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里的风
但是吹过来一阵长长的风。李娟在《我的阿勒泰》里写道,看到这句话后眼睛渐渐失去焦点,思绪就随着风开始飘荡起来。
我想到了风。
开封是一座灰扑扑的旧城,春天总是伴着连绵的风卷着满地的沙土匆匆席卷而过,冬天时又冷又干燥,无孔不入的风会很快带走裹在厚厚棉衣里的温度。总之,很讨厌的风。从一开始的19岁,到后来的23岁,我在这里度过我四年的大学时光。我在这里爱过谁也被谁爱过,但我很少追忆它,可能是因为我讨厌满城的裹挟着黄沙的风。
南京这个城市被很多人与苦难人为地捆绑在一起,但我想到它,就先想到满是香樟和法桐的街道,下起雨来的时候,梧桐叶子会挨挨挤挤铺满路面,香樟的气味更浓,黑色的果实落了一地,走在上面会硌脚。也许是这个原因,在这里读了三年研究生后我留下了。但我仍然讨厌南京的冬天,即使住在满是高大梧桐和香樟环绕的校园里,也有风挟着湿气和寒冷穿梭而来。总之,我讨厌这里以为没有暖气而愈发显得寒冷的天气,以及漫天遍野没头没脑乱撞的寒风。
可是我并不讨厌风,甚至一旦有风沿着远处的地平线略过树梢穿过树叶的间隙朝我而来或是从我身旁呼啸而过,我都会忍不住驻足凝望或屏息倾听,风看似聒噪其实却静默,它总是静默地摇动我的衣角,静默地穿过我的发丝,然后静默地走远,它总是什么都不跟我说。
我听过很多种风声。雨落下的时候,它会在雨滴间左冲右突而发出沙沙的声响,狗蹲坐在地上,它会揪着它们的耳朵而发出轻微的啪啪或踏踏声,它在高高的树梢穿行而过的时候也会有簌簌的声音传来。
我最喜欢的是旷野里的风。
春天,灰褐色的枝条上长出嫩绿的新芽,桃花满树绽放,榆钱嘟嘟噜噜挂满枝头,土地变得松软,奶奶在院子里放上用旧脸盆或破条筐改成的花盆,装满新鲜的土,埋下最普通不过的凤仙花的种子,妈妈买来一团一团黄色的小鸡仔,在阳光下用苇席围成圈把小鸡仔撒在里面,爸爸扛着铁锹或锄头早早出门,我抱着哥哥给我的花猫坐在堂屋门口的石榴树前晒太阳,屁股底下是奶奶用玉米外衣编制的墩子。有时,奶奶和其他的老奶奶们坐在屋后高大粗壮的老榆树下眯着眼睛聊天,我抱着花猫背诵老舍的《猫》,觉得十分有趣。雪白的小羊常常在这个时候出生,咩咩叫着,乌溜溜的眼睛里像是有一汪湖水。我常常会忍不住摸摸它们小小的脑袋寻思着什么时候才会有羊角破脑袋而出。更多的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子在旷野里疯跑,迎着风跑,嗅着泥土和草木的气味,寻找一切能开花的植物,再大些的时候,挎着竹编的篮子小心翼翼踏着松软的麦垅寻找着野草或者野菜。暮春时候,曾经散发清香的槐花从枝头掉落,填满树林里松软土壤上或深或浅的车辙。风从旷野来,从更远的远处来,吹动新生的嫩芽,吹红一树的桃花,吹落稠密的榆钱,吹得土地松软,吹醒埋在土里的种子,吹乱小鸡仔绒绒的毛,吹过爸爸的锄头,吹得花猫和小羊的耳朵一动一动,吹得晒太阳的人昏昏欲睡,吹得我们短短的头发在风里纠缠成结。
夏天的早上总是有密密麻麻的露珠挂在草木的叶子上,途径它们时衣服总是会变得湿漉漉。太阳升起来,露水消失无踪,人们的额头开始爬满密密麻麻的汗珠。午后的蝉躲在高高的树上奋力鸣叫,然后又神经质般哑然,然后是更加奋力的鸣叫,叫人捉摸不透心烦意乱。斑驳的树影在热腾腾的地面上晃动,晃得人眼皮越来越沉。却迟迟没有风。有时会有暴雨忽至,风也夹杂而来,高大的白杨树总是并排生长,枝条在风里摇摆,叶子趁着风来的时候相互致意,闹的很凶,沙沙的或者哗哗的声音总会让人误以为是雨来了。然后雨就真来了,雨水很快汇聚成股,在土地上肆意流淌。猫会团成一团,用尾巴围住自己,肚子里咕噜咕噜响着。盛夏的草木总是繁盛,离村庄很远的树林总是郁郁葱葱,仿佛有绿色的雾缭绕其间,静止不动,仿佛风也吹不进来,叫人忍不住想要去一探究竟。但我知道的,林子里是粗壮的槐树,高高大大,向着太阳静静生长着,大树们挨挨挤挤,连阳光也只能在偶尔的缝隙间漏下星星点点斑斓,树下是青青的草,一棵棵细细的直直的绿绿的嫩嫩的,向着天空和阳光的方向,整整齐齐,仿佛在等待某个指令,又像在朝拜什么。林子里永远都是阴凉的,外界的喧嚣和炎热全被阻挡在外,连风也不来。夏夜常常伴随着蝉鸣,或者满天的星辰或者一地的月光,蝉鸣时我们去捕蝉,星光闪烁时我们躺在凉席上仰望星空,有月光的晚上我们就满村跑着躲猫猫或者干脆坐在地上唱着不知旋律的歌谣玩着早已忘了规则的游戏。夏天的时候好像天天在盼风来,风却好像天天不在,它是不是去了田野,徜徉在翠绿的西瓜、火红的辣椒、长长的豆角、金色的麦穗间,流连忘返?要不然为何吐着鲜红缨子的玉米的宽大叶子总是在沙沙作响好像在言语着什么?
圆圆的柿子挂满枝头的时候我们知道秋天来了。小小的色彩明亮的太阳花漫山遍野蔓延,白花花的花生在地底下变得颗颗饱满,大蚂蚱背着小蚂蚱在田地间到处蹦跶。红薯被挖出来后它的枝蔓被羊不紧不慢吃进肚子里或者在阳光下褪去绿色变得干枯变成我们跳绳的绳子。枣子早已被摘下在暴烈的阳光下被晒得得暗红,枣树的枝头上还剩零落的叶子在风中招摇。田野里的作物都已开始被收割或者已经被收割,偶尔有遗落在土地里的花生傻傻地发了芽长成了小小的苗,天真地以为即将在阳光下生长结子。它们却不知道,风将带走它们。
秋天的风总是像一只受伤的野兽,呜呜嘶吼着,徘徊在天地间,有些犹疑。阳光却毫不含糊,蓝的让人心碎的天空渐渐变灰之时,它却像流金色的蜜一样到处流淌。
奶奶把整棵凤仙花和着明矾捣碎了糊在我的手指头上,用塑料袋裹紧,第二天整个手指都是暗红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流逝,暗红变成绯红,从手指慢慢褪去,只留下指甲上的一片。
但秋天也常常让我难过,因为春天出生的小羊已经没有办法再被抱在怀里,因为所有的绿色都慢慢褪去,因为冬天就要来了。
冬天其实也是有很多乐趣的,比如周末坦坦荡荡地赖在床上不肯起来,非要妈妈在柴火烧尽的灶里埋一只圆圆的红薯。比如会受到爸爸从地里意外捉来的小刺猬,虽然捉到过几只但每只都神奇地从倒扣的铁桶里逃掉了。比如会在某个早晨睁开眼睛后发现满天满地的雪和屋檐上倒挂的透明冰棱,在雪地里疯跑后脸和手会又热又红,在冰上滑来滑去总免不了摔坐在地上疼的呲牙咧嘴。。。但更多时候,没有刺猬,没有雪和冰棱。有的只是满地黄褐色的土和低低地生长着的麦苗在企盼着来年的春风,而风正暴烈地游荡在旷野,在屋内围着一盆红红的炭火烧花生吃的时候也能隐隐约约听到远处的风声。但也没有关系,所有的寒冷和被困在屋内的无趣都可以在过年时被驱赶得烟消云散。这个时候,风也从柳树的枝头掠过,开始逐一唤醒沉睡的绿芽了。
。。。。。。。
很多个四季就这样一轮轮碾过,风总是来来去去,有时冷有时暖,心情在冷暖间起伏,以为就要这样无穷无尽辗转下去,却一抬头发现,眼前尽是长青的香樟,不知道季节碾过哪一节了。有点怀念高高的白杨和它们总是沙沙响着的叶子。现在的风总是从高高的天空经过,在高大的法桐和香樟的树梢掠过,吹不进我的心里。我总是听不到风声,我想着我已经不去注意风的声音了,我想着我以后不会再听到风声了。
但风声时时会来,在我悴不及防的时候,在某个深深的睡梦里。
郑州是个既不靠山也不环水的平原城市,漫天遍野都是绿绿的庄稼。它四季分明,春天杨柳返青,夏季瓜果蔬菜遍地,人们在茫茫的金色麦田中忙碌,秋风中枣子挂满枝头花生晒了满场,冬天地窖里藏满了红薯和白菜,常常会有白茫茫的雪覆盖大地。那里有我的家,我的爸爸妈妈和哥哥。堂屋里曾住着我的奶奶,堂屋门口是一株比我还要早来到这个世上的石榴树,春夏时节树上开满火红的花,花瓣落了一地,秋天里石榴挂满枝头时小猫会爬上去够果子,树下曾养过一窝荷兰鼠,母的是花的,公的是白的,有着红色的眼睛,是爸爸从集市上买给我的。我在这里度过了我的幼年、童年、少年。从0岁到18岁。而现在我离开了那里,在千里之外,已过世了许久的奶奶的模样渐渐模糊。只有记忆中吹过旷野的风还在呼啸。
我想到了风。
开封是一座灰扑扑的旧城,春天总是伴着连绵的风卷着满地的沙土匆匆席卷而过,冬天时又冷又干燥,无孔不入的风会很快带走裹在厚厚棉衣里的温度。总之,很讨厌的风。从一开始的19岁,到后来的23岁,我在这里度过我四年的大学时光。我在这里爱过谁也被谁爱过,但我很少追忆它,可能是因为我讨厌满城的裹挟着黄沙的风。
南京这个城市被很多人与苦难人为地捆绑在一起,但我想到它,就先想到满是香樟和法桐的街道,下起雨来的时候,梧桐叶子会挨挨挤挤铺满路面,香樟的气味更浓,黑色的果实落了一地,走在上面会硌脚。也许是这个原因,在这里读了三年研究生后我留下了。但我仍然讨厌南京的冬天,即使住在满是高大梧桐和香樟环绕的校园里,也有风挟着湿气和寒冷穿梭而来。总之,我讨厌这里以为没有暖气而愈发显得寒冷的天气,以及漫天遍野没头没脑乱撞的寒风。
可是我并不讨厌风,甚至一旦有风沿着远处的地平线略过树梢穿过树叶的间隙朝我而来或是从我身旁呼啸而过,我都会忍不住驻足凝望或屏息倾听,风看似聒噪其实却静默,它总是静默地摇动我的衣角,静默地穿过我的发丝,然后静默地走远,它总是什么都不跟我说。
我听过很多种风声。雨落下的时候,它会在雨滴间左冲右突而发出沙沙的声响,狗蹲坐在地上,它会揪着它们的耳朵而发出轻微的啪啪或踏踏声,它在高高的树梢穿行而过的时候也会有簌簌的声音传来。
我最喜欢的是旷野里的风。
春天,灰褐色的枝条上长出嫩绿的新芽,桃花满树绽放,榆钱嘟嘟噜噜挂满枝头,土地变得松软,奶奶在院子里放上用旧脸盆或破条筐改成的花盆,装满新鲜的土,埋下最普通不过的凤仙花的种子,妈妈买来一团一团黄色的小鸡仔,在阳光下用苇席围成圈把小鸡仔撒在里面,爸爸扛着铁锹或锄头早早出门,我抱着哥哥给我的花猫坐在堂屋门口的石榴树前晒太阳,屁股底下是奶奶用玉米外衣编制的墩子。有时,奶奶和其他的老奶奶们坐在屋后高大粗壮的老榆树下眯着眼睛聊天,我抱着花猫背诵老舍的《猫》,觉得十分有趣。雪白的小羊常常在这个时候出生,咩咩叫着,乌溜溜的眼睛里像是有一汪湖水。我常常会忍不住摸摸它们小小的脑袋寻思着什么时候才会有羊角破脑袋而出。更多的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子在旷野里疯跑,迎着风跑,嗅着泥土和草木的气味,寻找一切能开花的植物,再大些的时候,挎着竹编的篮子小心翼翼踏着松软的麦垅寻找着野草或者野菜。暮春时候,曾经散发清香的槐花从枝头掉落,填满树林里松软土壤上或深或浅的车辙。风从旷野来,从更远的远处来,吹动新生的嫩芽,吹红一树的桃花,吹落稠密的榆钱,吹得土地松软,吹醒埋在土里的种子,吹乱小鸡仔绒绒的毛,吹过爸爸的锄头,吹得花猫和小羊的耳朵一动一动,吹得晒太阳的人昏昏欲睡,吹得我们短短的头发在风里纠缠成结。
夏天的早上总是有密密麻麻的露珠挂在草木的叶子上,途径它们时衣服总是会变得湿漉漉。太阳升起来,露水消失无踪,人们的额头开始爬满密密麻麻的汗珠。午后的蝉躲在高高的树上奋力鸣叫,然后又神经质般哑然,然后是更加奋力的鸣叫,叫人捉摸不透心烦意乱。斑驳的树影在热腾腾的地面上晃动,晃得人眼皮越来越沉。却迟迟没有风。有时会有暴雨忽至,风也夹杂而来,高大的白杨树总是并排生长,枝条在风里摇摆,叶子趁着风来的时候相互致意,闹的很凶,沙沙的或者哗哗的声音总会让人误以为是雨来了。然后雨就真来了,雨水很快汇聚成股,在土地上肆意流淌。猫会团成一团,用尾巴围住自己,肚子里咕噜咕噜响着。盛夏的草木总是繁盛,离村庄很远的树林总是郁郁葱葱,仿佛有绿色的雾缭绕其间,静止不动,仿佛风也吹不进来,叫人忍不住想要去一探究竟。但我知道的,林子里是粗壮的槐树,高高大大,向着太阳静静生长着,大树们挨挨挤挤,连阳光也只能在偶尔的缝隙间漏下星星点点斑斓,树下是青青的草,一棵棵细细的直直的绿绿的嫩嫩的,向着天空和阳光的方向,整整齐齐,仿佛在等待某个指令,又像在朝拜什么。林子里永远都是阴凉的,外界的喧嚣和炎热全被阻挡在外,连风也不来。夏夜常常伴随着蝉鸣,或者满天的星辰或者一地的月光,蝉鸣时我们去捕蝉,星光闪烁时我们躺在凉席上仰望星空,有月光的晚上我们就满村跑着躲猫猫或者干脆坐在地上唱着不知旋律的歌谣玩着早已忘了规则的游戏。夏天的时候好像天天在盼风来,风却好像天天不在,它是不是去了田野,徜徉在翠绿的西瓜、火红的辣椒、长长的豆角、金色的麦穗间,流连忘返?要不然为何吐着鲜红缨子的玉米的宽大叶子总是在沙沙作响好像在言语着什么?
圆圆的柿子挂满枝头的时候我们知道秋天来了。小小的色彩明亮的太阳花漫山遍野蔓延,白花花的花生在地底下变得颗颗饱满,大蚂蚱背着小蚂蚱在田地间到处蹦跶。红薯被挖出来后它的枝蔓被羊不紧不慢吃进肚子里或者在阳光下褪去绿色变得干枯变成我们跳绳的绳子。枣子早已被摘下在暴烈的阳光下被晒得得暗红,枣树的枝头上还剩零落的叶子在风中招摇。田野里的作物都已开始被收割或者已经被收割,偶尔有遗落在土地里的花生傻傻地发了芽长成了小小的苗,天真地以为即将在阳光下生长结子。它们却不知道,风将带走它们。
秋天的风总是像一只受伤的野兽,呜呜嘶吼着,徘徊在天地间,有些犹疑。阳光却毫不含糊,蓝的让人心碎的天空渐渐变灰之时,它却像流金色的蜜一样到处流淌。
奶奶把整棵凤仙花和着明矾捣碎了糊在我的手指头上,用塑料袋裹紧,第二天整个手指都是暗红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流逝,暗红变成绯红,从手指慢慢褪去,只留下指甲上的一片。
但秋天也常常让我难过,因为春天出生的小羊已经没有办法再被抱在怀里,因为所有的绿色都慢慢褪去,因为冬天就要来了。
冬天其实也是有很多乐趣的,比如周末坦坦荡荡地赖在床上不肯起来,非要妈妈在柴火烧尽的灶里埋一只圆圆的红薯。比如会受到爸爸从地里意外捉来的小刺猬,虽然捉到过几只但每只都神奇地从倒扣的铁桶里逃掉了。比如会在某个早晨睁开眼睛后发现满天满地的雪和屋檐上倒挂的透明冰棱,在雪地里疯跑后脸和手会又热又红,在冰上滑来滑去总免不了摔坐在地上疼的呲牙咧嘴。。。但更多时候,没有刺猬,没有雪和冰棱。有的只是满地黄褐色的土和低低地生长着的麦苗在企盼着来年的春风,而风正暴烈地游荡在旷野,在屋内围着一盆红红的炭火烧花生吃的时候也能隐隐约约听到远处的风声。但也没有关系,所有的寒冷和被困在屋内的无趣都可以在过年时被驱赶得烟消云散。这个时候,风也从柳树的枝头掠过,开始逐一唤醒沉睡的绿芽了。
。。。。。。。
很多个四季就这样一轮轮碾过,风总是来来去去,有时冷有时暖,心情在冷暖间起伏,以为就要这样无穷无尽辗转下去,却一抬头发现,眼前尽是长青的香樟,不知道季节碾过哪一节了。有点怀念高高的白杨和它们总是沙沙响着的叶子。现在的风总是从高高的天空经过,在高大的法桐和香樟的树梢掠过,吹不进我的心里。我总是听不到风声,我想着我已经不去注意风的声音了,我想着我以后不会再听到风声了。
但风声时时会来,在我悴不及防的时候,在某个深深的睡梦里。
郑州是个既不靠山也不环水的平原城市,漫天遍野都是绿绿的庄稼。它四季分明,春天杨柳返青,夏季瓜果蔬菜遍地,人们在茫茫的金色麦田中忙碌,秋风中枣子挂满枝头花生晒了满场,冬天地窖里藏满了红薯和白菜,常常会有白茫茫的雪覆盖大地。那里有我的家,我的爸爸妈妈和哥哥。堂屋里曾住着我的奶奶,堂屋门口是一株比我还要早来到这个世上的石榴树,春夏时节树上开满火红的花,花瓣落了一地,秋天里石榴挂满枝头时小猫会爬上去够果子,树下曾养过一窝荷兰鼠,母的是花的,公的是白的,有着红色的眼睛,是爸爸从集市上买给我的。我在这里度过了我的幼年、童年、少年。从0岁到18岁。而现在我离开了那里,在千里之外,已过世了许久的奶奶的模样渐渐模糊。只有记忆中吹过旷野的风还在呼啸。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