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梦和现实,我们总要选一个
2014年12月21日的话剧中心的那个见面会,报了名、却没接电话,从宝山区扫了墓、提前赶回市区、却最终还是没有去。
仿佛注定会和娄老这版的长生错过一般,最后,还是幸运的进了剧场、看了吕凉版的长生。
一转一折,带着些与这个戏无关的感叹。
为了一个人为了一场他的花艺,错过。而后,再去看戏时候,那个人,已经成了过去时态。
这样写的时候,只是想写写想到这一切的那刻、那个剧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原本这个故事,也不过是剧里一个插曲、一个18岁和长辈间的观念冲突、矛盾冲撞罢了。
自己是和闺蜜去看的这个戏,最有感触的其实还是第三代的部分,多少勾起十几年前刚刚高三到大学那会子和父母的冲突、还有后来和带大自己的爷爷奶奶辈们渐渐再无话题、却还是会去陪着的场景。
很现实的一部戏,80.50.18之间的冲撞。
理想、现实、古典现代——
人,活着,不同的理解,表面的一切,
大堂犹在继续上一辈的辉煌,却也反射出下一代似乎后继乏人的惨淡,何以继荣光?
也许张爱玲的一句不错:
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
里面爬满了虱子
一代复一代,他们是这样过来的,我们也许也会有一天这样苍苍老去。
正所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老人们还有太多不甘、太多需要表达的。只是,很多时候,年轻的人已经无法理解,十年一代沟,谁懂呢?不是我们不去理解,只是这个时代变迁太快、节奏紧张,我们自以为不需要、无暇能够去理解。
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好的、什么才是理想的、现实的、完美的。
老一辈的人,总是希望我们好、更好。所以才有,爷爷奶奶辈的宠溺关心,父母辈的指正关注。只是,那些、一切的一切,真的是我们的初心、作为本我最想要的么?
也许多年后,我们会像默林的女儿女婿一样,觉得这辈子没有错、很值得、跟对了人。又也许,我们不会这样想。生活有无数种可能,只要活的足够长,谁知道、谁会不会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听从本心、没有去做另一个选择。
正如外孙女和那个现代化的安徒生童话。
我们渴望走另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可是,很多时候我们被局限住了,不一定是现实的局限,而是观念上的。我们不知道去如何打破那些以爱为名的局限,甚至我们也会害怕:或许那些以爱为名的预言真的是对的先见,那么我们去打破它们,或许就毫无意义。
其实,人生无非如此。
无论天才庸才,无论抵抗顺从还是逆流而上,
我们是否:
都能在别人说起时,在自己回顾时,
不悔不怨?
——这才是最要紧的吧。
记得,便是,长生。
我那么希望被记得、被惦记,希望生命有一天可以——真正的长生、长生在彼此心里。
也罢,
2015,挥别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
这篇不怎么像观后感的观后感,就当自己和2014的一次告别。
我曾经那么想,以爱为名—— 可惜,终究,那只是我一个人的借口。
仿佛注定会和娄老这版的长生错过一般,最后,还是幸运的进了剧场、看了吕凉版的长生。
一转一折,带着些与这个戏无关的感叹。
为了一个人为了一场他的花艺,错过。而后,再去看戏时候,那个人,已经成了过去时态。
这样写的时候,只是想写写想到这一切的那刻、那个剧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原本这个故事,也不过是剧里一个插曲、一个18岁和长辈间的观念冲突、矛盾冲撞罢了。
自己是和闺蜜去看的这个戏,最有感触的其实还是第三代的部分,多少勾起十几年前刚刚高三到大学那会子和父母的冲突、还有后来和带大自己的爷爷奶奶辈们渐渐再无话题、却还是会去陪着的场景。
很现实的一部戏,80.50.18之间的冲撞。
理想、现实、古典现代——
人,活着,不同的理解,表面的一切,
大堂犹在继续上一辈的辉煌,却也反射出下一代似乎后继乏人的惨淡,何以继荣光?
也许张爱玲的一句不错:
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
里面爬满了虱子
一代复一代,他们是这样过来的,我们也许也会有一天这样苍苍老去。
正所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老人们还有太多不甘、太多需要表达的。只是,很多时候,年轻的人已经无法理解,十年一代沟,谁懂呢?不是我们不去理解,只是这个时代变迁太快、节奏紧张,我们自以为不需要、无暇能够去理解。
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好的、什么才是理想的、现实的、完美的。
老一辈的人,总是希望我们好、更好。所以才有,爷爷奶奶辈的宠溺关心,父母辈的指正关注。只是,那些、一切的一切,真的是我们的初心、作为本我最想要的么?
也许多年后,我们会像默林的女儿女婿一样,觉得这辈子没有错、很值得、跟对了人。又也许,我们不会这样想。生活有无数种可能,只要活的足够长,谁知道、谁会不会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听从本心、没有去做另一个选择。
正如外孙女和那个现代化的安徒生童话。
我们渴望走另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可是,很多时候我们被局限住了,不一定是现实的局限,而是观念上的。我们不知道去如何打破那些以爱为名的局限,甚至我们也会害怕:或许那些以爱为名的预言真的是对的先见,那么我们去打破它们,或许就毫无意义。
其实,人生无非如此。
无论天才庸才,无论抵抗顺从还是逆流而上,
我们是否:
都能在别人说起时,在自己回顾时,
不悔不怨?
——这才是最要紧的吧。
记得,便是,长生。
我那么希望被记得、被惦记,希望生命有一天可以——真正的长生、长生在彼此心里。
也罢,
2015,挥别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
这篇不怎么像观后感的观后感,就当自己和2014的一次告别。
我曾经那么想,以爱为名—— 可惜,终究,那只是我一个人的借口。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