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身边
看到一则小故事,西方某个国家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题目是“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在报纸上发出了征集答案的征文,成千上万的信函就飞到了报社。报社组织了一个评选委员会,想看看民众中对于幸福、对于谁是最幸福的人有怎样的答案。最后,按照得票的多少,第一名是给自己的孩子洗完澡后怀抱婴儿的妈妈;第二名是给病人治好了病后目送那个病人远去的医生;第三名是,孩子在海滩上自己筑起一个沙堡,夕阳西下的时候,这个孩子看着自己筑起的沙堡时自得其乐的微笑;第四名是给自己的作品划上句号的作家。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调查结果。无论孩子还是妈妈的角色,医生或者作家的身份,幸福都不像我们预想的那般宏大,而是简单纯粹的。仔细想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被幸福包裹着,只是有时浑然不觉而已。生命中确实有“更”这个比较级的存在,更好的自己,更大的舞台,更舒适的生活,更显著的社会地位……有时我们将幸福感混同于目标完成时的成就感,其实它只是幸福感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幸福来自于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小事。幸福并不附丽于比较之上,因此不必刻意用当前的状况和不可预知的将来作对比,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同的。更无须将个人的处境与他人的生活作对比,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的独一无二。以温柔的心境感知当下,不经意间,我们可能就成为了那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渡边淳一曾说,凡事看得过重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心不乏则身不累,放弃征伐世界的态度,搁置臆想出来的纷争,多从寻常巷陌市井生活中寻找快乐,向一棵树学习怎样生长,向果实学习由青转红,向孩子学习仰望天空,向智者学习脚踏实地,将每一个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如此更能换来心灵的暖春。
生活中自有一些奇妙的逻辑,比如认真过好了每一天,明天就不会错,比如给予别人越多,自身得到的也就越多。当我们静下心来与生命的纯真本质进行对谈时,幸福的感觉就会不期而至,在某一个寻常时刻。执拗于暂时的缺失,还是感恩当下的拥有——怎么选择,幸福与否,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禾童)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调查结果。无论孩子还是妈妈的角色,医生或者作家的身份,幸福都不像我们预想的那般宏大,而是简单纯粹的。仔细想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被幸福包裹着,只是有时浑然不觉而已。生命中确实有“更”这个比较级的存在,更好的自己,更大的舞台,更舒适的生活,更显著的社会地位……有时我们将幸福感混同于目标完成时的成就感,其实它只是幸福感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幸福来自于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小事。幸福并不附丽于比较之上,因此不必刻意用当前的状况和不可预知的将来作对比,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同的。更无须将个人的处境与他人的生活作对比,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的独一无二。以温柔的心境感知当下,不经意间,我们可能就成为了那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渡边淳一曾说,凡事看得过重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心不乏则身不累,放弃征伐世界的态度,搁置臆想出来的纷争,多从寻常巷陌市井生活中寻找快乐,向一棵树学习怎样生长,向果实学习由青转红,向孩子学习仰望天空,向智者学习脚踏实地,将每一个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如此更能换来心灵的暖春。
生活中自有一些奇妙的逻辑,比如认真过好了每一天,明天就不会错,比如给予别人越多,自身得到的也就越多。当我们静下心来与生命的纯真本质进行对谈时,幸福的感觉就会不期而至,在某一个寻常时刻。执拗于暂时的缺失,还是感恩当下的拥有——怎么选择,幸福与否,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禾童)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