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B与安文就友谊的论题所进行的一次交流
思想从此无用,我生来就是智慧的,因此我天生就是人间播送智慧的种子,那思维更犀利,而智慧洞见那每朵生命之花绽放后,精神感到更加愉悦。欢迎收听<安文夜间访谈节目>。
本采访稿经夜间品牌访谈节目《安文和他的朋友有话说》同步录音
安文:电台DJ,也就是当初采访蚂蚁的记者。最近刚采访了《逃亡三部曲》的作家A君。
B君:某大学人类心理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导师。现于阿尔法市海上小岛开设一私人心理诊所,立志于救助更多精神疾病困扰和所谓的非正常人员,目前的病患主要是一些白领上班族、知识分子、企业领导、私人老板等,近期开始积极尝试对儿童厌食症、多动症和人格焦虑领域进行探索。
安文: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在这美好的午夜请来心理导师B君。
B君:恩,很荣幸参与这个节目,一样很高兴与大家进行任何层面的交流。
安文:那么B君,这次的主题是什么呢?
B君:这次我想与大家谈谈关于友谊的问题。
安文:是啊,我们都需要朋友,可什么样的朋友才能称为真正的朋友呢?
B君:是的,友谊无论是在同等的朋友之间,还是上下的君臣之间,都存在,并且一直在人类世界传为佳话。比如古希腊的达蒙与皮西厄斯①,他们就是莫逆之交,两人犹如融合成一个人一样的让旁人钦佩和汗颜。中国战国时的晋文公重耳②更是让人为之感叹。同时还有那些不断激励你的朋友,你比如拉博埃西和蒙田。前者在后者的法官生涯失败后及时的安慰和开导他。他 和妻子弗朗索瓦兹和拉博埃西就是在法律界邂逅相遇的。拉博埃西是法官的楷模。他精力充沛,廉洁奉公,深受斯多葛派哲学思想的影响,他对蒙田的友谊热情真 挚,不可替代,他带给蒙田所缺乏的坚定不移和持之以恒。如果说从前柏拉图因相遇苏格拉底而从此走上了哲学之路的话,那么,与拉博埃西的真挚友谊帮助蒙田理 解了一种学说,从而增加了他的独立性。这些都是一些伟大的友谊,永恒的才称得上伟大!友谊也有且只有这样的才称为友谊!
安文:让人感动啊。这样的友谊就是爱本身吧?
B君:我觉得可以这么说,毕竟友谊的基础在于渴求肯定,渴求善的“既不又不”之中。而“既不又不”的言下之意就是“一”的本性。这就是爱。因此,友谊是毫无利益和分别的。它就是它自己。因此处于友谊中的两人犹如一体,我们似乎说朋友就是另一个自身。在希腊的古老友爱观念中,朋友是属于自身的,是自身力量的延伸。
安文:可为什么我们不将友谊直接称为爱呢?
B君:因为这需要由对象决定,前者是两人或多人,而后者是全部的生命。
安文:能否再一次为我们试着阐释下真正的友谊呢?
B君:虚伪的友谊和真正的友谊是有区别的,为了区别这两种意义的亲昵之间的根本差异,并且经验到它的差别,一个人必须超越一切有条件的东西,上升到真正的自因。 当人们把“善”、“正确”、“亲昵”这些概念认作是药物,是达到他物的手段时,那么它们便不具有其完全的、令人满意的意义。如果一切渴求知识因为欠缺某物 才是真正可能的,如果我只是因为欠缺某物才渴求它。那么,我对某物的亲昵便预先假定这种欠缺。因而,只要某人能帮助我消除这种缺陷,或者具有这样那样的用 处,那么我就对他感到亲昵,而我实际上只是把“亲昵”理解为有用的和有利的。这不可能是使爱成为其爱的东西。由于对我有用的东西总是处在变化之中,所以, 我永远不能获得真正构成爱或友谊的东西。
安文:友谊是人生最丰富的财富之一;没有友谊的人是多么可怜!朋友丰富了人生,因为他们施与而不计算代价。
B君:拥有友谊的人能够通过给予友谊的人成长,更快的认识自己。而坏人是没有友谊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所指的坏人是本质被遮蔽的那类人,或者说无明的人,犹如《吕西斯篇》中所提到的“我们的作家断言同类之间是朋友,尽管其中的意思非常晦涩,但我想他们指的只是好人是好人的朋友,而坏人绝不会与好人或坏人拥有真正的友谊。”而事实上好和坏在这里是指明心见性和无明。
安文:这可是真好啊,那么能否在最后以友谊即爱来阐释下呢?
B君:恩,可以。只有到使我感到亲昵的物或人不依赖于任何使其亲昵的条件时,真正的友谊才存在。这就是爱。因 为我们知道,条件总是可以变化的。友谊或爱在根本上要为这样一个事实所规定,即某件事或某人从不因为它们为我提供了这种或那种快乐或益处而使我感到亲昵。 反过来说,在友谊和爱情存在的地方,从存在某一首要的、根本性的东西:无条件存在的亲昵,它自身即是可亲昵的,它超越作为达到最终目的的工具而亲昵的整个 事物锁链而存在。
安文:那么,在这里我们将要引用下《哥林多前书13节》中的一段话来结束这次访谈了,那就是: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含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①:达蒙与皮西厄斯从小就是最好的朋友,彼此信任,情同手足。每个人心里都知道,为了朋友,他什么都愿意去做。证明他们奉献精神的时候终于到了。也就是在锡拉库扎的统治者狄奥尼西奥斯知道了皮西厄斯发表不利于国王的演说很生气,国王召见他们并且准备杀了皮西厄斯,最后皮西厄斯请求国王要自己去向妻儿道别,国王不相信,这时达蒙挺身而出说自己愿意顶替皮西厄斯留下来作为保人。可皮西厄斯迟迟不来,直到处决当日国王笑着问达蒙是否后悔,后者坚信朋友会来。原来皮西厄斯的船遇到风暴并且路上遇到土匪,狄奥尼西奥斯惊愕地听着他的话。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内心也豁然开朗。并且问他们如何才能拥有这种珍贵的友谊。这种坚贞的友谊有着他所无法抗拒的力量。
②:在 中国战国时也有以足下一词来称呼人君的。足下一词出自战国时晋文公重耳事迹:重耳出奔时,大臣介子推追随他十九年。因为没有吃的,割股肉供奉晋文公。但后 来论功行赏,晋文公却忘了介子推。当他发现时,介子推已经不在乎的背着母亲上山了。晋文公发现后就命人放火烧山,心想,这样你总会出来。过后才发现介子推 抱着树被烧死了。晋文公痛苦万分,命人砍树做成木屐,每每想到介子推的好处,长叹“悲乎足下”。
本采访稿经夜间品牌访谈节目《安文和他的朋友有话说》同步录音
安文:电台DJ,也就是当初采访蚂蚁的记者。最近刚采访了《逃亡三部曲》的作家A君。
B君:某大学人类心理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导师。现于阿尔法市海上小岛开设一私人心理诊所,立志于救助更多精神疾病困扰和所谓的非正常人员,目前的病患主要是一些白领上班族、知识分子、企业领导、私人老板等,近期开始积极尝试对儿童厌食症、多动症和人格焦虑领域进行探索。
安文: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在这美好的午夜请来心理导师B君。
B君:恩,很荣幸参与这个节目,一样很高兴与大家进行任何层面的交流。
安文:那么B君,这次的主题是什么呢?
B君:这次我想与大家谈谈关于友谊的问题。
安文:是啊,我们都需要朋友,可什么样的朋友才能称为真正的朋友呢?
B君:是的,友谊无论是在同等的朋友之间,还是上下的君臣之间,都存在,并且一直在人类世界传为佳话。比如古希腊的达蒙与皮西厄斯①,他们就是莫逆之交,两人犹如融合成一个人一样的让旁人钦佩和汗颜。中国战国时的晋文公重耳②更是让人为之感叹。同时还有那些不断激励你的朋友,你比如拉博埃西和蒙田。前者在后者的法官生涯失败后及时的安慰和开导他。他 和妻子弗朗索瓦兹和拉博埃西就是在法律界邂逅相遇的。拉博埃西是法官的楷模。他精力充沛,廉洁奉公,深受斯多葛派哲学思想的影响,他对蒙田的友谊热情真 挚,不可替代,他带给蒙田所缺乏的坚定不移和持之以恒。如果说从前柏拉图因相遇苏格拉底而从此走上了哲学之路的话,那么,与拉博埃西的真挚友谊帮助蒙田理 解了一种学说,从而增加了他的独立性。这些都是一些伟大的友谊,永恒的才称得上伟大!友谊也有且只有这样的才称为友谊!
安文:让人感动啊。这样的友谊就是爱本身吧?
B君:我觉得可以这么说,毕竟友谊的基础在于渴求肯定,渴求善的“既不又不”之中。而“既不又不”的言下之意就是“一”的本性。这就是爱。因此,友谊是毫无利益和分别的。它就是它自己。因此处于友谊中的两人犹如一体,我们似乎说朋友就是另一个自身。在希腊的古老友爱观念中,朋友是属于自身的,是自身力量的延伸。
安文:可为什么我们不将友谊直接称为爱呢?
B君:因为这需要由对象决定,前者是两人或多人,而后者是全部的生命。
安文:能否再一次为我们试着阐释下真正的友谊呢?
B君:虚伪的友谊和真正的友谊是有区别的,为了区别这两种意义的亲昵之间的根本差异,并且经验到它的差别,一个人必须超越一切有条件的东西,上升到真正的自因。 当人们把“善”、“正确”、“亲昵”这些概念认作是药物,是达到他物的手段时,那么它们便不具有其完全的、令人满意的意义。如果一切渴求知识因为欠缺某物 才是真正可能的,如果我只是因为欠缺某物才渴求它。那么,我对某物的亲昵便预先假定这种欠缺。因而,只要某人能帮助我消除这种缺陷,或者具有这样那样的用 处,那么我就对他感到亲昵,而我实际上只是把“亲昵”理解为有用的和有利的。这不可能是使爱成为其爱的东西。由于对我有用的东西总是处在变化之中,所以, 我永远不能获得真正构成爱或友谊的东西。
安文:友谊是人生最丰富的财富之一;没有友谊的人是多么可怜!朋友丰富了人生,因为他们施与而不计算代价。
B君:拥有友谊的人能够通过给予友谊的人成长,更快的认识自己。而坏人是没有友谊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所指的坏人是本质被遮蔽的那类人,或者说无明的人,犹如《吕西斯篇》中所提到的“我们的作家断言同类之间是朋友,尽管其中的意思非常晦涩,但我想他们指的只是好人是好人的朋友,而坏人绝不会与好人或坏人拥有真正的友谊。”而事实上好和坏在这里是指明心见性和无明。
安文:这可是真好啊,那么能否在最后以友谊即爱来阐释下呢?
B君:恩,可以。只有到使我感到亲昵的物或人不依赖于任何使其亲昵的条件时,真正的友谊才存在。这就是爱。因 为我们知道,条件总是可以变化的。友谊或爱在根本上要为这样一个事实所规定,即某件事或某人从不因为它们为我提供了这种或那种快乐或益处而使我感到亲昵。 反过来说,在友谊和爱情存在的地方,从存在某一首要的、根本性的东西:无条件存在的亲昵,它自身即是可亲昵的,它超越作为达到最终目的的工具而亲昵的整个 事物锁链而存在。
安文:那么,在这里我们将要引用下《哥林多前书13节》中的一段话来结束这次访谈了,那就是: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含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①:达蒙与皮西厄斯从小就是最好的朋友,彼此信任,情同手足。每个人心里都知道,为了朋友,他什么都愿意去做。证明他们奉献精神的时候终于到了。也就是在锡拉库扎的统治者狄奥尼西奥斯知道了皮西厄斯发表不利于国王的演说很生气,国王召见他们并且准备杀了皮西厄斯,最后皮西厄斯请求国王要自己去向妻儿道别,国王不相信,这时达蒙挺身而出说自己愿意顶替皮西厄斯留下来作为保人。可皮西厄斯迟迟不来,直到处决当日国王笑着问达蒙是否后悔,后者坚信朋友会来。原来皮西厄斯的船遇到风暴并且路上遇到土匪,狄奥尼西奥斯惊愕地听着他的话。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内心也豁然开朗。并且问他们如何才能拥有这种珍贵的友谊。这种坚贞的友谊有着他所无法抗拒的力量。
②:在 中国战国时也有以足下一词来称呼人君的。足下一词出自战国时晋文公重耳事迹:重耳出奔时,大臣介子推追随他十九年。因为没有吃的,割股肉供奉晋文公。但后 来论功行赏,晋文公却忘了介子推。当他发现时,介子推已经不在乎的背着母亲上山了。晋文公发现后就命人放火烧山,心想,这样你总会出来。过后才发现介子推 抱着树被烧死了。晋文公痛苦万分,命人砍树做成木屐,每每想到介子推的好处,长叹“悲乎足下”。
-
畢懷德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2-21 18: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