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
查看话题 >狗狗学问大:懂它才能真正和它做朋友
对很多人来说,养狗只是为了排遣寂寞,让生活显得热闹一点。所以狗狗对他们而言,仅仅是宠物,他们或许从来没有想过要花心思去了解这只温顺的毛茸茸的生物。
但朝夕相处久了,这只小生物的各种行为真的不会让人们感到好奇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记得小豆还小时它经常咬我的拖鞋、杂志,还有沙发边等等,破坏力特别强,这起初令我很生气,经常对它一顿海扁,但根本没用!第二天回家,又发现一地卫生纸屑!介尼玛是为什么?!
于是,我开始去网上找答案。就是在这种每天的接触中,渐渐想要更加了解他们,除了会经常上网找资料外,也会留意和狗狗相关的书,什么《狗狗心事》、《狗狗学问大》之类的。
刚刚我说的狗狗为什么幼年破坏力很强,爱咬拖鞋、卫生纸等等,在《狗狗学问大》里面就有很详细的解释。
作者说狗狗在幼年时期有几大特征。首先就是爱玩。成长中的幼犬天生就爱探索环境中的所有事物。在野生环境下,狗是机会主义者,为了生存,必须对世界上所有事物特性累积广泛知识。家犬的生存环境要安全得多,但是远祖行为并未因此丧失。
其次是长牙齿的问题。幼犬4~6 个月大时会开始长恒齿,此一时期会越来越需要咀嚼坚硬物品,协助新牙齿冒出来。市场上销售的软性狗食对此毫无帮助,因此,除非给狗咀嚼适当的坚硬食物,否则它会退而求其次,另觅尚可接受的东西来咬。
第三,成长中的幼犬有一个“前狩猎”阶段,此时它已经大到会对猎物产生兴趣,但捕捉猎物的能力还不够。在此成长期间,充分的营养相当重要,野生环境下成犬会带肉块回巢穴给幼犬吃。因此“较大幼犬期”的特点是大狗(人类饲主)会把东西放在地上给小狗吃。因此小狗把地毯上的拖鞋或门垫上的包裹视为团体中年长成员送的迎新礼物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一点也称不上冥顽不灵。咬这类东西而遭到斥责,对于殷切适应人类“伙伴”的幼犬来说,肯定会感到既困惑又受伤。
这样说,是不是很透彻呢?所以请看了本文的你,以后你家狗狗大概不会再把它一顿乱揍了吧。
《狗狗学问大》的作者是著名的动物学家,《裸猿》三部曲的作者,对动物深有研究,书中他非常细致地解释了狗狗各种行为代表的是什么意思,譬如狗狗为什么摇尾巴、狗的听力有多好、狗会表现出负罪感吗等等,读起来很有意思。
下面我摘取了部分我很感兴趣的,也是一些常见的现象,分享给大家~
狗为什么摇尾巴?
不管是外行人还是专家,都常说只要狗摇尾巴就表示友好,但实则不然。这个错误和坚称猫摇尾巴就表示生气的错误如出一辙。不论是狗还是猫,摇尾巴都只表示一种情绪,那就是心理矛盾的状态。在动物的沟通方式中,所有的尾巴来回摆动几乎都是这个意思。
那么当狗摇着尾巴时,它的心理状态究竟如何?基本上它是既想待下来,又想走开。想离开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害怕。但想留下的欲望就比较复杂了。事实上想留下的原因不只一个,而是好几个,它可能是因为饥饿、表示友善、有敌意,或基于其他理由而想留下。
狗为什么老是在喘气?
狗喘气时会反复湿润自己的大舌头以加速蒸发过程,这是散热机制的关键。狗的体温过高时会比平常喝更多的水,为舌头表面补充液体。如果没有这个机制,许多狗会死于中暑。
为什么狗需要如此强力的喘气机制来调节体温?答案与它们皮肤的结构有关。狗跟我们不一样,只有脚上具备高效率的汗腺。人类可以通过身体大量出汗快速降温,狗则做不到。
狗会表现出自责吗?
“违反规矩”的狗会异常地恭顺服从,那是面对人类饲主怒火的自然反应。狗非常擅长侦测“意图动作”(intentionmovement)——也就是透露出山雨欲来的初始迹象。即将发飙的狗饲主在真正对狗咆哮之前,身体可能会先紧绷起来,而狗有能力看出这样的紧张状态,并据以做出相应的行为。因此,如果狗在被斥责之前就开始俯首贴耳地靠近,那可能只是准确猜到即将发生什么事而已。这种直接反应不能称为自责,单单恐惧就足以解释。
为什么受惊吓的狗会将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之间?
为什么尾巴朝下与害怕、不安全、下属关系、平息怒气以及地位低下的表现有关,而尾巴朝上则是优势及较高地位的表现?答案并不在尾巴本身,而是在尾巴底下的东西。当畏缩的狗垂下尾巴,然后紧紧卷在两只后腿之间时,它有效切断了肛门区域的气味信号。当两只地位高的狗相遇时,它们会得意洋洋地举高尾巴,露出肛门区域以供近距离探查。由于肛门腺带可识别每一只狗的个体气味,因此犬类“夹着尾巴”的动作就等同于惶惶不安的人把脸遮起来。
狗多久吃一餐?
大多数的狗饲主每天喂狗两次,假设其食物有变化且不全是肉,再加上饮水,这样便足以维持狗的健康。野生狗和狼在把草食性猎物的内脏狼吞虎咽下肚时,也吃下了一定量的植物,家犬也有类似的营养需求。但最近出现了喂宠物狗吃全素食物的趋势,这比吃全肉的饮食还糟。狗和人类一样是杂食性动物,同样也需要均衡的饮食。
狗的听力有多好?
狗的低音听力和我们差不多。不过在高音方面,狗比我们优秀。人类年少时听觉的高音上限约为30,000 赫兹,壮年时降为20,000 赫兹,届退休年龄时则只到12,000 赫兹。根据俄罗斯的研究,狗的听力上限为35,000~40,000 赫兹,甚至可高达100,000 赫兹。
这样的听力让狗能够听到对我们而言属于超音波的声音。当狗突然竖起耳朵并开始警戒,可能是听到啮齿目动物或蝙蝠发出的高音尖叫,而那些声音我们完全听不到。家犬之所以演化出如此敏感的听觉,显然与它们祖先的狩猎需求有关,这样的听力可让它们听到老鼠及其他小型猎物的位置和行踪。
狗的视力有多好?
狗的视力很好,但在许多方面与我们大不相同。曾经有许多年的时间,人们相信狗是色盲,活在一个全然黑白的世界里。现在已知事实并非如此,不过色彩对狗而言并不特别重要。就眼睛视网膜上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的比例来说,狗的杆状细胞比人类多出许多。在昏暗光线下,杆状细胞有利于黑白视力,而锥状细胞则用于彩色视力。因此,“杆状细胞丰富”的狗眼睛特别适应主要活动时段集中在黎明和黄昏的日常周期,这样的周期称为“晨昏性节律”(Crepuscular Rhythm),也是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典型模式。人类则属于不寻常的昼行性节律,因此就视力而言,人类不算是典型的哺乳动物。
这一篇是解读狗狗生理和心理的,这其实也是一直为很多人所忽略的,大部分人还是对怎么训狗比较感兴趣。但是,你不了解它,怎么能好好地训练它呢?不过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啦,在这篇之后,等我闲下来了,再分享一篇怎么训狗的~
但朝夕相处久了,这只小生物的各种行为真的不会让人们感到好奇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记得小豆还小时它经常咬我的拖鞋、杂志,还有沙发边等等,破坏力特别强,这起初令我很生气,经常对它一顿海扁,但根本没用!第二天回家,又发现一地卫生纸屑!介尼玛是为什么?!
于是,我开始去网上找答案。就是在这种每天的接触中,渐渐想要更加了解他们,除了会经常上网找资料外,也会留意和狗狗相关的书,什么《狗狗心事》、《狗狗学问大》之类的。
![]() |
家里的萌狗子小豆 |
刚刚我说的狗狗为什么幼年破坏力很强,爱咬拖鞋、卫生纸等等,在《狗狗学问大》里面就有很详细的解释。
![]() |
作者说狗狗在幼年时期有几大特征。首先就是爱玩。成长中的幼犬天生就爱探索环境中的所有事物。在野生环境下,狗是机会主义者,为了生存,必须对世界上所有事物特性累积广泛知识。家犬的生存环境要安全得多,但是远祖行为并未因此丧失。
其次是长牙齿的问题。幼犬4~6 个月大时会开始长恒齿,此一时期会越来越需要咀嚼坚硬物品,协助新牙齿冒出来。市场上销售的软性狗食对此毫无帮助,因此,除非给狗咀嚼适当的坚硬食物,否则它会退而求其次,另觅尚可接受的东西来咬。
第三,成长中的幼犬有一个“前狩猎”阶段,此时它已经大到会对猎物产生兴趣,但捕捉猎物的能力还不够。在此成长期间,充分的营养相当重要,野生环境下成犬会带肉块回巢穴给幼犬吃。因此“较大幼犬期”的特点是大狗(人类饲主)会把东西放在地上给小狗吃。因此小狗把地毯上的拖鞋或门垫上的包裹视为团体中年长成员送的迎新礼物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一点也称不上冥顽不灵。咬这类东西而遭到斥责,对于殷切适应人类“伙伴”的幼犬来说,肯定会感到既困惑又受伤。
这样说,是不是很透彻呢?所以请看了本文的你,以后你家狗狗大概不会再把它一顿乱揍了吧。
《狗狗学问大》的作者是著名的动物学家,《裸猿》三部曲的作者,对动物深有研究,书中他非常细致地解释了狗狗各种行为代表的是什么意思,譬如狗狗为什么摇尾巴、狗的听力有多好、狗会表现出负罪感吗等等,读起来很有意思。
下面我摘取了部分我很感兴趣的,也是一些常见的现象,分享给大家~
狗为什么摇尾巴?
![]() |
不管是外行人还是专家,都常说只要狗摇尾巴就表示友好,但实则不然。这个错误和坚称猫摇尾巴就表示生气的错误如出一辙。不论是狗还是猫,摇尾巴都只表示一种情绪,那就是心理矛盾的状态。在动物的沟通方式中,所有的尾巴来回摆动几乎都是这个意思。
那么当狗摇着尾巴时,它的心理状态究竟如何?基本上它是既想待下来,又想走开。想离开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害怕。但想留下的欲望就比较复杂了。事实上想留下的原因不只一个,而是好几个,它可能是因为饥饿、表示友善、有敌意,或基于其他理由而想留下。
狗为什么老是在喘气?
![]() |
狗喘气时会反复湿润自己的大舌头以加速蒸发过程,这是散热机制的关键。狗的体温过高时会比平常喝更多的水,为舌头表面补充液体。如果没有这个机制,许多狗会死于中暑。
为什么狗需要如此强力的喘气机制来调节体温?答案与它们皮肤的结构有关。狗跟我们不一样,只有脚上具备高效率的汗腺。人类可以通过身体大量出汗快速降温,狗则做不到。
狗会表现出自责吗?
![]() |
“违反规矩”的狗会异常地恭顺服从,那是面对人类饲主怒火的自然反应。狗非常擅长侦测“意图动作”(intentionmovement)——也就是透露出山雨欲来的初始迹象。即将发飙的狗饲主在真正对狗咆哮之前,身体可能会先紧绷起来,而狗有能力看出这样的紧张状态,并据以做出相应的行为。因此,如果狗在被斥责之前就开始俯首贴耳地靠近,那可能只是准确猜到即将发生什么事而已。这种直接反应不能称为自责,单单恐惧就足以解释。
为什么受惊吓的狗会将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之间?
![]() |
为什么尾巴朝下与害怕、不安全、下属关系、平息怒气以及地位低下的表现有关,而尾巴朝上则是优势及较高地位的表现?答案并不在尾巴本身,而是在尾巴底下的东西。当畏缩的狗垂下尾巴,然后紧紧卷在两只后腿之间时,它有效切断了肛门区域的气味信号。当两只地位高的狗相遇时,它们会得意洋洋地举高尾巴,露出肛门区域以供近距离探查。由于肛门腺带可识别每一只狗的个体气味,因此犬类“夹着尾巴”的动作就等同于惶惶不安的人把脸遮起来。
狗多久吃一餐?
![]() |
大多数的狗饲主每天喂狗两次,假设其食物有变化且不全是肉,再加上饮水,这样便足以维持狗的健康。野生狗和狼在把草食性猎物的内脏狼吞虎咽下肚时,也吃下了一定量的植物,家犬也有类似的营养需求。但最近出现了喂宠物狗吃全素食物的趋势,这比吃全肉的饮食还糟。狗和人类一样是杂食性动物,同样也需要均衡的饮食。
狗的听力有多好?
![]() |
狗的低音听力和我们差不多。不过在高音方面,狗比我们优秀。人类年少时听觉的高音上限约为30,000 赫兹,壮年时降为20,000 赫兹,届退休年龄时则只到12,000 赫兹。根据俄罗斯的研究,狗的听力上限为35,000~40,000 赫兹,甚至可高达100,000 赫兹。
这样的听力让狗能够听到对我们而言属于超音波的声音。当狗突然竖起耳朵并开始警戒,可能是听到啮齿目动物或蝙蝠发出的高音尖叫,而那些声音我们完全听不到。家犬之所以演化出如此敏感的听觉,显然与它们祖先的狩猎需求有关,这样的听力可让它们听到老鼠及其他小型猎物的位置和行踪。
狗的视力有多好?
![]() |
狗的视力很好,但在许多方面与我们大不相同。曾经有许多年的时间,人们相信狗是色盲,活在一个全然黑白的世界里。现在已知事实并非如此,不过色彩对狗而言并不特别重要。就眼睛视网膜上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的比例来说,狗的杆状细胞比人类多出许多。在昏暗光线下,杆状细胞有利于黑白视力,而锥状细胞则用于彩色视力。因此,“杆状细胞丰富”的狗眼睛特别适应主要活动时段集中在黎明和黄昏的日常周期,这样的周期称为“晨昏性节律”(Crepuscular Rhythm),也是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典型模式。人类则属于不寻常的昼行性节律,因此就视力而言,人类不算是典型的哺乳动物。
这一篇是解读狗狗生理和心理的,这其实也是一直为很多人所忽略的,大部分人还是对怎么训狗比较感兴趣。但是,你不了解它,怎么能好好地训练它呢?不过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啦,在这篇之后,等我闲下来了,再分享一篇怎么训狗的~
-
西瓜瓜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3-05 1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