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力,地上的事物都变成了云
![]() |
文/ 陆支羽
这两天除了奥斯卡之外,听到最多的三个名字是:庞麦郎、姚贝娜,以及余秀华。
这个环环相扣的时代,要想彻底抛开噱头去谈论一个人,真是一种奢望。想来,对于余秀华尤其是如此。这位年近四十的乡村女诗人,一个无法耕地劳作的脑瘫患者,突然就像一捧活生生的泥土,横亘在大众的视野里。对余秀华而言,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而她那些同样带着村庄气息的、私密而灼烈的诗歌,则出奇难得地展示了一种“常人莫及的语言天才”。我以下推荐的这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便是目前被转发次数最多的她的诗。
在此,我把余秀华的诗放入“剧本哪里找”这个改编栏目,或许并不合宜,但也绝无亵玩之意。于我而言,谨此想再探讨一下“诗歌演变为影像”的可能性。将诗歌改编成电影,在国内大部分人听来断然是荒谬的。但其实国外早已有先例,比如根据爱伦坡的哥特之诗《乌鸦》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就曾风靡一时;英国导演德里克·加曼也曾把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改编成《天使对话》,等等。
纵观余秀华的诗歌,或许在诗坛专业诗人们看来,成就还有待商榷。但不可否认,那些涌动在她诗中的明晃晃的野生的美,足以触碰到世人内心的水火。而我之所以认为她的诗歌有能够被改编的可能,是我从她那些诗句中不仅看到了活生生的故事,还有太多无处安放的摁也摁不下去的情感。
比如这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以诗句中的意象如河流、麋鹿、丹顶鹤等为入口,便很有可能改编成一部带点中国式魔幻气息的荒野公路片。倘若你觉得说改编并不准确的话,那么简言之,她的诗可以成为你写剧本的灵感源泉。
或许有朝一日,她这样的诗人也会有一部属于她的传记片,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新西兰导演简·坎皮恩拍过澳洲作家珍妮特·法兰姆的传记片《天使与我同桌》;法国导演马丁·波渥斯拍过巴黎乡村女画家的传记片《塞拉芬娜》,又名“花落花开”;日本导演成濑巳喜男也曾改编过野路子女作家林芙美子的自传小说《放浪记》,当然林芙美子也是诗人,早年挣扎求生时便写下了很多好诗。
我举这些例子,是因为身为女艺术家的她们,身上同样都涌动着类似于余秀华那样的野生之美。至于改编的说法,到此就只且当做我的谬悠之言、意淫之辞吧。在中国,能有多少人真的爱读诗呢?没有!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以下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几首她的诗:
◎属相
各自紧张:你的迷魂术露出马脚的时候
我的巫术也无法启动
进是不能进了,退也没法退
我们无法同时回到一条蛇的腹部
肉身沉重:等也不能等
而且来世遥远,你掏完左口袋的灰
右口袋又积满泥
这个秋天显然轻了:如同隐喻,如同叹息
哦,你一说爱,我的眼里就有掸不完的灰烬
臃肿的肉身不能互相穿越
灵魂,也经不起强取豪夺
我试了几次,一朵云不能变成一个苹果
通过流水,你告诉我你的存在
这赞美,这歌颂。这遗憾,这损伤
我无法给你,给自己一个交代了
我一用力,地上的事物都变成了云
供我们
各自吐纳,隐匿
◎一场葬礼
在八月,万物吐吸着热气
知了从清晨开始便掉进了自己的情,欲
一颗露水宝石般隐藏进土地
风俗落浅的村庄
一块花生地的喊声
扼住了所有人的脖子
花生堆在拖拉车上,堆的很高
我坐在花生的背上,摇晃着看见更远的远方
太阳火辣辣,浇灭我成群结队的欲,望
这时,一个送葬的队伍横过车头
我看见许多孝布比哈达更白
他们走的很慢,一个熟悉的人转过头扮了个鬼脸
棺木,黑色的,看着挺沉
他们放下它休息
没有哭声,也许哭声都在内部
他们的孝巾比哈达更白
渐渐走远
下午,几个儿子都进了花生地
知了还在嘶叫
阳光白的中规中矩
◎中年的肉体
西宾楼。207房间。昏暗的灯光,裸体女人的挂图
他在窗口吸烟:黄鹤楼被烧了半辈子还躲在一个盒子里
她进门的时候,房间里的光晃了她一下
他的火星也晃了他一下:她已破釜沉舟要把肉体
交给另一个
拥抱的时候,他的腹部抵着了她
大腹便便的中年让她悲从心来:爱突然缩成刺猬
她无从下口
她说:真是难以置信:那些蝴蝶和花朵
你能吹气让他们飞起来
他说:这是事实,光阴和怀疑
◎盲人龚会平
进房间,洗手。出房间,洗手。
饭前,洗手。饭后,洗手。
谁的手碰到了他的手,洗手。
——他的手很白,这个要命的男人
以为月光时刻照在他手上
——这个要命的男人,要那么白的手干嘛
后来我知道他把水都洗进了手里面
你掐他的胳膊
他洗手后,把胳膊举起来
水就流进了胳膊
你掐他的后背
他抖动肩膀,水就流进了他的后背
问题是,有一次我掐了他的胸
他全身颤抖
我不知道他手心里的水流向了哪里
◎身体里的落日
1.
终于有了一个弧度,让落日呈现孤绝之美
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个游牧民族,以及长久的荒漠后
一截以水草命题的水岸
久病的灵魂刚好能把半截蜡烛点燃,以摇晃的姿势
眺望万里浮云下的此生彼消,眺望岩浆冷却下来后
土地缓缓打开的信仰:除了以虔诚跟随
也能在万物之上找到丢失的清晨
如果此刻,大河刚刚收起了喧嚣,你是可以跟着一只
单薄的水鸟
找到落日的另一种升起的方式
2.
身体里有这样的次序:矿场,街道,食品店,银行,医院
它们统一着色,呈现出悠久的压迫感
但是每一条获得夕阳的鱼都提前吞进了煤块和火焰
我们来不及取出更多的部分就匆匆上路,更多的光芒
沉入永久的黑暗,再无打开的可能
我们和世界互相许诺,永不兑现
河流不会改变方向,而街道就不同了
你说的一切主义都是自欺欺人,除了面包还有善良的基因
而还有一个医院是藏着落日的
每个人都想取出来,都会鲜血淋漓
3.
如同命运的一块癣,当我们站在自己的天涯的时候
那时候的换算公式因为熟悉而面临被忘记
剩余的时间是用来歌颂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刹那的风景
我确定我伫立的平原有向死的坦荡和柔情
我确定万里庄稼只有一种朴素的曲折
而夕光不能被一缕一缕分辨出来,如同一个爱恋的人
陷进自己的谜城
我们只留给自己一个伟大的腹腔,并制造出优美的起伏
比如马匹经过,它脊背上的光线
以及无法记述的过多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