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幻像”
在参加桂勘工作坊的时候,他反复说,“演员不是自恋的个体,而是带着空间在舞动,给观众带来‘幻化’。”
何为“幻化”?似乎用另一个词“梦境”亦可解释。
身体仍在此处,呼吸却开始有了些不同……眼神逐渐改变,看到的世界和色彩、移动的方式发生变化,由是,心脏的跳动似乎也有了新的节奏和方法。
在梦中,思维仍可运行,或者转动梦境。或者陷入深深的情绪中不可自拔——哭泣、狂喜、梦魇。
从日常身体中跳脱的情感是“我”吗?又或者是提取出去、被他者驱动的另一重真实?此间分别,身体的存在感与消失感可判定,清清明明的思维却暂时失语或者被悬置——“幻化”者,本来就是巫觋们最爱的与天地万物祖宗鬼神沟通的方法呀,语言能清楚说明白,那也已是“二”。
所谓“真实”与“幻像”的差别,也不过像一张实实在在存在于眼前的一张名为“椅子”之物和画在纸上的图像以及口中转述之行状之间的差别吧。
却也不准确。所以孔子“必也正名乎”说得如此郑重,乃是因为由“物”至“名”,这名就像真的存在一样——维特根斯坦这么诚实的人也为之苦恼不迭——语言真乃消解之途,语言游戏真乃消解哲学之途。
名是一是二?实呢?
人生来也是“幻像”罢,一团团扭曲波动的“弦”,一些偶然的能量和粒子的组合和存在。到最后,大家真是同一的,那一点点逝去时消失的重量和能量散发在空气中,与飞舞的尘灰一同在阳光照耀下布朗运动。剩下的归于优美的有机物和细菌病毒,归于重新组合成的植物汁液或者动物之血,重新在偶然的机会下遇到曾经的细胞组成物——这是“幻像”么?当那两个粒子历经百千万劫重新相遇的时刻。就连那些“时刻”也是幻像呀!宇和宙扭成一团,成与毁、生与灭,都还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这样的梦境中,言说之“二”又是何物?言说似乎是独立的另一重幻像,自有它的秩序和严酷。当人身死灯灭,被重重转述之幻像却在言说中活了下来,变成了另一种存在。言说即是造物。鬼哭之日,人亦欣欣然大哭之:多么好的“幻化”之途啊。
那么,即便是偶然的组合存在,也是某一个偶然存在过的“深水王子”:“悬崖撒手,自肯承当”。
2014-12-27
何为“幻化”?似乎用另一个词“梦境”亦可解释。
身体仍在此处,呼吸却开始有了些不同……眼神逐渐改变,看到的世界和色彩、移动的方式发生变化,由是,心脏的跳动似乎也有了新的节奏和方法。
在梦中,思维仍可运行,或者转动梦境。或者陷入深深的情绪中不可自拔——哭泣、狂喜、梦魇。
从日常身体中跳脱的情感是“我”吗?又或者是提取出去、被他者驱动的另一重真实?此间分别,身体的存在感与消失感可判定,清清明明的思维却暂时失语或者被悬置——“幻化”者,本来就是巫觋们最爱的与天地万物祖宗鬼神沟通的方法呀,语言能清楚说明白,那也已是“二”。
所谓“真实”与“幻像”的差别,也不过像一张实实在在存在于眼前的一张名为“椅子”之物和画在纸上的图像以及口中转述之行状之间的差别吧。
却也不准确。所以孔子“必也正名乎”说得如此郑重,乃是因为由“物”至“名”,这名就像真的存在一样——维特根斯坦这么诚实的人也为之苦恼不迭——语言真乃消解之途,语言游戏真乃消解哲学之途。
名是一是二?实呢?
人生来也是“幻像”罢,一团团扭曲波动的“弦”,一些偶然的能量和粒子的组合和存在。到最后,大家真是同一的,那一点点逝去时消失的重量和能量散发在空气中,与飞舞的尘灰一同在阳光照耀下布朗运动。剩下的归于优美的有机物和细菌病毒,归于重新组合成的植物汁液或者动物之血,重新在偶然的机会下遇到曾经的细胞组成物——这是“幻像”么?当那两个粒子历经百千万劫重新相遇的时刻。就连那些“时刻”也是幻像呀!宇和宙扭成一团,成与毁、生与灭,都还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这样的梦境中,言说之“二”又是何物?言说似乎是独立的另一重幻像,自有它的秩序和严酷。当人身死灯灭,被重重转述之幻像却在言说中活了下来,变成了另一种存在。言说即是造物。鬼哭之日,人亦欣欣然大哭之:多么好的“幻化”之途啊。
那么,即便是偶然的组合存在,也是某一个偶然存在过的“深水王子”:“悬崖撒手,自肯承当”。
2014-12-27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