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波兰斯基:电影大师的黑色救赎
腾讯娱乐电影频道约稿
一位举世公认的电影大师,一名在逃了30年的通缉犯,一个身处异国他乡拘留所的囚犯导演,引渡回美国的话,他将面临牢狱之灾,一个已经年届七旬的老人,他能否经受得住这一切?多年来缠绕着他的丑闻阴影,难道就要在这一年划上句点?让我从原点来回顾这位大师的过往,看看他是怎样成就这大半生的辉煌与黑暗。
一、 集中营里残存的小生命
1933年8月18日,罗曼•波兰斯基出生于巴黎的一栋老公寓里,波兰斯基的爸爸是犹太人,母亲有一半的犹太血统,他们一家是波兰国籍,这也是波兰斯基名字的由来。波兰斯基一家本来在巴黎过着小康式生活,但随着欧洲战争乌云密布,希特勒“排犹”情绪高涨,这些都影响了波兰斯基一家的生活,所以他们在1936年举家搬回了祖国。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电袭击波兰,面对德国58个整编虎狼之师的大举压境,还有2800辆坦克的震撼开路,波兰很快就宣告投降,而波兰斯基和数百万犹太人一起被投入了人间炼狱——集中营。关于集中营的生活和自己的二战岁月,波兰斯基一直都讳莫如深。1945年,二战结束了,罗曼和爸爸得以幸存,但是罗曼的母亲却永远地将生命留在了集中营里,二战对于罗曼•波兰斯基来说,是心中始终无法挥散的伤痛,童年的阴影让他成年之后都与黑色为伍,这也是他众多黑色经典的心灵出处。
进入50年代,罗曼•波兰斯基的中学时代在学习上毫无建树,但是他出众的绘画和表演天赋令人赞赏,他也曾被一家美术学校录取,但因为过于叛逆而很快就被劝退。终日无所事事的罗曼•波兰斯基百无聊赖地去报考了一个剧组的演员工作,没想到居然被导演录取了,一部名为《三个故事》(1953)的电影成为罗曼•波兰斯基的电影起点。1955年,罗曼•波兰斯基参演了安杰拉•瓦伊达执导的电影《一代人》,瓦伊达是日后被称为波兰电影之父的导演,他给予了波兰斯基很多启发,也让波兰斯基把电影确定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
经过不懈的努力,罗曼•波兰斯基得以进入波兰国家电影学院就读,至此他才正式踏上了电影之路,也得到了成为一名导演的资格。1960年波兰斯基从学校毕业以后,在电影厂拍摄了《杀人者》、《笑颜》、《灯》等多部剧情短片,这些作品还参加了几个欧洲电影节,让他在欧洲影坛赢得不小的赞誉之声。1962年,罗曼•波兰斯基拍摄完成了《水中刀》,这部探讨人性、婚姻和爱情的电影,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罗曼•波兰斯基对于生活的态度,影片中郁郁寡欢并且失去妻子真爱的中年男人,几乎可以看作是波兰斯基本人的真实写照,他的第一任妻子在影片公映之后离他而去。《水中刀》成为罗曼•波兰斯基第一部享誉世界的作品,但也成为他20世纪在波兰完成的最后一部影片,在这部影片之后,波兰斯基旋即离开了祖国波兰,在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新的电影生涯。
二、 噩梦般的恐怖电影
离开波兰之后,罗曼•波兰斯基先是去了英国,之后又在法国、美国、意大利、荷兰等国驻留,他一边旅行一边工作,虽然有点居无定所的意思,但周游列国的经历让他的电影灵感源源不断,但这些电影几乎都脱离不开血腥与黑色的主题。在60年代他先后拍摄了《冷血惊魂》(1965)、《荒岛惊魂》(1966)、《天师捉妖》(1966)等恐怖和惊悚电影,这些作品的反响都很好,但也有不少评论家认为,罗曼•波兰斯基一味地去拍摄这些探索黑暗心理的惊悚电影,对他本人日后的电影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公映于1966年的《天师捉妖》是罗曼•波兰斯基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影片讲述了一个捉鬼大师和吸血鬼德拉库拉伯爵的斗争生涯,影片的恐怖氛围把握得非常到位,罗曼•波兰斯基完全显现了自己对于电影超凡才华。波兰斯基独特魅力让该片的女主角莎朗•塔特对他倾心不已,两人在影片完成后喜结连理,虽然这段姻缘让波兰斯基的心情好到了极点,但之后的事件几乎让他彻底崩溃。在《天师捉妖》大功告成之后,罗曼•波兰斯基也顺利接到了好莱坞派拉蒙电影公司的邀请,他接受了执导《罗斯玛丽的婴儿》的任务,这是他的第一部美国电影,这是一部描写撒旦的超现实恐怖电影,也是罗曼•波兰斯基的一个噩梦的开始。
《罗斯玛丽的婴儿》于1968年全美公映,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是上佳的表现,但影片描述的撒旦之子令很多观众感到不安。对此,罗曼•波兰斯基并未在意,派拉蒙公司因为票房告捷而给了他丰厚的报酬,并且又和他签订了多部电影的合约,这几乎可以说是罗曼•波兰斯基踌躇满志的时期了。只可惜,噩梦该来终究还是来了。1969年8月9日,好莱坞比弗利山发生命案,罗曼•波兰斯基的别墅里被发现了5具尸体,罗曼的妻子全身有102处刀伤,命案现场的恐怖场面令人颤栗,罗曼•波兰斯基在一起经历了丧失至亲的悲痛之中,他的性格也为之大变。
经过4个多月的侦查,警方抓住了命案的元凶,但罗曼•波兰斯基的伤痛是无法弥补的,他的人生终究要迎来剧变。在经历了丧妻之痛以后,罗曼•波兰斯基所拍摄的电影呈现出了更加黑色的面容,但这些的质量和艺术水平,竟然要远远超过他之前的作品,可能了无牵挂的罗曼已经将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电影。此阶段他相继拍了悲剧色彩浓烈的《麦克白》(1971)、《唐人街》(1974)、《怪房客》(1976)等电影作品,其中的《唐人街》被视为波兰斯基电影作品的又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
《唐人街》这部美国电影呈现出一种令人压抑的黑暗色彩,影片中杰克•尼克尔森饰演的私人侦探由于一宗普通婚姻案件而陷入一个漩涡之中,最终通过剥茧抽丝般的调查之后,才发现隐藏了某个大财团背后的可怕秘密。这部电影始终贯穿着波兰斯基一贯的阴冷和黑暗的风格,每一个段落都会让观众意想不到,真可谓是“处处有惊喜,篇篇有佳句”。《唐人街》的剧本堪称是美国70年代教科书级别的经典,该片于1975年夺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这部电影也成为波兰斯基中期创作生涯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三、 回望痛不欲生的岁月
失去爱妻之后,波兰斯基整个人仿佛都坠入了黑暗空间之中,越发痛苦的他终究还是犯下了不可弥补的错误。1977年,罗曼•波兰斯基在好友杰克•尼克尔森的家中猥亵了一名13岁的少女模特,他的噩梦人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颠沛流离,他未等到判决书的下达就逃到了法国巴黎,之后又辗转在欧洲各国开始他新的电影生涯。很显然,欧洲的人民似乎原谅了他的罪行,或许是他人生的前半段始终被痛苦笼罩着吧,他犯下这样的错误多少有外界刺激的因素。
1979年,罗曼•波兰斯基耗费一年多的时间和1200万美元的巨额资金,完成了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苔丝》,影片由娜塔莎•金斯基主演,这部电影出现了些许温情,或许是波兰斯基因为侵犯事件的忏悔,他在这部电影的手法处理上柔和了许多,影片不在贯穿着黑暗阴冷的情绪,虽然电影的主题还是悲痛的,但人们还是在影片中感受到了美的气息,无论是演员表演,还是镜头的摄影,波兰斯基精湛的执导能力让全片得到了艺术升华。该片在欧洲获奖无数,在奥斯卡上还赢得了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这三个奖项。
1986年,波兰斯基完成了他筹备多年的冒险喜剧电影《海盗》,这部电影耗资高达4000万美金,在当时是罕有的高额投资,但由于影片中许多超前的表现手法,已经故事情节独特构思,导致当时的观众纷纷表示无法看懂这部所谓的商业大片,结果导致了影片票房大败,这部作品证明了波兰斯基绝对不适合导演喜剧片。1988年波兰斯基完成的惊悚片《亡命夜巴黎》给他挽回了一些声誉,影片以一对夫妇无意中陷入一场国际恐怖行动为切入点,带出了一个希区柯克式的悬疑惊悚故事,颇有点《西北偏北》的故事风范。《亡命夜巴黎》有哈里森•福特主演,这是他与波兰斯基唯一一次的银幕合作,电影按照预期的那样获得了票房成功。
1992年,波兰斯基完成了英国情色电影《苦月亮》,电影描述了一对夫妇进入七年之痒的故事,影片着重突出了黑暗阴郁的情色风格,是一部彰显罗曼•波兰斯基一贯黑色电影手法的作品,该片推出后便大获好评,人们认为那个已经迷失的波兰斯基又回来了,他的黑色电影才是影迷们的至爱。在《苦月亮》大获好评之后,罗曼•波兰斯基又接连拍摄了《死亡与少女》(1994)、《第九道门》(1999)等作品,但这些作品又遭遇了不小的恶评,这让波兰斯基一度陷入了电影创作的危机之中。
进入新世纪以后,波兰斯基开始着手筹拍斯皮尔曼的自传体小说《钢琴家》,这部耗资数千万美金的作品于2002年在戛纳参赛并首映,影片最终在当年获得了金棕榈大奖,该片成就了罗曼•波兰斯基电影生涯的巅峰,这部回忆波兰纳粹集中营的电影,虽然并没有牵扯了波兰斯基的个人生活,但同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波兰斯基曾经有过刻骨铭心的回忆,拍摄这部电影,几乎让他心力交瘁。影片完成后在世界各国满载着盛誉而归,评论界激赞这部影片为当世不可多得的经典,《钢琴家》也于2003年多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但此时仍旧在被通缉的波兰斯基不能到奥斯卡现场领奖,之后由老友哈里森•福特带着奥斯卡小金人去到法国颁发给了他。
2005年,罗曼•波兰斯基完成了《雾都孤儿》,影片改编自狄更斯的同名原著小说,波兰斯基拍摄本片的初衷是要给小孩子们拍一部电影,因为他的绝大多数电影让儿童们无法欣赏,过多的黑色电影主题也让他自己感到了不安。虽然《雾都孤儿》没有获得多少成功和赞誉,但精良的制作依旧让这部影片维系了大师一直以来的高水准。在《雾都孤儿》以后,波兰斯基就选择了休养生息,他在此之后一直没有剧情场面问世。
2009年的9月26日注定将成为罗曼•波兰斯基永久的记忆,在这一天,他刚刚进入苏黎世机场即被瑞士警方抓获,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接受苏黎世电影节给他颁发的终生成就奖,但没想到却在瑞士身陷囹圄。波兰斯基从瑞士引渡到美国的程序已经启动,该程序前后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截止本文发稿前,波兰斯基仍旧在瑞士的拘留所中等待结果,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终于要面临对于自己罪恶的惩罚。
崔汀/文
罗曼•波兰斯基主要作品年表:
《每人一部电影》(2007)
《雾都孤儿》(2005)
《钢琴家》(2002)
《第九道门》(1999)
《死亡与少女》(1994)
《苦月亮》(1992)
《亡命夜巴黎》(1988)
《苔丝》(1979)
《怪房客》(1976)
《唐人街》(1974)
《麦克白》(1971)
《罗斯玛丽的婴儿》(1968)
《天使捉妖》(1967)
《水中刀》(1962)
一位举世公认的电影大师,一名在逃了30年的通缉犯,一个身处异国他乡拘留所的囚犯导演,引渡回美国的话,他将面临牢狱之灾,一个已经年届七旬的老人,他能否经受得住这一切?多年来缠绕着他的丑闻阴影,难道就要在这一年划上句点?让我从原点来回顾这位大师的过往,看看他是怎样成就这大半生的辉煌与黑暗。
一、 集中营里残存的小生命
1933年8月18日,罗曼•波兰斯基出生于巴黎的一栋老公寓里,波兰斯基的爸爸是犹太人,母亲有一半的犹太血统,他们一家是波兰国籍,这也是波兰斯基名字的由来。波兰斯基一家本来在巴黎过着小康式生活,但随着欧洲战争乌云密布,希特勒“排犹”情绪高涨,这些都影响了波兰斯基一家的生活,所以他们在1936年举家搬回了祖国。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电袭击波兰,面对德国58个整编虎狼之师的大举压境,还有2800辆坦克的震撼开路,波兰很快就宣告投降,而波兰斯基和数百万犹太人一起被投入了人间炼狱——集中营。关于集中营的生活和自己的二战岁月,波兰斯基一直都讳莫如深。1945年,二战结束了,罗曼和爸爸得以幸存,但是罗曼的母亲却永远地将生命留在了集中营里,二战对于罗曼•波兰斯基来说,是心中始终无法挥散的伤痛,童年的阴影让他成年之后都与黑色为伍,这也是他众多黑色经典的心灵出处。
进入50年代,罗曼•波兰斯基的中学时代在学习上毫无建树,但是他出众的绘画和表演天赋令人赞赏,他也曾被一家美术学校录取,但因为过于叛逆而很快就被劝退。终日无所事事的罗曼•波兰斯基百无聊赖地去报考了一个剧组的演员工作,没想到居然被导演录取了,一部名为《三个故事》(1953)的电影成为罗曼•波兰斯基的电影起点。1955年,罗曼•波兰斯基参演了安杰拉•瓦伊达执导的电影《一代人》,瓦伊达是日后被称为波兰电影之父的导演,他给予了波兰斯基很多启发,也让波兰斯基把电影确定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
经过不懈的努力,罗曼•波兰斯基得以进入波兰国家电影学院就读,至此他才正式踏上了电影之路,也得到了成为一名导演的资格。1960年波兰斯基从学校毕业以后,在电影厂拍摄了《杀人者》、《笑颜》、《灯》等多部剧情短片,这些作品还参加了几个欧洲电影节,让他在欧洲影坛赢得不小的赞誉之声。1962年,罗曼•波兰斯基拍摄完成了《水中刀》,这部探讨人性、婚姻和爱情的电影,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罗曼•波兰斯基对于生活的态度,影片中郁郁寡欢并且失去妻子真爱的中年男人,几乎可以看作是波兰斯基本人的真实写照,他的第一任妻子在影片公映之后离他而去。《水中刀》成为罗曼•波兰斯基第一部享誉世界的作品,但也成为他20世纪在波兰完成的最后一部影片,在这部影片之后,波兰斯基旋即离开了祖国波兰,在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新的电影生涯。
二、 噩梦般的恐怖电影
离开波兰之后,罗曼•波兰斯基先是去了英国,之后又在法国、美国、意大利、荷兰等国驻留,他一边旅行一边工作,虽然有点居无定所的意思,但周游列国的经历让他的电影灵感源源不断,但这些电影几乎都脱离不开血腥与黑色的主题。在60年代他先后拍摄了《冷血惊魂》(1965)、《荒岛惊魂》(1966)、《天师捉妖》(1966)等恐怖和惊悚电影,这些作品的反响都很好,但也有不少评论家认为,罗曼•波兰斯基一味地去拍摄这些探索黑暗心理的惊悚电影,对他本人日后的电影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公映于1966年的《天师捉妖》是罗曼•波兰斯基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影片讲述了一个捉鬼大师和吸血鬼德拉库拉伯爵的斗争生涯,影片的恐怖氛围把握得非常到位,罗曼•波兰斯基完全显现了自己对于电影超凡才华。波兰斯基独特魅力让该片的女主角莎朗•塔特对他倾心不已,两人在影片完成后喜结连理,虽然这段姻缘让波兰斯基的心情好到了极点,但之后的事件几乎让他彻底崩溃。在《天师捉妖》大功告成之后,罗曼•波兰斯基也顺利接到了好莱坞派拉蒙电影公司的邀请,他接受了执导《罗斯玛丽的婴儿》的任务,这是他的第一部美国电影,这是一部描写撒旦的超现实恐怖电影,也是罗曼•波兰斯基的一个噩梦的开始。
《罗斯玛丽的婴儿》于1968年全美公映,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是上佳的表现,但影片描述的撒旦之子令很多观众感到不安。对此,罗曼•波兰斯基并未在意,派拉蒙公司因为票房告捷而给了他丰厚的报酬,并且又和他签订了多部电影的合约,这几乎可以说是罗曼•波兰斯基踌躇满志的时期了。只可惜,噩梦该来终究还是来了。1969年8月9日,好莱坞比弗利山发生命案,罗曼•波兰斯基的别墅里被发现了5具尸体,罗曼的妻子全身有102处刀伤,命案现场的恐怖场面令人颤栗,罗曼•波兰斯基在一起经历了丧失至亲的悲痛之中,他的性格也为之大变。
经过4个多月的侦查,警方抓住了命案的元凶,但罗曼•波兰斯基的伤痛是无法弥补的,他的人生终究要迎来剧变。在经历了丧妻之痛以后,罗曼•波兰斯基所拍摄的电影呈现出了更加黑色的面容,但这些的质量和艺术水平,竟然要远远超过他之前的作品,可能了无牵挂的罗曼已经将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电影。此阶段他相继拍了悲剧色彩浓烈的《麦克白》(1971)、《唐人街》(1974)、《怪房客》(1976)等电影作品,其中的《唐人街》被视为波兰斯基电影作品的又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
《唐人街》这部美国电影呈现出一种令人压抑的黑暗色彩,影片中杰克•尼克尔森饰演的私人侦探由于一宗普通婚姻案件而陷入一个漩涡之中,最终通过剥茧抽丝般的调查之后,才发现隐藏了某个大财团背后的可怕秘密。这部电影始终贯穿着波兰斯基一贯的阴冷和黑暗的风格,每一个段落都会让观众意想不到,真可谓是“处处有惊喜,篇篇有佳句”。《唐人街》的剧本堪称是美国70年代教科书级别的经典,该片于1975年夺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这部电影也成为波兰斯基中期创作生涯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三、 回望痛不欲生的岁月
失去爱妻之后,波兰斯基整个人仿佛都坠入了黑暗空间之中,越发痛苦的他终究还是犯下了不可弥补的错误。1977年,罗曼•波兰斯基在好友杰克•尼克尔森的家中猥亵了一名13岁的少女模特,他的噩梦人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颠沛流离,他未等到判决书的下达就逃到了法国巴黎,之后又辗转在欧洲各国开始他新的电影生涯。很显然,欧洲的人民似乎原谅了他的罪行,或许是他人生的前半段始终被痛苦笼罩着吧,他犯下这样的错误多少有外界刺激的因素。
1979年,罗曼•波兰斯基耗费一年多的时间和1200万美元的巨额资金,完成了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苔丝》,影片由娜塔莎•金斯基主演,这部电影出现了些许温情,或许是波兰斯基因为侵犯事件的忏悔,他在这部电影的手法处理上柔和了许多,影片不在贯穿着黑暗阴冷的情绪,虽然电影的主题还是悲痛的,但人们还是在影片中感受到了美的气息,无论是演员表演,还是镜头的摄影,波兰斯基精湛的执导能力让全片得到了艺术升华。该片在欧洲获奖无数,在奥斯卡上还赢得了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这三个奖项。
1986年,波兰斯基完成了他筹备多年的冒险喜剧电影《海盗》,这部电影耗资高达4000万美金,在当时是罕有的高额投资,但由于影片中许多超前的表现手法,已经故事情节独特构思,导致当时的观众纷纷表示无法看懂这部所谓的商业大片,结果导致了影片票房大败,这部作品证明了波兰斯基绝对不适合导演喜剧片。1988年波兰斯基完成的惊悚片《亡命夜巴黎》给他挽回了一些声誉,影片以一对夫妇无意中陷入一场国际恐怖行动为切入点,带出了一个希区柯克式的悬疑惊悚故事,颇有点《西北偏北》的故事风范。《亡命夜巴黎》有哈里森•福特主演,这是他与波兰斯基唯一一次的银幕合作,电影按照预期的那样获得了票房成功。
1992年,波兰斯基完成了英国情色电影《苦月亮》,电影描述了一对夫妇进入七年之痒的故事,影片着重突出了黑暗阴郁的情色风格,是一部彰显罗曼•波兰斯基一贯黑色电影手法的作品,该片推出后便大获好评,人们认为那个已经迷失的波兰斯基又回来了,他的黑色电影才是影迷们的至爱。在《苦月亮》大获好评之后,罗曼•波兰斯基又接连拍摄了《死亡与少女》(1994)、《第九道门》(1999)等作品,但这些作品又遭遇了不小的恶评,这让波兰斯基一度陷入了电影创作的危机之中。
进入新世纪以后,波兰斯基开始着手筹拍斯皮尔曼的自传体小说《钢琴家》,这部耗资数千万美金的作品于2002年在戛纳参赛并首映,影片最终在当年获得了金棕榈大奖,该片成就了罗曼•波兰斯基电影生涯的巅峰,这部回忆波兰纳粹集中营的电影,虽然并没有牵扯了波兰斯基的个人生活,但同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波兰斯基曾经有过刻骨铭心的回忆,拍摄这部电影,几乎让他心力交瘁。影片完成后在世界各国满载着盛誉而归,评论界激赞这部影片为当世不可多得的经典,《钢琴家》也于2003年多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但此时仍旧在被通缉的波兰斯基不能到奥斯卡现场领奖,之后由老友哈里森•福特带着奥斯卡小金人去到法国颁发给了他。
2005年,罗曼•波兰斯基完成了《雾都孤儿》,影片改编自狄更斯的同名原著小说,波兰斯基拍摄本片的初衷是要给小孩子们拍一部电影,因为他的绝大多数电影让儿童们无法欣赏,过多的黑色电影主题也让他自己感到了不安。虽然《雾都孤儿》没有获得多少成功和赞誉,但精良的制作依旧让这部影片维系了大师一直以来的高水准。在《雾都孤儿》以后,波兰斯基就选择了休养生息,他在此之后一直没有剧情场面问世。
2009年的9月26日注定将成为罗曼•波兰斯基永久的记忆,在这一天,他刚刚进入苏黎世机场即被瑞士警方抓获,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接受苏黎世电影节给他颁发的终生成就奖,但没想到却在瑞士身陷囹圄。波兰斯基从瑞士引渡到美国的程序已经启动,该程序前后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截止本文发稿前,波兰斯基仍旧在瑞士的拘留所中等待结果,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终于要面临对于自己罪恶的惩罚。
崔汀/文
罗曼•波兰斯基主要作品年表:
《每人一部电影》(2007)
《雾都孤儿》(2005)
《钢琴家》(2002)
《第九道门》(1999)
《死亡与少女》(1994)
《苦月亮》(1992)
《亡命夜巴黎》(1988)
《苔丝》(1979)
《怪房客》(1976)
《唐人街》(1974)
《麦克白》(1971)
《罗斯玛丽的婴儿》(1968)
《天使捉妖》(1967)
《水中刀》(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