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迷茫
因为自己一直想做到的两件事,都没有完成,陷入了迷茫状态。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一直担心的状态是拼命努力得到的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像选学校、选专业、找工作、换岗等等这些有些就是遗憾改不了了,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取决于命运,取决于认知。根据以往的经验,因为认知错误做了错误的选择是最不可原谅的(比如第一个选择造成的余震时不时就来一波儿)。正确的认知一般取决于两个方面,智力和经验,而现在,这两方面明显都不够用了。凡是有智力瓶颈和经验门槛的问题,不是自己反复思考就能得到结果,借助别人的智慧。
像高中想提高自己成绩一样,你得先知道自己想问什么,尝试了哪些方法仍然得不到答案,再去问老师。所以就有了这三个月,放任自己,除了工作就是放任自己胡思乱想,有时放空也不是没有处。每天就是分别窝在家和星巴克里天马行空的想些人生,理想,价值观这些东西。在这段时间里,我先误打误撞刷进了YY娱乐,follow了yy的2015年度盛典,边看边听别人的故事,还刷了百度各个相关贴吧,正好自己follow的人完成了underdog的逆袭,看着他经历的整个过程,自己也想了很多东西。比如对应酬的态度。一直觉得人际交往是浪费我的时间,能躲则躲,能推则推,对我这种自我的人来说不是最容易的嚒?现在觉得是合理存在的一部分,尤其自己真正喜爱和欣赏的人,聚一聚聊一聊不是挺好的嚒,还有那些该参加的应酬,真正参加了,也是受益匪浅。都是取决于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拒绝人际交往。记得有一次珠姐姐电话问我在家吗?我说当然啦,像我这种如果觉得在家呆久了要逛逛就去客厅走一圈儿的人,怎么会不在家?!XD 所以我就想啊,为什么啊,为什么抗拒啊?在继续放任继续逛的时间里,我又疯狂的刷知乎,直到看到这篇帖子(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303670),解决了我的疑问。后来又看了另一篇帖子(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888681),看到最高票的作者提到的心理comfort zone,想起学姐曾经说你太舍不得自己自由和舒适了,忽然就懂了。如果作为一个先天不足后天不良的人来说,没有那么多舒适的生活,如果过分的追求舒适,就没有自己想要的成长。所有成长和所谓的气质都是不断修炼的结果,不把自己扒两层皮哪儿来的蜕变?舒适值和成长值成反比。再后来进入了该做什么的阶段,看到了清华大学周士渊教授的文章--我所养成的168种习惯(http://www.douban.com/group/402725/)后来针对自己的拖延症又看了关于效率、成长,规划管理的书(分别是《小强升职记》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852981/ ;《记事本圆梦计划》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519759/ ;《潜意识的力量》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159343/ ;《搞定》1,2,3; 《记事本成功法》;《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Evernote超级效率笔记》《Evernote100个做笔记的好方法》;《超级整理术》;《超级时间整理术》;《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拖延心理学》…… )还刷了很多小组,其中给我很多启发的是记事本圆梦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402725/)。
逛到现在就差不多了,开始想做总结了。期间骚扰了无数朋友,大朋友小朋友。终于开始收尾了。一切总结都是针对3年前的规划。
等再想清楚些就可以拨打求助电话了。^_^
像高中想提高自己成绩一样,你得先知道自己想问什么,尝试了哪些方法仍然得不到答案,再去问老师。所以就有了这三个月,放任自己,除了工作就是放任自己胡思乱想,有时放空也不是没有处。每天就是分别窝在家和星巴克里天马行空的想些人生,理想,价值观这些东西。在这段时间里,我先误打误撞刷进了YY娱乐,follow了yy的2015年度盛典,边看边听别人的故事,还刷了百度各个相关贴吧,正好自己follow的人完成了underdog的逆袭,看着他经历的整个过程,自己也想了很多东西。比如对应酬的态度。一直觉得人际交往是浪费我的时间,能躲则躲,能推则推,对我这种自我的人来说不是最容易的嚒?现在觉得是合理存在的一部分,尤其自己真正喜爱和欣赏的人,聚一聚聊一聊不是挺好的嚒,还有那些该参加的应酬,真正参加了,也是受益匪浅。都是取决于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拒绝人际交往。记得有一次珠姐姐电话问我在家吗?我说当然啦,像我这种如果觉得在家呆久了要逛逛就去客厅走一圈儿的人,怎么会不在家?!XD 所以我就想啊,为什么啊,为什么抗拒啊?在继续放任继续逛的时间里,我又疯狂的刷知乎,直到看到这篇帖子(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303670),解决了我的疑问。后来又看了另一篇帖子(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888681),看到最高票的作者提到的心理comfort zone,想起学姐曾经说你太舍不得自己自由和舒适了,忽然就懂了。如果作为一个先天不足后天不良的人来说,没有那么多舒适的生活,如果过分的追求舒适,就没有自己想要的成长。所有成长和所谓的气质都是不断修炼的结果,不把自己扒两层皮哪儿来的蜕变?舒适值和成长值成反比。再后来进入了该做什么的阶段,看到了清华大学周士渊教授的文章--我所养成的168种习惯(http://www.douban.com/group/402725/)后来针对自己的拖延症又看了关于效率、成长,规划管理的书(分别是《小强升职记》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852981/ ;《记事本圆梦计划》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519759/ ;《潜意识的力量》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159343/ ;《搞定》1,2,3; 《记事本成功法》;《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Evernote超级效率笔记》《Evernote100个做笔记的好方法》;《超级整理术》;《超级时间整理术》;《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拖延心理学》…… )还刷了很多小组,其中给我很多启发的是记事本圆梦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402725/)。
逛到现在就差不多了,开始想做总结了。期间骚扰了无数朋友,大朋友小朋友。终于开始收尾了。一切总结都是针对3年前的规划。
等再想清楚些就可以拨打求助电话了。^_^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