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句
“《一代宗师3D》拉片笔记” 摘句
1.内家拳包括形意、八卦和太极。是道家阴阳学说的实践,内家拳和外家拳的不同,是对身体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同。两点之间运动关系为外家拳,运动走直线,看后打前,也就是电影中说的“眼前路”;两点之间外撑外拨运动关系为内家拳,看前打后,也就是“身后身”(见相关徐皓峰访谈)。内家拳中,太极是太极图中的S形曲线,八卦是太极图的圆周,形意是阴阳鱼的眼睛,三大内家拳正好组成一个太极图。这也是为什么内家拳可以被统一,历史上李存义统一了形意和八卦,孙禄堂则统一了形意八卦和太极。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著有《电影1:运动》和《电影2:时间》)曾经在他的《什么是哲学》里提到道家的太极图(阴阳图)是内在性平面,包含了所有生命运动的可能性。一些学者在这个方向研究的时候,也曾用中国功夫来阐释其中的概念。中国哲学果然是博大精深。
2.“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三个阶段,这个论述始于道家的“三家相见”学说。《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阴阳与中和之气,指人的身、心、意相互协调。这与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三重境界”异曲同工,在克尔凯郭尔那里,三个阶段分别是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分别对应“审美的人”、“伦理的人”和“宗教的人”,在电影里可以对应“武学的人”、“伦理的人”、“宗教的人”。
无独有偶,宗白华先生也在《美学散步》里提到这个问题,关于艺术意境的三个层次被他概括为“直观感相的摹写”、“活跃生命的传达”、“最高灵性的启示”(《美学散步》P74)。宗白华先生是从“禅境的表现”来谈这个问题的,看来东西方哲学在最高层次果真是殊途同归。
3.“人生最看不透的四件事,生死、是非、成败、荣辱,其实说到底只是一件事,就是我。”
1.内家拳包括形意、八卦和太极。是道家阴阳学说的实践,内家拳和外家拳的不同,是对身体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同。两点之间运动关系为外家拳,运动走直线,看后打前,也就是电影中说的“眼前路”;两点之间外撑外拨运动关系为内家拳,看前打后,也就是“身后身”(见相关徐皓峰访谈)。内家拳中,太极是太极图中的S形曲线,八卦是太极图的圆周,形意是阴阳鱼的眼睛,三大内家拳正好组成一个太极图。这也是为什么内家拳可以被统一,历史上李存义统一了形意和八卦,孙禄堂则统一了形意八卦和太极。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著有《电影1:运动》和《电影2:时间》)曾经在他的《什么是哲学》里提到道家的太极图(阴阳图)是内在性平面,包含了所有生命运动的可能性。一些学者在这个方向研究的时候,也曾用中国功夫来阐释其中的概念。中国哲学果然是博大精深。
2.“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三个阶段,这个论述始于道家的“三家相见”学说。《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阴阳与中和之气,指人的身、心、意相互协调。这与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三重境界”异曲同工,在克尔凯郭尔那里,三个阶段分别是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分别对应“审美的人”、“伦理的人”和“宗教的人”,在电影里可以对应“武学的人”、“伦理的人”、“宗教的人”。
无独有偶,宗白华先生也在《美学散步》里提到这个问题,关于艺术意境的三个层次被他概括为“直观感相的摹写”、“活跃生命的传达”、“最高灵性的启示”(《美学散步》P74)。宗白华先生是从“禅境的表现”来谈这个问题的,看来东西方哲学在最高层次果真是殊途同归。
3.“人生最看不透的四件事,生死、是非、成败、荣辱,其实说到底只是一件事,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