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是感性战胜理性的过程
在加州一号公路自驾旅行的时候,我们在车上聊过各种各样的话题,却鲜少提及“爱情”。一是觉得这是彼此的私事不愿意显得过于八卦,二是我们聊天的话题已经足够天马行空,从饭后甜品的选择到中美的文化差异,总之大半段路过去了,没有人想过要聊聊“爱情”。
结束城堡之旅的当晚,我们住在一个叫莫罗贝(MorroBay)的城市。我们抵达的时候已经天黑,所以只是出去吃了个晚餐,根本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小镇。我们选了一家日料餐厅,因为价格看起来不贵,而且大家都觉得在海边旅行却没有吃过寿司会是一件挺遗憾的事。
大概是这家餐厅只有一个主厨(就是老板)和两个服务生的缘故,上菜的速度极其之慢,这时候Jason看了一下手机,跟我们说他女朋友又在生他的气,因为他之前一整天都没有给过她微信。我们开始讨论这种行为在爱情中是不是属于幼稚的表现,之后就扯到爱情这个话题来。
小伙伴们起哄让我多分享一些经验,因为我在第一本书中“妇女之友”的角色实在是担当得很称职。我说这东西真的很复杂,可能见识过上百个案例也并未能找到什么“真爱公式”,要不然爱情小说或电影早就滞销了。
我前些天看电影的时候,看到了《Her》的预告片,这部片子非常奇妙,是讲述在不远的未来人与人工智能相爱的科幻爱情电影。电影在洛杉矶和上海拍摄,大多数表现未来城市的场景都在上海,因为导演觉得上海数不尽的天桥和摩登大厦很符合未来城市的质感。
导演表示,这是一部探讨“亲密关系”的电影,因人类都渴望亲密关系,但是又对它害怕和抗拒;科技为沟通提供了便利,但也让人们躲在它后面,逃避真正的情感接触。比较可惜的是,整段美国之行,我都没有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电影,在回国后的一个月,我才在网上看完了整部电影。
陈冲评价男主角杰昆•菲尼克斯的表演精彩绝伦,而自始至终没有露面只是通过声音演出的女主角斯嘉丽•约翰逊竟然凭借本片获得了罗马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我觉得电影中对于爱和孤独的讨论是很彻骨的,没有人的爱情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每个人陷入爱的时候都一样,左手捧着迷恋和深情,右手却揣着嫉妒和不安。即便是人机恋爱,人类本能的占有欲和不安感也贯穿在整段关系中。
《欲望都市》第二集,讲到一个特殊的群体,叫“模特控”。所谓的“模特控”,就是只喜欢和模特儿或漂亮女人上床的男人,现实中这种男人到处可见。男女之爱是残酷的,它可不是什么慈善事业。所以一个男人如果在你和漂亮女人中选择了后者,从逻辑和理性上是完全说得通的。而真爱是感性战胜理性的过程,可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
蔡康永也说过,把对于上一段恋爱的不满带到下一段恋情是不理智的。对我们来说,每一次遇见一个新的人,就是一次新的开始,也是一次重新建立信任和交往的过程。我更愿意说Jason的女朋友只是还处于爱情之路的探索期,而不是幼稚。后来,我在豆瓣电影《Her》的影评中看到了这段话,觉得写得非常好,但我也没有再特意跟小伙伴们提及。
“沟通,是人最紧迫又最困难的事。除了生存,人解决孤独、恐惧等所有精神层面的问题,都要靠沟通。小的时候,饿了就哭,怕了就喊,青春期,荷尔蒙旺盛,就急于表白说“喜欢”,这些都足够直接,却缺乏技巧。人自以为随着年龄越增长,技巧越纯熟,沟通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可恰恰相反,越是修正表达的精度,越偏离表达的目的;越是熟稔表达的分寸,越会怀疑自己表达的真诚,当然,同时也会怀疑对方的。”
可能Jason女朋友的行为就是印证了这一点:我们在爱中渴望无时无刻跟对方说话,因为这是我们学习和他人如何沟通的方式之一,而我们也在此之中学习对于理性与感性的轻重缓急。失去沟通,变失去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但这个不平衡又正是爱情开始的缘由。大概这就是为何自始至终,都没有人能彻底了解爱的原因吧。
有人说“世上没有美貌敲不开的门”,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但如果有些人开了门之后选择关上,大概便是因为感性战胜了理性、爱战胜了本能、承诺战胜了新鲜感吧。
http://www.douban.com/note/480226016/
结束城堡之旅的当晚,我们住在一个叫莫罗贝(MorroBay)的城市。我们抵达的时候已经天黑,所以只是出去吃了个晚餐,根本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小镇。我们选了一家日料餐厅,因为价格看起来不贵,而且大家都觉得在海边旅行却没有吃过寿司会是一件挺遗憾的事。
大概是这家餐厅只有一个主厨(就是老板)和两个服务生的缘故,上菜的速度极其之慢,这时候Jason看了一下手机,跟我们说他女朋友又在生他的气,因为他之前一整天都没有给过她微信。我们开始讨论这种行为在爱情中是不是属于幼稚的表现,之后就扯到爱情这个话题来。
小伙伴们起哄让我多分享一些经验,因为我在第一本书中“妇女之友”的角色实在是担当得很称职。我说这东西真的很复杂,可能见识过上百个案例也并未能找到什么“真爱公式”,要不然爱情小说或电影早就滞销了。
我前些天看电影的时候,看到了《Her》的预告片,这部片子非常奇妙,是讲述在不远的未来人与人工智能相爱的科幻爱情电影。电影在洛杉矶和上海拍摄,大多数表现未来城市的场景都在上海,因为导演觉得上海数不尽的天桥和摩登大厦很符合未来城市的质感。
导演表示,这是一部探讨“亲密关系”的电影,因人类都渴望亲密关系,但是又对它害怕和抗拒;科技为沟通提供了便利,但也让人们躲在它后面,逃避真正的情感接触。比较可惜的是,整段美国之行,我都没有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电影,在回国后的一个月,我才在网上看完了整部电影。
陈冲评价男主角杰昆•菲尼克斯的表演精彩绝伦,而自始至终没有露面只是通过声音演出的女主角斯嘉丽•约翰逊竟然凭借本片获得了罗马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我觉得电影中对于爱和孤独的讨论是很彻骨的,没有人的爱情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每个人陷入爱的时候都一样,左手捧着迷恋和深情,右手却揣着嫉妒和不安。即便是人机恋爱,人类本能的占有欲和不安感也贯穿在整段关系中。
《欲望都市》第二集,讲到一个特殊的群体,叫“模特控”。所谓的“模特控”,就是只喜欢和模特儿或漂亮女人上床的男人,现实中这种男人到处可见。男女之爱是残酷的,它可不是什么慈善事业。所以一个男人如果在你和漂亮女人中选择了后者,从逻辑和理性上是完全说得通的。而真爱是感性战胜理性的过程,可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
蔡康永也说过,把对于上一段恋爱的不满带到下一段恋情是不理智的。对我们来说,每一次遇见一个新的人,就是一次新的开始,也是一次重新建立信任和交往的过程。我更愿意说Jason的女朋友只是还处于爱情之路的探索期,而不是幼稚。后来,我在豆瓣电影《Her》的影评中看到了这段话,觉得写得非常好,但我也没有再特意跟小伙伴们提及。
“沟通,是人最紧迫又最困难的事。除了生存,人解决孤独、恐惧等所有精神层面的问题,都要靠沟通。小的时候,饿了就哭,怕了就喊,青春期,荷尔蒙旺盛,就急于表白说“喜欢”,这些都足够直接,却缺乏技巧。人自以为随着年龄越增长,技巧越纯熟,沟通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可恰恰相反,越是修正表达的精度,越偏离表达的目的;越是熟稔表达的分寸,越会怀疑自己表达的真诚,当然,同时也会怀疑对方的。”
可能Jason女朋友的行为就是印证了这一点:我们在爱中渴望无时无刻跟对方说话,因为这是我们学习和他人如何沟通的方式之一,而我们也在此之中学习对于理性与感性的轻重缓急。失去沟通,变失去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但这个不平衡又正是爱情开始的缘由。大概这就是为何自始至终,都没有人能彻底了解爱的原因吧。
有人说“世上没有美貌敲不开的门”,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但如果有些人开了门之后选择关上,大概便是因为感性战胜了理性、爱战胜了本能、承诺战胜了新鲜感吧。
http://www.douban.com/note/480226016/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