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关注现实的视角——平视
柴静和马宏杰,一个电视记者,一个摄影记者。坐在一起聊老马的镜头,看老马的“照片故事”。相信老六大哥请来柴静做主持的一个用意就是让这两个同行之间碰触出激烈的思想火花。
马宏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在中国,花几年时间或者更长时间来做摄影纪实的记者很多,但是像老马这样深情投入的就不知道有几个了。老马的每个纪实专题都和中国底层的人的生活有关,“耍猴的人”“西部招妻”老马用镜头记下这些人生活的每一部分,他们在老马的镜头下成了生活的标签,让我们在搜索中可以快速的寻找到中国土地上的生息。
这些照片不讲究专业的构图,曝光。只是对这些人生活的平常记录,遇到什么拍什么,有些拍摄者甚至根本都没有看镜头,在生活中随意抓拍了这些人不为人知道的“隐私”生活。这些照片不选择角度,没有美感的讲究。但是每张照片的构成元素却能够真真切切的反映出生活的质感。独立的一张照片可能是最平常的照片,但是组成一组就有沉甸甸的更有一种沉重的情感在里面藏匿着。
老马正是用这些照片来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柴静每次问到老马的态度时,老马的回答就是:平视。老马和耍猴的人从扒火车就开始变成朋友,直到现在还是朋友,耍猴人现在结婚生孩子到离婚,老马都会接到电话并赶赴这位“亲戚家”,他们已经成为彼此的亲戚。这是一个记者和采访对象培养出来的感情,到现在变成一种朋友的亲情。他不把自己当做记者,只把自己当做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扒火车,风餐露宿。这样患难与共的经历是老马的宝贵财富。这就是他的平视态度。
在现在的发达的媒体中,我们有很多的阅读现实的方式,报纸,网络,电视等等。更有太多阅读现实的视角,褒扬贬罚……。但老马的照片是我们看到的对现实关注的另一个方式和视角。老马的照片朴实的反映着一个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他讲述着中国老百姓最典型的生活,把他们摆列开来就是一部百姓故事,最真实的最质朴的一面都在这些照片中一五一十的呈现出来。我们从这些朴实的照片中读到中国现实生活中一个小小的角落,但是你却能够看到中国现实社会中更为普遍的真实。老马的态度很明确,他并不是有目的性的要表达什么观点,用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就想看看这些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这是他的平视态度,他反复强调不会用道德去拔高或贬低这些事情,而是真实的去看看他们生活中开心、无奈、幸福、痛苦。这些人为什么这样生活,为什么做一些我们理解不了的事情。当你在他们的生活中走过一圈之后,所有的褒贬都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老马关注现实的方式是不同的,正是这种不同让我们更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比出我们关注现实后的丰富多彩。老六一直强调的问题和老马其实是一致的,他们是想让人们看到更多中国社会生活构架中的方方面面,枝枝叶叶。丰富的生活才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理解我们的社会。
平视生活的老马给了我们一种启示:我们需要这样的平视,不带感情色彩的来看这个世界。当然绝对的不带感情色彩是不可能的,那就让我们将感情色彩降到最低点,去这最真实的生活中来提炼出事实和真相。其实这和那句老话对应着:用事实说话。只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却忘记了我们时常在嘴边念叨的这句话。
老马怀着记者最初的梦想,在社会现实这个问题上“遭遇挫折”。他知道自己力量的弱小改变不了这个社会存在问题,于是他转变态度来关注社会人文和生活。而他的这种改变让他自己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关注现实的角度,在这个角度里,他不知疲惫的行走着,看到了生活中藏匿着的“美感”,正是在对这“美感”的提炼,老马的镜头有了他说的那种变革的力量。在社会汹涌的大潮中,变革是最不敏感的词。但是变革真正的力量在哪里?现实生活中的每一步都是变革的脚步,在时间长河里,变革的力量改变了太多的生活,我们看到城市的富丽堂皇,看到了城市的车水马龙,看到了城市的热热闹闹,但是有一种更强劲的力量在下面坚强的生活着,他们没有城市变得如此之快,但他们在变革中也凸显着一种强劲的生命力。只有在我们真心平视他们的时候才会看到他们每一点每一滴的真实和进步。这也是社会构架中丰富、复杂中的真实部分。
老马的这个视角是一个美丽的我们需要的视角。
马宏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在中国,花几年时间或者更长时间来做摄影纪实的记者很多,但是像老马这样深情投入的就不知道有几个了。老马的每个纪实专题都和中国底层的人的生活有关,“耍猴的人”“西部招妻”老马用镜头记下这些人生活的每一部分,他们在老马的镜头下成了生活的标签,让我们在搜索中可以快速的寻找到中国土地上的生息。
这些照片不讲究专业的构图,曝光。只是对这些人生活的平常记录,遇到什么拍什么,有些拍摄者甚至根本都没有看镜头,在生活中随意抓拍了这些人不为人知道的“隐私”生活。这些照片不选择角度,没有美感的讲究。但是每张照片的构成元素却能够真真切切的反映出生活的质感。独立的一张照片可能是最平常的照片,但是组成一组就有沉甸甸的更有一种沉重的情感在里面藏匿着。
老马正是用这些照片来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柴静每次问到老马的态度时,老马的回答就是:平视。老马和耍猴的人从扒火车就开始变成朋友,直到现在还是朋友,耍猴人现在结婚生孩子到离婚,老马都会接到电话并赶赴这位“亲戚家”,他们已经成为彼此的亲戚。这是一个记者和采访对象培养出来的感情,到现在变成一种朋友的亲情。他不把自己当做记者,只把自己当做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扒火车,风餐露宿。这样患难与共的经历是老马的宝贵财富。这就是他的平视态度。
在现在的发达的媒体中,我们有很多的阅读现实的方式,报纸,网络,电视等等。更有太多阅读现实的视角,褒扬贬罚……。但老马的照片是我们看到的对现实关注的另一个方式和视角。老马的照片朴实的反映着一个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他讲述着中国老百姓最典型的生活,把他们摆列开来就是一部百姓故事,最真实的最质朴的一面都在这些照片中一五一十的呈现出来。我们从这些朴实的照片中读到中国现实生活中一个小小的角落,但是你却能够看到中国现实社会中更为普遍的真实。老马的态度很明确,他并不是有目的性的要表达什么观点,用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就想看看这些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这是他的平视态度,他反复强调不会用道德去拔高或贬低这些事情,而是真实的去看看他们生活中开心、无奈、幸福、痛苦。这些人为什么这样生活,为什么做一些我们理解不了的事情。当你在他们的生活中走过一圈之后,所有的褒贬都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老马关注现实的方式是不同的,正是这种不同让我们更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比出我们关注现实后的丰富多彩。老六一直强调的问题和老马其实是一致的,他们是想让人们看到更多中国社会生活构架中的方方面面,枝枝叶叶。丰富的生活才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理解我们的社会。
平视生活的老马给了我们一种启示:我们需要这样的平视,不带感情色彩的来看这个世界。当然绝对的不带感情色彩是不可能的,那就让我们将感情色彩降到最低点,去这最真实的生活中来提炼出事实和真相。其实这和那句老话对应着:用事实说话。只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却忘记了我们时常在嘴边念叨的这句话。
老马怀着记者最初的梦想,在社会现实这个问题上“遭遇挫折”。他知道自己力量的弱小改变不了这个社会存在问题,于是他转变态度来关注社会人文和生活。而他的这种改变让他自己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关注现实的角度,在这个角度里,他不知疲惫的行走着,看到了生活中藏匿着的“美感”,正是在对这“美感”的提炼,老马的镜头有了他说的那种变革的力量。在社会汹涌的大潮中,变革是最不敏感的词。但是变革真正的力量在哪里?现实生活中的每一步都是变革的脚步,在时间长河里,变革的力量改变了太多的生活,我们看到城市的富丽堂皇,看到了城市的车水马龙,看到了城市的热热闹闹,但是有一种更强劲的力量在下面坚强的生活着,他们没有城市变得如此之快,但他们在变革中也凸显着一种强劲的生命力。只有在我们真心平视他们的时候才会看到他们每一点每一滴的真实和进步。这也是社会构架中丰富、复杂中的真实部分。
老马的这个视角是一个美丽的我们需要的视角。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