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威斯敏斯特地铁站和巴特西大军


伦敦时间 22:01 3月12日 风月,欧芹日(parsley,欧洲芹菜,看起来完全没法下咽的蔬菜,我打工时候切三文鱼放在旁边作装饰的玩意) 眼看明后天都要打工,今天趁着阳光我又逼迫自己出了门。前两天我说我最厌恶的地铁站是victoria和knightsbridge,今天我换乘的威斯敏斯特站则绝对是我作为一个对建筑一窍不通的人最喜欢的地铁站之一。据说当年哈5有在这里取景?完全没印象。 威斯敏斯特站在19世纪由建筑师Charles Holden设计——他当年偏爱的青绿色瓷砖现在在很多伦敦的地铁站都能看到(比如Sloane square)——到了20世纪则由Hopkins Architects事务所设计,赢得了无数建筑类奖项。它大得就像一个地下宫殿。我喜欢它的理由就和喜欢Barbican,喜欢巴特西发电站,喜欢Hayward Gallery和National Theatre的理由一样,因为它敞亮,粗糙,坦白,张牙舞爪,看似无拘无束又严谨有序,充满绝对的存在感又毫不做作,洋溢着原始的生机。直到我上网搜索相关内容才知道,建造这个地铁站可谓费了老劲:它的上层站台建于1868年(跪倒,1868年我们在干吗),深层站台则完工于1999年。三条地铁线在此交汇,之间改造无数次。它曾与苏格兰场原址咫尺之遥,错综复杂的站台壁距离大本钟根基仅34米,正上方是国会;旁边是覆盖了大部分伦敦的一条核心高压水管和威斯敏斯特桥的基座。这也是为什么它采取了所谓的“侧式叠式站台”设计(北京的南锣鼓巷站也用的这种技术,通常用于空间不足的情况下)。



我猜测这里一定会被很多建筑师观赏、分析、评价赏玩。可惜我看不懂,只能看着高兴。我觉得这样一个空间里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埋个炸弹去炸国会不算)


我今天的目的地:在巴特西公园里的Affordable Art Fair,买得起的艺博会。听起来似乎亲和;因为两年以来我去过的一切Art Fair都难免有些铜臭气息,以至于去年我想去所谓的伦敦顶级艺博会Frieze时都被爱人拦阻。总之,这一个的确笑容可掬,单价几乎没有超过4000镑的。我在里面逛了2个小时,除了看看画家们现在都在画些什么之外,就是默默地惊讶有多少人在画我的巴特西发电站,以及他们大都画的死气沉沉。







-
gggg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2 10: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