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遗迹录·朝阳区
东岳庙
朝外大街141号。元至治二年(1322)创建,明、清重建。殿宇宏大,保存元代和一部分明代建筑法式,内有赵孟頫道教碑,极珍贵,现仍完整。清朝建的琉璃坊雄伟壮丽,是北京很少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天普化宫
朝阳门外大街。建于清代。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天仙护国佑圣延寿宫
朝阳门外大街。建于明代天启年间,又名天仙庙。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元土城
北土城东路、东土城路(望和铁路路基)。元代大都城墙遗址,元至元四年(1267)创建,是北京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黄寺(清净化城塔)
安定门外黄寺大街。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建,顺治时为西藏第五世达赖喇嘛所建立的住所,寺内清静化城塔是为纪念班禅六世在此病故的清代单体建筑艺术的杰作,具有汉藏印艺术形式相融合的特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坛
朝阳门外日坛路。又称朝日坛,是明、清两代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明嘉靖九年(1530年)建。现为日坛公园。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显懿亲王富寿碑
日坛公园西北角。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永通桥及石道碑
八里桥。俗称“八里桥”,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建。为三孔联拱实心栏板石桥。桥下河道两旁有石水兽四只,雕刻生动。义和团运动时这里曾是战场。桥东有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御制通州石道碑”一座,记载自京师至通州修筑道路的情况。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顺承郡王府
朝阳公园东郡王府饭店。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王府之一。曾是张作霖的住宅。原址在西城区太平桥大街,后因政协盖楼而拆除,迁至朝阳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九一电台旧址
朝阳区双桥。始建于1918年,1923年竣工。占地近五百亩,是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向日本借款兴建。原有楼房8座,现存7座,均为日式建筑风格,建筑及格局保存完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成立的声音,就是从这里传向世界的。管理使用单位: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豪格墓
潘家园东里。俗称老坟。墓主为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豪格。初封贝勒,天聪六年(1632)晋升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以功晋封肃亲王,是年缘事降为贝勒,次年复封肃亲王。崇德六年降为郡王,次年以功再复封为肃亲王。入关后,镇压山东人民抗清斗争,以靖远大将军进剿陕、川,杀张献忠。顺治元年(1644)缘事削爵,顺治五年遭摄政王多尔衮构陷而幽禁自尽。顺治七年以无辜被害予以昭雪,追复肃亲王。次年建墓立碑表之,顺十三年追谥号武。乾隆四十三年(1778)以佐命殊功配享太庙,入祀贤王祠。肃武亲王墓坐北朝南,蓝色围墙,东西备有一门。南为大门,两侧还有小门,进正门为碑楼,内有螭首龟蚨碑两统,碑楼与东西朝房之间是6棵古松,树荫十亩。支以朱柱百许根,故有'架松'之称。二道门内东西班房各三间。向北为月台和享殿五间,向后是台座,上面是墓室的宝顶。豪格为火葬,其福晋为棺葬。墓东侧埋有其马童,西侧埋有其战马。墓圈围四角有象征铁帽子王的'官帽子'。墓地周围原有大片松柏树,1948年多数被砍伐。60年代末汉白玉碑楼被拆。石碑被炸毁。尚存西配殿三间,为架松小学占用,小学操场内尚存古柏数十株,遗址已列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柏树已列为古树加以保护
显谨亲王墓
潘家园东里
肃慎亲王墓
王四营乡道口村农机修配厂
十方诸佛宝塔
王四营乡马房寺。俗称延寿寺塔。坐北朝南,高约三十米,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塔座高约两米,拱型门洞,上方题额“十方诸佛宝塔”。塔心呈圆锥形,直通第八级。时代特点突出,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马骏烈士墓
日坛内
七叶树
高碑店乡西店村
长营清真寺
长营村
兆惠墓
洼里乡关西庄村南。兆惠正黄旗满洲人,曾任山东巡抚、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卒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墓丘已平覆,现存碑1统、华表1对。
常汝贵墓
洼里乡辛店村南。墓主为明初大将常遇春后裔,清代历任骏骑校、管佐领、工部侍郎、托沙剌哈番、拜他剌布勒哈番等职,官至正一品光禄大夫,封爵都骑尉。相传原墓地有石羊、石人及地下墓室。已无存。尚存墓碑两座,均为南向,螭首龟蚨,两碑东西排列相距约7米。一为清康熙十四年(1675)十二月十四日立,碑首'圣旨'楷书二字,碑阳面满、汉文碑文记载了常汝贵生平事迹、品德、任职等内容,碑阴面无文;另一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八月常氏后裔所立,碑阳面为汉文碑文,阴面无字。两碑列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海望墓
洼里乡北龙堂村西。墓主海望,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清雍正九年(1731)十月任户部左侍郎,十一年与直隶总督李卫巡视浙江海塘工程,请于海宁尖山塔山间建石坝以堵塞水势,并请将仁和、海宁、海塘改建大石塘,以图永久之利。后赴西北处理大将傅尔丹虐待士卒、侵吞渔利案。十三年九月迁署户部尚书,十月裁办军机处,命协办总理事务。清世宗胤祯临终,海望与鄂尔泰、张廷玉等9人共受顾命。乾隆二年(1737)以户部尚书协办军机大臣。十年以精力渐衰,罢军机职。十二年迁至礼部尚书,十四年复改户部尚书。卒于二十年九月,谥号勤恪。其墓及祖坟墓丘均早已平覆,现尚存螭首龟蚨碑4统,均为南向,由东向西依次排列为:海望上三代墓碑,立于乾隆十一年;海望曾祖父母墓碑,立于康熙三十二年;海望父母墓碑,立于乾隆十一年,碑文为海望亲读。海望墓碑,立于乾隆二十年。因碑石风化,碑文有些字迹罕难辩认。上述4统墓碑均已列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图海墓
洼里乡关西庄村南
龙王堂
洼里乡龙王堂村。清雍正六年(1728)和乾隆十二年(1747)两度重修。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一品夫人那氏神道碑
洼里乡龙王堂村西。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暂)
关努青碑
洼里乡龙王堂村西南。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暂)
神路街牌坊
神路街
崇兴庵
孙河村孙河中学
杜家楼清真寺
杜家楼西南
京师自来水公司遗址
孙河村
关帝庙
孙河乡后苇沟村
黄带子坟(启功家祖坟)
崔各庄乡奶子营
菩萨庙
南皋村北北小河北岸
关帝庙
来广营村来广营粮店
娘娘庙
来广营乡黄军营村小学
永通桥
管庄乡八里桥
西会清真寺
管庄乡西会村
管庄清真寺
管庄村
北顶(遗址)
大屯乡北顶村。清乾隆年间整修,1976年后殿因地震坍塌,后被翻盖为北顶小学校。现仅存山门、前殿。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
大屯乡关庄
御制朝阳门石道碑
三间房村西
石家坟碑
三间房村
二闸遗址
二闸村
南上坡清真寺
朝外头条路西。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南下坡清真寺
朝外二条。光绪年间由当地回民集资兴建。有正殿132平方米,南北配殿共68平方米,并附有南北配房。1986年进行了修缮并重新彩绘。寺内现保存庆亲王奕劻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二月书的"纲维二五"匾额一块。此寺一直为当地回民群众作礼拜之用,也是北京市回民殡葬管理所。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黄庙
朝外四条。建于清代。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地母庙
朝阳门北大街。建于明代。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水月庵
吉市口二条。建于清代,又名万禄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寺
吉市口七条。建于明代。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小红门清真寺
小红门
三古台汉墓
小红门乡三台山村市储运公司仓库院内。已发掘、平毁2座,1座保存完好,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出土汉代陶器等多件文物。
山东会馆
呼家楼南里南侧
张义祠堂
豆各庄乡豆各庄村。建于清光绪年间。1986年公布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张义生于咸丰二年(1852),卒于1915年。光绪年间任工部侍郎,生前曾多次为清政府放粮,也曾主持慈禧太后陵墓的修建。祠堂为二进院,前院正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均为磨砖对缝,硬山筒瓦。正殿前出廊,檐角下青砖雕刻人物、动物、花草树木,后院的规制格局同前院。前后院现在为豆各庄乡政府驻地。祠堂大门是仿新华门样式建造的倒座三间,大式硬山筒瓦箍头脊,苏式彩画,带雀替,内外各有6级台阶。门前原有大影壁1座,雕有葡萄架、松鼠、百子图。'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祠堂四周有院墙,墙砖都是仿城墙砖烧制的,院墙外为坟地,原占地约100亩。祠堂西侧院原为关帝庙,现为豆各庄卫生院和派出所占用。东侧院原为阳宅(客房),曾为豆各庄小学用房,现为豆各庄乡政府办公楼。
费扬古墓碑
东坝乡驹子房村西南
弥陀古寺
羊坊。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朝外大街141号。元至治二年(1322)创建,明、清重建。殿宇宏大,保存元代和一部分明代建筑法式,内有赵孟頫道教碑,极珍贵,现仍完整。清朝建的琉璃坊雄伟壮丽,是北京很少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天普化宫
朝阳门外大街。建于清代。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天仙护国佑圣延寿宫
朝阳门外大街。建于明代天启年间,又名天仙庙。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元土城
北土城东路、东土城路(望和铁路路基)。元代大都城墙遗址,元至元四年(1267)创建,是北京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黄寺(清净化城塔)
安定门外黄寺大街。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建,顺治时为西藏第五世达赖喇嘛所建立的住所,寺内清静化城塔是为纪念班禅六世在此病故的清代单体建筑艺术的杰作,具有汉藏印艺术形式相融合的特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坛
朝阳门外日坛路。又称朝日坛,是明、清两代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明嘉靖九年(1530年)建。现为日坛公园。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显懿亲王富寿碑
日坛公园西北角。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永通桥及石道碑
八里桥。俗称“八里桥”,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建。为三孔联拱实心栏板石桥。桥下河道两旁有石水兽四只,雕刻生动。义和团运动时这里曾是战场。桥东有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御制通州石道碑”一座,记载自京师至通州修筑道路的情况。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顺承郡王府
朝阳公园东郡王府饭店。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王府之一。曾是张作霖的住宅。原址在西城区太平桥大街,后因政协盖楼而拆除,迁至朝阳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九一电台旧址
朝阳区双桥。始建于1918年,1923年竣工。占地近五百亩,是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向日本借款兴建。原有楼房8座,现存7座,均为日式建筑风格,建筑及格局保存完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成立的声音,就是从这里传向世界的。管理使用单位: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豪格墓
潘家园东里。俗称老坟。墓主为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豪格。初封贝勒,天聪六年(1632)晋升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以功晋封肃亲王,是年缘事降为贝勒,次年复封肃亲王。崇德六年降为郡王,次年以功再复封为肃亲王。入关后,镇压山东人民抗清斗争,以靖远大将军进剿陕、川,杀张献忠。顺治元年(1644)缘事削爵,顺治五年遭摄政王多尔衮构陷而幽禁自尽。顺治七年以无辜被害予以昭雪,追复肃亲王。次年建墓立碑表之,顺十三年追谥号武。乾隆四十三年(1778)以佐命殊功配享太庙,入祀贤王祠。肃武亲王墓坐北朝南,蓝色围墙,东西备有一门。南为大门,两侧还有小门,进正门为碑楼,内有螭首龟蚨碑两统,碑楼与东西朝房之间是6棵古松,树荫十亩。支以朱柱百许根,故有'架松'之称。二道门内东西班房各三间。向北为月台和享殿五间,向后是台座,上面是墓室的宝顶。豪格为火葬,其福晋为棺葬。墓东侧埋有其马童,西侧埋有其战马。墓圈围四角有象征铁帽子王的'官帽子'。墓地周围原有大片松柏树,1948年多数被砍伐。60年代末汉白玉碑楼被拆。石碑被炸毁。尚存西配殿三间,为架松小学占用,小学操场内尚存古柏数十株,遗址已列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柏树已列为古树加以保护
显谨亲王墓
潘家园东里
肃慎亲王墓
王四营乡道口村农机修配厂
十方诸佛宝塔
王四营乡马房寺。俗称延寿寺塔。坐北朝南,高约三十米,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塔座高约两米,拱型门洞,上方题额“十方诸佛宝塔”。塔心呈圆锥形,直通第八级。时代特点突出,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马骏烈士墓
日坛内
七叶树
高碑店乡西店村
长营清真寺
长营村
兆惠墓
洼里乡关西庄村南。兆惠正黄旗满洲人,曾任山东巡抚、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卒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墓丘已平覆,现存碑1统、华表1对。
常汝贵墓
洼里乡辛店村南。墓主为明初大将常遇春后裔,清代历任骏骑校、管佐领、工部侍郎、托沙剌哈番、拜他剌布勒哈番等职,官至正一品光禄大夫,封爵都骑尉。相传原墓地有石羊、石人及地下墓室。已无存。尚存墓碑两座,均为南向,螭首龟蚨,两碑东西排列相距约7米。一为清康熙十四年(1675)十二月十四日立,碑首'圣旨'楷书二字,碑阳面满、汉文碑文记载了常汝贵生平事迹、品德、任职等内容,碑阴面无文;另一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八月常氏后裔所立,碑阳面为汉文碑文,阴面无字。两碑列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海望墓
洼里乡北龙堂村西。墓主海望,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清雍正九年(1731)十月任户部左侍郎,十一年与直隶总督李卫巡视浙江海塘工程,请于海宁尖山塔山间建石坝以堵塞水势,并请将仁和、海宁、海塘改建大石塘,以图永久之利。后赴西北处理大将傅尔丹虐待士卒、侵吞渔利案。十三年九月迁署户部尚书,十月裁办军机处,命协办总理事务。清世宗胤祯临终,海望与鄂尔泰、张廷玉等9人共受顾命。乾隆二年(1737)以户部尚书协办军机大臣。十年以精力渐衰,罢军机职。十二年迁至礼部尚书,十四年复改户部尚书。卒于二十年九月,谥号勤恪。其墓及祖坟墓丘均早已平覆,现尚存螭首龟蚨碑4统,均为南向,由东向西依次排列为:海望上三代墓碑,立于乾隆十一年;海望曾祖父母墓碑,立于康熙三十二年;海望父母墓碑,立于乾隆十一年,碑文为海望亲读。海望墓碑,立于乾隆二十年。因碑石风化,碑文有些字迹罕难辩认。上述4统墓碑均已列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图海墓
洼里乡关西庄村南
龙王堂
洼里乡龙王堂村。清雍正六年(1728)和乾隆十二年(1747)两度重修。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一品夫人那氏神道碑
洼里乡龙王堂村西。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暂)
关努青碑
洼里乡龙王堂村西南。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暂)
神路街牌坊
神路街
崇兴庵
孙河村孙河中学
杜家楼清真寺
杜家楼西南
京师自来水公司遗址
孙河村
关帝庙
孙河乡后苇沟村
黄带子坟(启功家祖坟)
崔各庄乡奶子营
菩萨庙
南皋村北北小河北岸
关帝庙
来广营村来广营粮店
娘娘庙
来广营乡黄军营村小学
永通桥
管庄乡八里桥
西会清真寺
管庄乡西会村
管庄清真寺
管庄村
北顶(遗址)
大屯乡北顶村。清乾隆年间整修,1976年后殿因地震坍塌,后被翻盖为北顶小学校。现仅存山门、前殿。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
大屯乡关庄
御制朝阳门石道碑
三间房村西
石家坟碑
三间房村
二闸遗址
二闸村
南上坡清真寺
朝外头条路西。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南下坡清真寺
朝外二条。光绪年间由当地回民集资兴建。有正殿132平方米,南北配殿共68平方米,并附有南北配房。1986年进行了修缮并重新彩绘。寺内现保存庆亲王奕劻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二月书的"纲维二五"匾额一块。此寺一直为当地回民群众作礼拜之用,也是北京市回民殡葬管理所。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黄庙
朝外四条。建于清代。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地母庙
朝阳门北大街。建于明代。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水月庵
吉市口二条。建于清代,又名万禄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寺
吉市口七条。建于明代。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小红门清真寺
小红门
三古台汉墓
小红门乡三台山村市储运公司仓库院内。已发掘、平毁2座,1座保存完好,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出土汉代陶器等多件文物。
山东会馆
呼家楼南里南侧
张义祠堂
豆各庄乡豆各庄村。建于清光绪年间。1986年公布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张义生于咸丰二年(1852),卒于1915年。光绪年间任工部侍郎,生前曾多次为清政府放粮,也曾主持慈禧太后陵墓的修建。祠堂为二进院,前院正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均为磨砖对缝,硬山筒瓦。正殿前出廊,檐角下青砖雕刻人物、动物、花草树木,后院的规制格局同前院。前后院现在为豆各庄乡政府驻地。祠堂大门是仿新华门样式建造的倒座三间,大式硬山筒瓦箍头脊,苏式彩画,带雀替,内外各有6级台阶。门前原有大影壁1座,雕有葡萄架、松鼠、百子图。'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祠堂四周有院墙,墙砖都是仿城墙砖烧制的,院墙外为坟地,原占地约100亩。祠堂西侧院原为关帝庙,现为豆各庄卫生院和派出所占用。东侧院原为阳宅(客房),曾为豆各庄小学用房,现为豆各庄乡政府办公楼。
费扬古墓碑
东坝乡驹子房村西南
弥陀古寺
羊坊。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