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名这事儿
点名这事儿吗,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它不是事,它还真不是一个事,说它不是事吧,有时候还真是一件事,而且还要当做一件大事来抓!
点名这回事大概开始于我们每个人上学的时候,幼儿园算起也不算晚,然后就是小学、初中、高中,然后大学。
点名这事,严格划分可以将“大学”这一阶段作为一个分界线,而且这条分界线泾渭分明同时具有很强的“政治意味色彩”。
幼儿园、小学、初中,然后高中,点名在大学之前的那些时间段里面,大概是点名这事最不被重视的时候了,谁把点名当做一回事啊,大家都知道点名,却不知道何谓逃课,更不知道现在大学校园里面流行的“翘课”一次又作何解释。那时候,点名无非只是沟通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罢了,刚开学,大家都不熟悉,陌生的时候当然就会有隔膜产生,即使是同学,大家都不熟悉当然就不能很好的玩到一起,毕竟玩的前提是你要首先能喊出我的名字吧,而这个时候,点名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老师点名不是为了查看所谓的到课率,而是为了让老师和同学相互熟悉,这样将来玩的时候就不至于太尴尬,而且那时也不存在所谓的逃课现象啊,一个班级有多少人,老师们都很清楚,座位也是很固定的,所以谁没有来,老师一目了然,那时候,老师可以很准确的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而且不需要所谓的点名册,当然,那时的课堂也有提问的,但那不是强制的,是自愿的,于是不用担心,自会有人来举手的,那些当然是学习成绩很好而且爱在老师面前展现自己以期待给老师留下好印象的学生了,这不难理解。即便如此,我一点不讨厌那些爱举手显摆的学生,我反而很感激他们,呵呵,至少因为他们的存在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多了几分热闹!
那个时候的点名很纯洁,我很怀念,尤其是经历了大学的点名之后。
大学的点名可就很政治化了,大学里面有了所谓的“翘课”,与之相对的就是所谓的“课堂点名”。看起来,点名好像是“翘课”的克星,其实不然,考点名提高课堂出勤率的老师断然不是一个很风趣的老师,至少他讲授的课程对学生没有绝对的吸引力,而且这样的老师真的好好反省一下:不要在点名上下所谓的功夫了,在考虑怎样“突击点名”的时候是否可以分点时间在考虑怎样可以自己的讲课水平上。
看看吧,看看吧,在大学里面,最爱点名的老师往往是讲课水平很一般的,而那些不点名的老师的课堂里面却是人山人海的。
那些嗜好点名的老师怎么看怎么像是法西斯,用所谓的“专政”权力和冠冕堂皇的理由为其弱弱的讲课水平辩护和抵赖,同时压制着学生的个性发挥。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你不能做你喜欢的事,而是你被逼着从事着你不喜欢的事情,而当我们坐在不喜欢的课堂上的时候,面对着以“点名”压榨我们时间的老师的时候,无疑我们是很悲哀的一群人!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方枪枪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故乡的野菜
- 下班后 (1人喜欢)
- 中年人的朋友圈死在三十岁前夜 (2人喜欢)
- 情人节就像一盒过期的巧克力 (9人喜欢)
- 致三岁反骨仔的新年家书 (2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