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国家大剧院/青春版《牡丹亭》]
0. 正月十五,华灯初上,正是急管繁弦,烟景长街,最让人留连的时候,这时看牡丹亭最好不过。
1.用现代声光电让牡丹亭更像牡丹亭,白先勇做的很出色。听说青春版牡丹亭一开始在老舍茶馆演出,为的就是让观众更近距离的观赏,演员的水袖几乎可以甩到前排观众的脸上。如果说那时青春版牡丹亭还只是一次先锋试验,今日的演出便已经是成熟的艺术品了。
2.每一个女孩儿都是杜丽娘。爱睡懒觉,爱逛园子,爱在先生面前装乖巧却又忍不住纵容小春香捉弄先生一番,会在暗地里思春,想象一番与心中良人相遇的场景。
3.春香是牡丹亭中的段子手。这位极具幽默感的姐姐为我解答了长久以来的一个疑惑:关关雎鸠,雎鸠这种鸟的叫声真的是“关关”么?哈,春香姐教给先生:才不是“关关”,是“咕咕”。
4.腐儒老先生很可爱,连绣鞋垫儿都要从孟子里找典故,我竟然有点喜欢这个老头了。
5.柳梦梅的设定竟然是柳宗元的后代,嚯,运城(河东)老乡么。我这有家里带来的煮饼你要吃一个不?(误)
6.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这部戏的尺度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汤显祖他老人家的口味,咬袖子什么的不要太独特。同一部戏里的情色描写,游园惊梦的时候似真似幻,到了道姑身上变成了一番戏谑。想来红楼梦也是类似,看看如今,哎,不说了。我是好孩子我什么都没看过,哼。
7.发现昆曲唱腔和念白都像是江浙一带方言,貌似还听出了入声的影子,待考。
8.昆曲的音乐支撑是名副其实的“丝竹管弦”,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一般人会觉得昆曲比京剧更好听更高雅一些吧。当真好听的紧。
9.字幕是中英对照的,看不懂戏词的时候还得看看英文翻译才懂,惭愧。翻译的大体很好,一些段落甚至有歌剧腔,但是对把春香翻译成“Spring Fragnence”接受无能,你怎么不把丽娘翻译成“Beautiful Lady”呢?!丽娘可以是Liniang春香就不能是Chunxiang么。不过想想白雪公主是“Snow White”,能稍微释然一点点,说不定老外就喜欢这种命名风格。
10.牡丹亭的基本故事情节其实很俗套:穷书生屡试不中进京赶考爱上富家小姐最后金榜题名花好月圆的故事。但牡丹亭超越所有类似故事(包括西厢记)的地方就在杜丽粮娘的那个梦。一切因缘因梦而起,才有书生北上赶考,才有丽娘抑郁而终,才有梅下柳边的丽娘春容,才有柳梦梅千呼万唤,丽娘最终还魂,全部情节像是真实发生过,却又多了一层梦幻色彩。因此汤显祖说“情”让“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有情人不畏生死,但求有缘相见。汤显祖真是个浪漫的老头。
11.忽又想起惊梦中的一句: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高中语文课本里有,当时未觉如何,如今读来甚是感慨。
12.全本牡丹亭共29出,昨天只演了上本,停在第九出《离魂》。我相信一定有观众买了全本的票连看三天,真是太厉害,昨天看了三个小时到最后我已经快看晕过去了,光坐那么久已是极大考验。古人的闲暇时光也许就是在一本本长达10个小时的戏文中度过的,很慢很寂寞,但也令人羡慕。
13.看完牡丹亭这出小梦,期待四月的大梦:越剧红楼梦。红楼一场,终得有个梦。
1.用现代声光电让牡丹亭更像牡丹亭,白先勇做的很出色。听说青春版牡丹亭一开始在老舍茶馆演出,为的就是让观众更近距离的观赏,演员的水袖几乎可以甩到前排观众的脸上。如果说那时青春版牡丹亭还只是一次先锋试验,今日的演出便已经是成熟的艺术品了。
2.每一个女孩儿都是杜丽娘。爱睡懒觉,爱逛园子,爱在先生面前装乖巧却又忍不住纵容小春香捉弄先生一番,会在暗地里思春,想象一番与心中良人相遇的场景。
3.春香是牡丹亭中的段子手。这位极具幽默感的姐姐为我解答了长久以来的一个疑惑:关关雎鸠,雎鸠这种鸟的叫声真的是“关关”么?哈,春香姐教给先生:才不是“关关”,是“咕咕”。
4.腐儒老先生很可爱,连绣鞋垫儿都要从孟子里找典故,我竟然有点喜欢这个老头了。
5.柳梦梅的设定竟然是柳宗元的后代,嚯,运城(河东)老乡么。我这有家里带来的煮饼你要吃一个不?(误)
6.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这部戏的尺度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汤显祖他老人家的口味,咬袖子什么的不要太独特。同一部戏里的情色描写,游园惊梦的时候似真似幻,到了道姑身上变成了一番戏谑。想来红楼梦也是类似,看看如今,哎,不说了。我是好孩子我什么都没看过,哼。
7.发现昆曲唱腔和念白都像是江浙一带方言,貌似还听出了入声的影子,待考。
8.昆曲的音乐支撑是名副其实的“丝竹管弦”,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一般人会觉得昆曲比京剧更好听更高雅一些吧。当真好听的紧。
9.字幕是中英对照的,看不懂戏词的时候还得看看英文翻译才懂,惭愧。翻译的大体很好,一些段落甚至有歌剧腔,但是对把春香翻译成“Spring Fragnence”接受无能,你怎么不把丽娘翻译成“Beautiful Lady”呢?!丽娘可以是Liniang春香就不能是Chunxiang么。不过想想白雪公主是“Snow White”,能稍微释然一点点,说不定老外就喜欢这种命名风格。
10.牡丹亭的基本故事情节其实很俗套:穷书生屡试不中进京赶考爱上富家小姐最后金榜题名花好月圆的故事。但牡丹亭超越所有类似故事(包括西厢记)的地方就在杜丽粮娘的那个梦。一切因缘因梦而起,才有书生北上赶考,才有丽娘抑郁而终,才有梅下柳边的丽娘春容,才有柳梦梅千呼万唤,丽娘最终还魂,全部情节像是真实发生过,却又多了一层梦幻色彩。因此汤显祖说“情”让“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有情人不畏生死,但求有缘相见。汤显祖真是个浪漫的老头。
11.忽又想起惊梦中的一句: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高中语文课本里有,当时未觉如何,如今读来甚是感慨。
12.全本牡丹亭共29出,昨天只演了上本,停在第九出《离魂》。我相信一定有观众买了全本的票连看三天,真是太厉害,昨天看了三个小时到最后我已经快看晕过去了,光坐那么久已是极大考验。古人的闲暇时光也许就是在一本本长达10个小时的戏文中度过的,很慢很寂寞,但也令人羡慕。
13.看完牡丹亭这出小梦,期待四月的大梦:越剧红楼梦。红楼一场,终得有个梦。
-
UniqueSYF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04 21: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