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起我这名字是怎么想的。” “看杨子荣有感。”
至于小名也就是乳名,这个估计年纪大了也没多少人知道,只有少时的玩伴还有老家的那些亲戚们时常传唤。我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问我父亲,为什么给我起这么一个名字,明显没有我表哥的洪海有气势。我父亲告诉我,因为当时痴迷智取威虎山,迷恋杨子荣,所以从林海雪原中取的林海,而且你妈也姓林。
名字的故事不多说了,说这部电影,虽然小时候听过看过关于林海雪原的小说、戏剧,但这一次却是男神来演绎这么一位杨子荣。繁忙之中有幸一睹大胡子杨子荣,也荣幸的结实了座山雕,不得不说徐克对小说以及历史人物的剖析算是透彻,我心目中的座山雕就应该是电影中的样子,年轻时打江山,大场面见得多了,等年纪大了,知道做不了张作霖那样的人物,但周围还是有一群死跟的小弟,所以苟安山林,人也自然变得胆小懦弱而且疑神疑鬼,这就是座山雕该有的特质,捡来一条命,就蹑手蹑脚活着,活着就有一切。杨子荣呢,原型应该是一个演说家,电影中也的确是这么一个人,本身文化知识不足,但是社会经验丰富,走南闯北的多了,世面见的多了,自然从样板戏到二人转参悟到一些道理,每次劝匪都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后在大解放的背景下杯酒释兵权,招安众人。
这部电影对智取威虎山的戏剧还原的的确不错,充满了戏剧冲突以及个人霸气的表现,虽然所谓智在当下这种谍报电影频出的时代的确不算多高明,但就是这么命悬一线,虽然简陋但的确是小说中如履薄冰般的原版。
东北三省,还是说老东北三省吧,因为地理地貌还有水文气候的影响,这块土地上孕育的人本就是一批血腥汉子,豆瓣有很火的拔蒜小妹这个梗。东北男人不像南方男人这边理智,东北人所有都在一个面子上,面子大于一切,而且东北人说话做事也喜欢隐喻,不喜欢明挑,要是明挑呢要么就是干,其次就是削。而且他们所崇拜的人物,更多的是身上有传奇色彩的人,无关正反,例如现在你去跟东北爷们吹牛逼说q4爷不牛逼,信不信分分钟钟被人削。
再就是张作霖。张作霖这位近代奉系的巅峰人物,可以说是影响整个中国的关键先生,他在三省中的地位可以同关公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齐平,当然可能过誉,但我发现几乎每一个东北有成就的富商或者有权势的人,几乎小时候或年轻的时候都读过《东北王张作霖》或者张作霖的小说,继续单田芳嘴里的张作霖就是关公,也或者说是孔子。我记得当时去吉林老板家里,老板问我喜欢看书吗,我说蛮喜欢看,他问我看什么,我说看三国,我反问他爱看什么,他说我字懒得读,不过喜欢听评书,最喜欢听雨亭(张作霖的字),还有人性的弱点。
突然我想起后人嘲讽关羽看春秋不如曹操博览群书,仿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春秋,撑起他们的一生。
绕的多了,继续回归这部电影,可能因为时间的关系,很多能描写杨子荣更座山雕相处的场面没有详尽的描述,很多杨子荣如何跟众人不分你我的场面也没写清楚,拍好了高潮,却还是没有教父那般耐人寻味的味道,不过张涵予这种标志性的男演员足够撑起这部戏,虽然中间穿插各种绿叶鲜肉拖着后腿,但是这里面的撑场面的,张涵予同梁家辉足矣。
单独拎处梁家辉来说,很多人对他褒贬不一,但我的确看到了现实版的座山雕,一个叱咤过风雨的匪首,也有着干嘛要衣锦夜行的东北人脾气,猜忌多疑胆小多虑,这个座山雕感觉就是活的。
最后一句题外话,我曾问过当年的老板,为什么他们说的话你都不信呢。他回答我,我做到今天这个地步我谁的话都不信,但是我谁的话都听。因为这么一句话,再去看这部电影,座山雕的确是活的。
名字的故事不多说了,说这部电影,虽然小时候听过看过关于林海雪原的小说、戏剧,但这一次却是男神来演绎这么一位杨子荣。繁忙之中有幸一睹大胡子杨子荣,也荣幸的结实了座山雕,不得不说徐克对小说以及历史人物的剖析算是透彻,我心目中的座山雕就应该是电影中的样子,年轻时打江山,大场面见得多了,等年纪大了,知道做不了张作霖那样的人物,但周围还是有一群死跟的小弟,所以苟安山林,人也自然变得胆小懦弱而且疑神疑鬼,这就是座山雕该有的特质,捡来一条命,就蹑手蹑脚活着,活着就有一切。杨子荣呢,原型应该是一个演说家,电影中也的确是这么一个人,本身文化知识不足,但是社会经验丰富,走南闯北的多了,世面见的多了,自然从样板戏到二人转参悟到一些道理,每次劝匪都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后在大解放的背景下杯酒释兵权,招安众人。
这部电影对智取威虎山的戏剧还原的的确不错,充满了戏剧冲突以及个人霸气的表现,虽然所谓智在当下这种谍报电影频出的时代的确不算多高明,但就是这么命悬一线,虽然简陋但的确是小说中如履薄冰般的原版。
东北三省,还是说老东北三省吧,因为地理地貌还有水文气候的影响,这块土地上孕育的人本就是一批血腥汉子,豆瓣有很火的拔蒜小妹这个梗。东北男人不像南方男人这边理智,东北人所有都在一个面子上,面子大于一切,而且东北人说话做事也喜欢隐喻,不喜欢明挑,要是明挑呢要么就是干,其次就是削。而且他们所崇拜的人物,更多的是身上有传奇色彩的人,无关正反,例如现在你去跟东北爷们吹牛逼说q4爷不牛逼,信不信分分钟钟被人削。
再就是张作霖。张作霖这位近代奉系的巅峰人物,可以说是影响整个中国的关键先生,他在三省中的地位可以同关公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齐平,当然可能过誉,但我发现几乎每一个东北有成就的富商或者有权势的人,几乎小时候或年轻的时候都读过《东北王张作霖》或者张作霖的小说,继续单田芳嘴里的张作霖就是关公,也或者说是孔子。我记得当时去吉林老板家里,老板问我喜欢看书吗,我说蛮喜欢看,他问我看什么,我说看三国,我反问他爱看什么,他说我字懒得读,不过喜欢听评书,最喜欢听雨亭(张作霖的字),还有人性的弱点。
突然我想起后人嘲讽关羽看春秋不如曹操博览群书,仿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春秋,撑起他们的一生。
绕的多了,继续回归这部电影,可能因为时间的关系,很多能描写杨子荣更座山雕相处的场面没有详尽的描述,很多杨子荣如何跟众人不分你我的场面也没写清楚,拍好了高潮,却还是没有教父那般耐人寻味的味道,不过张涵予这种标志性的男演员足够撑起这部戏,虽然中间穿插各种绿叶鲜肉拖着后腿,但是这里面的撑场面的,张涵予同梁家辉足矣。
单独拎处梁家辉来说,很多人对他褒贬不一,但我的确看到了现实版的座山雕,一个叱咤过风雨的匪首,也有着干嘛要衣锦夜行的东北人脾气,猜忌多疑胆小多虑,这个座山雕感觉就是活的。
最后一句题外话,我曾问过当年的老板,为什么他们说的话你都不信呢。他回答我,我做到今天这个地步我谁的话都不信,但是我谁的话都听。因为这么一句话,再去看这部电影,座山雕的确是活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