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文明战记:苏联附体的印尼vs扩张狂魔中国
版本:文明5
难度:国王(正常难度之上一级)
玩家:我-中国vs电脑-印尼 外加多城邦
地图:大陆
起始时代:信息时代(因为比较喜欢原子弹对轰,so……)
【开局】:
一开局有3个移民,燕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依次建起。同时各路军队向四方拓展探索未知世界。不同于以往,因为选择的是对战模式,所以开局没多久就遇到了电脑印度尼西亚。此时我并没有重视(祸根1)。
※这里介绍一下我玩文明的基本路径:
阶段一:开局建城,然后只保留最低军备(即不新增单位),而大量生产工人/工船/货船/驼队等,建设基础设施(尤以建设道路体系为重点),发展对外贸易(赚钱),组织科研;待到财富和科研积累到一定阶段,再发动移民对外拓展;此阶段,对外与各国各城邦保持和平。
阶段二:移民拓土,城市数量大量增加,工人逐渐转移至新国土,老三城开始建设军队,待到新国土开发完毕后,则解散工人和其它无用单位,全力增加军备。此阶段时,一般也保持对外和平,但也不怕别人进攻。
阶段三:战备完成,撕下和平主义者面具,变身战争狂魔……
要走上面那条路,一个比较基本的要求就是相对安全的战略环境。但是在今天这一局,其实我的国土形状是非常难看的。由于我没有重视印尼过早出现的信号,所以导致他的移民在我国土附近就建立了一座城市,犹如一把尖刀,具体如图所示。
尖刀城市就是泗水,直接威胁上海,同时若其继续扩展,他的西部边界就极有可能切断广州和燕京的交通联系,使广州成为飞地,若一旦成真,则后果不堪设想。
故,泗水已建立,我便不得不花钱购买土地将其包围,使其国土得不到任何的拓展。但是此举触怒了印尼当局,为日后战争埋下祸根。但是当时我没有重视(祸根2),继续按照原来的路径和平发展。
当然和平发展也不是没有理由的,由于我和印尼实行的都是秩序社会政策,所以我很天真的幻想彼此应该会保持一段比较长的和平。
【第一次战争】:
就当我的本土发展完毕,并且刚派出了几波移民外出建城的时候,印尼翻脸宣战了。
此时,我除了开局是送的几个军事单位之外没有任何的军备。几乎无力抵御。而且,之前的贸易都只局限在本大陆的城邦,疏于海外探索(那几波移民是我第一波海外探索),因此贸易利润也很低,不够支撑战争。
所以宣战后,只能通过城市建造加少量金钱购买的方法造军队。而印尼方面,则是泗水陆路进攻,棉兰空军轰炸,雅加达陆军渡海,三路出击。强攻之下,上海很快就沦陷了。战局如图:
灰色是交通线
在意识到上海守不住,且印尼没有切断交通线攻打广州,而是打算直扑首都燕京后。我便收缩防线,将仅剩的军队布置在燕京周围。
此时,海外城市也逐渐建立,并且和新大陆的城邦建立了贸易路线,金币收入重新稳定。同时新城市里建设了一些增加快乐的建筑,成功将全国快乐度由负扭转为正,提升了军队战斗力。
上述动作,最终使我军和印尼军队在燕京外围形成僵持,甚至我一度收复了上海。但终因后继不足再度失陷。
此时虽然战斗上已经形成僵持,但是京广一线依然很危险,且新城市孤悬海外势单力孤,整体战略情形依然很恶劣。是战是和还很难说。正在我纠结的时候,印尼竟然主动送上门来求和了,并且给予我每个回合29个黄金和两座城邦的控制权,我自然格外欣喜答允了。事实证明,29个黄金的支出,从一定程度上对印尼的经济造成了影响,间接反转了敌我力量(印尼昏招1)。
【停战期】:
和平条约只有10个回合,而且基于现实中的印尼观感和游戏中毫无预兆的宣战,基本肯定条约结束以后他必定还会再次宣战。所以我便趁此机会加紧增加军备,并建立防线。
首先是沿着燕京-广州西海岸交通线沿线布置连续的碉堡,名为绝对防卫圈。
其次,绝对防卫圈向东南延伸半包围泗水。上海沦陷后,国土形状不再扭曲难看,可以沿着燕广一线布置军队。反倒是泗水变成了凸出地,容易被我包围。具体如图:
过了几个回合,我看到印尼的军队大量的往泗水集合,也基本符合一开始的预期。但是正当我准备迎接和他的第二场恶战之时,万万没想到印尼竟然开始攻打北边的小城邦B!(印尼昏招2,大昏招)
我一下子爽了。攻打独立城邦的后果就是在众城邦中好感度会立马下降,而在这个有着世界大会的世界,没有了城邦的支持,注定是会完蛋的。所谓失道者寡助。
机不可失,首先,我利用手里积攒的金币,使东南方向(右下角)的城邦变成了我的同盟。首选他的原因是这个城邦的军备还不错,一旦开战他必定攻打印尼的棉兰,可以为我牵制南方的印尼军队,令我攻打泗水更游刃有余。
接着,再使西北角城邦A(大陆左上角)成为我的同盟。和他结盟一来保证后方安全,二来他也会支援正北面的小城邦B,消耗印尼军队。
第三,我发起了针对印尼的封锁提议,很快得到了通过。断绝了印尼的全部对外贸易,基本上就是给印尼经济下了死刑。
另外,海外城市的建设也稳步推进并且建立了机场,可以与本土快速连接(海外新建军事单位可以通过空运快速到达本土),新大陆贸易也全部完成,金币哗啦啦的进账。胜利的天平自此开始向我一方倾斜。
【第二次战争】:
和平协议一结束,我便立刻宣战。
令我感到欣喜的是,原本集结在泗水周围的大量敌军,由于北方小城邦B的坚强抵抗(真的很坚强,活动单位基本被打光了只剩一个孤城),基本上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样一来,外围碉堡,碉堡内安排一众火箭炮远程炮轰,待城市防御力归零之后,空降兵突入,泗水很快便沦陷了。随后虽然被夺回,但印尼军队此时明显后劲不足,后续部队不仅少,而且只能渡海而来(东南小城邦的牵制),速度慢,且容易被我远程和空中打击。
因此,很快我便重新攻下泗水,进而光复上海。由于经济封锁和泗水的沦陷,印尼已经虚弱的没有力量发动大反攻了,只能偶尔飞机轰炸加孤军小兵前来送死。
稍事休整以后,我军便大举前进,围攻印尼南方重镇棉兰。由于前期东南友邦的成功牵制,待我进攻棉兰时,几乎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抗,便成功合围。接着便是老套路:外围火箭车炮轰,陆军破城。
很快棉兰就得手了。
哦,忘了说了,围攻棉兰时,印尼曾经求和,但是被我拒绝了。
战争的最后阶段其实很乏味,印尼失去了抵抗的能力,最终,雅加达沦陷,印尼亡国。
第二次战争战局图:
附带一张世界地图:
其中南京、西安、成都都是我第二批建立的城市。而印尼没有新建移民对外扩张。
小结一下:
前期战败,失地陷城,祸基于没有重视敌国过于临近,而依然遵循过往的发展方式;基于没有预料到泗水的突然出现,进而导致战略形势骤然恶化;基于没有料到印尼的突然宣战,致使仓促应战,逐个被击破。
中期没有亡国,则在于移民队伍已经出发、建城,使上海沦陷后国力没有大幅度衰退;在于新大陆贸易的建立,使国库依然保持充盈,可资军备。假若印尼宣战时移民队伍还未出发,则后果不堪设想。
后期印尼战败亡国,亡于莫名攻打城邦,一则消耗兵力,被我得可趁之机;二则得罪于天下,被我落得口实实行封锁,经济崩溃。
难度:国王(正常难度之上一级)
玩家:我-中国vs电脑-印尼 外加多城邦
地图:大陆
起始时代:信息时代(因为比较喜欢原子弹对轰,so……)
【开局】:
一开局有3个移民,燕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依次建起。同时各路军队向四方拓展探索未知世界。不同于以往,因为选择的是对战模式,所以开局没多久就遇到了电脑印度尼西亚。此时我并没有重视(祸根1)。
※这里介绍一下我玩文明的基本路径:
阶段一:开局建城,然后只保留最低军备(即不新增单位),而大量生产工人/工船/货船/驼队等,建设基础设施(尤以建设道路体系为重点),发展对外贸易(赚钱),组织科研;待到财富和科研积累到一定阶段,再发动移民对外拓展;此阶段,对外与各国各城邦保持和平。
阶段二:移民拓土,城市数量大量增加,工人逐渐转移至新国土,老三城开始建设军队,待到新国土开发完毕后,则解散工人和其它无用单位,全力增加军备。此阶段时,一般也保持对外和平,但也不怕别人进攻。
阶段三:战备完成,撕下和平主义者面具,变身战争狂魔……
要走上面那条路,一个比较基本的要求就是相对安全的战略环境。但是在今天这一局,其实我的国土形状是非常难看的。由于我没有重视印尼过早出现的信号,所以导致他的移民在我国土附近就建立了一座城市,犹如一把尖刀,具体如图所示。
![]() |
![]() |
尖刀城市就是泗水,直接威胁上海,同时若其继续扩展,他的西部边界就极有可能切断广州和燕京的交通联系,使广州成为飞地,若一旦成真,则后果不堪设想。
故,泗水已建立,我便不得不花钱购买土地将其包围,使其国土得不到任何的拓展。但是此举触怒了印尼当局,为日后战争埋下祸根。但是当时我没有重视(祸根2),继续按照原来的路径和平发展。
当然和平发展也不是没有理由的,由于我和印尼实行的都是秩序社会政策,所以我很天真的幻想彼此应该会保持一段比较长的和平。
【第一次战争】:
就当我的本土发展完毕,并且刚派出了几波移民外出建城的时候,印尼翻脸宣战了。
此时,我除了开局是送的几个军事单位之外没有任何的军备。几乎无力抵御。而且,之前的贸易都只局限在本大陆的城邦,疏于海外探索(那几波移民是我第一波海外探索),因此贸易利润也很低,不够支撑战争。
所以宣战后,只能通过城市建造加少量金钱购买的方法造军队。而印尼方面,则是泗水陆路进攻,棉兰空军轰炸,雅加达陆军渡海,三路出击。强攻之下,上海很快就沦陷了。战局如图:
![]() |
灰色是交通线
在意识到上海守不住,且印尼没有切断交通线攻打广州,而是打算直扑首都燕京后。我便收缩防线,将仅剩的军队布置在燕京周围。
此时,海外城市也逐渐建立,并且和新大陆的城邦建立了贸易路线,金币收入重新稳定。同时新城市里建设了一些增加快乐的建筑,成功将全国快乐度由负扭转为正,提升了军队战斗力。
上述动作,最终使我军和印尼军队在燕京外围形成僵持,甚至我一度收复了上海。但终因后继不足再度失陷。
此时虽然战斗上已经形成僵持,但是京广一线依然很危险,且新城市孤悬海外势单力孤,整体战略情形依然很恶劣。是战是和还很难说。正在我纠结的时候,印尼竟然主动送上门来求和了,并且给予我每个回合29个黄金和两座城邦的控制权,我自然格外欣喜答允了。事实证明,29个黄金的支出,从一定程度上对印尼的经济造成了影响,间接反转了敌我力量(印尼昏招1)。
【停战期】:
和平条约只有10个回合,而且基于现实中的印尼观感和游戏中毫无预兆的宣战,基本肯定条约结束以后他必定还会再次宣战。所以我便趁此机会加紧增加军备,并建立防线。
首先是沿着燕京-广州西海岸交通线沿线布置连续的碉堡,名为绝对防卫圈。
其次,绝对防卫圈向东南延伸半包围泗水。上海沦陷后,国土形状不再扭曲难看,可以沿着燕广一线布置军队。反倒是泗水变成了凸出地,容易被我包围。具体如图:
![]() |
过了几个回合,我看到印尼的军队大量的往泗水集合,也基本符合一开始的预期。但是正当我准备迎接和他的第二场恶战之时,万万没想到印尼竟然开始攻打北边的小城邦B!(印尼昏招2,大昏招)
我一下子爽了。攻打独立城邦的后果就是在众城邦中好感度会立马下降,而在这个有着世界大会的世界,没有了城邦的支持,注定是会完蛋的。所谓失道者寡助。
机不可失,首先,我利用手里积攒的金币,使东南方向(右下角)的城邦变成了我的同盟。首选他的原因是这个城邦的军备还不错,一旦开战他必定攻打印尼的棉兰,可以为我牵制南方的印尼军队,令我攻打泗水更游刃有余。
接着,再使西北角城邦A(大陆左上角)成为我的同盟。和他结盟一来保证后方安全,二来他也会支援正北面的小城邦B,消耗印尼军队。
第三,我发起了针对印尼的封锁提议,很快得到了通过。断绝了印尼的全部对外贸易,基本上就是给印尼经济下了死刑。
另外,海外城市的建设也稳步推进并且建立了机场,可以与本土快速连接(海外新建军事单位可以通过空运快速到达本土),新大陆贸易也全部完成,金币哗啦啦的进账。胜利的天平自此开始向我一方倾斜。
【第二次战争】:
和平协议一结束,我便立刻宣战。
令我感到欣喜的是,原本集结在泗水周围的大量敌军,由于北方小城邦B的坚强抵抗(真的很坚强,活动单位基本被打光了只剩一个孤城),基本上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样一来,外围碉堡,碉堡内安排一众火箭炮远程炮轰,待城市防御力归零之后,空降兵突入,泗水很快便沦陷了。随后虽然被夺回,但印尼军队此时明显后劲不足,后续部队不仅少,而且只能渡海而来(东南小城邦的牵制),速度慢,且容易被我远程和空中打击。
因此,很快我便重新攻下泗水,进而光复上海。由于经济封锁和泗水的沦陷,印尼已经虚弱的没有力量发动大反攻了,只能偶尔飞机轰炸加孤军小兵前来送死。
稍事休整以后,我军便大举前进,围攻印尼南方重镇棉兰。由于前期东南友邦的成功牵制,待我进攻棉兰时,几乎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抗,便成功合围。接着便是老套路:外围火箭车炮轰,陆军破城。
很快棉兰就得手了。
哦,忘了说了,围攻棉兰时,印尼曾经求和,但是被我拒绝了。
战争的最后阶段其实很乏味,印尼失去了抵抗的能力,最终,雅加达沦陷,印尼亡国。
第二次战争战局图:
![]() |
附带一张世界地图:
![]() |
其中南京、西安、成都都是我第二批建立的城市。而印尼没有新建移民对外扩张。
小结一下:
前期战败,失地陷城,祸基于没有重视敌国过于临近,而依然遵循过往的发展方式;基于没有预料到泗水的突然出现,进而导致战略形势骤然恶化;基于没有料到印尼的突然宣战,致使仓促应战,逐个被击破。
中期没有亡国,则在于移民队伍已经出发、建城,使上海沦陷后国力没有大幅度衰退;在于新大陆贸易的建立,使国库依然保持充盈,可资军备。假若印尼宣战时移民队伍还未出发,则后果不堪设想。
后期印尼战败亡国,亡于莫名攻打城邦,一则消耗兵力,被我得可趁之机;二则得罪于天下,被我落得口实实行封锁,经济崩溃。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