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 大城市的繁华与孤独
纽约, NYC, 四年之前曾经到访一次。那时候的我还是稚气未脱的学生,有着对梦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向往和恐惧。那时候的我生活简单的如同白水一般,图书馆,上课,复习,考试。曾经天马行空的思绪和曾经青涩的记忆。很多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淡漠了,飘远了。然而,幸好,我们还有照片留下的念想,还有对于曾经的感慨。而纽约,对于我而言,就是这样一个念想和感慨。
那是我刚来美国的第一个感恩节,和其他所有的留学生一样,我对于这个全新的世界是充满好奇的。所幸得友与我共享这份新奇,于是,那个感恩节,我们起了大早,踏上了去纽约的旅途。
年轻仿佛总是充满力量的,哪怕是大清早赶飞机,走路走到脚软,可是一样会被眼前新奇的事物吸引而忘记疲惫。纽约,这个繁华的甚至对于我而言是闪着金光的城市就是这样跳跃在我们的眼前。为了节省开支,下了飞机,转了地铁之后,我们住到了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上学的朋友宿舍里。寸土寸金的地方,连房租都是令人咂舌的。好在床够大,屋子够暖,而我们也足够疲惫,一觉睡去, 充满期待的行程正式拉开帷幕。
清早起来,哥大的帅哥导游便带着我和朋友来吃附近的一家branch。第一次尝试branch的我对于这餐充满了好奇。然而如今回头看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鸡蛋,培根,咖啡,面包而已。
饱腹之后就是一天的旅途了。我们跟随哥大的同学来到校园参观。这座坐落于繁华都市的大学校园却是如此的庄严和安宁,仿佛将一切浮躁隔绝开来。学校中央的雕塑张开双手,仿佛要将莘莘学子拥入怀中,也仿佛张开的双手象征着开放的胸怀,纳百川,归于海,接受,融入,奔腾不休。
离开哥大,我和朋友搭着纽约的地铁到了中央车站,那个在绯闻少女中Serena第一次见到Dan的地方。这里的cup cake 很不错,值得一尝。琳琅满目的甜点真的让人想要将每一个都尝一口。
从车站出来,朋友和我直接前往了联合国的总部。这是一个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时时刻刻都在惦念着,让我愿意忍受寒冬和喧嚣,耐住寂寞和孤单。历史,现实,未来,世界的各个角落生活着各式各样的人生,而我们,渺小如沙的每一个个体又将在自己有限的一生里如何让这个世界将我们铭记呢?如果说理想的实现需要苦行僧一般的修行,那么我还有太远的路要走,还有太多的事要做。但求修得禅意,安得住心。
大城市的繁华总是体现在夜里,纵使寒冷以至,可是第五大道的喧嚣却炙热依旧。流淌着的仿佛是金子做的河流,寒风中匆匆而过的人群涌向敞开大门的商场。很多时候我不理解追求名牌的人在买到奢侈品的一刻是否会觉得空虚。我也不能懂得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踩着高跟鞋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姑娘是否会明白那些还在社会低保体系中生存的人们。几条街之外,繁华不再,寒风中躲避这的乞丐仿佛在和这个繁华的城市唱着反调。可是,终究生活不是绝对公平的,没有绝世济贫良药,只是,唯愿在这样的寒冬里,每个人都能够得以饱腹,远离寒冷。
坐地铁回到住处已经是深夜了。城市的繁华仿佛并没有让我感到兴奋不已。长时间的步行,走过的风景仿佛早已留在心里,然而,繁华中的城市仿佛是一名浓妆艳抹的女子,带着些许的酒气走过我的记忆,那身上闪闪的装饰仿佛太过于沉重,让我无所是从。若是你洗尽铅华,或许我会记得那份温暖。
心里带着感恩,感谢在这样的大都市里尚有栖身之所,有这样的一份温暖,一张干净的床铺。沉沉睡去,带着对新一天旅途的期待也带着对于那个小村庄里我的小窝的思念。
第二天的行程是自由女神像。女神像在一个岛上,需要搭小船才能到达。以前总是在电视上才能见到的自由女神,这一次实实在在的就在身边,心里不免激动。
从女神岛回来之后,我们来到了华尔街。一提华尔街这只金牛仿佛是印象中第一个蹦出来的。其实仿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端,华尔街略过喧嚣和拥挤。当时的我没有办法想象到在那一栋栋的写字楼里人们是怎样运筹帷幄执掌乾坤的。
从华尔街穿行而过,冷风在楼与楼之间呼啸。朋友和我耐不住寒冷躲进了一家街角的星巴克。暖暖的咖啡下肚,揉着自己慢慢缓和过来的手,心里说不出是怎样的一番滋味,有庆幸有委屈。其实现在依旧是一个手脚冰冷的人,只是自己慢慢适应着这份冰冷,用一杯杯的热水把自己融化出来,抵御寒冷。
旅行的第三天,我们去了纽约的中央公园和大都会博物馆。中央公园位于纽约市的正中间,仿佛城市中的一块绿洲。我们去的时候已是深秋,公园中有些凋零的景象。
虽是如此,可是公园里也是热闹的。公园里有一块人工冰场,人群的欢呼和笑声此起彼伏。小孩子的欢声笑语充满耳畔。少了城市的喧哗和轰鸣,中央公园仿佛将一切隔绝开来让人得以喘息和平静。
走在园中的路上,体会着秋天的空旷,不得不说其实秋的荒凉有着独特的美感。色彩并不缺乏,而天空也高远和很多。
出了公园的门,就是最有名的富人区--上东区了。在这里,仿佛连见到的狗狗都有种贵气
。 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在美国有一种职业叫做dog walker,专门给人遛狗。回想起来,那些背着书包的年轻人也许正是从事这份职业。
搭地铁到大都会博物馆已是将近下午时分
。可是不巧,那一天博物馆闭馆。所以也只是匆匆拍了一些照片以作纪念。
短暂的停留之后,我们开始返程,返回那个我日夜相伴的小乡村。那里没有大都市的繁华,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然而,在那里有我熟悉的生活,有让我安心的小窝。我们两个年轻的姑娘,拖着行李穿行于大大的城市,感受着不同的氛围。而我,一个路痴属性极强的人,也有幸跟从这位方向感和规划感都极佳的姑娘在感恩节的假期里感受了一些纽约的生活。
那是我刚来美国的第一个感恩节,和其他所有的留学生一样,我对于这个全新的世界是充满好奇的。所幸得友与我共享这份新奇,于是,那个感恩节,我们起了大早,踏上了去纽约的旅途。
年轻仿佛总是充满力量的,哪怕是大清早赶飞机,走路走到脚软,可是一样会被眼前新奇的事物吸引而忘记疲惫。纽约,这个繁华的甚至对于我而言是闪着金光的城市就是这样跳跃在我们的眼前。为了节省开支,下了飞机,转了地铁之后,我们住到了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上学的朋友宿舍里。寸土寸金的地方,连房租都是令人咂舌的。好在床够大,屋子够暖,而我们也足够疲惫,一觉睡去, 充满期待的行程正式拉开帷幕。
清早起来,哥大的帅哥导游便带着我和朋友来吃附近的一家branch。第一次尝试branch的我对于这餐充满了好奇。然而如今回头看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鸡蛋,培根,咖啡,面包而已。
![]() |
饱腹之后就是一天的旅途了。我们跟随哥大的同学来到校园参观。这座坐落于繁华都市的大学校园却是如此的庄严和安宁,仿佛将一切浮躁隔绝开来。学校中央的雕塑张开双手,仿佛要将莘莘学子拥入怀中,也仿佛张开的双手象征着开放的胸怀,纳百川,归于海,接受,融入,奔腾不休。
![]() |
离开哥大,我和朋友搭着纽约的地铁到了中央车站,那个在绯闻少女中Serena第一次见到Dan的地方。这里的cup cake 很不错,值得一尝。琳琅满目的甜点真的让人想要将每一个都尝一口。
![]() |
从车站出来,朋友和我直接前往了联合国的总部。这是一个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时时刻刻都在惦念着,让我愿意忍受寒冬和喧嚣,耐住寂寞和孤单。历史,现实,未来,世界的各个角落生活着各式各样的人生,而我们,渺小如沙的每一个个体又将在自己有限的一生里如何让这个世界将我们铭记呢?如果说理想的实现需要苦行僧一般的修行,那么我还有太远的路要走,还有太多的事要做。但求修得禅意,安得住心。
![]() |
![]() |
大城市的繁华总是体现在夜里,纵使寒冷以至,可是第五大道的喧嚣却炙热依旧。流淌着的仿佛是金子做的河流,寒风中匆匆而过的人群涌向敞开大门的商场。很多时候我不理解追求名牌的人在买到奢侈品的一刻是否会觉得空虚。我也不能懂得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踩着高跟鞋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姑娘是否会明白那些还在社会低保体系中生存的人们。几条街之外,繁华不再,寒风中躲避这的乞丐仿佛在和这个繁华的城市唱着反调。可是,终究生活不是绝对公平的,没有绝世济贫良药,只是,唯愿在这样的寒冬里,每个人都能够得以饱腹,远离寒冷。
![]() |
![]() |
坐地铁回到住处已经是深夜了。城市的繁华仿佛并没有让我感到兴奋不已。长时间的步行,走过的风景仿佛早已留在心里,然而,繁华中的城市仿佛是一名浓妆艳抹的女子,带着些许的酒气走过我的记忆,那身上闪闪的装饰仿佛太过于沉重,让我无所是从。若是你洗尽铅华,或许我会记得那份温暖。
心里带着感恩,感谢在这样的大都市里尚有栖身之所,有这样的一份温暖,一张干净的床铺。沉沉睡去,带着对新一天旅途的期待也带着对于那个小村庄里我的小窝的思念。
第二天的行程是自由女神像。女神像在一个岛上,需要搭小船才能到达。以前总是在电视上才能见到的自由女神,这一次实实在在的就在身边,心里不免激动。
![]() |
从女神岛回来之后,我们来到了华尔街。一提华尔街这只金牛仿佛是印象中第一个蹦出来的。其实仿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端,华尔街略过喧嚣和拥挤。当时的我没有办法想象到在那一栋栋的写字楼里人们是怎样运筹帷幄执掌乾坤的。
![]() |
从华尔街穿行而过,冷风在楼与楼之间呼啸。朋友和我耐不住寒冷躲进了一家街角的星巴克。暖暖的咖啡下肚,揉着自己慢慢缓和过来的手,心里说不出是怎样的一番滋味,有庆幸有委屈。其实现在依旧是一个手脚冰冷的人,只是自己慢慢适应着这份冰冷,用一杯杯的热水把自己融化出来,抵御寒冷。
旅行的第三天,我们去了纽约的中央公园和大都会博物馆。中央公园位于纽约市的正中间,仿佛城市中的一块绿洲。我们去的时候已是深秋,公园中有些凋零的景象。
![]() |
![]() |
虽是如此,可是公园里也是热闹的。公园里有一块人工冰场,人群的欢呼和笑声此起彼伏。小孩子的欢声笑语充满耳畔。少了城市的喧哗和轰鸣,中央公园仿佛将一切隔绝开来让人得以喘息和平静。
走在园中的路上,体会着秋天的空旷,不得不说其实秋的荒凉有着独特的美感。色彩并不缺乏,而天空也高远和很多。
![]() |
出了公园的门,就是最有名的富人区--上东区了。在这里,仿佛连见到的狗狗都有种贵气
![]() |
![]() |
。 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在美国有一种职业叫做dog walker,专门给人遛狗。回想起来,那些背着书包的年轻人也许正是从事这份职业。
搭地铁到大都会博物馆已是将近下午时分
![]() |
。可是不巧,那一天博物馆闭馆。所以也只是匆匆拍了一些照片以作纪念。
短暂的停留之后,我们开始返程,返回那个我日夜相伴的小乡村。那里没有大都市的繁华,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然而,在那里有我熟悉的生活,有让我安心的小窝。我们两个年轻的姑娘,拖着行李穿行于大大的城市,感受着不同的氛围。而我,一个路痴属性极强的人,也有幸跟从这位方向感和规划感都极佳的姑娘在感恩节的假期里感受了一些纽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