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观影小结和个人十佳
2014年观影355部,比不上骄奢淫逸的大学时代,不过也走出了2013年的阴影。虽然数字还过得去,但许多都由《美少女拉拉队》《倒霉爱神》们来凑数,当年连撸四发《路德维希》的豪情差不多都不见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是远追“尼曼斯基”们闻鸡起舞,还是泡在爆米花和可乐里自得其乐?我想并不那么重要,每个时代都有他的奥森·威尔斯和艾德·伍德;有锡兰,也有乌维·鲍尔;而对于影迷也大类如此,但我想他们至少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对电影的热爱。
伊斯特伍德说过:我在电影面前只是一个孩子。那么我恐怕终生都要为爬出襁褓而奋斗。不过“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这里我也斗胆列一个2014年看过的个人十佳,供大家批评。
片单以我在2014年内观看为准,另附有2014年公映新片的个人五佳。
老片十佳:(排名按公映顺序)
1963《说谎者比利》
1963《轻蔑》
1965《女贼金丝猫》
1965《赌王卫冕记》
1966《关山飞渡》
1976《电视台风云》
1979《中国综合症》
1986《佩姬苏要出嫁》
2009《校花我爱你》
2010《红色山丘》
新片五佳:
《少年时代》
《辉夜姬物语》
《消失的爱人》
《沉睡魔咒》
《一个人的武林》
《女贼金丝猫》在看之前,我的期望其实并不高,一则西部和喜剧虽然都是大爱,但两下相加就像臭豆腐就咖啡,总觉得不对卤子。二来女性主导的西部片好像也没什么佳作,印象里总难逃《尤物对决》式的内衣大战。何况几次简单拖拽进度条,都能看见黑白歌队二人组的身影,更让避歌舞片如避瘟神的我心惊肉跳。但这片奇高的评分和各种荣誉总是提醒这我去一探究竟。
抱着偏向虎山行的态度,在一个刚看完《太空英雌芭芭丽娜》的午后,我带着对简·方达的无限崇拜开始了这次冒险。故事远比我想象的有趣——简单、并且动人,我觉得这是优秀西部片的两大要素,简单是因为观众在看着远山旷野、大漠孤烟的同时并不想分心理清多线叙事;而看着一百多年前的故事,总要有点“情怀”的。
简·方达饰演标题人物Cat Ballou,姑且就叫巴罗小姐吧。巴罗小姐由一个师范毕业打算从教的西部文化人,最终变成了一个和邪恶地产商不共戴天的神枪女豪侠。这其中经历了丧父之痛,更因为李·马文饰演的落魄英雄拔刀相助。片中李·马文出场有限,但像《双虎屠龙》里的约翰·韦恩一样成为影片的灵魂,他拯救了一个命悬一线的孤女,更救赎了自己,找回铁血好汉的昔日荣光。李·马文为这个角色拒绝了《黄昏双镖客》显然也有他的道理。相比70年代盛行的反英雄角色,这无疑是个先河。我觉得本片如果叫李·马文角色的名字Kid Shelleen也未尝不可。
看《红色山丘》完全因为史泰龙,龙哥说把《敢死队3》的导筒交给派特里克·休斯,就是因为看了此君的《红色山丘》。我敬佩龙哥,所以看了这片。故事一如那些优秀西部片般简单:原住民惨遭陷害家破人亡,十年冤狱后血洗小镇,了断恩仇。不过影片采用了一个新任年轻警员的视角,多了一些悬疑色彩。
这部电影说老派也好,说老套也罢。总之有着西部片黄金时代的风骨,也带着多年落拓的不羁。影片的悬念不难猜到,但难得的是那股贯穿始终的戾气,沉冤难雪,往事难追,而一个男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必须做他必须去做的事。天道昭昭却走投无路,他背对月亮,扣动扳机,将前程和回忆一同埋葬。
《关山飞渡》大概算知名度最高的西部片,除了影史上显赫的地位,这个十足中国化的译名多半也为它在国内的普及出力颇丰。在约翰福特的肩膀上,这个故事拍过许多版,有大银幕也有小荧屏,这里说的是66年的版本。
我觉得这版《关山飞渡》比较精彩,但算不上杰作,写在这里是因为本片让我认识了安·玛格丽特。至于理由,我想这张照片已经足够了。
![]() |
《赌王卫冕记》显然更应该直译作《辛辛那提小子》,因为这个粗暴的名字已经一言剧透。故事简单有味:年轻气盛的辛辛那提小子出道以来未尝败绩,自认可以挑战年迈的赌王。小子斗赌王引来多方押宝,赌王仇家暗示可以出千助小子取胜,年轻人傲然拒绝。决胜局中,小子气势如虹,但一招棋错,功败垂成。街道上,那个距离赌王一步之遥的年轻人消失在人海,他终究只是一个辛辛那提小子。
下一次对决中他可以翻盘吗?我不这么觉得,生活并不总有下一次机会在等着你。晚风里,他也许会记起,那个想出千助他的荷官说过“我曾经也是一个未尝败绩的人”。
《说谎者比利》是拖延症的前辈,意淫派的宗师。
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不是所有等待都能变成厚积薄发的前夜,也不是所有白日梦都能做成斯皮尔伯格。但你没法跟一个瘾君子讲吸毒的危害,正如不能劝诫一个拖延症患者如何积极的生活。
比利是一名大龄待业青年,他对任何事情推脱的借口都是“待俺去伦敦谋一份差事”。这就是影片的全部故事,我想已经够多了。
我从没怀疑过,比利永远不会离开小镇,他也永远不会做成任何一件事。
我爱这部电影,因为我就是比利。
《轻蔑》的名气就像我对戈达尔的畏惧一样大,无论如何,这部DVD时代的存货终于被我在今年消灭了,起因很大程度还在于碧姬芭铎。大出意料的是片子十分惊心动魄,惊是惊喜,动是动人;虽然观感同样带给情绪巨大起伏,但和预告片就让人魂飞魄散的《电影社会主义》可大不一样。
《轻蔑》的故事其实非常亲民,一如那个汇聚了美国巨星和欧洲女神的卡司一样迷人,迷人,但又揪心,就像享受一位美丽的姑娘,又甘愿忍受那种甜蜜与卑微一样。揪心的并不是电影的叙述方式,而是主人公编剧先生的一言一行,编剧哥的所作所为是那么熟悉亲切,如果换做我在那个环境,多半也会那么做,而这恰恰是揪心的地方,因为这样做是那么可鄙,又怎能不让人轻蔑呢?
《佩姬苏要出嫁》
回到过去,改变未来,想必是许多人的梦想——逃离狗屎一样的生活,在曾经的某个节点换一种活法:也许就不会犯下不该犯的错、爱上不该爱的人,如今的一切也就都会不一样。无数电影也的确用造梦的艺术满足了许多人的意淫,但《佩姬苏要出嫁》并不一样。
毕业多年的佩姬苏成了一位女强人,她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和一个美丽的女儿,但唯独缺少一个体贴的爱人,曾经和她获得高中最佳情侣的如意郎君已经因为出轨和自己分居。如果能够回到高中再来一次,她相信自己不会沦落到孑然一身。
真的不会吗?毕业25周年的同学聚会上,她穿越回到25年前。虽然历经了无数坎坷,但那颗少女心又故态复萌。天蓝水碧,莺飞草长,在彩色的日子里,总是那么年少轻狂。莫名其妙的,她又做了一遍当年做过的事,终究还是爱上了那个让她追悔莫及的男人。
当然变革还是会有,也许有几条岔路,也许有几次冒险,但只是生命之路上的几次兜兜转转。略去那个好莱坞式结局,我爱这部电影,因为许多事即使再来一次,仍然无可改变。
《校花我爱你》
“看,天边的太阳又大又圆。”
“这是因为空气折射的关系。”
“当女孩子说太阳又大又圆的时候,是希望你吻她。”
《校花我爱你》是一部口碑和票房都难如人意的片子,IMDB上也只有5.3分,看起来是那种大部分人都没听过却丝毫不值得难为情的片子。但我就是很喜欢,故事并没有中译名那么俗不可耐,如果算上译名毁全片的例子,至少还可以加上《足球尤物》们。
影片讲的是不解风情的学霸单身狗做了生平最勇敢的一件事——在毕业致辞时向校花表白,继而展开的一次前所未有的伟大冒险。好吧,看起来我的介绍也是这么平庸又俗不可耐,但也许这正是我喜爱这部电影的原因,毕竟这样的人想和贝丝·库帕产生交集,也只有在电影里了。
记得小时候要求用“大破”造句,我写“中央军队大破敌军”。建国前就做编辑的爷爷检查后觉得不妥,他说:过去国军就叫“中央军队”,而他们的敌军也有可能是共军,如果改成“大破日军”就万无一失了。我依此改了,但心中觉得十分可笑。多年以后,我也成了一名小编,却不再觉得可笑了。
《电视台风云》和《中国综合症》是今年补上的功课。《电视台风云》夸张的成分也许重了一点,许多情节在我看来就像科幻片,不过也许没有,因为各国国情不同,至少《新闻联播》这种形式就不是别国的标配。《中国综合症》就亲切了许多,影片和中国其实毫无关系,如果有,也是那种无能为力的颓丧。
一个是被收视率魔咒折磨得大骂“生活就是狗屎”的老愤青,一个是用尽全力去揭开黑幕却只能见证高层粉饰太平的小记者;两个媒体人,一段心酸路。我们拼命划桨,和波涛搏斗,却总是被冲回到往昔。但生活本来就是逆水行舟,无能为力只是失败者的借口;划桨,就有可能前进,即使失败,也拥有那段和波涛搏斗的回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