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莱美这锅浆糊,您还没受够?
![]() |
大赢家骚姆Sam Smith。 |
在每一年新发布的专辑里,很难说哪一张最值得一听,但我知道有一张多半不值一提,那就是格莱美的劲歌金曲精选集。
是的,格莱美。北京时间的这个星期一,格莱美奖走过了它的第五十七年头;就像一个逐渐老去的中年人,努力地刷着存在感,却越来越像央视春晚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典礼本身绝对没话说,最顶尖的娱乐工业流水线,最华丽的视觉和音响,高端大气有钱任性。众多欧美大牌音乐人的唱功台风和演奏也绝对够格,中国好修音系列一辈子都难以望其项背。要是有人给我一张入场券,我打飞的也愿意去现场一度盛况。
可是等等,难道格莱美只是一场歌舞大秀吗?
![]() |
无比自嗨的影后Taylor Swift。 |
我不是一个跟随潮流的人。我总觉得,这样一个国际知名的音乐奖项,这样一个音乐产业的风向标,理当有其独有的品味和操守,方能发掘和支持真正富于才华的音乐人;而不应是一味地跪舔流行和市场,那样的话我们已经有一个公告牌和NOW系列劲歌金曲合辑系列常年摆在那里了。
然而如今的格莱美在我眼里就是这么一个存在:精致、妥帖、大气,你说不出它到底有什么不好。可是就是特别无聊,就像苹果和iPhone。
有人会说,少特么装什么小众文艺,格莱美就是欧美音乐产业主流的化身,你要是指望这帮人能搞点什么特立独行的东西来,那是找错了地方。可是,大众的、流行的音乐,就特么只剩下口水歌了么?音乐的品质和流行的程度可压根没必要对峙起来,否则的话,当代人对听觉享受的要求可就实在太低了。
可悲的是,格莱美曾经是流行的引导者,现在却只算是流行的附庸。我还记得2006年的格莱美,捧出了Kanye West这个天才般的说唱歌手、制作人。九年后,Kanye West天才的光芒早已经暗淡于八卦绯闻和狂妄自大之中,他在典礼后居然公开讥讽格莱美只是个笑话,像是墙上挂着的破钟,一天里只有偶尔几秒钟是正确。是不是挺尴尬?
![]() |
Sam Smith - In The Lonely Hour |
看看刚刚结束的第五十七届格莱美奖的获奖名单吧。92年生的英国胖子Sam Smith成为了今年的大赢家,拿下了最佳新人、年度录音、年度歌曲、最佳流行人声专辑四个奖项。大概是因为2014年北美的音乐圈子实在乏善可陈,今年格莱美又玩起来了英伦入侵那套老把戏,也难怪国内媒体把他称作男版阿黛尔。
被我国人民亲切地称呼为骚姆的Sam Smith,同类型的男歌手腐国倒是对外输出了好些个。前些年有个David Jordan,调调上还挺相似,只不过早已经泯然众人。Sam Smith的声线细腻浑厚,歌曲有的温柔,有的甜腻,有的时髦,总的来说体验不错。2014年就上半年就开始领跑公告牌,微软大数据早预测他能拿奖,所以格莱美干脆顺势而为。没什么可说的,专辑确实骚气,可惜有精致却没惊喜;听了以后,除了一股鸡汤感,也嚼不出什么别的味道。
![]() |
Beck - Morning Phase |
Beck的"Morning Phase"爆冷拿了年度专辑。Beck的水准是好的,可是这张专辑本身……国内媒体给的标题都是“另类音乐人Beck爆冷拿奖”,逗我玩呢?"Morning Phase"在制作编曲或者口碑销量等各方面都不如前作,只能说是Beck向主流和小清新靠拢的专辑,反而获得了格莱美的青睐,让人觉得讽刺。老实说,Beck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另类音乐人了;当年的他唱过说唱摇滚,是叛逆青年的偶像,而现在只不过是一个文艺未遂的中年大叔。
![]() |
Kanye West试图打断Beck领奖。 |
Kanye West和我一样,也对这事儿表达了不满,差点又要去抢话筒重演当年和Taylor swift的那一幕了。Kanye不满的理由和当年差不多,他觉得应该是Beyonce的专辑获得这项殊荣。不过由Beyonce&Jay-z夫妇合作的Drunk In Love获得了最佳R&B的歌曲和表演两个奖。其实要我说这首歌就是个笑话,制作潦草简单,Beyonce唱得听起来感觉就像是the Future附体,Jay-z的Flow也退化到了中学生水准。
![]() |
Pharrell Williams - Happy |
Pharrell Williams,去年有Lucky,今年有Happy。制作精良,打榜势头强劲,好听又上口,一听就知道是为了大合唱写的调子。最初被放在《卑鄙的我2》中做插曲,后来因为一个特别好玩的MV而大火。虽然菲董出品质量总是有保证,但格莱美明显也是在卖乖。
![]() |
Eminem - The Marshall Mathers |
Kendrick Lamar的“I”拿了说唱类的最佳演出和最佳歌曲奖,算是实至名归,让他拿这个奖可以说四平八稳;我倒是认为一同被提名的Childish Gambino原本表现得更好些,或者说起码不分伯仲。 Eminem的“The Marshall Mathers LP2”拿了更有分量的最佳说唱专辑,和Rihanna合作的the Monster拿了最佳说唱组合。“The Marshall Mathers LP2”是Eminem的第三张专辑“The Marshall Mathers LP”,也就是那张让“Stan”这首歌一炮而红的专辑的续作。其实就是一张炒冷饭,带来了“Stan”的续集,美其名曰一种回归,说白了还是江郎才尽。Eminem重拾了以往所有乱七八糟的伎俩,让原教旨主义的粉丝们狂欢了起来。整张专辑完成度很低,听起来就像是制作中的demo。虽然伴奏和合作都属上乘,可是Eminem自己的演唱成了最大的问题。总之2014年的说唱专辑中我能找出十张轻松完爆“The Marshall Mathers LP2”。“The Monster”?和Rihanna合作的,基本都成了口水歌。
最佳R&B专辑“Love, Marriage & Divorce”听起来老气横秋。Paramore的“Ain’t It Fun”拿下了最佳摇滚单曲,简直是无可理喻。Tony Bennett晚节不保,被Lady Gaga搭上。且不说Lady Gaga那把无甚亮点的嗓子在一张老派的传统流行专辑中表现如何,这种大跨界合作的话题性的确是给获奖增加了筹码。两人显然一开始就是奔着拿奖去的。
至于我接触不多的乡村乐,以及其他一些关注度相对没有这么高奖项,就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这一届格莱美又捧了很多大路货,继续坚定地走着不得罪人的熟脸路线。你会发现,每年出现在典礼上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得奖的也是这么几个人。Madonna、Taylor Swift、Katy Perry、Lady Gaga、Beyonce……一场音乐产业的盛事逐渐变成了那些拥有庞大粉丝群的大牌们的派对,也就离好音乐越来越远。看完今年的典礼,有人发表感想说,格莱美终于和公告牌合体了。为了保证大部分普通观众都认识获奖音乐人,这一年的所有提名都从公告牌前二十五名中产生。很多优秀的音乐人被埋没,只因为格莱美给了这些市场顶端的音乐人们太多特权。可惜它又非要端着自己行业风向标的架子,坚持它的话语权,最终搞得不伦不类。还不如学学MTV音乐录影带大奖,玩的就是热闹,也少那么多纠结。
![]() |
继续陪跑的水果姐:“你们这些愚蠢的人类!” |
有这样一个不靠谱的行业风向标的引领,音乐人们难免会受到不好的影响,为了得奖而屈从于潮流和市场。比如不出意外继续陪跑的水果姐Katy Perry,有一把惊艳的好嗓子,却沉溺于各种花哨的服装布景,致力于出产口水歌。还有Miley Cyrus和Nicki Minaji之流,为了制造话题,每天都在不断地刷新下限。这些人已经不是在玩音乐了,只是在刷存在感,而如今的格莱美给了她们这样做的理由。
在这种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氛围之中,整个典礼现场也显得花哨无聊。因为年轻人们比较乏力,只好拉出老年人们来撑场子。活化石LL Cool J,还穿着短裤弹吉他的ACDC老头子们,快成老妖怪的Madonna,打针把脸打僵了的Prince,不甘寂寞的Steve Wonder……真是不提也罢。
![]() |
左边角落里的Sia装得一手好逼,差点没找到她。 |
最无聊的一场演出当属装逼犯Sia的“Chandelier”,背对全场观众,缩在布景的墙角。整个演出就是两位戴着Sia风格假发的大小演员在小房间里追逐打闹做鬼脸,不知所云。虽然如此,客串舞者的演员Kristen Wiig却堪称是整晚唯一的亮点了。她出演了电影《白如梦想家》,也为《卑鄙的我2》中女主角配音,更是客串过Pharrell Williams“Happy”的MV。
![]() |
Kristen Wiig惊喜客串! |
The Denver Post把今年的格莱美奖同奥斯卡进行了对比。如果奥斯卡也采取格莱美的方式来评选的话,那么2014年最佳影片的提名就应该是《变形金刚4》、《霍比特人:五军之战》、《沉睡魔境》、《X战警:未来今日》和《乐高大电影》。看上去有点可笑是不是?
流行和大卖的商业成功不可能否定一个音乐人的才华。但仅仅把销量和票房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似乎不应该是格莱美这个拥有数千万关注者、代表着音乐行业最高标准的奖项所应该坚持的道路。
![]() |
Pharrell Williams已经看不下去了。 |
所以说,如此无聊的格莱美,你还没受够么?
图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c2OTUzMg==&mid=207648023&idx=1&sn=5e0d2a1646a37ffc7228078058df3f86#rd
微博@我是张B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UFO攻击磁器口”,跟我好好聊聊。
![]() |
我们不生产逼格,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