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逻辑
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也就是说人类在宇宙中是否是孤独的、唯一的存在?尽管二十世纪里各种外星接触事件大量发生,从零类接触到第五类接触,从类人型到异形型,从昂宿星团到天鹅座,甚至外星生命研究已经成为一门学科。据那些专家说排除绝大多数以后仍留下一部分没法解释,但无法解释,比如说排除了云层的反光、大气的波动、热气球、孔明灯、飞机和人造卫星,等等,剩下的就是外星人行为的证据吗?难道不可能是我们现在还没认识或者没能识别的某种大气活动吗?
对外星人存在坚信不移的人的论据很简单,就是宇宙的广大浩瀚,从恒星数量推论的概率来看,设想宇宙中只有人类存在——这本身就是不可设想的。
否认或者对外星生命的存在不置可否的人则拿出这些理由:地球精确设计一般的位置与条件;生命产生的苛刻条件;还有现在发现的几千颗行星里绝大多数都是比木星还大的超级气态行星,并且离恒星距离非常近,简直就是一锅沸腾的粥;以及我们并未有直接的确凿证据证明外星人来访——如果从概率上来说外星生命同恒河之沙般不可胜数,为何他们不与我们交流呢?为何我们看不到他们呢?
关于最后一个疑问有很多看法,我从靠谱的说起。
一,光年计的空间无可跨越。也就是说对什么样级别的生命都一样,它是宇宙法则本身的限制,现在猜想的虫洞啊、空间跳跃啊,都无法实现。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大约四个光年多一点,但那里恰好有智慧生命产生的概率微乎其微,而更远的距离,比如几百几千几万光年外的智慧生命,他们永远无法到达地球。
二,星系间的距离可以跨越,但宇宙中的生命还未能掌握这样的技术。宇宙的年龄现在估计为138亿年,而太阳的年龄是五十亿年(顺便说一下,我们的太阳现在处于主序星阶段,大概五十亿年后将变成红巨星,吞噬水星和火星,地球也将被烤焦)。由于宇宙早期恒星体型更大、寿命更短,太阳也许是第三、第四最多第五、第六代恒星。考虑到生命产生所必须的重元素是从新星爆炸中来的,以及早期宇宙危险的环境(可见宇宙边际的那些类星体即是证据),宇宙中的智慧生命发展尚浅也不足为奇,也许如同阿西莫夫在《永恒的终结》中说的,人类是银河系中最早出现的文明。
三,外星人早已造访地球,现在仍出没在百慕大、鄱阳湖或者月球背面,他们不愿被人类所知晓,也不愿跟人类接触,或者他们秘密地与政府或者选定的个人接触。这种说法无法反驳,姑且存之。
但我提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外星人隐藏在我们周围必然有他们的目的:1,观察人类,进行研究,那么每年的失踪人口都有去处了;或者暗中监控,比如宇宙中智慧生命有某种联盟,他们对于成长中的智慧生命进行督导,以防他们毁于例如核武器或者小行星撞击之类的事情;再或者他们有某种阴谋比如说是为了地球的资源,但作为一个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来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得固态行星,地球唯一的价值恐怕在于其环境对于类人智慧生命的生存价值,但现实并未发生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人入侵。这几点都没有太大的说服力,就像那些阴谋论一样。
四,外星人既存在又有抵达地球的能力,但他们没有兴趣。我坚信即便有其他智慧生命存在于这个宇宙,欲望是不会有区别的,怎么可能对浩瀚的虚空无动于衷呢?更加可能得是地球处于银河系偏远的角落,还没有智慧生命发现我们。
人类在二十世纪就已经试着向太空发送信息,但据霍金的意见,将外星人招惹来的后果将是毁灭。
五,一个有趣的猜想,智慧生命在发展至虚拟技术成熟以后停滞了,而星际旅行的技术级别显然比虚拟技术高得多,所以他们永远不会到来,也许他们已经在失去能源支持的冰冷的虚拟器躺椅上变成了枯骨。
先解释一下这个猜测,有人质疑智慧生命会陷入这种虚幻的泥淖里,但他忽视了那些砍传奇的大叔们,人在虚拟中能得到的超乎想象,罗素提了这样一个假设:假如世界忽然变回五分钟前,那么人们关于这五分钟的记忆就是完全虚假的——也就是说,人的记忆和感觉并不依靠事件的真实存在。
现在的虚拟技术还很低级,但人们的热情高涨,据称有色情片商研制虚拟设备和新型色情片,不过体验很差,让男人们头晕。不过也许这个世纪技术就将成熟,那时会怎样呢?人们简单的工作一番,换来钱去进行虚拟的生活——如果在头盔里能得到一切能得到的和不能得到的体验,思维中一个小时你就度过了一生,还有谁愿意面对令人疲惫的现实呢?如果文明进一步发展到二类文明,有了几乎无限的能量,全民的沉睡至死的可能性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这个猜测也站不住脚,因为如果有外星文明,那么必然不是一个两个,必然是几乎无限多,那么即便有个别星球陷入沉睡,但更多的星球会因为采取了禁止民用、限制使用时间、强制退出等手段而继续前行。
同样的理由,核战争、星际战争、星体灾难同样无法杜绝外星人的来访。
六,上帝创造了人类,独独创造了人类;它的变体是《黑客帝国》,也就是某种文明在电脑中模拟了人类和人类的宇宙。鉴于完美模拟的假设无从识别,我们同样存而不论,或者用奥卡姆剃刀将它排除。
于是,从最简单同样也最可信的角度来推测,人类也许的确是宇宙中的例外。
最早接触到外星人的话题,我相信他们是存在的,原因同上面说过的一样:如果宇宙中只有人类存在,那么上帝创造这样广大的一个宇宙真是太浪费了——这个论点的问题我如今已经意识到了:它既增添了一个实体的假设,也将过多的感情与遐想投入其中,使得它充满蛊惑人心的力量。并且,实际上如果宇宙过小,那么它就无法支撑到足够的时间让智慧生命产生,甚至它现在已经重新坍塌为一个奇点。
这里我们就遇到了所谓的人择原理,它有很多版本,弱的有点像莱布尼茨的充足理由原理,它最后奇怪地得到了一个斯宾诺莎的宇宙或者说上帝;而强的自信得令人厌恶,无法反驳也无法证明。
尽管有着多种版本,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别甚至非常之大,但人择原理的基本观点可以说是这样的:宇宙之所以是现在这样,是因为这样的宇宙产生了我们。
这似乎是一个毫无价值的循环论证,但它实际上解释了令某些神学家和神秘主义者激动的数据,那些仿佛精心设计的一切,比如基本粒子层面的质量、能量级,四种基本力的大小、作用距离,大爆炸瞬间的均匀平坦和亿分之一的对称性破缺,太阳的位置、地球的位置,等等的一切,都只是因为我们产生了,我们发现了一切条件,从而排除了一个预设的实体或者假设。
但它带来了这样一个可能,既然这个适宜人类产生的宇宙存在,那么更多的不适宜或者适宜其他类型生命产生或者适宜多种生命产生的宇宙同样会存在。据说一个量子物理学家走进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将所有的筹码压在同一个数字上,毫无疑问地输了,有人善意地教导他不能这样押注,他耸耸肩:“毫无疑问,在某个平行宇宙,我赢了。”
从这样的尺度来看人类,看人类的情感、生活与未来,怎么样都是无所谓的啊。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如果一件事或者一个东西消失了、不见了、改变了,却没有什么影响,那么它必然不是那么重要的。如果人类存在、不存在、毁灭、不毁灭,都没有任何影响,那么人类就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重要,没有一个上帝曾为我们创造过伊甸园。
多么无趣啊。
顺便说说我的平行宇宙观,我不认为每一次分歧,每一次波函数的确定都会分裂出一个新的宇宙——这在想象中就是可怕的。我接受时间悖论,每一次时间悖论将产生一个新的平行宇宙,也就是说你可以回到过去杀死你年轻的祖父而不消失、不引起时空的崩塌,但一个新的、你将不会出生的宇宙将诞生于你无法到达的时空。
本来写完第一部分我就感到厌倦,我总是跌入同样的陷阱里,就像手头正看的《春雪》里的清显,记录下自己一个又一个梦。
我不喜欢三岛由纪夫,他纤细、敏感、精致的格调令我感到虚假,越是清晰、明辨、细节入微、令人信服就越是虚假。
但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与两个老同学聚会,为了那些掩饰与迂回却是一个一个分别相聚的。他们属于对于一个小镇来说是走出去的那一类人了,与我现在所相处的人不一样,我所遇到的尽是蠢笨、无知、随地吐痰、毫无公德、极度疲惫。尽管我们都是同样的虚荣、傲慢、软弱、脆弱、自以为是,但他们令我孤独,各种各样的形式使人们分开类别,你却无法加入那些仪式当中。可他俩也令我孤独,我按照上一次见面的形象编织他们,却带着自我安慰和某种恶意与快感地将他的平庸、重复、半途而废、原地转圈、毫无希望藏在每一碗菜里,同他一起吃下——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像是一场危险的追逐,如同情爱中的男女,不动声色,心知肚明,怀着一种禁忌般的快乐与肉体的欲望和想象。而她却同更年轻时一样,长着很多巨大的红红的青春痘,我也一样。她善解人意、神态自然,再也不是当年稚嫩的小女孩了,可在梦里她忽又仰头大笑,然后迎来尴尬的沉默。
我挤破脸上的痘痘,下巴上的那个挤出一个巨大的、琥珀色的、石榴籽一般晶莹的籽粒来。
我忽然醒来,就在他吃着第二碗饭,我决定也吃一碗的时候,我端起碗,醒来了,我听见屋外永恒不断的、像是远处树林间风声的沙沙的夜晚。
对外星人存在坚信不移的人的论据很简单,就是宇宙的广大浩瀚,从恒星数量推论的概率来看,设想宇宙中只有人类存在——这本身就是不可设想的。
否认或者对外星生命的存在不置可否的人则拿出这些理由:地球精确设计一般的位置与条件;生命产生的苛刻条件;还有现在发现的几千颗行星里绝大多数都是比木星还大的超级气态行星,并且离恒星距离非常近,简直就是一锅沸腾的粥;以及我们并未有直接的确凿证据证明外星人来访——如果从概率上来说外星生命同恒河之沙般不可胜数,为何他们不与我们交流呢?为何我们看不到他们呢?
关于最后一个疑问有很多看法,我从靠谱的说起。
一,光年计的空间无可跨越。也就是说对什么样级别的生命都一样,它是宇宙法则本身的限制,现在猜想的虫洞啊、空间跳跃啊,都无法实现。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大约四个光年多一点,但那里恰好有智慧生命产生的概率微乎其微,而更远的距离,比如几百几千几万光年外的智慧生命,他们永远无法到达地球。
二,星系间的距离可以跨越,但宇宙中的生命还未能掌握这样的技术。宇宙的年龄现在估计为138亿年,而太阳的年龄是五十亿年(顺便说一下,我们的太阳现在处于主序星阶段,大概五十亿年后将变成红巨星,吞噬水星和火星,地球也将被烤焦)。由于宇宙早期恒星体型更大、寿命更短,太阳也许是第三、第四最多第五、第六代恒星。考虑到生命产生所必须的重元素是从新星爆炸中来的,以及早期宇宙危险的环境(可见宇宙边际的那些类星体即是证据),宇宙中的智慧生命发展尚浅也不足为奇,也许如同阿西莫夫在《永恒的终结》中说的,人类是银河系中最早出现的文明。
三,外星人早已造访地球,现在仍出没在百慕大、鄱阳湖或者月球背面,他们不愿被人类所知晓,也不愿跟人类接触,或者他们秘密地与政府或者选定的个人接触。这种说法无法反驳,姑且存之。
但我提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外星人隐藏在我们周围必然有他们的目的:1,观察人类,进行研究,那么每年的失踪人口都有去处了;或者暗中监控,比如宇宙中智慧生命有某种联盟,他们对于成长中的智慧生命进行督导,以防他们毁于例如核武器或者小行星撞击之类的事情;再或者他们有某种阴谋比如说是为了地球的资源,但作为一个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来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得固态行星,地球唯一的价值恐怕在于其环境对于类人智慧生命的生存价值,但现实并未发生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人入侵。这几点都没有太大的说服力,就像那些阴谋论一样。
四,外星人既存在又有抵达地球的能力,但他们没有兴趣。我坚信即便有其他智慧生命存在于这个宇宙,欲望是不会有区别的,怎么可能对浩瀚的虚空无动于衷呢?更加可能得是地球处于银河系偏远的角落,还没有智慧生命发现我们。
人类在二十世纪就已经试着向太空发送信息,但据霍金的意见,将外星人招惹来的后果将是毁灭。
五,一个有趣的猜想,智慧生命在发展至虚拟技术成熟以后停滞了,而星际旅行的技术级别显然比虚拟技术高得多,所以他们永远不会到来,也许他们已经在失去能源支持的冰冷的虚拟器躺椅上变成了枯骨。
先解释一下这个猜测,有人质疑智慧生命会陷入这种虚幻的泥淖里,但他忽视了那些砍传奇的大叔们,人在虚拟中能得到的超乎想象,罗素提了这样一个假设:假如世界忽然变回五分钟前,那么人们关于这五分钟的记忆就是完全虚假的——也就是说,人的记忆和感觉并不依靠事件的真实存在。
现在的虚拟技术还很低级,但人们的热情高涨,据称有色情片商研制虚拟设备和新型色情片,不过体验很差,让男人们头晕。不过也许这个世纪技术就将成熟,那时会怎样呢?人们简单的工作一番,换来钱去进行虚拟的生活——如果在头盔里能得到一切能得到的和不能得到的体验,思维中一个小时你就度过了一生,还有谁愿意面对令人疲惫的现实呢?如果文明进一步发展到二类文明,有了几乎无限的能量,全民的沉睡至死的可能性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这个猜测也站不住脚,因为如果有外星文明,那么必然不是一个两个,必然是几乎无限多,那么即便有个别星球陷入沉睡,但更多的星球会因为采取了禁止民用、限制使用时间、强制退出等手段而继续前行。
同样的理由,核战争、星际战争、星体灾难同样无法杜绝外星人的来访。
六,上帝创造了人类,独独创造了人类;它的变体是《黑客帝国》,也就是某种文明在电脑中模拟了人类和人类的宇宙。鉴于完美模拟的假设无从识别,我们同样存而不论,或者用奥卡姆剃刀将它排除。
于是,从最简单同样也最可信的角度来推测,人类也许的确是宇宙中的例外。
最早接触到外星人的话题,我相信他们是存在的,原因同上面说过的一样:如果宇宙中只有人类存在,那么上帝创造这样广大的一个宇宙真是太浪费了——这个论点的问题我如今已经意识到了:它既增添了一个实体的假设,也将过多的感情与遐想投入其中,使得它充满蛊惑人心的力量。并且,实际上如果宇宙过小,那么它就无法支撑到足够的时间让智慧生命产生,甚至它现在已经重新坍塌为一个奇点。
这里我们就遇到了所谓的人择原理,它有很多版本,弱的有点像莱布尼茨的充足理由原理,它最后奇怪地得到了一个斯宾诺莎的宇宙或者说上帝;而强的自信得令人厌恶,无法反驳也无法证明。
尽管有着多种版本,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别甚至非常之大,但人择原理的基本观点可以说是这样的:宇宙之所以是现在这样,是因为这样的宇宙产生了我们。
这似乎是一个毫无价值的循环论证,但它实际上解释了令某些神学家和神秘主义者激动的数据,那些仿佛精心设计的一切,比如基本粒子层面的质量、能量级,四种基本力的大小、作用距离,大爆炸瞬间的均匀平坦和亿分之一的对称性破缺,太阳的位置、地球的位置,等等的一切,都只是因为我们产生了,我们发现了一切条件,从而排除了一个预设的实体或者假设。
但它带来了这样一个可能,既然这个适宜人类产生的宇宙存在,那么更多的不适宜或者适宜其他类型生命产生或者适宜多种生命产生的宇宙同样会存在。据说一个量子物理学家走进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将所有的筹码压在同一个数字上,毫无疑问地输了,有人善意地教导他不能这样押注,他耸耸肩:“毫无疑问,在某个平行宇宙,我赢了。”
从这样的尺度来看人类,看人类的情感、生活与未来,怎么样都是无所谓的啊。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如果一件事或者一个东西消失了、不见了、改变了,却没有什么影响,那么它必然不是那么重要的。如果人类存在、不存在、毁灭、不毁灭,都没有任何影响,那么人类就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重要,没有一个上帝曾为我们创造过伊甸园。
多么无趣啊。
顺便说说我的平行宇宙观,我不认为每一次分歧,每一次波函数的确定都会分裂出一个新的宇宙——这在想象中就是可怕的。我接受时间悖论,每一次时间悖论将产生一个新的平行宇宙,也就是说你可以回到过去杀死你年轻的祖父而不消失、不引起时空的崩塌,但一个新的、你将不会出生的宇宙将诞生于你无法到达的时空。
本来写完第一部分我就感到厌倦,我总是跌入同样的陷阱里,就像手头正看的《春雪》里的清显,记录下自己一个又一个梦。
我不喜欢三岛由纪夫,他纤细、敏感、精致的格调令我感到虚假,越是清晰、明辨、细节入微、令人信服就越是虚假。
但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与两个老同学聚会,为了那些掩饰与迂回却是一个一个分别相聚的。他们属于对于一个小镇来说是走出去的那一类人了,与我现在所相处的人不一样,我所遇到的尽是蠢笨、无知、随地吐痰、毫无公德、极度疲惫。尽管我们都是同样的虚荣、傲慢、软弱、脆弱、自以为是,但他们令我孤独,各种各样的形式使人们分开类别,你却无法加入那些仪式当中。可他俩也令我孤独,我按照上一次见面的形象编织他们,却带着自我安慰和某种恶意与快感地将他的平庸、重复、半途而废、原地转圈、毫无希望藏在每一碗菜里,同他一起吃下——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像是一场危险的追逐,如同情爱中的男女,不动声色,心知肚明,怀着一种禁忌般的快乐与肉体的欲望和想象。而她却同更年轻时一样,长着很多巨大的红红的青春痘,我也一样。她善解人意、神态自然,再也不是当年稚嫩的小女孩了,可在梦里她忽又仰头大笑,然后迎来尴尬的沉默。
我挤破脸上的痘痘,下巴上的那个挤出一个巨大的、琥珀色的、石榴籽一般晶莹的籽粒来。
我忽然醒来,就在他吃着第二碗饭,我决定也吃一碗的时候,我端起碗,醒来了,我听见屋外永恒不断的、像是远处树林间风声的沙沙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