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好
问:应当如何了解"没有偏好"这句话呢?岂不应当偏好有秩序对无秩序,偏好清洁对不清洁等?没有偏好,是说对待一切人皆一样么?
答:这里你所称为偏好者,在我,我称之为抉择。在你的生活的每一秒钟,你皆应当抉择:抉择于那引你向下者与提你向上者之间,抉择于使你进步者和使你落后者之间;可是在我,我不称此为有偏好,我称此为作一抉择:作一抉择,即选择,这一选择乃必不可无,而且这种选择,无限多于如一次择定于清洁或污秽便了,无论是在道德上或物质上。这种选择的态度,应当恒常,永在;你永不应疏忽:可是这不是我所谓有偏好。
偏好,这恰恰是无拣择。在我,这名词的意义非常明显;偏好是一盲目底事,这是一冲动,一执滞,有时是一不知觉底运动,而且普通顽固到可惊。
很寻常,偏好走与抉择相反的路。这是一日常我所见到的例。你面对一问题,你已抉择全般自委于神圣意志,使真解决可临。它来到了,可是如何你又失望呢?是你的有体内中有点什么愿望,欲求,偏向着另一解决,多多少少皆已明知了。刚刚是偏好用事:倘若那对你的企慕,你的祈祷的答复非你所欲望的,你便感到不快乐,要奋斗一番才能接受它。反之,设若你没有偏好,则无论对你的企慕,对你的祈祷的回应是什么,它一来到,你便会高兴地,自发地,至诚一跃而依着它。
抉择,这是你每分钟皆当作的,在每分钟你皆处于一抉择之前:抉择上升或抉择下降,抉择进前或退后;但这种抉择,并不暗许你或当偏好事情是应该像这样或像那样:这是每一时分的事实,是你所取的态度。
抉择是一决定与一行为。偏好,这是一欲望,一冲动。抉择作了,且应当作,而且,倘若真是一抉择,则作之了不顾后果,亦不望任何功效。你已抉择了;你抉择,是按照了你内中的真理,按照了你的最高知觉性,其所将结果者为何,不是你的事:你已作了你的选择,而且是真选择。反之,设若你有偏好,是偏好便使你这样或那样选定,是偏好使你的选择变形了:那将是计较,那将是交易;你做去不是因为那是真理,是真所当为之事,却是意在得某一结果;而那便启开了对任何事物之门。
偏好是执滞于结果的。选择却不依于结果。我再说,在每一秒钟,人皆处于选择之必要中;而且,人不会选择得真好,至诚,除非所关心者乃此选择之真理而非其结果。若你为了某一结果起见而选择,那便使你的选择谬误了。
现在你可见到在你的思想上是有点未曾弄清楚了。
至若以同一态度对待一切人,这是思想上一更大底混乱处。这正是那种混乱,希望"神圣者"对凡人皆同样处理。——在那情形之下,世间则无用于殊异性了,也无用于没有两人相同。以同一方法对待所有的人,本身便违反了殊异性原则。
你能够,或者你不能也应当企慕,有同一深沉态度,了解,合一,仁爱,大慈大悲的态度,对待宇宙间所有一切事物;可是这同一态度,施于每一事上,则随每一事的真理与需要而不同。换言之,纵使行事的动机是同一,而此行事本身可能全般直径相对,一随各个的情形及其深沉底真理而定。但这只在最高,或最深,原本最真实底知觉性乃有可能,是脱除了一切不定性的。于是每一时分人不独见到事物的元本真实,亦见到行为的真理:而在每一事上它是不同。可是,我重复说,人在其中行为的那知觉性境界,在一切情事中真本仍其为一。
要能领会这个,应该进到事物的真本深处,或者从高而又高底境界看事物。于是人像一个光明与知觉性的中心,够高,或者够深,能同时看到一切事物,不但在其真元中,亦复在其表相中;而且,纵使知觉性的中心是同此一个,行动却是分殊底,正如显示之分殊:这是神圣真理在它的显示中之实践。
如或不然,那便是压抑世间一切殊异性,而将世界带回到真元非显了之"一体性":因为只是在非显了中,"彼一"方存在于一体性内。一旦人进到显示中,"彼一"随即分殊化了,以多性自显;多性便暗许行动与方法之多。
结论我可说:抉择当作而不计后果,行动当取,一随多性显示之真理。
![]() |
问:应当如何了解"没有偏好"这句话呢?岂不应当偏好有秩序对无秩序,偏好清洁对不清洁等?没有偏好,是说对待一切人皆一样么?
答:这里你所称为偏好者,在我,我称之为抉择。在你的生活的每一秒钟,你皆应当抉择:抉择于那引你向下者与提你向上者之间,抉择于使你进步者和使你落后者之间;可是在我,我不称此为有偏好,我称此为作一抉择:作一抉择,即选择,这一选择乃必不可无,而且这种选择,无限多于如一次择定于清洁或污秽便了,无论是在道德上或物质上。这种选择的态度,应当恒常,永在;你永不应疏忽:可是这不是我所谓有偏好。
偏好,这恰恰是无拣择。在我,这名词的意义非常明显;偏好是一盲目底事,这是一冲动,一执滞,有时是一不知觉底运动,而且普通顽固到可惊。
很寻常,偏好走与抉择相反的路。这是一日常我所见到的例。你面对一问题,你已抉择全般自委于神圣意志,使真解决可临。它来到了,可是如何你又失望呢?是你的有体内中有点什么愿望,欲求,偏向着另一解决,多多少少皆已明知了。刚刚是偏好用事:倘若那对你的企慕,你的祈祷的答复非你所欲望的,你便感到不快乐,要奋斗一番才能接受它。反之,设若你没有偏好,则无论对你的企慕,对你的祈祷的回应是什么,它一来到,你便会高兴地,自发地,至诚一跃而依着它。
抉择,这是你每分钟皆当作的,在每分钟你皆处于一抉择之前:抉择上升或抉择下降,抉择进前或退后;但这种抉择,并不暗许你或当偏好事情是应该像这样或像那样:这是每一时分的事实,是你所取的态度。
抉择是一决定与一行为。偏好,这是一欲望,一冲动。抉择作了,且应当作,而且,倘若真是一抉择,则作之了不顾后果,亦不望任何功效。你已抉择了;你抉择,是按照了你内中的真理,按照了你的最高知觉性,其所将结果者为何,不是你的事:你已作了你的选择,而且是真选择。反之,设若你有偏好,是偏好便使你这样或那样选定,是偏好使你的选择变形了:那将是计较,那将是交易;你做去不是因为那是真理,是真所当为之事,却是意在得某一结果;而那便启开了对任何事物之门。
偏好是执滞于结果的。选择却不依于结果。我再说,在每一秒钟,人皆处于选择之必要中;而且,人不会选择得真好,至诚,除非所关心者乃此选择之真理而非其结果。若你为了某一结果起见而选择,那便使你的选择谬误了。
现在你可见到在你的思想上是有点未曾弄清楚了。
至若以同一态度对待一切人,这是思想上一更大底混乱处。这正是那种混乱,希望"神圣者"对凡人皆同样处理。——在那情形之下,世间则无用于殊异性了,也无用于没有两人相同。以同一方法对待所有的人,本身便违反了殊异性原则。
你能够,或者你不能也应当企慕,有同一深沉态度,了解,合一,仁爱,大慈大悲的态度,对待宇宙间所有一切事物;可是这同一态度,施于每一事上,则随每一事的真理与需要而不同。换言之,纵使行事的动机是同一,而此行事本身可能全般直径相对,一随各个的情形及其深沉底真理而定。但这只在最高,或最深,原本最真实底知觉性乃有可能,是脱除了一切不定性的。于是每一时分人不独见到事物的元本真实,亦见到行为的真理:而在每一事上它是不同。可是,我重复说,人在其中行为的那知觉性境界,在一切情事中真本仍其为一。
要能领会这个,应该进到事物的真本深处,或者从高而又高底境界看事物。于是人像一个光明与知觉性的中心,够高,或者够深,能同时看到一切事物,不但在其真元中,亦复在其表相中;而且,纵使知觉性的中心是同此一个,行动却是分殊底,正如显示之分殊:这是神圣真理在它的显示中之实践。
如或不然,那便是压抑世间一切殊异性,而将世界带回到真元非显了之"一体性":因为只是在非显了中,"彼一"方存在于一体性内。一旦人进到显示中,"彼一"随即分殊化了,以多性自显;多性便暗许行动与方法之多。
结论我可说:抉择当作而不计后果,行动当取,一随多性显示之真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