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还有另一群人
本不想再去剖析内心,可发现还是忍不住的会去想,去思考,去被困扰,那就不要总背离自己的内心吧,索性随意的写些什么就好。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模式,人格模式,你的某种想法、经历使你不自觉地步入自己的人生模式,你可能在生活中总乐意扮演受害者的角色,那其实都是你自己的心所想,你认为自己总是被他人嫌弃、质疑的,不自觉地你会让自己成为你认为的那个人,周围的人也会认同你认为的你。
想要客观去认识自己,再有一个客观的自我认知,却是如此的艰难,因为当下对自我的认知本身就不可能是客观的,要跳脱出去看自己,好像总也办不到。所以,一直还是在自我的迷途中游荡。
开始去感受不被爱,不被关注,周围的冷漠与无情,而当真的感受到温暖时却嗅到一股强烈的防御的焰火味,渐渐地,感到那颗心总处在抱怨、自责、委屈、嫉恨、冷漠中游走。一切书籍、自我意识如此轻薄,根本无法左右那份心志。
心理群里很多人在讲述自己的问题时,竟发现如此相似,或许这是世界上的另一群人,他们游走在自我与现实之间,无法做到超脱,于是一直这样半生半死的生活着,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走出泥淖,然而却只是期盼,内心或许并不是真心的想要跳脱,或者是由衷的感到恐慌与害怕。
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在迷茫地自我中游走着......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模式,人格模式,你的某种想法、经历使你不自觉地步入自己的人生模式,你可能在生活中总乐意扮演受害者的角色,那其实都是你自己的心所想,你认为自己总是被他人嫌弃、质疑的,不自觉地你会让自己成为你认为的那个人,周围的人也会认同你认为的你。
想要客观去认识自己,再有一个客观的自我认知,却是如此的艰难,因为当下对自我的认知本身就不可能是客观的,要跳脱出去看自己,好像总也办不到。所以,一直还是在自我的迷途中游荡。
开始去感受不被爱,不被关注,周围的冷漠与无情,而当真的感受到温暖时却嗅到一股强烈的防御的焰火味,渐渐地,感到那颗心总处在抱怨、自责、委屈、嫉恨、冷漠中游走。一切书籍、自我意识如此轻薄,根本无法左右那份心志。
心理群里很多人在讲述自己的问题时,竟发现如此相似,或许这是世界上的另一群人,他们游走在自我与现实之间,无法做到超脱,于是一直这样半生半死的生活着,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走出泥淖,然而却只是期盼,内心或许并不是真心的想要跳脱,或者是由衷的感到恐慌与害怕。
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在迷茫地自我中游走着......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