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涉毒,但团队合作出来的电影为啥不能放?
![]() |
娱乐圈新闻更迭的速度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快,昨天还甚嚣尘上的王学兵涉毒可能就在明天又会被新的头条覆盖,但几乎相同的故事总在重复,而它们留下的影响也比一条新闻本身绵长得多。
当昨天“平安北京”的微博账号确认了王学兵吸毒被抓的消息之后,更被人关心的不是他个人的前途,而是不久之前刚刚定档五一的影片《一个勺子》能否以原版的面貌如期上映。这部陈建斌作为导演的处女作,在台湾电影金马奖上收获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导演两个奖项,王学兵也凭借在其中的出演获得了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而如今,这部电影因为广电总局去年 9 月下发的“封杀劣迹艺人”的通知,命运未知。有消息称,因为影片已经过审定档,应该能够正常上映,但从剧组昨天发表的声明中不难看出他们的担心。声明中写道,“电影不仅是一个人的作品,更是一个团队共同心血的结晶。我们希望好的作品能够被观众看到。”
![]() |
因为一个人的问题而“连坐”一个集体努力的成果,无论怎么想都不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但到了“劣迹艺人”这里,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此前由黄海波主演的电影《胜利》在业内口碑不错,还曾在去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大奖,但因为他的嫖娼事件,这部电影始终上映无期。而因为房祖名、柯震东的涉毒事件,《道士下山》、《小时代 4》、《捉妖记》、《排球甜心》等电影也都档期未定。“劣迹”有没有灭掉艺人还不一定,灭掉了不少影视作品倒是真的。
对于艺人来说,这样“一刀切”的警告确实威力不小,但对剧组一整个庞大的团队来说却是无妄之灾,有人无奈调侃说,看来以后启用演员之前还得先去做个尿检才能签合同。想想也是,从投资到制作、导演到演员、再到庞大的工作人员团队,都由这部作品养活,同样,也由所有人共同养活一部作品。因为一个人无法预知的事情而否认一个集体的心血,看上去并不是对那个错误的人的惩罚,倒是对除此以外的其他人伤害更大。
就像《一个勺子》在声明中所说的,“电影不仅是一个人的作品,更是一个团队共同心血的结晶。”希望他们的心血不要被白白浪费掉。
[好奇心日报原创文章,作者: 陆云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