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专业主义
专业是什么,我认为专业是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有十足的优势,除了可以依靠这项技能生存,还在这个领域具有某种权威性。因此从这里就产生了世界上十分流行的专业主义一说,引出这种观点的是一些学者和教育工作者。
首先说说自己,前段时间写了一本小册子,据说是关于艺术创作的——<论创造力>,可我并这么认为,我这个人不是很喜欢“专业”这个词,这就好比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久了,如果将他丢到一个荒原森林地带,他估计很快会死去。当然,我是指野外生存能力基本丧失了,毕竟任何单个人在猛兽丛生的地方是很难长期生存的,想想鲁滨逊,不是一个船来了,他一个人还是会死去。不是因为他不能做个房子然后利用火或者其他一些防御措施抵御任何意外和突如其来的危险,而是他估计会很苦闷的死去,他丧失了交流能力,失去与人的情感交流,他可是群居动物啊。不对,你个骗子,不是这样的,什么狗屁情感,全是胡扯,那是语言,语言,我感觉我无敌了,我骂着那个虚伪的自己,你就是没有勇气拿出你的狂野的爱去引起一场风暴,写着这些毫无力气的废话,总是一板一眼的说教,让人厌恶,恶心,够了,讨厌你,够了够了,是的哦,我冷静下来了,这次是真的,确实一个人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生活,只要他没有变成专业主义者,哈哈,我想通了,想想《香水》中的葛奴乙,要不是他的野心和对人间爱的渴望,他可以一个人在迷人的山洞生活到死。一只鸟可以一直单独生活到死,一直小犀牛,有草有水为什么不能自己生活?我们不应该拿人类来说话,而是生命,生命才是根本的,他就不应该专业!那里有领域,哪里有领域,哪里就有语言,哪里有语言,哪里就有束缚。所以我对牛弹琴也可以,点石也可以成金,因为我是艺术家,我是最为纯真的人,所以我的语言是活动的,就是声音的细微觉察。这就是我的本事。需不需要说得具体点呢?不不,我觉得你们大家都会懂的,生命都是有悟性和慧根的,你们一定知道那些力量是透过表面的文字和语言折射和迸发出来的。
记得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艺术、夜和死亡的,那篇文章里面提到了本质生活,在阐释本质生活之前,我们有必要理解何为诗意生活,荷尔德林曾经在他的文著中写道“生活中诗意的栖息”,是不是真的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的,理想的生活着,那是不是一种享受或者很遥远的生活方式呢?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大家完全领悟错了,我们说艺术无用,那是因为我们完全没有明白诗人何为,或者说得更直白点,我们根本不懂艺术,我们说艺术无用,我们太虚伪了,我们曾经都是艺术家,为何现在却堕落了?我们错就错在以为艺术也是一门学科,可实际上艺术是人的了结状态,朱青生老师说如今的人类社会就达到了了结状态。这就是维泽根斯坦认为要取消专业学科的原因。我曾经在我的<安文系列>中安文和A君的谈话中讨论过,A君回应安文的话是“呵呵,因此天才才是可悲的,事实是每个人忘却了自己的天才的职责,这是每个人从出生就应该获得的天赋——去给别人带来欢愉。悠闲的生活才是事实。这也就是人人都应该是艺术家,人人又都不是艺术家。我们悠闲如原初般的生活,同时我们每个人依然是忙碌的去做着——冥想。看见就是行动本身”,这就是本质生活,冥想不是大脑的产物,而是不确定的活跃的辩证运动,真理的辩证运动,如果人们依然相信有“真理”这两个字。
学科的障碍显而易见,它加重了我们对于世界的片面认识——对自我的不自知,它就犹如身体本身是虚构的,如同意识的虚假性一般,人们喊着“我要身体,我要身体,我要身体”,身体就真的出现了,人们相信什么,是意识在捣乱,它使得生命的“觉”相信了幻觉,“觉”的不自知。因此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通识教育,而且要开设一门“聆听学”,社会联结是慢慢的恢复到任何事情任何人都可以做。这样就是对于本质生活的响应,因为任何事情就是艺术家的“无个性”的了结状态。当然,就如今的逻辑社会,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有个缓冲的开始,但这个缓冲只是为了那些无明的人达到明心见性,一旦达成,缓冲带就不应该被取消,人人都回到了神的“空”,这样以来“努力”和“加油”最终都变成唯一的“坚持”了,明心见性仅仅是开始,坚持无限的“冥想”,更加和谐的世界的到来,没有终点,因为冥想是抛弃大脑才能开始的,因为“空”并不是开始,不是混沌,是不确定。
首先说说自己,前段时间写了一本小册子,据说是关于艺术创作的——<论创造力>,可我并这么认为,我这个人不是很喜欢“专业”这个词,这就好比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久了,如果将他丢到一个荒原森林地带,他估计很快会死去。当然,我是指野外生存能力基本丧失了,毕竟任何单个人在猛兽丛生的地方是很难长期生存的,想想鲁滨逊,不是一个船来了,他一个人还是会死去。不是因为他不能做个房子然后利用火或者其他一些防御措施抵御任何意外和突如其来的危险,而是他估计会很苦闷的死去,他丧失了交流能力,失去与人的情感交流,他可是群居动物啊。不对,你个骗子,不是这样的,什么狗屁情感,全是胡扯,那是语言,语言,我感觉我无敌了,我骂着那个虚伪的自己,你就是没有勇气拿出你的狂野的爱去引起一场风暴,写着这些毫无力气的废话,总是一板一眼的说教,让人厌恶,恶心,够了,讨厌你,够了够了,是的哦,我冷静下来了,这次是真的,确实一个人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生活,只要他没有变成专业主义者,哈哈,我想通了,想想《香水》中的葛奴乙,要不是他的野心和对人间爱的渴望,他可以一个人在迷人的山洞生活到死。一只鸟可以一直单独生活到死,一直小犀牛,有草有水为什么不能自己生活?我们不应该拿人类来说话,而是生命,生命才是根本的,他就不应该专业!那里有领域,哪里有领域,哪里就有语言,哪里有语言,哪里就有束缚。所以我对牛弹琴也可以,点石也可以成金,因为我是艺术家,我是最为纯真的人,所以我的语言是活动的,就是声音的细微觉察。这就是我的本事。需不需要说得具体点呢?不不,我觉得你们大家都会懂的,生命都是有悟性和慧根的,你们一定知道那些力量是透过表面的文字和语言折射和迸发出来的。
记得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艺术、夜和死亡的,那篇文章里面提到了本质生活,在阐释本质生活之前,我们有必要理解何为诗意生活,荷尔德林曾经在他的文著中写道“生活中诗意的栖息”,是不是真的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的,理想的生活着,那是不是一种享受或者很遥远的生活方式呢?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大家完全领悟错了,我们说艺术无用,那是因为我们完全没有明白诗人何为,或者说得更直白点,我们根本不懂艺术,我们说艺术无用,我们太虚伪了,我们曾经都是艺术家,为何现在却堕落了?我们错就错在以为艺术也是一门学科,可实际上艺术是人的了结状态,朱青生老师说如今的人类社会就达到了了结状态。这就是维泽根斯坦认为要取消专业学科的原因。我曾经在我的<安文系列>中安文和A君的谈话中讨论过,A君回应安文的话是“呵呵,因此天才才是可悲的,事实是每个人忘却了自己的天才的职责,这是每个人从出生就应该获得的天赋——去给别人带来欢愉。悠闲的生活才是事实。这也就是人人都应该是艺术家,人人又都不是艺术家。我们悠闲如原初般的生活,同时我们每个人依然是忙碌的去做着——冥想。看见就是行动本身”,这就是本质生活,冥想不是大脑的产物,而是不确定的活跃的辩证运动,真理的辩证运动,如果人们依然相信有“真理”这两个字。
学科的障碍显而易见,它加重了我们对于世界的片面认识——对自我的不自知,它就犹如身体本身是虚构的,如同意识的虚假性一般,人们喊着“我要身体,我要身体,我要身体”,身体就真的出现了,人们相信什么,是意识在捣乱,它使得生命的“觉”相信了幻觉,“觉”的不自知。因此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通识教育,而且要开设一门“聆听学”,社会联结是慢慢的恢复到任何事情任何人都可以做。这样就是对于本质生活的响应,因为任何事情就是艺术家的“无个性”的了结状态。当然,就如今的逻辑社会,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有个缓冲的开始,但这个缓冲只是为了那些无明的人达到明心见性,一旦达成,缓冲带就不应该被取消,人人都回到了神的“空”,这样以来“努力”和“加油”最终都变成唯一的“坚持”了,明心见性仅仅是开始,坚持无限的“冥想”,更加和谐的世界的到来,没有终点,因为冥想是抛弃大脑才能开始的,因为“空”并不是开始,不是混沌,是不确定。
-
fake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3-11 23: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