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海
第一次看到海是在09年4月6日,6年前,是在青岛,那时我还不到20岁。
4月5日乘了一天的火车,晚上到达,四人匆匆住进海军酒店,那是我第一次住四星级的酒店,室友 父亲的朋友竟然还为我们安排了四人间,简直so sweet。
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住过这样带着巨大浴缸的酒店。小旭旭洗澡时不小心踩了漏水的盖子,放水时怎么也拔不起来,大家纷纷以为弄坏了。叫来工作人员,十分无语的按了下去,盖子就弹起来了。那眼神分明在说“瞧这四只土鳖”。
酒店里有卫星电视,可以看韩国的节目,有综艺,也有三级片AV之类的。次仁给我们人工翻译韩国综艺,有模有样,后来才知道她是在瞎编,不过根据万年的经验编的八九不离十就是了。
那时候我还用着心爱的诺基亚5310音乐手机,薄薄的小蓝,还没有前置摄像头。小旭旭帮忙拍了很多床照。后来手机在下半年掉进仙I的厕所里,床照也随之丢失,只记得那时候皮肤很好很白很光滑,也没什么毛孔,不像现在。
6日早上,四人一起吃了酒店的自助餐。除了次仁我们三只土鳖都没吃过,想着要吃回本。室友父亲的朋友安排了司机来接我们,匆匆去了栈桥那边的码头。在海上皇宫那里看到一个姑娘支起了画架子,开始用铅笔画素描。司机叔叔拿来四个记者证给我们挂脖上,专门安排了一辆船,出海了。那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大海,也是四人中唯一一个没见过海的。我兴奋非常。早上出门还特意打扮了一番,穿着我的白色风衣,竖起领子,带着米色的帽子,里面是高中时候的粉色毛衣和黑色牛仔裤,以及黑白花色的围巾,自我感觉极其良好,其实是土鳖文青路线。
船走了很远,海风潮湿黏腻带着腥味。阳光很好很强烈,面向阳光甚至睁不开眼,海面波光粼粼,就像《碧海蓝天》里演得那样。船尾泛起的波浪是白色的,和蓝色的海水,橘红的救生圈相映非常好看。我拍了照片,也随着手机的掉落而丢失,但凭着记忆深刻,13年在台湾花莲,14年在天山天池,又重新拍了类似构图的照片。海上还有海鸥在飞,胖胖的,脸其实不太可爱,体型比我想象中要大。海平线上升起薄雾的地方隐约有一艘军舰。我们的船开近了,发现是一艘真的军舰,so cool。
船缓缓靠岸,卖东西的大叔大婶就靠过来。我买了两个晒干的海星,有十个角,很好看。回到南京后放在宿舍的书架上,后来雨季的时候海星受潮发胀发霉,腥臭非常,没来得及送人就只好扔掉了。我们在沙滩上走来走去,有些热,一个穿粉色衣服的小女孩坐在地上玩沙子,旁边插着五彩色的风车。景致很好我便拍了照,效果出奇的好。大概色彩与构图是与生俱来的感觉,那时候我没有相机,也不懂得如何拍照。美图也不如如今这边在网络上铺天盖地,不值钱。
除了我的三个人都脱了鞋下海。水很凉,我拒绝一起下水玩耍。大家又在沙滩上捡了会儿贝壳,有好多细小的贝壳,手全变得腥臭。后来我们去了旁边的小鱼山公园,公园里有灯塔,灯塔下方的混凝土石块上爬满了绿藻,裸露的钢筋生了锈,是铁锈红,有个大叔在唱美声。有个大平台,我们四人爬上去,见四下无人,便将相机放在前方的石栏上开启录制,四人用手机放音乐,边唱边跳了一段那时很红的《nobody》,后来被小单单剪辑做成了视频,大概还保留在她14寸的老电脑里。那时还不流行宽屏电脑。
转够了玩类了我们往回走,已经是下午。路过那个写生的女孩,原来她画得是水彩,已近完成。画工了得,海上皇宫栩栩如生。那时我心想,要是也能画画,画得这么好该多好。
我们辗转去到美食街,并不是吃饭的时间,饭馆空空荡荡。那时候还不流行大众点评,四人随便找了家火锅店,大吃一顿,浑身都沾染了火锅味。晚上去了家乐福采购食物,有海产品专柜。买了好多鱿鱼丝鱼片干,分量足味道好,回去送了一半给舅爷爷舅奶奶。
晚上回去洗澡,脸上头发里都是海的气息。好不容易弄干了头发,精疲力尽,四人皆沉沉睡去,一夜安眠无梦。
这些就是我第一次看到海的全部记忆了。
4月5日乘了一天的火车,晚上到达,四人匆匆住进海军酒店,那是我第一次住四星级的酒店,室友 父亲的朋友竟然还为我们安排了四人间,简直so sweet。
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住过这样带着巨大浴缸的酒店。小旭旭洗澡时不小心踩了漏水的盖子,放水时怎么也拔不起来,大家纷纷以为弄坏了。叫来工作人员,十分无语的按了下去,盖子就弹起来了。那眼神分明在说“瞧这四只土鳖”。
酒店里有卫星电视,可以看韩国的节目,有综艺,也有三级片AV之类的。次仁给我们人工翻译韩国综艺,有模有样,后来才知道她是在瞎编,不过根据万年的经验编的八九不离十就是了。
那时候我还用着心爱的诺基亚5310音乐手机,薄薄的小蓝,还没有前置摄像头。小旭旭帮忙拍了很多床照。后来手机在下半年掉进仙I的厕所里,床照也随之丢失,只记得那时候皮肤很好很白很光滑,也没什么毛孔,不像现在。
6日早上,四人一起吃了酒店的自助餐。除了次仁我们三只土鳖都没吃过,想着要吃回本。室友父亲的朋友安排了司机来接我们,匆匆去了栈桥那边的码头。在海上皇宫那里看到一个姑娘支起了画架子,开始用铅笔画素描。司机叔叔拿来四个记者证给我们挂脖上,专门安排了一辆船,出海了。那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大海,也是四人中唯一一个没见过海的。我兴奋非常。早上出门还特意打扮了一番,穿着我的白色风衣,竖起领子,带着米色的帽子,里面是高中时候的粉色毛衣和黑色牛仔裤,以及黑白花色的围巾,自我感觉极其良好,其实是土鳖文青路线。
船走了很远,海风潮湿黏腻带着腥味。阳光很好很强烈,面向阳光甚至睁不开眼,海面波光粼粼,就像《碧海蓝天》里演得那样。船尾泛起的波浪是白色的,和蓝色的海水,橘红的救生圈相映非常好看。我拍了照片,也随着手机的掉落而丢失,但凭着记忆深刻,13年在台湾花莲,14年在天山天池,又重新拍了类似构图的照片。海上还有海鸥在飞,胖胖的,脸其实不太可爱,体型比我想象中要大。海平线上升起薄雾的地方隐约有一艘军舰。我们的船开近了,发现是一艘真的军舰,so cool。
船缓缓靠岸,卖东西的大叔大婶就靠过来。我买了两个晒干的海星,有十个角,很好看。回到南京后放在宿舍的书架上,后来雨季的时候海星受潮发胀发霉,腥臭非常,没来得及送人就只好扔掉了。我们在沙滩上走来走去,有些热,一个穿粉色衣服的小女孩坐在地上玩沙子,旁边插着五彩色的风车。景致很好我便拍了照,效果出奇的好。大概色彩与构图是与生俱来的感觉,那时候我没有相机,也不懂得如何拍照。美图也不如如今这边在网络上铺天盖地,不值钱。
除了我的三个人都脱了鞋下海。水很凉,我拒绝一起下水玩耍。大家又在沙滩上捡了会儿贝壳,有好多细小的贝壳,手全变得腥臭。后来我们去了旁边的小鱼山公园,公园里有灯塔,灯塔下方的混凝土石块上爬满了绿藻,裸露的钢筋生了锈,是铁锈红,有个大叔在唱美声。有个大平台,我们四人爬上去,见四下无人,便将相机放在前方的石栏上开启录制,四人用手机放音乐,边唱边跳了一段那时很红的《nobody》,后来被小单单剪辑做成了视频,大概还保留在她14寸的老电脑里。那时还不流行宽屏电脑。
转够了玩类了我们往回走,已经是下午。路过那个写生的女孩,原来她画得是水彩,已近完成。画工了得,海上皇宫栩栩如生。那时我心想,要是也能画画,画得这么好该多好。
我们辗转去到美食街,并不是吃饭的时间,饭馆空空荡荡。那时候还不流行大众点评,四人随便找了家火锅店,大吃一顿,浑身都沾染了火锅味。晚上去了家乐福采购食物,有海产品专柜。买了好多鱿鱼丝鱼片干,分量足味道好,回去送了一半给舅爷爷舅奶奶。
晚上回去洗澡,脸上头发里都是海的气息。好不容易弄干了头发,精疲力尽,四人皆沉沉睡去,一夜安眠无梦。
这些就是我第一次看到海的全部记忆了。
-
青鱼嘴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28 16: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