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能自理的王小花
回到帝都也有一段时间,终于闲下来就想起了自己在大村里的一个愿望,想要把自己这些年遇到的奇葩人奇葩事儿写出来没准也挺有意思。我说的奇葩是个中性词,不是贬义,说的是以前在国内不太有机会接触到的人和事,对我来说比较新鲜罢了。
开篇的话就从留学这件事儿说起吧。从小到大我也算是个别人家的孩子,虽然把我当榜样的不多,但是陆陆续续还是会有一些长辈来问我:“你说,要不要把你妹妹送去留学呢?”
其实留学这件事情本来是件好事儿,如今大家生活水平都好一些了,手里多少有些积蓄,孩子们如果有学习的意愿,走出国门看看对年轻人大有裨益。不过如今国内的家长们对于一直放在身边细心呵护的孩子一下子离开自己的羽翼多半是不放心的,所以我也常说,这要看你孩子自己的性格和意愿,通常太过依赖家庭,性格内向敏感的小孩到了国外遇到的困难总会多一些,如果有其他的选择,留在国内发展也许更合适。
我在大村学语言的时候隔壁班有一个姑娘,就叫她王小花吧。认识她是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出游活动,那时候我也刚到大村两三个月,语言也不大好,学校的助教带着我们去参观一座著名的教堂,大村儿吗,就教堂多。我其实不是一个很外向的人,平时坐大巴都会挑着单排的座位坐,避免跟陌生人不必要的交谈。不过那天学校租的是那种都是双排座位的大巴,王小花就坐我旁边。一路上王小花一直在尝试跟我聊天,不过大部分时间是她在自说自话,她说她是西安人,来村里学绘画的,在国内也算是小有成就的小画家一枚,我到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她说她来大村儿之前,一幅画在国内已经可以买到7000块人民币了。我当时就有一个疑问,既然一幅画值七千,那一个月卖两幅画在西安就能过得很滋润了,干嘛还跑出来学习。不过我想着我也不了解人家的专业,也许人家是一心向学,希望在各种技艺上更加精进也未可知,总之她说着我就听着。大概是我表现的太不热情了,那次出游之后,我和王小花之间也没发展出什么友谊,不过在楼道里碰到还是会打个招呼,倒是我们班上一个女孩子,我们就叫她孙小美好了,她的故事以后还会说到,和王小花住在同一栋宿舍楼,王小花放学的时候常跑来我们班找孙小美一起回宿舍。
一个周末,孙小美约着班上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聚餐,说好每个人带一个菜一起商量一下复活节出去玩的计划,因为王小花也住同一栋,所以也叫了她。约的中午12点在孙小美的宿舍一起吃午餐,大家都带着自己的菜来了,有的是自己拿手的中餐,有的是跟自己的鬼佬室友学的西餐,看上去倒也挺丰盛,就是唯独不见王小花。等到12点半孙小美跑去敲王小花的门,回来说大家再等等,王小花正在跟她父母视频,马上就来。于是大家开了几瓶啤酒继续聊天,等到一点多,孙小美又去看了一遍回来说,要不咱们先吃吧,王小花还在视频中,感觉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大家也饿了,再不吃菜都凉了,咱们给她留点菜就好了。于是就该吃吃该喝喝该扯扯,高高兴兴的party time。直到我们玩的都差不多了,看看表快三点了,大家准备帮忙收拾收拾散伙儿的时候,王小花穿着睡衣趿拉着拖鞋出现了。看着满桌的杯盘狼藉愣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落下来了:“你们怎么都不等我,不是说好一起吃饭的么?”
于是一屋子六七个人都愣了,看她泪眼婆娑的好像应该出言安慰一下,可是大家约的十二点吃饭,她三点才出现难道不应该是我们不爽才对吗?一时间谁也不说话,场面甚是尴尬,最后还是孙小美站出来说:“小花,我们看你一直不过来菜都凉了,给你留了菜大家先吃了,你别生气啊!我去给你热菜吧,都这个点儿了你也饿了吧。”王小花还在那抽抽搭搭的,于是我们非常没义气的抛下孙小美跑了,一路上几个人都觉得怎么就这么不对劲呢。经此一事我对王小花就更加的敬谢不敏了,首先我对于不守时的人十分没好感,不守时还矫情的就更加可怕了。
又过了两个星期,课间的时候闲聊孙小美说王小花病了,问怎么回事儿,说换宿舍搬柜子的时候把腰给闪了,想来也不是啥大事儿说了两句就聊别的去了。结果从那天开始,孙小美就每天接到王小花的电话,内容几乎都是在问,孙小美你下课没有,下课了能不能赶快回宿舍来帮我做点吃的,我生病了动不了。小美倒也是个好脾气,基本上没啥事儿都会回去给王小花做饭吃,按她的话说,反正自己也要吃饭的,顺手多做一口,都是出来上学,挺不容易的。可是王小花这一病半个月都没好,刚开始只是腰疼,还能下地走上几步,在宿舍躺了两个星期居然连床都下不来了。有一天孙小美晚上快十点了拎着两瓶黑啤来敲我门,于是我俩拎着酒瓶去了市中心的广场,孙小美说她快崩溃了。
孙小美说:“王小花每天躺在床上装孕妇,连衣服都要我帮她洗。最可怕的是王小花不知道怎么想的,说大村的医生水平太差,都治不好她的病,要回国看病。她去大村的医院看病,医生给她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拍了一遍片子,根本就没有伤到,她自己娇气要别人也都惯着她。你知道她这次跟我提啥要求吗?她要我送她去大村首都回中国!我都不要上课了吗?!”孙小美是个浙江姑娘,我还是第一次见她这样一脸抓狂的表情:“其实出门在外,顺手的忙我很愿意帮她的,都是第一次离家,她又没什么生活基本技能。可是我也要上课啊,马上就要考试了,语言等级要是考不下来都没法申请研究生的学校。送她去机场一来一回起码要三天的时间,她哪好意思开口啊?”
孙小美在我家躲了快一个星期,电话都不敢接。王小花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挨个给认识的同学打电话要别人送她去机场。结果有个男生终于经不住她磨, 终于答应送她这事儿才算消停下来。万万没想到,三周后这个男生,嗯,我们叫他大胖好了,大胖也拎着一打黑啤来找我们喝酒,一边喝一边发飙说:“老子好心送她去首都,她居然要求我多买一张车票,好让她累了能稍微躺一下,这张票钱她居然让我出?倒不是计较这个钱,一张票也没多少钱,可是她怎么好意思说出口?最可怕的是啥你们知道吗?她过两天要回大村,居然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去首都接她!而且居然是她爹妈给我打的电话,让我多照顾他们家小花!!我又不是她的谁,我为什么要照顾他家小花啊?啊!啊!!啊!!!”大胖一个一米八多大小伙子,郁闷得一手拎着啤酒,一手揪头发。不过大胖终究是个厚道孩子,他还是去首都接了王小花,只是从她回来以后,大家都不太敢接她电话了。
直到我们语言课程快要结束,都没太听到王小花什么消息,我因为申请的学校离语言学校不远所以不用急着搬家,剩下的像孙小美啊大胖啊,都要搬去别的城市,忙得焦头烂额,在大村请搬家公司超级贵,所以只能自己蚂蚁搬家一样一趟一趟地搬,累得像狗一样。就在大家都搬的差不多的时候,王小花给我打了个电话,大意就是她腰伤还没有痊愈,希望我帮她搬家。我刚好第二天要去学校交材料注册,就跟她说明天不行,要不后天吧?王小花说不行,因为第二天除了要搬家还约了房东签合同,所以一定要明天过去。我想了想说要不这样,我先把你送上火车,然后让我的朋友在那边接你陪你搬家好不好?王小花居然还是拒绝,理由居然是信不过我的朋友,怕自己到了那边的城市就没人管了!!这个时候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我说王小花,那我没办法了,你自己再找找别人想办法吧。然后一整晚王小花都以半小时一个电话的频率不断地跟我磨,要我一定第二天上午陪她搬家,两个小时以后我只好关机。
王小花最后是找的谁,如何搬家的我也不知道,总之她换了城市我们俩也就很少联系了,再听到她的消息已经是半年以后了。我室友的朋友麻姐来我们村里玩,晚上喝酒聊天的时候说的无非是自己村里的琐碎小事,麻姐突然问了我一句:“哎,你认识一个叫王小花的姑娘么?她以前在这学语言的。”我说认识啊,不过不熟。麻姐又问:“她一直都这样不怕麻烦别人吗?我今年暑假回家,她跟我说让我帮她带点颜料回来,我想着咱们村里颜料确实挺贵的,反正回来行李也不多,帮她带两瓶没所谓的。结果她家里人把颜料寄给我的时候我都傻了,不是几瓶颜料哦!是整整一箱哦!我的行李光装她的颜料就差不多要超重了,重点是我跟她只是新生见面会上见了一面的关系啊!我都不知道她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码又怎么知道我要回国的……”我听了只能呵呵一笑了,麻姐说现在他们村没人愿意跟王小花玩,来了新生也都会和他们说一句,王小花找你吃饭最好别去。
其实我想说明的并不是王小花是一个坏人,或者讨厌的人。相反,王小花在接人待物言谈举止这方面很有教养,说话永远细声细气,轻声慢语,即使我非常没有礼貌的拒绝了她的要求,下次见面王小花也还是会很和气的跟我打招呼问候。我和孙小美他们聊天的时候他们也说,其实王小花只是被家里人惯坏了,她家里条件在国内应该算是相当不错的,父母好像都是医生,从小学画,生活琐事之类的大概从来没有关心过。我想说的就是:像王小花这样的小孩也许就并不适合留学念书。
王小花的情况也许是比较极端一点,没有基本的生存技能,性格又娇气,我猜她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和她交往。在国外上学与人相处的方法并不复杂,只要记住尽量不要去麻烦别人就好了。像是你要去中超能不能顺便帮我带一瓶老干妈这样的要求,其实很少会有人拒绝你。我呆过的地方不多,所以也不敢说所有的留学生都是这样,但是我周围的留学生大部分都很团结友善,只要能搭把手的事都很愿意帮忙,只要你把麻烦别人的程度都控制在别人举手之劳的范围内。留学生的圈子并不冷漠,只是大家都挺忙的,在国内有很多事并不用我们自己来解决,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照顾朋友。可是在国外衣食住行,生活学习,小到去交个水电费,大到办理各种证件都要自己操心,谁也不可能耽误自己的正事去帮你。别人如果真的放下自己的事来帮助你,像是我后来的室友,她搬家的时候她的朋友专门请假跑来帮她,请一定要记着人家的好。而且这种事情最好不要自己开口要求,别人愿意帮你自然会提出来,人家有事那就自己辛苦一点呗,放心,这么多留学的朋友用自身的经验都证明了,累不死的。所以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成了作为一个留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品质,如果你不具备这样的品质那日子肯定不会太好过。
所以每有家里有小朋友的叔叔阿姨来问我要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出国深造的时候,我都会说光有一颗一心向学的心是不够的,主要还是要看个人的性格,我是觉得只要性格缺陷不要太明显,出国锻炼锻炼都是好的,回国以后别的不说,生活技能基本都能满点。但是如果你的小朋友像王小花一样,遇到任何的问题从来不想着如何解决,只会向别人请求帮助,那还是放在自己身边比较好。一是这样的小朋友自己在外过的会相当的苦闷,通常他们不会向内自省,基本上那些抱怨国外人情冷漠的多半都是这样的小孩;二来这样的小孩放出去也是给别人添堵。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想要成材也不是只有出国深造这一条路,了解自己的情况,清楚自己的目标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开篇的话就从留学这件事儿说起吧。从小到大我也算是个别人家的孩子,虽然把我当榜样的不多,但是陆陆续续还是会有一些长辈来问我:“你说,要不要把你妹妹送去留学呢?”
其实留学这件事情本来是件好事儿,如今大家生活水平都好一些了,手里多少有些积蓄,孩子们如果有学习的意愿,走出国门看看对年轻人大有裨益。不过如今国内的家长们对于一直放在身边细心呵护的孩子一下子离开自己的羽翼多半是不放心的,所以我也常说,这要看你孩子自己的性格和意愿,通常太过依赖家庭,性格内向敏感的小孩到了国外遇到的困难总会多一些,如果有其他的选择,留在国内发展也许更合适。
我在大村学语言的时候隔壁班有一个姑娘,就叫她王小花吧。认识她是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出游活动,那时候我也刚到大村两三个月,语言也不大好,学校的助教带着我们去参观一座著名的教堂,大村儿吗,就教堂多。我其实不是一个很外向的人,平时坐大巴都会挑着单排的座位坐,避免跟陌生人不必要的交谈。不过那天学校租的是那种都是双排座位的大巴,王小花就坐我旁边。一路上王小花一直在尝试跟我聊天,不过大部分时间是她在自说自话,她说她是西安人,来村里学绘画的,在国内也算是小有成就的小画家一枚,我到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她说她来大村儿之前,一幅画在国内已经可以买到7000块人民币了。我当时就有一个疑问,既然一幅画值七千,那一个月卖两幅画在西安就能过得很滋润了,干嘛还跑出来学习。不过我想着我也不了解人家的专业,也许人家是一心向学,希望在各种技艺上更加精进也未可知,总之她说着我就听着。大概是我表现的太不热情了,那次出游之后,我和王小花之间也没发展出什么友谊,不过在楼道里碰到还是会打个招呼,倒是我们班上一个女孩子,我们就叫她孙小美好了,她的故事以后还会说到,和王小花住在同一栋宿舍楼,王小花放学的时候常跑来我们班找孙小美一起回宿舍。
一个周末,孙小美约着班上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聚餐,说好每个人带一个菜一起商量一下复活节出去玩的计划,因为王小花也住同一栋,所以也叫了她。约的中午12点在孙小美的宿舍一起吃午餐,大家都带着自己的菜来了,有的是自己拿手的中餐,有的是跟自己的鬼佬室友学的西餐,看上去倒也挺丰盛,就是唯独不见王小花。等到12点半孙小美跑去敲王小花的门,回来说大家再等等,王小花正在跟她父母视频,马上就来。于是大家开了几瓶啤酒继续聊天,等到一点多,孙小美又去看了一遍回来说,要不咱们先吃吧,王小花还在视频中,感觉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大家也饿了,再不吃菜都凉了,咱们给她留点菜就好了。于是就该吃吃该喝喝该扯扯,高高兴兴的party time。直到我们玩的都差不多了,看看表快三点了,大家准备帮忙收拾收拾散伙儿的时候,王小花穿着睡衣趿拉着拖鞋出现了。看着满桌的杯盘狼藉愣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落下来了:“你们怎么都不等我,不是说好一起吃饭的么?”
于是一屋子六七个人都愣了,看她泪眼婆娑的好像应该出言安慰一下,可是大家约的十二点吃饭,她三点才出现难道不应该是我们不爽才对吗?一时间谁也不说话,场面甚是尴尬,最后还是孙小美站出来说:“小花,我们看你一直不过来菜都凉了,给你留了菜大家先吃了,你别生气啊!我去给你热菜吧,都这个点儿了你也饿了吧。”王小花还在那抽抽搭搭的,于是我们非常没义气的抛下孙小美跑了,一路上几个人都觉得怎么就这么不对劲呢。经此一事我对王小花就更加的敬谢不敏了,首先我对于不守时的人十分没好感,不守时还矫情的就更加可怕了。
又过了两个星期,课间的时候闲聊孙小美说王小花病了,问怎么回事儿,说换宿舍搬柜子的时候把腰给闪了,想来也不是啥大事儿说了两句就聊别的去了。结果从那天开始,孙小美就每天接到王小花的电话,内容几乎都是在问,孙小美你下课没有,下课了能不能赶快回宿舍来帮我做点吃的,我生病了动不了。小美倒也是个好脾气,基本上没啥事儿都会回去给王小花做饭吃,按她的话说,反正自己也要吃饭的,顺手多做一口,都是出来上学,挺不容易的。可是王小花这一病半个月都没好,刚开始只是腰疼,还能下地走上几步,在宿舍躺了两个星期居然连床都下不来了。有一天孙小美晚上快十点了拎着两瓶黑啤来敲我门,于是我俩拎着酒瓶去了市中心的广场,孙小美说她快崩溃了。
孙小美说:“王小花每天躺在床上装孕妇,连衣服都要我帮她洗。最可怕的是王小花不知道怎么想的,说大村的医生水平太差,都治不好她的病,要回国看病。她去大村的医院看病,医生给她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拍了一遍片子,根本就没有伤到,她自己娇气要别人也都惯着她。你知道她这次跟我提啥要求吗?她要我送她去大村首都回中国!我都不要上课了吗?!”孙小美是个浙江姑娘,我还是第一次见她这样一脸抓狂的表情:“其实出门在外,顺手的忙我很愿意帮她的,都是第一次离家,她又没什么生活基本技能。可是我也要上课啊,马上就要考试了,语言等级要是考不下来都没法申请研究生的学校。送她去机场一来一回起码要三天的时间,她哪好意思开口啊?”
孙小美在我家躲了快一个星期,电话都不敢接。王小花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挨个给认识的同学打电话要别人送她去机场。结果有个男生终于经不住她磨, 终于答应送她这事儿才算消停下来。万万没想到,三周后这个男生,嗯,我们叫他大胖好了,大胖也拎着一打黑啤来找我们喝酒,一边喝一边发飙说:“老子好心送她去首都,她居然要求我多买一张车票,好让她累了能稍微躺一下,这张票钱她居然让我出?倒不是计较这个钱,一张票也没多少钱,可是她怎么好意思说出口?最可怕的是啥你们知道吗?她过两天要回大村,居然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去首都接她!而且居然是她爹妈给我打的电话,让我多照顾他们家小花!!我又不是她的谁,我为什么要照顾他家小花啊?啊!啊!!啊!!!”大胖一个一米八多大小伙子,郁闷得一手拎着啤酒,一手揪头发。不过大胖终究是个厚道孩子,他还是去首都接了王小花,只是从她回来以后,大家都不太敢接她电话了。
直到我们语言课程快要结束,都没太听到王小花什么消息,我因为申请的学校离语言学校不远所以不用急着搬家,剩下的像孙小美啊大胖啊,都要搬去别的城市,忙得焦头烂额,在大村请搬家公司超级贵,所以只能自己蚂蚁搬家一样一趟一趟地搬,累得像狗一样。就在大家都搬的差不多的时候,王小花给我打了个电话,大意就是她腰伤还没有痊愈,希望我帮她搬家。我刚好第二天要去学校交材料注册,就跟她说明天不行,要不后天吧?王小花说不行,因为第二天除了要搬家还约了房东签合同,所以一定要明天过去。我想了想说要不这样,我先把你送上火车,然后让我的朋友在那边接你陪你搬家好不好?王小花居然还是拒绝,理由居然是信不过我的朋友,怕自己到了那边的城市就没人管了!!这个时候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我说王小花,那我没办法了,你自己再找找别人想办法吧。然后一整晚王小花都以半小时一个电话的频率不断地跟我磨,要我一定第二天上午陪她搬家,两个小时以后我只好关机。
王小花最后是找的谁,如何搬家的我也不知道,总之她换了城市我们俩也就很少联系了,再听到她的消息已经是半年以后了。我室友的朋友麻姐来我们村里玩,晚上喝酒聊天的时候说的无非是自己村里的琐碎小事,麻姐突然问了我一句:“哎,你认识一个叫王小花的姑娘么?她以前在这学语言的。”我说认识啊,不过不熟。麻姐又问:“她一直都这样不怕麻烦别人吗?我今年暑假回家,她跟我说让我帮她带点颜料回来,我想着咱们村里颜料确实挺贵的,反正回来行李也不多,帮她带两瓶没所谓的。结果她家里人把颜料寄给我的时候我都傻了,不是几瓶颜料哦!是整整一箱哦!我的行李光装她的颜料就差不多要超重了,重点是我跟她只是新生见面会上见了一面的关系啊!我都不知道她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码又怎么知道我要回国的……”我听了只能呵呵一笑了,麻姐说现在他们村没人愿意跟王小花玩,来了新生也都会和他们说一句,王小花找你吃饭最好别去。
其实我想说明的并不是王小花是一个坏人,或者讨厌的人。相反,王小花在接人待物言谈举止这方面很有教养,说话永远细声细气,轻声慢语,即使我非常没有礼貌的拒绝了她的要求,下次见面王小花也还是会很和气的跟我打招呼问候。我和孙小美他们聊天的时候他们也说,其实王小花只是被家里人惯坏了,她家里条件在国内应该算是相当不错的,父母好像都是医生,从小学画,生活琐事之类的大概从来没有关心过。我想说的就是:像王小花这样的小孩也许就并不适合留学念书。
王小花的情况也许是比较极端一点,没有基本的生存技能,性格又娇气,我猜她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和她交往。在国外上学与人相处的方法并不复杂,只要记住尽量不要去麻烦别人就好了。像是你要去中超能不能顺便帮我带一瓶老干妈这样的要求,其实很少会有人拒绝你。我呆过的地方不多,所以也不敢说所有的留学生都是这样,但是我周围的留学生大部分都很团结友善,只要能搭把手的事都很愿意帮忙,只要你把麻烦别人的程度都控制在别人举手之劳的范围内。留学生的圈子并不冷漠,只是大家都挺忙的,在国内有很多事并不用我们自己来解决,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照顾朋友。可是在国外衣食住行,生活学习,小到去交个水电费,大到办理各种证件都要自己操心,谁也不可能耽误自己的正事去帮你。别人如果真的放下自己的事来帮助你,像是我后来的室友,她搬家的时候她的朋友专门请假跑来帮她,请一定要记着人家的好。而且这种事情最好不要自己开口要求,别人愿意帮你自然会提出来,人家有事那就自己辛苦一点呗,放心,这么多留学的朋友用自身的经验都证明了,累不死的。所以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成了作为一个留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品质,如果你不具备这样的品质那日子肯定不会太好过。
所以每有家里有小朋友的叔叔阿姨来问我要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出国深造的时候,我都会说光有一颗一心向学的心是不够的,主要还是要看个人的性格,我是觉得只要性格缺陷不要太明显,出国锻炼锻炼都是好的,回国以后别的不说,生活技能基本都能满点。但是如果你的小朋友像王小花一样,遇到任何的问题从来不想着如何解决,只会向别人请求帮助,那还是放在自己身边比较好。一是这样的小朋友自己在外过的会相当的苦闷,通常他们不会向内自省,基本上那些抱怨国外人情冷漠的多半都是这样的小孩;二来这样的小孩放出去也是给别人添堵。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想要成材也不是只有出国深造这一条路,了解自己的情况,清楚自己的目标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