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汤的距离
(写于2015年1月5日)
昨天天气特别好,早上去听了一个心理学方面的公益讲座,下午腾出空花了好长时间准备了排骨汤,又做了拿手菜招待从老家过来第二天飞广东的表姐和姐夫,错过了下午和虎妈一起玩的机会,花容姐的塔罗。煲汤时空气中弥漫的香气,一开始浓烈,后来若有似无。这就是家的味道吧。忽然就想起老妈。一辈子努力去获得家人的认可,做着一手好菜,特别能干,内心柔软,热心善良,却很少人想起来多关心的老妈。昨天早上老妹看完病跟我说,以后要尽量抽时间多陪陪她,就算去分担很多来自她的负能量也要去倾听陪伴……想下一次煲汤,能送一些过去给上班的老妈。还想到从来没有给她煮过糖水生日面和红鸡蛋。上次是她公司订的蛋糕,按的新历生日过,那天虽然冒雨回去一块吹蜡烛,也显得匆忙——晚饭老妈替出差还未赶回家的老爸出席了一个很重要的聚会饭局。农历正好就今天。去年外公病逝后,老妈的双亲都不在了,老爸又是个特能忘事的人,做为孩子的我们,要更懂得心疼她。可是,我为她做过些什么?
早上六点多,把一小段文字发到朋友圈,鼻子突然发酸,努力控制才没有放纵地落下泪来。这不是感伤的时候,我觉得我必须做些什么。换了衣服空着肚子下楼,急奔菜市场,买了做糖水面的那种面条,大脑开始高速运转,想到做完了可能也到了老妈的上班时间,从我家到办公室最快也要50分钟,面条要放保温盒,保温盒我没有啊!要去超市买。这么早,超市开门吗……我很忐忑,唯恐一个环节被卡住,后面就都做不到,或做得太迟。走到离菜市场最近的超市,奇迹般地看到了敞开的大门!火速选一个合适的盒子,想到自己胃不好不能不按时吃早餐,又买了俩面包,一路小跑回家。
原材料准备齐全,开始制作。想到前不久在一个节目里看到一种用电饭煲快捷煮鸡蛋的办法,却记的不是太清楚,掏手机搜官微找,照着步骤一步一步来。做的时候心里没底,不知道会不会成功,多煮一个自己的当试验也做早餐。想到做完还要先自己吃完早餐才能送,觉得浪费时间,就同时烧了壶开水,准备热牛奶。
电磁炉上同时也烧了煮面条的水,电饭煲里的鸡蛋也煮着,仔细阅读保温盒使用说明……一切有条不紊。一会儿水开,面条下锅,把火调小慢些煮,听到用来热牛奶的水跳了保温,迅速去热了盒牛奶以及新买的保温盒。回来接着煮面条,也煮的差不多,只是准备用来过面条的水从暖瓶里倒出来,还有些微热,不知道就这么过面条口感会不会好……
这时老吉刚买了热包子,电联让我到菜市场附近带回去当早餐,他正往回赶,刚送了表姐到机场,楼下路窄车多,怕一个来回会上班迟到……
短短一个多小时,怎么就多了这么多要考虑要做的事……其实大可以让他带到公司送给同事吃,当时却没想太多,想着万一我的面没做好或者量不够,至少还有几个包子给老妈……做面之前都叮嘱老妈不要吃太饱了……可以我对老妈的了解,她肯定空着肚子高兴地等着呢。
后来想想,我真的太谨慎又想做到最周到,导致有时候特多虑,这习惯是好还是不好?
慌而不乱。虽然谨慎多思跑上跑下又耽搁了十分钟,我做到了零失误。取出自己的那个鸡蛋,发现煮得刚刚好;边吃面包喝着热牛奶,重新煮了锅水,又切了姜片放锅里同煮。水开,早餐也吃得七七八八,红糖放入锅中搅拌,过水的面条重新放入锅中再煮。此时保温盒也已按照使用说明热好内胆,马上就可以装进去。鸡蛋也用毛巾包好保温,用塑料袋装好封口。餐具也洗净备好,出门乘公交,转车,五十几分钟后到达老妈的办公室。
此时已是9点20分。
是挺晚的了,可是我尽力了。老妈好开心。然后她开始倾诉,我就听着陪着。老妈身上真的有好大的负能量。在我能量特别低的那段时间,特别难以承受这些,也不太理解老妈为什么要活成这样。但是,今天开始,我愿意听。那些没了一碗汤的距离的磕磕绊绊和严厉苛责,我听着听着,听到了老妈柔软又善良的那颗心,坚强地跳着。她希望她最在乎的人能在乎一下她,她希望她的努力能换得老人家的认可。只是多少年的惯性,有些东西,也许再也没法改变。
多少年了,老妈依然尽可能周到地去做,同时忍受着大家对她的忽视和漠然。她特别惊奇地问我,是怎么知道她今天的农历生日,是老爸告诉我的吗?
没有人提醒我,也没有人告诉我。记得了就是记得了。只是,我享受了那么多人的照顾和疼爱,有她,有老吉,有朋友,有公公婆婆……我也想去做到一些应该做到的事而已。以前的我不懂怎么表达,现在该好好去做去行动了。
上一次外婆给老妈煮糖水面是什么时候?我还不懂事的时候,老妈给自己煮过吗?煮过多少次?以后,我每年都给老妈煮,还能煮多少年?
她以为大家不会记得。她以为我们都不知道。这句问话,问得我心很痛。
老妈给我煲了很多次汤,从小喝到大,她给每个家人都煲过。这碗汤端出来的时候是热的,可是大家把它搁置到凉。不过一碗汤的距离,怎么就这么没了温度?
对不起,我只顾着自己的难过,老记着小时候,你不耐烦的斥责,没有很好去理解你,去包容你,去看看你靠着强大的内心,如何走过这么多春秋。
对不起,我忽略了你那么多年。
昨天天气特别好,早上去听了一个心理学方面的公益讲座,下午腾出空花了好长时间准备了排骨汤,又做了拿手菜招待从老家过来第二天飞广东的表姐和姐夫,错过了下午和虎妈一起玩的机会,花容姐的塔罗。煲汤时空气中弥漫的香气,一开始浓烈,后来若有似无。这就是家的味道吧。忽然就想起老妈。一辈子努力去获得家人的认可,做着一手好菜,特别能干,内心柔软,热心善良,却很少人想起来多关心的老妈。昨天早上老妹看完病跟我说,以后要尽量抽时间多陪陪她,就算去分担很多来自她的负能量也要去倾听陪伴……想下一次煲汤,能送一些过去给上班的老妈。还想到从来没有给她煮过糖水生日面和红鸡蛋。上次是她公司订的蛋糕,按的新历生日过,那天虽然冒雨回去一块吹蜡烛,也显得匆忙——晚饭老妈替出差还未赶回家的老爸出席了一个很重要的聚会饭局。农历正好就今天。去年外公病逝后,老妈的双亲都不在了,老爸又是个特能忘事的人,做为孩子的我们,要更懂得心疼她。可是,我为她做过些什么?
早上六点多,把一小段文字发到朋友圈,鼻子突然发酸,努力控制才没有放纵地落下泪来。这不是感伤的时候,我觉得我必须做些什么。换了衣服空着肚子下楼,急奔菜市场,买了做糖水面的那种面条,大脑开始高速运转,想到做完了可能也到了老妈的上班时间,从我家到办公室最快也要50分钟,面条要放保温盒,保温盒我没有啊!要去超市买。这么早,超市开门吗……我很忐忑,唯恐一个环节被卡住,后面就都做不到,或做得太迟。走到离菜市场最近的超市,奇迹般地看到了敞开的大门!火速选一个合适的盒子,想到自己胃不好不能不按时吃早餐,又买了俩面包,一路小跑回家。
原材料准备齐全,开始制作。想到前不久在一个节目里看到一种用电饭煲快捷煮鸡蛋的办法,却记的不是太清楚,掏手机搜官微找,照着步骤一步一步来。做的时候心里没底,不知道会不会成功,多煮一个自己的当试验也做早餐。想到做完还要先自己吃完早餐才能送,觉得浪费时间,就同时烧了壶开水,准备热牛奶。
电磁炉上同时也烧了煮面条的水,电饭煲里的鸡蛋也煮着,仔细阅读保温盒使用说明……一切有条不紊。一会儿水开,面条下锅,把火调小慢些煮,听到用来热牛奶的水跳了保温,迅速去热了盒牛奶以及新买的保温盒。回来接着煮面条,也煮的差不多,只是准备用来过面条的水从暖瓶里倒出来,还有些微热,不知道就这么过面条口感会不会好……
这时老吉刚买了热包子,电联让我到菜市场附近带回去当早餐,他正往回赶,刚送了表姐到机场,楼下路窄车多,怕一个来回会上班迟到……
短短一个多小时,怎么就多了这么多要考虑要做的事……其实大可以让他带到公司送给同事吃,当时却没想太多,想着万一我的面没做好或者量不够,至少还有几个包子给老妈……做面之前都叮嘱老妈不要吃太饱了……可以我对老妈的了解,她肯定空着肚子高兴地等着呢。
后来想想,我真的太谨慎又想做到最周到,导致有时候特多虑,这习惯是好还是不好?
慌而不乱。虽然谨慎多思跑上跑下又耽搁了十分钟,我做到了零失误。取出自己的那个鸡蛋,发现煮得刚刚好;边吃面包喝着热牛奶,重新煮了锅水,又切了姜片放锅里同煮。水开,早餐也吃得七七八八,红糖放入锅中搅拌,过水的面条重新放入锅中再煮。此时保温盒也已按照使用说明热好内胆,马上就可以装进去。鸡蛋也用毛巾包好保温,用塑料袋装好封口。餐具也洗净备好,出门乘公交,转车,五十几分钟后到达老妈的办公室。
此时已是9点20分。
是挺晚的了,可是我尽力了。老妈好开心。然后她开始倾诉,我就听着陪着。老妈身上真的有好大的负能量。在我能量特别低的那段时间,特别难以承受这些,也不太理解老妈为什么要活成这样。但是,今天开始,我愿意听。那些没了一碗汤的距离的磕磕绊绊和严厉苛责,我听着听着,听到了老妈柔软又善良的那颗心,坚强地跳着。她希望她最在乎的人能在乎一下她,她希望她的努力能换得老人家的认可。只是多少年的惯性,有些东西,也许再也没法改变。
多少年了,老妈依然尽可能周到地去做,同时忍受着大家对她的忽视和漠然。她特别惊奇地问我,是怎么知道她今天的农历生日,是老爸告诉我的吗?
没有人提醒我,也没有人告诉我。记得了就是记得了。只是,我享受了那么多人的照顾和疼爱,有她,有老吉,有朋友,有公公婆婆……我也想去做到一些应该做到的事而已。以前的我不懂怎么表达,现在该好好去做去行动了。
上一次外婆给老妈煮糖水面是什么时候?我还不懂事的时候,老妈给自己煮过吗?煮过多少次?以后,我每年都给老妈煮,还能煮多少年?
她以为大家不会记得。她以为我们都不知道。这句问话,问得我心很痛。
老妈给我煲了很多次汤,从小喝到大,她给每个家人都煲过。这碗汤端出来的时候是热的,可是大家把它搁置到凉。不过一碗汤的距离,怎么就这么没了温度?
对不起,我只顾着自己的难过,老记着小时候,你不耐烦的斥责,没有很好去理解你,去包容你,去看看你靠着强大的内心,如何走过这么多春秋。
对不起,我忽略了你那么多年。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