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晃的小思考01——马云是剥削者吗(2.10)
寒假练车,时间较少,车上无聊在手机上面写点东西,快开学了,一起整理上来。
最近和别人讨论过马云电商模式,听到了一些教材派以前听不到的观点,一番思考,很有趣。
对方的说法是,马云在制造电商泡沫,大量中间商的利润空间被压榨,最后导致大量失业,中国经济崩溃。(而且还有很多假货)初听感觉有点道理,这几天在车上细想觉得不对劲。
非常不赞成这种观点,网络的存在使人可以足不出户浏览天下商品,规模化的快递又打破了地域障碍。在互联网时代买与卖的博弈中,客户无疑占了上风,这种情况下,那些想要在竞争中胜出的企业,就必须采取产品差异化或者压低成本和价格。
我认为,在这场商业模式不断颠覆的浪潮中,广大的生产者不是被剥削者,新模式的开创者也不是残酷的剥削者。的确很多小商家倒闭,的确马云靠电商成为了首富。但是,这部分利润相比中国无数消费者在这一过程中获取的便利无疑是沧海一粟。更何况,马云并不是导致生产者们被剥削的主谋,小商家的倒闭也不是淘宝的恶意挤兑,真正的推动者,恰恰是被他们奉为上帝的客户啊。在这场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的竞争中,显然,传统企业输了,让他们输的,不是卑劣手段的行政干预,而是他们的消费者。
难以想象,电商互联网模式到底节省了多少中间成本,如果没有电商,多少优质的产品会囿于地域限制而无法畅销全国。淘宝存在假货,但与其说淘宝是卖假货的,不如说,当前中国的监管力度过低的环境恰恰为假货流行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的淘宝也恰恰成为了卖假货人最好的去处。只要商人们内心没有坚固的底线,假货就一定存在,这一点从工业革命时代就已经证明过了。简而言之,这不是平台的恶,而是人的恶。
利益是创新的副产品,每一个勇敢的颠覆者都应该获取相应的奖励,这被视为他们向传统说不的补偿。每一位新的颠覆者在创业初期均经历过难以想象的艰难,风险与利益往往是同向变动的,试图打破传统的枷锁,重构利益格局,这本身就要面临各方的挑战。
时代精神鼓励创新,时代的形势让不知变通的人无法生存。诚然,每一个庞大的企业,每一个成功的颠覆者背后都是无数因他而死掉的更小的更传统的企业。我也承认,正是这些小的企业支撑起一个国家的经济王国。但不能为了保护传统的根基而放弃对未来的探索。寻其原因,所有中间商死掉的原因是创新太慢(房价高企不容忽视),所有被挤死的生产者因为无法适应新的变化,那些活下来的中间商探索新的增值手段,那些活下来的生产者利用这一平台开展新型的贸易方式扩大销量。
这样,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市场形成,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都在这一变化中获益,有什么不好呢。
子话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印出来的):你指望所有的人都进入小康社会吗?
个人想法:不现实,平均主义不可能,一个人达到小康也不是有了资源就可以的,人的因素不可忽略。
最近和别人讨论过马云电商模式,听到了一些教材派以前听不到的观点,一番思考,很有趣。
对方的说法是,马云在制造电商泡沫,大量中间商的利润空间被压榨,最后导致大量失业,中国经济崩溃。(而且还有很多假货)初听感觉有点道理,这几天在车上细想觉得不对劲。
非常不赞成这种观点,网络的存在使人可以足不出户浏览天下商品,规模化的快递又打破了地域障碍。在互联网时代买与卖的博弈中,客户无疑占了上风,这种情况下,那些想要在竞争中胜出的企业,就必须采取产品差异化或者压低成本和价格。
我认为,在这场商业模式不断颠覆的浪潮中,广大的生产者不是被剥削者,新模式的开创者也不是残酷的剥削者。的确很多小商家倒闭,的确马云靠电商成为了首富。但是,这部分利润相比中国无数消费者在这一过程中获取的便利无疑是沧海一粟。更何况,马云并不是导致生产者们被剥削的主谋,小商家的倒闭也不是淘宝的恶意挤兑,真正的推动者,恰恰是被他们奉为上帝的客户啊。在这场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的竞争中,显然,传统企业输了,让他们输的,不是卑劣手段的行政干预,而是他们的消费者。
难以想象,电商互联网模式到底节省了多少中间成本,如果没有电商,多少优质的产品会囿于地域限制而无法畅销全国。淘宝存在假货,但与其说淘宝是卖假货的,不如说,当前中国的监管力度过低的环境恰恰为假货流行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的淘宝也恰恰成为了卖假货人最好的去处。只要商人们内心没有坚固的底线,假货就一定存在,这一点从工业革命时代就已经证明过了。简而言之,这不是平台的恶,而是人的恶。
利益是创新的副产品,每一个勇敢的颠覆者都应该获取相应的奖励,这被视为他们向传统说不的补偿。每一位新的颠覆者在创业初期均经历过难以想象的艰难,风险与利益往往是同向变动的,试图打破传统的枷锁,重构利益格局,这本身就要面临各方的挑战。
时代精神鼓励创新,时代的形势让不知变通的人无法生存。诚然,每一个庞大的企业,每一个成功的颠覆者背后都是无数因他而死掉的更小的更传统的企业。我也承认,正是这些小的企业支撑起一个国家的经济王国。但不能为了保护传统的根基而放弃对未来的探索。寻其原因,所有中间商死掉的原因是创新太慢(房价高企不容忽视),所有被挤死的生产者因为无法适应新的变化,那些活下来的中间商探索新的增值手段,那些活下来的生产者利用这一平台开展新型的贸易方式扩大销量。
这样,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市场形成,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都在这一变化中获益,有什么不好呢。
子话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印出来的):你指望所有的人都进入小康社会吗?
个人想法:不现实,平均主义不可能,一个人达到小康也不是有了资源就可以的,人的因素不可忽略。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