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邻居姐姐
打开豆瓣,都已经记不得自己在哪年哪月把日志清空了。
这大概是个很矫情的习惯,看不惯之前的自己,然后索性就清空,妄图用这种方式来归零。
一个礼拜前就想写点什么。晚上再看1988的时候,就想,我得找个地方写点东西。
1988,我在坡县看完的第一本书。说实话,我看完后会无期的时候实在是没有什么大的好感,不喜欢拼凑式的电影。而1988,相仿的情节,文字的铺叙就显得着实自然多了。
韩寒的小说里总是会有一个哥哥的角色,一个在主人公的眼里有着很多色彩的人物。一般是果敢的,个性的,能做很多主人公没法做到的事情。
看完1988,我一直想着小时候关系甚密的邻家姐姐,某种意义上,她占据了我的大部分童年时光,比我唯一的表姐亲得多。我下意识地在微信通讯录里找她的名字。
她长得白净,漂亮。小时候,我不懂,爸爸总说我长得很好看,我也信。直到不久前的一天,我给一个学姐看我小时候的照片的时候,她说我小时候好丑啊。我这才惊讶地知道自己真的好丑,这么说来,对,我一直都挺自恋的。另一个男性好友说,何止小时候。我能如此快乐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毕竟父母给了我太多的勇气。回归话题,她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眼里,都是属于漂亮的。
忘记我是哪一个时间段被父母放养在外婆家的了。大概4-5岁吧。她家就在外婆家的附近,隔着四五家人。每户人家的屋子前面都会有一块空地,空地下面便是田地,她家有两幢屋子,一个是木制的小屋,一个是水泥的,我清楚地记得她家空地下面正对着的田里种的是茭白,泥里有黄鳝或者泥鳅。她比我大3岁。
我记忆中的她是无所不能的。
外婆家在山上,好多的小山丘。很多时候我的期待就是等她放学,带我去一个泥丘上玩,大概就是直接屁股贴地从十几米的高度开始往下滑,一路喊一路滑,裤子变得很脏是其次,有时候会破掉。我不知道这样子把自己搞得多难看,只知道有一次我玩耍过后回到外婆家,看到了我妈。我妈大概一个月从市区回来一次,我看到她眼里尽是泪水。那时候我不懂,以为是她像我想她一样想我了而已。现在想来,更多的可能是自责吧。后来我去市里上了少年宫,玩过好多塑料滑滑梯,再怎么陡颜色再怎么漂亮,全然没有那种原始的玩法来的开心了。
她很能搞吃的。这里用搞,是因为那时候这些方式太奇特了。她经常带着我在她家做饺子,也感谢这一经历,我目前最擅长的也就是包饺子了。有一次,饺子皮没有放到冰箱里坏掉了,她告诉我说,她在课本里学的太阳可以杀菌,我们可以试试。于是我们拿了容器放在洗衣服的水泥板上,把饺子皮一片一片的晒在那里。后来她把晒干的饺子皮在油里沸了一下,味道不错,和薯片差不多。没生病,得到一个结论,太阳可以杀菌的。不知道几年级,她转学去了一个远一点的村上学,她总是见多识广的。有一天她告诉我们一种新的吃火腿肠的方式。整根的火腿肠,用菜刀先在上面按顺序切好多刀,然后放在油里沸,油锅里出来的火腿肠像极了街头的冰糖葫芦,煞是好看,最后涂上她特制的酱料,简直美味。直到小学三年级我去镇上上学的时候,看到小摊里卖的是火腿肠做法是一样一样的,心想,姐姐真是了不起啊。记忆中外婆家的夏天是知了的夏天,知了知了整天都叫个不停。我们都不爱睡午觉,她会带我和另一个和我同龄的男孩子去捉知了,偷梨头。说到这个男生,用我爹的话说,阿杰啊,什么都好,就是读书太差了点。小时候玩过家家,我们两总是扮演‘夫妻’。
不知道你有没有玩过吹泡泡。一个塑料瓶,里面装满了稠稠的液体,蘸一下液体,然后用嘴对着可以吹出彩色的泡泡。竞争是小孩子的天性,对于那时候的我们,泡泡颜色的好看以及形状的持久性是我们取胜的关键。而邻居姐姐有一天告诉我们她没有用小店里卖的那种液体,她研制出一种特别厉害,她吹出来的泡泡特别得大而且在阳光下色彩斑斓的。她在那场战役中完胜了所有的对手,后来我才知道她是猜测小店里卖的吹泡泡玩具里装的液体是类似洗洁精的东西。她就在家里研制,用了自家产的洗洁精,特别的厚,再兑上合适比例的洗发水。我那时候看着她,真是半天说不出话来,怎么可以那么机智。
我的第一份有记忆的生日礼物也是她给的。有一天傍晚,她在楼下喊我,我在外婆家木屋的二楼写作业。她往我的窗口里丢了一团白白的东西,拆开来看是一只小钱包。包包里有张硬纸,写着生日快乐。那大概是我能想到的最帅最干净的动作了。
童年的秋千,也是她做的,一根绳子和一块木板。外婆家的门前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梨树,夏天的傍晚,我们经常坐在她做的秋千上。我不记得我们聊了什么了,只记得她那时候经常会唱热播电视剧的主题曲,歌声很悠扬。
后来,在我三年级的时候我转去了镇上上学。尽管再后来,她有一段时间在我就读的小学旁边的初中上学,我们没有像以前那样子经常可以见到了。只有去外婆家过年的时候,我还是会习惯性地赖在她家里玩耍。
不知不觉有一天我发现她的房间里有了好多的洋娃娃。她说,男生喜欢你的时候都会送给你洋娃娃的。那我说,男生喜欢你的时候会一直不停送你娃娃么。她说,你傻啊。这些是不同人送的。我说,哦。我暗暗得想,哇塞,好多男孩子喜欢姐姐这样子的女生啊。以及在心里默默得留下了一个印象,洋娃娃就表示喜欢。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收到的不过是字条和情信,从来没有过洋娃娃。我想,长大了就有吧。
说来惭愧,我小时候默默暗恋了一个喜欢我表姐姐的男生。我三年级,他们六年级。他非常喜欢到表姐姐家里来玩,而那时候我分外地喜欢去表姐姐家玩耍,唯一能支持我的理由大概是能见到那个学长,因为我那时候和表姐姐的感情事实上是很冷淡的。我完全记不清我们玩了什么了,可能那时候我很内敛得根本没有参与玩耍,只是觉得静静地看着就很高兴。后来那个男生初中就不在这附近上学了,我很失落。后来表姐的房间里也多了一只他送的娃娃。这件事我从来没有和我表姐姐说过。直到我高中毕业的某一天住在姐姐家里,姐姐突然提到他的名字的时候,我征了一下说是你小学同学吧。我姐也征了一下,她惊讶于我对这个男生的熟悉程度。说实话,我好像依稀还能记得他的样貌,尤其是飘逸的短发。
再后来,我再次见到邻家姐姐的时候,我们靠在庙宇的墙上,她抽了一根烟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这句话也确实见证了她的感情和婚姻。
随着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对于她的消息逐渐从‘我怎么样’变成了妈妈口中的‘你还记得那个姐姐么,她现在怎么样’。她遇人不淑,堕过两次胎,在第二次怀孕堕胎之后大概为了抚平伤痛抑或遮丑很快就结婚了,嫁到了离家稍远的北仑。她有个很漂亮机灵的女儿,很像她,来自做妈妈的幸福也许是大多数女人在后半生愿意好好打拼的唯一动力吧,通常那时候她们的男人都已经给不出什么爱了。听说她和她丈夫的关系不好,她经常带着女儿回娘家来住几个月,她丈夫都不过来接她回去。听说她女儿现在已经在上大班了。听说她现在在宁波市区工作。听说她现在过得还可以。
我找到微信联系人之后,迟迟发不出一句问候,不知道从哪里问起,也不知道该如何关心。
这大概是个很矫情的习惯,看不惯之前的自己,然后索性就清空,妄图用这种方式来归零。
一个礼拜前就想写点什么。晚上再看1988的时候,就想,我得找个地方写点东西。
1988,我在坡县看完的第一本书。说实话,我看完后会无期的时候实在是没有什么大的好感,不喜欢拼凑式的电影。而1988,相仿的情节,文字的铺叙就显得着实自然多了。
韩寒的小说里总是会有一个哥哥的角色,一个在主人公的眼里有着很多色彩的人物。一般是果敢的,个性的,能做很多主人公没法做到的事情。
看完1988,我一直想着小时候关系甚密的邻家姐姐,某种意义上,她占据了我的大部分童年时光,比我唯一的表姐亲得多。我下意识地在微信通讯录里找她的名字。
她长得白净,漂亮。小时候,我不懂,爸爸总说我长得很好看,我也信。直到不久前的一天,我给一个学姐看我小时候的照片的时候,她说我小时候好丑啊。我这才惊讶地知道自己真的好丑,这么说来,对,我一直都挺自恋的。另一个男性好友说,何止小时候。我能如此快乐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毕竟父母给了我太多的勇气。回归话题,她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眼里,都是属于漂亮的。
忘记我是哪一个时间段被父母放养在外婆家的了。大概4-5岁吧。她家就在外婆家的附近,隔着四五家人。每户人家的屋子前面都会有一块空地,空地下面便是田地,她家有两幢屋子,一个是木制的小屋,一个是水泥的,我清楚地记得她家空地下面正对着的田里种的是茭白,泥里有黄鳝或者泥鳅。她比我大3岁。
我记忆中的她是无所不能的。
外婆家在山上,好多的小山丘。很多时候我的期待就是等她放学,带我去一个泥丘上玩,大概就是直接屁股贴地从十几米的高度开始往下滑,一路喊一路滑,裤子变得很脏是其次,有时候会破掉。我不知道这样子把自己搞得多难看,只知道有一次我玩耍过后回到外婆家,看到了我妈。我妈大概一个月从市区回来一次,我看到她眼里尽是泪水。那时候我不懂,以为是她像我想她一样想我了而已。现在想来,更多的可能是自责吧。后来我去市里上了少年宫,玩过好多塑料滑滑梯,再怎么陡颜色再怎么漂亮,全然没有那种原始的玩法来的开心了。
她很能搞吃的。这里用搞,是因为那时候这些方式太奇特了。她经常带着我在她家做饺子,也感谢这一经历,我目前最擅长的也就是包饺子了。有一次,饺子皮没有放到冰箱里坏掉了,她告诉我说,她在课本里学的太阳可以杀菌,我们可以试试。于是我们拿了容器放在洗衣服的水泥板上,把饺子皮一片一片的晒在那里。后来她把晒干的饺子皮在油里沸了一下,味道不错,和薯片差不多。没生病,得到一个结论,太阳可以杀菌的。不知道几年级,她转学去了一个远一点的村上学,她总是见多识广的。有一天她告诉我们一种新的吃火腿肠的方式。整根的火腿肠,用菜刀先在上面按顺序切好多刀,然后放在油里沸,油锅里出来的火腿肠像极了街头的冰糖葫芦,煞是好看,最后涂上她特制的酱料,简直美味。直到小学三年级我去镇上上学的时候,看到小摊里卖的是火腿肠做法是一样一样的,心想,姐姐真是了不起啊。记忆中外婆家的夏天是知了的夏天,知了知了整天都叫个不停。我们都不爱睡午觉,她会带我和另一个和我同龄的男孩子去捉知了,偷梨头。说到这个男生,用我爹的话说,阿杰啊,什么都好,就是读书太差了点。小时候玩过家家,我们两总是扮演‘夫妻’。
不知道你有没有玩过吹泡泡。一个塑料瓶,里面装满了稠稠的液体,蘸一下液体,然后用嘴对着可以吹出彩色的泡泡。竞争是小孩子的天性,对于那时候的我们,泡泡颜色的好看以及形状的持久性是我们取胜的关键。而邻居姐姐有一天告诉我们她没有用小店里卖的那种液体,她研制出一种特别厉害,她吹出来的泡泡特别得大而且在阳光下色彩斑斓的。她在那场战役中完胜了所有的对手,后来我才知道她是猜测小店里卖的吹泡泡玩具里装的液体是类似洗洁精的东西。她就在家里研制,用了自家产的洗洁精,特别的厚,再兑上合适比例的洗发水。我那时候看着她,真是半天说不出话来,怎么可以那么机智。
我的第一份有记忆的生日礼物也是她给的。有一天傍晚,她在楼下喊我,我在外婆家木屋的二楼写作业。她往我的窗口里丢了一团白白的东西,拆开来看是一只小钱包。包包里有张硬纸,写着生日快乐。那大概是我能想到的最帅最干净的动作了。
童年的秋千,也是她做的,一根绳子和一块木板。外婆家的门前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梨树,夏天的傍晚,我们经常坐在她做的秋千上。我不记得我们聊了什么了,只记得她那时候经常会唱热播电视剧的主题曲,歌声很悠扬。
后来,在我三年级的时候我转去了镇上上学。尽管再后来,她有一段时间在我就读的小学旁边的初中上学,我们没有像以前那样子经常可以见到了。只有去外婆家过年的时候,我还是会习惯性地赖在她家里玩耍。
不知不觉有一天我发现她的房间里有了好多的洋娃娃。她说,男生喜欢你的时候都会送给你洋娃娃的。那我说,男生喜欢你的时候会一直不停送你娃娃么。她说,你傻啊。这些是不同人送的。我说,哦。我暗暗得想,哇塞,好多男孩子喜欢姐姐这样子的女生啊。以及在心里默默得留下了一个印象,洋娃娃就表示喜欢。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收到的不过是字条和情信,从来没有过洋娃娃。我想,长大了就有吧。
说来惭愧,我小时候默默暗恋了一个喜欢我表姐姐的男生。我三年级,他们六年级。他非常喜欢到表姐姐家里来玩,而那时候我分外地喜欢去表姐姐家玩耍,唯一能支持我的理由大概是能见到那个学长,因为我那时候和表姐姐的感情事实上是很冷淡的。我完全记不清我们玩了什么了,可能那时候我很内敛得根本没有参与玩耍,只是觉得静静地看着就很高兴。后来那个男生初中就不在这附近上学了,我很失落。后来表姐的房间里也多了一只他送的娃娃。这件事我从来没有和我表姐姐说过。直到我高中毕业的某一天住在姐姐家里,姐姐突然提到他的名字的时候,我征了一下说是你小学同学吧。我姐也征了一下,她惊讶于我对这个男生的熟悉程度。说实话,我好像依稀还能记得他的样貌,尤其是飘逸的短发。
再后来,我再次见到邻家姐姐的时候,我们靠在庙宇的墙上,她抽了一根烟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这句话也确实见证了她的感情和婚姻。
随着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对于她的消息逐渐从‘我怎么样’变成了妈妈口中的‘你还记得那个姐姐么,她现在怎么样’。她遇人不淑,堕过两次胎,在第二次怀孕堕胎之后大概为了抚平伤痛抑或遮丑很快就结婚了,嫁到了离家稍远的北仑。她有个很漂亮机灵的女儿,很像她,来自做妈妈的幸福也许是大多数女人在后半生愿意好好打拼的唯一动力吧,通常那时候她们的男人都已经给不出什么爱了。听说她和她丈夫的关系不好,她经常带着女儿回娘家来住几个月,她丈夫都不过来接她回去。听说她女儿现在已经在上大班了。听说她现在在宁波市区工作。听说她现在过得还可以。
我找到微信联系人之后,迟迟发不出一句问候,不知道从哪里问起,也不知道该如何关心。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