的校园小路。印象中第一次去复旦是2005年,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年。当时在毛主席像前面拍的照,在复旦100周年校庆时乘坐的观光车,买的纪念邮票,那天的画面还依稀留在脑海,但是却已是字幕上的“十年后”。这十年,倏忽而逝,快如闪电,让人不知不觉,好像都没经历什么。但经历过的,亦深深刻在心里。真的很想找到十年前的照片,看一看当时稚嫩的自己。
这学期的课程,有一门讲座课,有一门政治学(不太喜欢这个老师),有一门社会研究方法(但授课老师不是专业出身),有一门专业英语(老师是段子手),有一门公共伦理(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也许,这只是第一周浅显的判断,也许,只是我太浅薄。其实名校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老师水平都是很高的,所有的老师都不食人间烟火,毕竟人家要赚钱养家,毕竟人家也不是貌美如花,所以有一些缺点在所难免,不过,道德底线还是要有的。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复旦的老师上课也不过尔尔,但是还是从自己的角度找原因,才疏学浅吧。应该要认真学习。
都说同济有最美的樱花,都是武大已经是人山人海,感叹复旦好像没有很多樱花的同时,那天快到六教的路上也闻到一阵暗香。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美好的瞬间。花开的美,却忍不住想到凋谢的破败,只希望那美丽的一瞬告诉世间它曾经来过,留下淡淡的香气。
于是,发散思维联想到暗香这首歌,非常好听,时隔十余年,仍经久不衰。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曾经请过沙宝亮,但是他始终没有唱暗香。对这个歌手的其他歌无感,但这首歌,我十分推崇。以至于不管谁唱,都觉得不对味(也可能是先入为主)。韩国的the one,不知道为什么能排名十分靠前,难道这500位大众评审,都是哈韩族不成?他唱中文歌,由于发音的问题,始终像外国人,导致音效打了折扣,改编过后的歌曲,曲调有所变化,也让人觉得不舒服。还是喜欢原唱的暗香,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
傅踢踢有篇长文专门介绍复旦美食的,我到复旦才半年多,没有每天住校,只有周末才在,觉得肯定不如他总结的全面。但是心里也留下了一些食物的影子。六教旁的工会食堂,手抓饼非常好吃,老板也很客气,还会跟你聊几句。旁边的牛肉粉是人间美味,每次下课时去吃一碗辣辣的牛肉粉,感觉既开胃又美味。小笼和馄饨没有尝试过。但是吃过麻辣香锅,好吃,就是口味太重了。石锅拌饭也很好吃。
本部的旦苑餐厅,正常饭菜的话价格比较便宜,10元以内可以吃的不错。去过三楼的对外营业的餐厅两次,点菜的,还不错。二楼的清真食堂,拉面满正宗的。在二楼还吃过那种可以自己称一些牛肉啊鸭肉的地方,蛮好吃的。北区食堂,吃过次数不多,基本上是吃早饭,无感。但楼下有个卖面包蛋糕的,还蛮好的,不贵。当然本部食堂也有啦,就是要刷饭卡。(说到饭卡,我好像又要充钱了……)南区食堂吃过几次,也还行。总之,就食堂而言,复旦的品种还是蛮丰富的,选择余地也很大,不管是什么口味应该都能找到自己喜好。这就是学校的好处吧。
周六一大早就起床,洗了个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比较早起,上午听讲座课也没什么心思,走神,然后一直在玩手机,明知道这样不好,但还是忍不住,可能讲座不够吸引我,也可能我现在自制力太弱了……汗。不过这个老师还蛮牛的,是研究生院的院长,现在是援藏教师。因为一直都很向往西藏,所以无论是看到“圆梦墨脱”的邮件,还是援藏干部,还是稻草人各种进藏的线路,都会有一种“哇,好想去啊”的冲动。当然,它也是愿望清单之一,只不过我感觉西藏早晚都会去的,这个愿望似乎更好实现一点。
中午在食堂点的石锅拌饭,碍于同伴等我,没吃完就走了,结果把自己饿的半死,后悔死了,还不如一个人吃饭呢。下午的政治学,老师的普通话很标准,但授课颇为无聊,我实在忍不住困意,睡了半个小时吧……醒来之后就在看最强大脑……啊啊啊,好伤感,都不好好听课的说。
插一段,最强大脑这次真的很精彩耶,从第二季一开始就追看,上一场中德对战的王峰,记骰子,我感觉他完全可以再记难度大的一点,比如麻将牌比骰子要难啊。记扑克牌,他也赢了,但是以前有一期,有个小女孩不是0.5秒就能记住一副牌吗(惊呆了……),然后和德国小女孩比赛的孙小男孩,那个比赛规则我就完全不懂……还有看侧脸找人,也是满厉害的样子,好像中国队很轻松就赢了。没想到这场跟日本队,我们输了。不过也输的心服口服,因为首先,比赛拧魔方,很厉害啊,从落后六个追到1个,日本选手感觉蛮有礼貌,也技高一筹。扇面之谜,这个也挺有趣的,中国队的王神眼,也真的是神眼了,不用事先观察,居然可以找出来,一个不错。最后一场珠心算,大呼过瘾啊。中国队的吴仁俊和项天佑,天生两个帅小伙加神奇大脑,吴仁俊很可爱,选择战略比较保守,但很稳妥。项天佑很大气,在第一轮他选择的是四位数的,明显比日本队三位数的要难,但是评委还是给了同样的分,我觉得是有点不公平的,而且他们比赛的心算,按计算器都来不及啊,何况算呢。不过日本队,也是神了,派出了一个颜值略低的9岁小女孩,但完全是学神级别的,感觉完全就是提前知道答案的样子,好厉害啊,都不怎么算,就可以直接抢答了……我也是服了……
人生的愿望清单上,又多了一项愿望,我也希望自己能挑战最强大脑。(之前还有一个是希望自己能上一次康熙来了)。鹤鹤,要努力哦,有梦想,付诸努力,才会实现。
跑偏了,说回来。上周觉得天气很好,一直在想周六晚上到底干嘛,是看话剧呢还是参加娜娜的厨房。后来问了淘宝客服,得知话剧的票是要提前5天买的,来不及买。那就选择娜娜呗,然后她的文字一直让我很心动,觉得特别特别文艺,很喜欢。那就报名呗。在旺旺上给她留言后,她说直接预约就可以了。又想了想周六的活动,是分享会,探讨爱与爱情,感觉听听也挺有好处的。最后付款的时候,有点犹豫(因为觉得200元有点贵),但是既然是喜欢的文字和地方,想去也很长时间,就还是默默地付了款。也没有多留言,想说6点半的活动,6点下课过去可能有点赶。
查百度地图,发现西苏州路113号真的是有点不好找,离地铁不算近,看地图略复杂。推荐路线居然是10号线转4号线中潭路下,还要走2.1公里。也许对中潭路有点阴影,不想选择这里下车。后来发现离上海火车站还算比较近,大概1.5公里,想说就到上海火车站吧,回去也可以坐地铁。查到一条966路公交,是可以在某站下车,只要走不太远就能到厨房的。想说就等这趟公交好了,在复旦上车,一部头下车。后来又研究地图,发现最近的地铁站是1号线汉中路,发现旁边的小区是静安河滨花园。电光火石之间,想起韩局家就在那里耶,韩局以前说过在汉中路下车,走一段就到了。本想给韩局打个电话,问下到底怎么走比较方便,后来由于脸皮薄,就没打……(造成了深深的遗憾)。以为自己能找得到,不知道是太久没依靠百度地图出门,还是地点太难找,还是太高估自己的方向感,总之,华丽丽地迷路了。
为了赶上6点半的约定时间,决定下午的英语课提前开溜。(之前没注意这学期的英语课居然是6点半才结束的,惊呆了!)上课之前,看到窗外下起了雨,光秃秃的树枝在风的作用下纷纷弯腰,暗沉沉的天气,真的有“算了,今天不去了”的念头。政治学下课后,饿的前胸贴后背,赶紧冲到全家买了个饭团填饱肚子,吃完总算觉得有气力了。一上英语课,发现陈老师是段子手,说6点下课,中途休息5分钟,有事的同学也可以先走(无比人性化!要不然虽然坐在后排,但是老师上课公然背包离开也不太好啊)。
果然如约在5点多课间休息,我拎包走人,匆匆赶到公交站,等我的966。没想到公交站陆陆续续来了十几辆公交,966就是不来,坑爹啊,足足等了二十多分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雨又大,风又大,有点冷(被周五的最高温骗了,没有带围巾,穿少了)。然后公交车就是不来……看着前方的红绿灯红了又绿,绿了又红。有一种悲凉的感觉。后来听到旁边一个大婶问另一个小姑娘,是不是去火车站,去的话可以一起拼车。我主动搭讪,说自己也去火车站(其实是路过火车站,厨房在火车站附近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我的想法是能先到火车站也好)。大婶说还有一个人也是去火车站的,可以一起拼车。我想说拼车也好的,但是当时的情况,貌似拦不到出租车。那二十多分钟,看着一辆辆公交车过来,溅起一地泥水,有的溅到了裤子上、身上……拜现在还算好的眼力所赐,看着红色的三个数字,只不过都不是966……
打不到车,突然前方来了一辆车,身边的大婶和其他人说着来了来了,我定睛一看,那不是942嘛,并不是我要坐的966. 我问大婶,这个也可以到火车站吗?她说是的。一群人一拥而上公交车,我心想,不管了,先到火车站再说,大不了到了再打车。由于上车人多太挤,伞帽被挤掉了,拿着光秃秃的杆,欲哭无泪。等到坐定以后,好心的大婶问我是不是丢了伞帽,原来她捡到了,感谢好心人……
坐上车之后发现终点站就是火车站,又发现这不正是我室友每周来上海必坐的公交车嘛。跟她一起走也可以的。当时有点错误,觉得查了地图,应该很快就能找到厨房,而没有再拿起手机查询一下路线,导致后来比较被动。
我坐在最后一排的靠窗位置,有点挤,但现在的我已经习惯坐公交了,不会像大一一样坐b1到吐,那时的我好稚嫩啊……泪奔。我熟练地掏出手机,继续看最强大脑……
大约半小时就到终点站了,问了师傅,末班车是晚上10点半,心里想这下好了,回来也有公交车坐了。早知道等966这么曲折,我就转地铁说不定还更快呢。下车后,我开始找1号线,想说坐一站到汉中路,没想到1号线离北广场很远,先看到一个错误的出口,下去之后又上来,再看到3、4号线出入口,就是没看到1号线的。转啊转,终于找到1号线,却没想到下楼后还要走好远好远。天知道我有多狼狈,走的超快,无暇顾及旁边,想快点乘上地铁。但真的好远好远……哭死……
终于坐上了地铁,终于到了汉中路,终于准备出站,问了乘务员,静安河滨花园离哪个出口比较近,她说4号口。我打印的地图上,并没有标注的很完全,只是大概划了一下线路。出了地铁站,我又蒙了,东南西北分不清,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当时已经6点半多了,天很黑,雨很大,书包湿了,拿着地图也找不到路。我试着从一个方向走,看到前面的路牌觉得不对,又掉头。但是一路上没有问别人,嘴硬。后来问了一个人,但是他不知道……走啊走啊走,走到光复路,看到地图上也有光复路,我还挺开心的,觉得自己走对了。对着地图,要过一座桥,旁边刚好有座桥,我就吭哧吭哧上了桥,想说过了桥肯定就到了,真开心。桥上的人行道很窄,走到桥上才看到上面写着“恒丰路桥”,并不是地图上标识的“普济路桥”,我崩溃了,因为桥很长,也走了好远了!往前走,看到了南苏州路,跟我去的地方不在一起……我无奈掏出手机,查看地图,当时心理想的真的是,算了,鹤鹤,不去了,早点回去吧。反正那么难找,你作为迟到的人,有什么好参加的呢?但是另一种声音在告诉我,你不是一直都想去娜娜的厨房吗?你不是好多次被文艺的话语所打动吗?你不是总想体验不同的经历吗?你不是想要结交不同的朋友,与不同的人交流吗?而且来都来了,特地提早跷课,特地坐公交、赶地铁,在这样一个天气不太好的日子里,在特别的白色情人节。
于是,我查看手机地图,发现刚才走错了,不应该上桥,恒丰路桥和厨房是两个方向。我又蹬蹬瞪下桥了,继续沿着河畔的光复路走啊走,走啊走,走了好远还是没看到普济路,心理想,完了,不会又走反方向了吧。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梅园路”的路牌,看着手机地图,果然,第六感很准,我再一次在错误的路上走了很远很远。叹口气,埋怨也没有用,继续掉头前进。这次确保正确了,可是路真的好长好长,由于恶劣的天气,无暇顾及身边的风景,光复路显得特别漫长。路上偶尔的车穿来穿去,好快好快,但是我走的好慢好慢。更糟的是,没想到靴子湿了,原以为它并不会漏水,可是现在脚就像一直浸在冰冷的水里,很不舒服。直到看到了“普济路”,终于走上了正确的普济路桥,才知道自己是离目标地点越来越近了。这次的迷路也给我敲了一个警钟,就是以后不能盲目自信,地图还是要详细详细再详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给予便利。
写的很罗嗦,只是想完整记录那天的心情,因为可能时间会淡去,回忆却不会磨灭。
终于的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路,已经晚到了半个多小时,看到厨房的灯光,想说终于到了。店员让我进去,娜娜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坐在叔叔身边,喝了碗蘑菇浓汤,很温暖。娜娜和我介绍身边的朋友们,大家都很热情,食物也很新鲜。特别是烤三文鱼,以前总觉得三文鱼要生吃才最美味,没想到烤的恰到好处也特别好吃。还有把鲜虾挂在杯子上,很漂亮。意大利面也很好吃。一起吃饭的大多是情侣,也有像我一样一个人来参加的。有一对夫妻结婚已经9年,妻子依然年轻的像我的同龄人一样,令我很羡慕。在吃饭中,除了和叔叔阿姨聊天,除了身边的本拿出了高大上的补光机器拍照,你可以观察到不同情侣的状态以及他们的相处方式,会让你觉得不仅是朋友们,而是芸芸众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好好地活着。所以我要生活的更努力,从而变的更好。
说实话,那天在厨房并没有吃饱,但我也不好意思再吃了。厨房和想象中一样,非常文艺,有吉他,有手写的情书,有小众的书籍,有很漂亮的黑板报,有可爱的龙猫靠枕,有鲜花,有整齐的桌椅和干净的地板,有温暖的老板娘,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句最经典的话“没有比爱食物更诚实的爱”,这句话用来形容吃货是再好不过了。
厨房的菜单是有的,但是前去吃饭都需要预约。你说200元算贵吗,可能也算,但是它包含的不仅是餐饮的费用,各种人工,而是一种氛围,一种情怀。
老板娘娜娜并没有大我几岁,但是她侃侃而谈,性格很随和,很好聊天。所以一周过后,才写下这篇文章的我,依然记得她的笑容,她的神态,她的语言。
那天是叔叔和阿姨的分享会,他们都信基督,分享做的很好,也完善了我对爱一些认知,用手机拍了几张ppt,希望以后可以常温习。
这里抄录几句:“爱是一种行为,是一个举止。而不是一段感情。更胜于一种情感。爱超越了吸引力、情欲、感性,更高过触动眼泪的感觉。”
分享会结束后,吃到了这辈子吃过的最好的布丁,可能是饿了,可能是微醺。甜度正好,绵密顺滑。窗外的雨停了,远处有隐隐绰绰的灯光,没能在白天体会厨房的美,是个小遗憾。那就留到下次再来吧。毕竟这么文艺的地儿,又是喜欢的氛围,喜欢的环境。
和一个妹纸同行了一段,她说她也是曾经来过一次厨房,就深深喜欢,所以有空时就会来帮忙。好心的妹纸带我走到火车站,这样我就可以直接乘坐公交。但是不知道那天怎么了,在车站广场又郁闷地迷路了,找了好久的942,终于在10点12分到了,心里想末班车总算能赶上,又是一直等啊等,真的等到了末班车……汗……
在公交站台寂寞地等待,也希望旁边会有大大的龙猫出现。望着四周迷人的夜色,心里忽然想到那句:“唯美此夜色,独爱这生活”。顿感太切合心情了,拿出手机拍了两张夜景。这座城市,不管何时何地,始终让我有一种正能量,改变自己,不断努力,享受生活。
可能更多的,是学会去享受一个人的生活,我有种感觉,并没有完全做好成立一个家庭的准备,还是想一个人过,现在已经是第四年了吧。真快,一个人也生活了好几年。
在回去的路上,还发生了一件糗事。坐的靠窗的位子,窗户没关严,想把它关严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救生锤,警报器响了,乌拉乌拉的,司机师傅跟我说,让我旁边按一下就关掉,可能我当时正听着歌曲,就没听见,结果就一直响……后来有个姑娘看不下去了,过来帮我关了,师傅说谢谢。我突然很不好意思,感觉自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好弱啊,脸皮好薄啊。没听见的话应该问一下怎么关啊……囧
到了复旦,还是正门下车,走回北苑的路上,有长长的一段(上学期已经走过好多次了)。回到寝室,尽量快的脱下湿漉漉的靴子,很不舒服但也没办法,忍受了一个晚上。快速地洗漱完,躺在翻身就会嘎吱嘎吱晃动的床上,虽有困意袭来,却不想睡,感觉自己白色情人节过的很充实,也很惊心动魄。天气不好,也许它失恋了,但我的行程,却是满满的。喜欢这样安排的感觉,一个人能handle自己的生活和计划,并且按期实现。
愿望清单,这个美好的名词,一直都有一项内容,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馆。像娜娜,她这样经营一个厨房也很辛苦吧,也有很多想不到的困难吧,但还是坚持了,并坚持了一年。我能做到吗?扪心自问,好像不太行。但是愿望是美好的,你可以嘲笑文艺青年很庸俗,但不能否认,我们心中的纯净世界。
那个纯净世界,是我的精神归宿。
周日,一大早起床后,奔赴AF参加第一次的培训。紧张又激动,因为要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让人很新奇。老师还不错,一直用法语跟我们交流着,经过几个小时的学习,也会说一些最基本的对话。座位有点拥挤,教室也不大,但却要每个人都能开口说,打破自己内心的胆怯,我感到这样很好。
终于等到回程,一路上不太顺利,地铁都要等,换乘要走路,累的很。16号线挤得吓人,站了半程,车还很久不开。后来坐下,好在之前就下载了一些离线视频看,正好利用了碎片时间。当然啦,如果能学法语就更好了,但是人真的累坏了,头脑需要放松一些,好好休息。
回到临港又下起了绵绵细雨,等到公交车来了,继续奔波在回家的路上。看看时间,总共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家,这一周固然辛苦,却颇有所得,我觉得这是值得的。(居然在路上捡了5元钱,happy)
总结了以上写的,涉及愿望清单的有四项,1、挑战极限运动(跳伞、蹦极、潜水)2、参加最强大脑(希望它能一直办下去)3、上一次康熙来了访谈(当然,其他访谈类的节目也想做,不仅仅想做观众——旁观者,而想做参与者。因为旁观者永远不会出现在比赛的记分牌上)4、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馆。
虽然被不同的人否定和质疑,但我依然坚持,尤其是在看到女神之后,更加坚持自己的决定。相信自己无限极,相信自己的努力。虽然过程很辛苦,但今后回首,会变成微甜的回忆。
嗯,就像那首歌唱的,会被时间酿成,微甜的,回忆。
(这篇文章写了好久,终于写完了,有种幸福的感觉,纪念一下,这是第一篇字数破8000的长文,既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这篇文章的happy ending 吧)
本文最终写于2015年3月19日晚9点14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